高中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2016-10-25孙夕礼
孙夕礼
摘要:当下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建设普遍存在时空不够、能力不足、资源不多和质量不高的现实困境。南京市金陵中学以“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在课程评价上关注人,在课程实施中研究学,在课程资源方面注重整体协同,开发建设了以“善”、“健”、“真”、“新”、“美”为目标的基础性课程,面向学术、个体生活和公共生活三大领域的拓展性课程,着眼学术能力、创造技能、语文文化、领袖才能四个方向的提高性课程。
关键词:高中课程建设;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A-0030-04
学校育人体系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课程承载着育人的主体功能。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寓于课程之中。课程品质决定了这种机会的频率、次数与优劣。因此,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课程被视为教育改革、学校改革的“良方”,似乎只要开发若干课程,教育就会为之而改变。
基于这一认识,很多学校都开始思考并着手建设学校课程,一些学校宣称自己已经有了非常完善和适切的课程规划,一些学校宣称自己开发了数十门甚至上百门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规划、课程是否有足够的品质保证育人的质量?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些课程的品质?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背景与问题
当下,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存在时空不够、能力不足、资源不多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尽管国家规定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并且为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留下一定空间,但是由于国家课程任务重、时间紧,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时空受到挤占。
就现状而言,学校自主课程的开发权主要集中在教师手中,而多数教师在师范教育阶段没有系统学习有关课程开发管理的知识,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因此,自主开发的课程质量无从保证。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多数学校的课程开发受制于学校的地域、师资、场地、设备、经费等资源条件。
以上诸问题直接导致学校开发的课程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与国家、地方课程内容重复,体系结构不完善;随意性强、缺乏整体规划;将“校本化”口号化、泛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真实的学习兴趣与发展需要等等。
二、认识与实践
金陵中学创办于1888年,拥有128年的悠久历史,至今已培养了5万多名毕业生,其中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人(高行健)、两院院士26人,还有陶行知、程千帆、宗白华、厉以宁、吴敬琏等一大批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师,因此被誉为“英才摇篮”。
“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一生”不仅仅是一种时间长度,更重要的是一种生长状态,是“生计”、“生活”和“生命”的总和。生计教育不是狭义的职业教育,而是依据人的不同发展阶段,为了职业领域不断进步而实施的有组织的综合性教育。教育与当下生活密不可分,教育不仅仅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这里的“基”是“基础”,包括身体(生理与心理)与精神(知识和素养)的基础,而“奠基”既是主动合理的行为,也是共同参与的过程。
正如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在《钟楼嵯峨——百年金陵人文作品选读》序言中所说,“金陵中学能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做梦,培育青春精神、赤子精神,为人的一生健全的可持续的发展打底——终身学习的底子与精神的底子”。
经过近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与思考,金陵中学建立了基础性、拓展性和提高性三级课程体系。即以“善”(优秀的道德素养)、“健”(良好的健康素养)、“真”(厚实的学科素养)、“新”(较强的创造素养)、“美”(较高的审美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性课程;面向学术、个体生活和公共生活三大领域的拓展性课程;着眼学术能力、创造技能、语文文化、领袖才能四个方向的提高性课程。
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金陵中学在课程的评价、实施和资源等方面注重实现三个转变:
(一)课程评价:从关注分数到关注人
“分数”是学生的命根,但不是学习的目的,也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它只是评价的一个参考,看清过去的一面镜子,未来进步的一张梯子。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分数后面的“人”。
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一生发展,我们在高一的课表中,每周安排一节心理课(高三下学期再排一节心理健康课)。学校建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定期举行“心理超市”活动。学校还开展生命教育,每学期组织消防、地震等紧急疏散演练,教会学生灾难逃生方法以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学校成立生涯规划指导办公室,长期聘请专家定期为家长做升学专业指导讲座。2015年学校成功申报省级课程基地“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基地”。我们相信,体育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在高一、高二年级的体育课上开展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选项教学,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选择,在体育课上努力把兴趣培养为习惯,让运动积淀成人格。该课程方案曾获江苏省新课程体育教学方案评选最高奖。十多年来学生体育素质和群体性体育活动令人瞩目。自2016年9月起,全校体育课将增至每周4节。
我们认为,身体不仅是学习的本钱,也是学习的内容。只有身体健康,心灵和谐的人才能精神丰盈,自由成长。
(二)课程实施:从研究教到研究学
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课堂。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句话启示教师在课堂上要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并能带得走的学习智慧。因此,我们的课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意义学习、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为此,金陵中学加入“慕课”全国首批试点联盟(全国20家,南京市唯一中学),2013年4月组织全国“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研讨会,9门学科均进行了尝试,在学生和同行中反响积极。学校在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尝试将平板电脑引入课堂教学;在数学学科试点推行“极课大数据平台”的教学评价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具有图像识别技术的特制扫描仪生成学生学习情况报告,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每道题的得分情况以及班级的均分情况,自动生成一个大的数据包。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和网络来查询每个学生历次的考试成绩,并根据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的数据分析,详细了解学生各学科、各知识点、各知识模块的掌握情况。系统还能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等。语文、生物、美术等学科分别推出与学科知识学与教相关的公众微信号。这些尝试推动、促使学生培养自己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endprint
(三)课程资源:从自主单一到整体协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以学校为基地,整合家长、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来进行学校课程建设。作为灵活开放的学校课程系统,其开发建设必须打破封闭状态。我校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联合高校
2010年起,我校联合高校相继成立“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准博士培养站”和“东南大学·金陵中学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实践精神和研究能力且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学生搭建适合自己人生规划发展的高端平台。项目在高一学段选拔学生,每周有半天时间去高校跟随导师参与实验研究,最后以论文答辩形式作为项目的综合评价。省教育厅对此曾如此评价:“这是一条基础教育与高校培养有机衔接的绿色通道,是探索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科学途径的一次有益尝试。”学校还与在宁多所高校联合开发多门校本选修课,如: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联合开设“环境功能材料和水污染控制技术”;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开设“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设“文言文阅读与写作”;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联合开设“西方思想史专题讲座”;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设“追寻智慧:哲学家都在想什么?”;与东南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联合开设“信息安全概述”;与南京大学外语系联合开设“无处不在的翻译”选修课等等。
2.借力社区
学校有围墙,但学习无边界。澳大利亚中学校长协会主席安德鲁·布莱尔指出:“在全球化时代,不能简单描述学校所扮演的角色了。学校已是复杂社会的一个部分……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日益丰富,他们生活在虚拟和真实的两个世界里,因此学校必须与更多的校外机构、工商界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课程。”[1]金陵中学利用学校周边社区的机关、单位、公司等资源,先后在华东地区最大的苹果店艾尚里开设“iPad艺术创作课”;与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开设 “法律伴我成长”;与南京市邮政总公司开设“探索邮文化的奥秘”等选修课。在高二年级开展“职业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到书店、医院、图书馆、高校、宾馆、汽车4S店等各行各业去感受、体验学习,走入社会,认识自我,为将来的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3.融通学科
课程体系的开放还体现在打破学科壁垒,融通整合学科资源。作为江苏省首批“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金陵中学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简称)课程实施与成绩在全省领先。主要表现在“以传感器为载体的物化课程基地”的省级课程基地建设和“机器人工作室”社团活动开展。在“以传感器为载体的物化课程基地”建设中,整合物理、通用技术与电教组的教育资源,开发出“传感器技术课程”、“机器人IYPT课程”、“传感器制作课程”、“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等特色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意创造能力,虽然在高考中不会直观体现,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非常关键。
金陵中学注重本部与国际部课程融通。自2016年4月开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向金陵中学本部高二、高三年级有出国意愿的学生提供经济学、地理学等大学学分课程。这些课程为美国大学通识课程,学分可转入美国各所大学,既节省时间和金钱,又能直接体验美国大学课堂,缩短入学后的适应时间,还能提高托福、SAT等语言考试的成绩。
2016年第一学期,我们根据语文、历史、政治、地理四门学科本身内容、形式、研究和教学具有的联系性,整合四门学科,开发成一门校本课程“文哲史地综合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以“文哲史地综合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为题成功申报市级课题,旨在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学术研究能力。
4.合力德育
学校一切工作均有育人之责任。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无不渗透德育因素。全员育人,合力德育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学校制定了《金陵中学德育课程纲要》(曾获“首届南京市学校德育创新奖”一等奖),开展以“文明与责任教育、科技与体艺教育、情感与感恩教育、生命与健康教育、理想与规划教育”为内容的德育活动,并形成了“校园活动丰富精彩”、“仪式教育成果显著”的德育特色。(金陵中学承办了江苏省暨南京市2013年度成人仪式教育示范活动;学校的成人仪式案例荣获全省一等奖;学校被命名为“南京市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试点学校”;学校获“江苏省未成年人礼仪风采大赛”唯一特等奖。)
三、原则与建议
(一)基础性与选择性并重
课程建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性。金陵中学始终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无例外地是有自己的天赋和才能的”,同时,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学校课程的选择性。
中学教育提供的是人才成长的阶段性平台,并不完全像高校那样,提供可以实际工作的“成品”人才(如果从“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人才教育培养的“完成品”都是阶段性的)。因此,如学科竞赛、高水平体育竞赛项目等就不适合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和亮点。课程建设应该着眼于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而不能只满足学校与学生近期的或功利的需求。要恰当处理好基础奠定和特长发展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是立足点,发展特长是增长点。如我校校本课程“机器人工作室”,从过去注重发展特长和竞赛成绩的选修课,发展到高一年级每周一节课,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必修课,还出版了校本教材《机器人工程设计》,便是两者兼顾的明证。
(二)源于校史与面向未来并重
课程不是“水中花”、“无根木”,也不能“千课一面”、“千校一课”。国内的中小学何其多也,各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生态。建设与本校学校文化基因“原配”的课程,不失为一种极佳的开发策略和原则,因为好的课程要源于学校自身生发,要与学校文化土壤有深刻的“扎根度”。作为教会学校,金陵中学有重视英语、体育和理科实验的传统,而这些基因必然也融入了当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中。endprint
学校课程体系的形成是一所学校历史文化的自然传承过程。今天的办学者,一定要敬畏、阅读、研究学校的办学历史,在触摸历史中,梳理传统的流变,追寻教育的本质,传承办学的智慧,形成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课程特色。
当然,教育更要面向未来。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优秀教师一定要有预见未来的能力,优秀课程一定能帮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成功寻求到自己的幸福。因此,课程建设理念要与时俱进,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赢在未来。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冯大鸣.学校特色创建的国际走向——基于美、英、澳相关实践的考察[J].教育发展研究,2010(6).
责任编辑:丁伟红
Abstract: Chinas current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basic education is mired in inadequate time and space, weak competence, fewer resources, and lower quality. Nanjing Jinling High School holds on to the schooling idea of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life,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peoples future”, which means caring for students in evaluation, researching into learning in implementation, and stressing group cooperation in curriculum resources. As a result, our school has developed and constructed the basic courses with the goals of goodness, health, truth, novelty, and beauty, the expanded courses facing academic, individual and public lives, and the reinforcing courses focusing on academic competence, inventive skills, Chinese philology culture, and leadership talents.
Keywords: high schoo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mplementation; resourc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