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患者生殖道感染状况分析

2016-10-13王小霞余碧瑜苏群志唐荣德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滴虫假丝病原体

王小霞 余碧瑜 苏群志 唐荣德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100)



·临床实践·

女性患者生殖道感染状况分析

王小霞*余碧瑜苏群志唐荣德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100)

目的:了解在该院就诊的女性患者生殖道感染(RTI)状况。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本院门诊以阴道炎就诊的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染色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的年龄及患病的季节分析这些女性患者的病原体感染阳性率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细菌性阴道病(BV)和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情况。结果:8 549例患者中查出生殖道病原体(含假丝酵母菌、加特纳菌和滴虫)共3 895株,总阳性率为45.56%,其中VVC占22.69%、BV占22.22%,滴虫性阴道炎占0.64%。阳性株数以≤20岁患者最多,总阳性率为60.57%,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50岁患者最少,总阳性率为30.45%,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P<0.05)。VVC和BV发病与季度没有明显关系。结论:该院女性就诊者RTI以VVC和BV为主,滴虫性阴道炎很少。≤20岁女性患有阴道炎时以上3种病原阳性株数检出率较高,提醒临床中重视对这类患者的生殖健康教育。

生殖器疾病,女性;生殖道感染

女性生殖道感染(RTI)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死亡率很低但发生率极高,对女性危害极大,因病情迁延引起盆腔炎继而导致不孕症、异位妊娠、早产、流产等严重后果,还能够增加患者患生殖器癌症以及传播艾滋病的机会。近年来随着沿海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一些性传播疾病也随之增加。为了了解本地区RTI的发病情况,以便对该病采取科学的防治对策,笔者近2年对该地区来本院就诊的女性患者进行了阴道分泌物检查,发现这些女性RTI者较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门诊中以外阴瘙痒或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不适就诊的女性,对其疑患RTI者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共8 549例,年龄7~87岁,中位年龄34.5岁。未成年人由其监护人陪同并同意进行外阴阴道分泌物检查。新会区共有10个镇,本文病例来源于其中的8个镇。这些患者均作常规的阴道分泌物染色检查,且前3天内无阴道宫颈的治疗(包括灌洗及上药等)及性交,并避开经期。根据患者年龄及患病季节,将年龄分为5组进行观察,分别为小于≤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及>50岁。季节则按1~3月、4~6月、7~9月及10~12月分为第1、2、3、4季度进行观察。

1.2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和检测

1.2.1标本采集有性生活的女性先用无菌大棉签浸0.9%生理盐水后沾湿窥阴器及外阴(不用石蜡油及碘伏,避免影响检查结果),作为润滑,扩张阴道后,用沾过0.9%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沿阴道前后侧穹窿顺时针旋转2圈取出分泌物;无性生活的幼女用沾过0.9%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沿处女膜口取分泌物,无性生活的成年女性不用窥器,使用无菌棉拭子沿处女膜口小心进入阴道约3~4 cm顺时针旋转2圈取出分泌物。其分泌物放入准备好的盛有0.5 mL无菌生理盐水的一次性试管中,立即送检。

1.2.2检测方法采用妇科白带涂片多项快速染色检查(CTB),该方法能同时检测假丝酵母菌(念珠菌)、加纳特杆菌、线索细胞、滴虫、白细胞、阴道杆菌、纤毛菌、双球菌(细胞内)、双球菌(细胞外)、条件小杆菌、条件球菌、上皮细胞、红细胞等。染色后,立即由有经验的检验师用奥林巴斯显微镜镜检。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应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2 结 果

2.1患者病原体感染在不同年龄段的比较

合计2年的送检结果,以31~40岁年龄段送检例数最多,送检率为34.90%;≤20岁年龄段送检例数最少,送检率仅4.09%。总的检测结果是8 549例患者共检出生殖道感染病原体3 895株、感染病原体的总阳性率为45.56%,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原体(VVC)1 940株、阳性率为22.69%,细菌性阴道病病原体(BV)1 900株、阳性率为22.22%,滴虫病原体55株、阳性率为0.64%,与VVC和BV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阳性株数以≤20岁患者最多,总阳性率为60.57%,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50岁患者最少,总阳性率为30.45%,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P<0.05)。见表1。

2.2患者病原体感染在不同季度中的比较

合计2年的送检结果,阴道分泌物标本送检率是从第1季度(1~3月)到第4季度(10~12月)依次递增,即从20.05%递增到28.56%;不同季度VVC和BV阳性株数检出率基本无明显差异,仅第2季度(4~6月)BV检出率低于VVC(P<0.05);滴虫在不同季度阳性株数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VC和BV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患者病原体感染在不同年龄段的比较[例(%)]

注:与≤20岁比较;*P<0.05;与31~40岁比较,#P<0.05;与>50岁组比较,△P<0.05;与同龄VVC组比较,▲P<0.05;与同龄BV组比较,☆P<0.05

表2 患者病原体感染在不同季度中的比较[例(%)]

注:与第1季度比较,*P<0.05;与第2季度比较,#P<0.05;与第3季度比较,△P<0.05;与同季度VVC组比较,▲P<0.05;与同季度BV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正常阴道内有多种微生物寄居形成阴道正常微生物群,包括乳杆菌、加德纳菌、大肠埃希菌、消化球菌、支原体及假丝酵母菌等,由于阴道与这些微生物之间形成生态平衡并不致病。外阴阴道与尿道、肛门毗邻,局部潮湿,易受感染;生育年龄妇女性生活较频繁,且外阴阴道是分娩、宫腔操作的必经之道,容易受到损伤及外界病原体的感染,导致炎症发生。绝经后妇女及幼儿雌激素水平低,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染。此外,长期应用抗生素抑制乳杆菌生长,或机体免疫力下降,均可使其他条件致病菌成为优势菌,引起炎症。外阴及阴道炎、宫颈炎的共同特点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但病原体不同,分泌物特点、性质及瘙痒轻重亦不同[1]。

从本文结果可见,送检率以≤20岁年龄段最低(4.09%),这一人群一般是不适感觉比较严重才看医生,故阳性株数以≤20岁患者最多,总阳性率为60.57%,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这可能与≤20岁患者缺乏卫生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性乱交等有关;21~50岁3个年龄段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差不多,总阳性率分别为49.18%、43.10%和46.37%,这些人群基本上处于性活跃期,可能也是因为缺乏卫生知识等原因患上RTI,故社会及家庭尚需加强对女性进行卫生知识教育。>50岁患者检出阳性株数最少,总阳性率为30.45%,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P<0.05),考虑这类患者多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从而出现以萎缩性阴道炎为主的外阴阴道不适就诊,不一定有病原株感染。

本次调查检出病原体总阳性率为45.56%,其中VVC阳性率为22.69%、BV阳性率为22.22%,提示本地区RTI以VVC和BV感染为主。VVC常见发病诱因为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另外其他原因导致会阴局部温度及湿度增加也会引起假丝酵母菌易于繁殖引起感染[2]。新会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属亚热带地区,四周环海,湿热多雨,大部分时间气候温暖潮湿,人们身体易感湿邪;且临床诊疗中我们发现,本地区中青年女性喜欢非月经期使用卫生护垫。这些因素可导致会阴局部温度及湿度增加,引起假丝酵母菌感染,故VVC发病率在就诊的外阴阴道炎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本地区BV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本次阴道分泌物检查发现其发病率接近VVC,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检验技术提高。本院自1999年开始使用CTB染色技术,该方法主要是利用一种特殊的染液对妇科白带涂片染色,一张涂片可同时检查霉菌、滴虫、加特纳杆菌、线索细胞、阴道杆菌、纤毛菌、双球菌(细胞内)、双球菌(细胞外)、条件小杆菌、条件球菌、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等。由于其可靠性及便捷性,目前已成为本院妇科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其可靠性通过临床证实,与临床结果符合的高达95%以上[3]。(2)BV除导致阴道炎症外,还可引起其他不良结局。如妊娠期可导致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早产;非孕妇女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感染[2]。故妇产科医生在常规白带检查中非常重视对BV的诊断,检出率增高。(3)正常阴道内以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占优势。患BV时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导致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主要为加特纳菌、厌氧菌及人型支原体。而促使菌群发生变化的原因,频繁性交、夫妻外性生活或多个性伴侣是其中原因之一。新会区属于珠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较早地区之一,人们性观念比较开放;加上毗邻港澳,而且为著名侨乡之一,夫妻中经常有一方在到港澳或国外打工、定居等,往往会出现夫妻外性生活。阴道毛滴虫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适宜在温度25~40℃、pH 5.2~6.6的潮湿环境下生长。本文检出滴虫阳性率仅为0.64%,只在第3季度(7~9月)气候相对炎热时发病率略有增加(1.10%)。与朱雅丹[3]报告的3.1%、蒋汝刚[4]报道的3.89%有差别,可能与地域差别及病例选择有关。发病率与VVC和BV发病在不同季度没有明显差别,这也可能与新会地区四季温差不太明显有关。至于第4季度标本送检率最高、第1季度标本送检率最低,可能与本地区有些人年前把病看好、春节期间不看病的意识有关。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对于反复发作的VVC和BV患者,有可能合并性病感染,特别是支原体(包括单纯人型支原体、单纯解脲支原体、人型和解脲支原体混合)及衣原体感染,所以对这类患者应该加做支原体及衣原体等的检测,以免漏诊漏治,同时协调治疗提高疗效。

陈熙光[5]通过对3 219例白带常规检测,发现非特异性阴道炎182例、比率为5.7%,霉菌69例、总检出率为2.1%,滴虫17例、总检出率为0.53%,其滴虫阳性检出率与本文比较接近。赵运转等[6]将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妇科患者16 048例、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涂片法进行滴虫和假丝酵母菌检测、用唾液酸酶法进行BV快速检测,结果是BV、VVC和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2.41%、8.11%和1.15%,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V感染率在冬夏和冬秋两季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该院妇产科门诊病原体主要为BV和假丝酵母菌;夏秋两季妇女阴道BV感染率高。这些结果与本文的结果有些差异,可能是地域差别和病例来源不同所致。

据报道,约10%~20%的正常妇女阴道内有少量的白色念珠菌,而无临床症状[7]。故在临床诊疗中,在阴道分泌物中检出霉菌(即假丝酵母菌)时,一定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疗,不要随便诊断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避免引起患者恐慌及医疗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在本院就诊的女性RTI以VVC和BV为主,滴虫性阴道炎很少。≤20岁女性患有阴道炎时病原阳性株数检出率较高,提醒临床中应该对女性加强阴道炎防治知识宣传,制定确实可行的预防保健措施。

[1] 芦建玲. 阴道涂片检查快速染色在白带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4):763.

[2] 谢幸,苟文丽. 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5,249.

[3] 朱雅丹. 1280例阴道分泌物常规及BV三项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0,(5):77.

[4] 蒋汝刚. 咸宁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8):527.

[5] 陈熙光. 3219例白带常规检查的结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14,20 ( 35):26-27.

[6] 赵运转,史从宁,张国军,等. 北京某院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0):2843-2844.

[7] 李慧. 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验及感染动态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363.

(本文编辑:刘新艳)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in female patients

WangXiaoxia*,YuBiyu,SuQunzhi,TangRongde

(XinhuiDistrict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angmen,Guangdong529100,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Email:13392500330@163.com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RTI) in female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Methods:The vaginal secretion of the female patients with vaginitis,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October 2013 and September 2015,were examined by staining test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age of patients and the infected season,the positive rate of pathogen infection and the prevalence of the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bacterial vaginosis (BV) and trichomonas vaginitis in these femal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A total of 3 895 strains of reproductive tract pathogens (including candida albicans,gardnerella vaginalis and trichomonas) were detected in 8 549 patients,and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was 45.56%,which accounted for 22.69% VVC,22.22% BV and 0.64% trichomonas vaginitis. The positive strains were maximum in patients≤20 years,and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was 60.5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age groups (P<0.05). The positive strains were minimum in patients aged>50 years,and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was 30.45%,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other age groups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evalence of VVC and BV and the seasons. Conclusion:The female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were mainly diagnosed with VVC and BV,and was less diagnosed with trichomonas vaginitis. Higher positive rates of the three pathogens were found in female patients aged≤20 years with vaginitis,suggesting the clinical importance of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in these patients.

genital diseases,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10.3969/j.issn.1008-1836.2016.02.016

Email:13392500330@163.com

R711.3

A

2095-9664(2016)02-0063-04

2015-11-17)

猜你喜欢

滴虫假丝病原体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9611例孕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结果分析
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分析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对肺部蠊缨滴虫感染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