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常生活世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分析
2016-07-13唐小华李玲王乐
唐小华 李玲 王乐
摘要:日常生活世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基于日常生活世界,要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应该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自觉;符合大学生日常生活化的话语诠释和引领;关切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注重日常生活领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的大学生文化建设。
关键词:日常生活世界;认同;主体性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5-0078-03
自从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战略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高校德育任务的重心就转变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认同。尽管实施了多项措施,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有普遍的提高,但并没有带来行为的较大改善,甚至出现了知而不信、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的现象。有学者提出,核心价值观有边缘化的危险,也就是对价值观的认同缺失。
认同,是一个哲学概念,最初由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中使用,他把认同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方式,是个人有目的地模仿他人的过程,以达到与他人一致。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满足个人的归属感。埃里克森从发展危机的角度提出了自我认同即自我同一性,认为认同有同一性和差异性两层意思。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价值观的冲撞下,认同的前提是承认差异的存在。威廉·康纳利指出:“差异需要认同,认同需要差异,……解决对自我认同怀疑的办法,在于通过构建与自我对立的他者,由此来建构自我认同。”[1]由此可见,认同首先是与人紧密相关的交往活动,它是在相互的交往活动中产生的。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是人存在的方式,认同也是发生在社会性的活动中。其次是表征一种差异和认同的关系,没有差异,就不会存在认同。认同是在差异中来寻求共同。三是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认同是在确认着与自己某种东西如需要、观念相一致的关系,通过这些因素进行着对事和人的评价,彰显着认同的价值成分。
一、日常生活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的前提是关注和探索以烦琐的日常生活为基础的现实生活世界,这是跟其他旧哲学相区别的根本所在。日常生活世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背景世界。马克思认为,要使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只有把远离日常生活世界的各种意识形态真正地贯彻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世界,才能得以实现。这鲜明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关注日常生活世界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指向。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建立在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深刻把握之上。
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性、概括性,与日常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若要得到广泛的认同,它就要走向人民大众,从抽象的意识形态走向朴素的日常生活,才能使人民群众自觉地把它作为自己的生活规范和行为标准。只有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体现核心价值观,人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感召力和约束力,从而最终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展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本质上是一个由非日常生活的理性认同转化为日常生活感性认同的深化过程,单纯的非日常生活领域的理论论证和建构是远远不够的。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人的生活世界的异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让我们在看到科技的巨大力量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坚信了科技的价值。科学的思维方式由此在人类的活动中根深蒂固。什么是科学,达尔文曾说过,科学是在整理事实中发现规律从而得出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存在的规律,在越来越科学化的过程中,不断严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轨道取代了大学思想教育中拥有的哲学气息、生活气息。对人进行的思想教育其实是一种社会工具,是一种规范人们道德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工具理性。在日益科学化的进程中,大学思想教育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了强有力的控制人和支配人的功能,结果使得人成了工具和手段,人在一个逐渐庞大无比的“科学”体系中遗忘了自己的最初目的。“人”消失了,只是一味地盲目服从和机械接受,却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和价值。科学化的思想“使自身屈服于被社会所需要和灌输的常规”[2]。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是引导大学生在持续地思考和反思价值的过程中构建精神世界的意义。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很好地完成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的任务。一些大学生处于精神世界的迷茫和迷失状态,由于面临着多种挑战和困难,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步履维艰。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回到自己的初衷,完成引导人的精神世界建构的重任,这是一个既紧迫又严峻的现实问题。
面对科学引发的危机,胡塞尔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汲取滋养。他指出,我们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是非常真实的可以触摸的世界,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存在。它既体现在日常的各种行为中,还展现在行为背后的知识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宣传、教育有助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时扎根于日常生活的落实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着更强大的推动力。认同更是一种基于对“有价值生活”( 好生活) 的行为选择,是千家炊烟、万家灯火中的守望相助[3]。
三、基于日常生活世界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支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内涵,是全党合作不断建构和凝练的结果。它来源于人们群众的生活,根植于人的内在需求,因为凝练而又高于生活。因而与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张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除了关注理论研究和占领宣传阵地等非日常生活领域,还必须聚焦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不是飘浮在天空的云朵,而是植根于肥沃坚实的大地,植根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4]。
1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自觉
大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是一种自我意识,是认识到自己的角色、价值以及行为调控的一种能力,大学生拥有了主体意识,才能产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意识,才会发挥主体性作用。因而,培育和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才能促进大学生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追求,与他自身的这种主体存在状态密切相关。如果大学生是一种自在自发的存在状态,那么,他就会沉溺于与这种生存状态相一致的日常生活中,而对于超越日常生活之上之外的则一概摒弃或不闻不问,由此可见,处在这一生活状态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难有积极主动的认同。自主性、批判性、创造性相对较强的大学生,对事物或价值观有自己独立的、理性的见解,在认识价值观念差异的基础上,对符合自身内在需求或与自身价值观念一致的价值观,一般会积极主动地去认同。以一种主体的姿态去认识、思考和批判日常生活,这种自律的思考方式和习惯会让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理解、认识。日常生活世界中,如果没有了主体性,个体很容易随波逐流,淹没其中。
2符合大学生日常生活化的话语和方式诠释和引领
语言代表着人们的思想,是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观念的表达形式。它密切联系着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和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提高与大学生生活的契合度,一定要采用符合大学生的语言进行引领。一是要用精练的语言表达有利于接受,避免话语的复杂化、空洞化、纯学术化;二是用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平民化语言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生活点滴、一言一行中,避免脱离实际和空泛。在推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新闻媒体的宣传和支持引导必不可少。但是,除了通过报纸、电视、新闻、思想政治教育等单向的传播和灌输,宣传的媒介也要跟进大学生的生活。如利用大学生钟爱的手机短信、网络论坛、微博等形式,以及直接开展正面的社会活动吸引大学生的参与等方式,彰显平等、互动的特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关切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需要是激发个体行为的内驱力。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理想抱负、价值观等都是需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高低与他们的合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息息相关。要想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内在行为准则,就要将核心价值观建立在大学生需要的基础上。没有与大学生的关注焦点和现实诉求联系起来,他们的学习动力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成效并不明显。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当前最强烈的需要是就业需要,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具备就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大学生最关注的学习需要。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需要积极地改革和完善大学的培养模式和各项相关的工作,让大学生切实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自己的意义所在。学校应做好长期计划,结合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浸润核心价值观,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自觉地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
4注重在日常生活领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的大学生文化建设
大众文化由于其自身的生活性和世俗性贴近和确认着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生存,以一种肯定性的价值判断形式表达着日常生活的当下意义。人们喜于在通俗的大众文化的消费和娱乐中寻找精神的愉悦、充实以及自我的存在。正如英国文化学家汤姆森的观点,今天的意识形态早已不是一种直接表述的学说,而是一种大批量生产的大众文化产品[5]。所以,在丰富的大学生大众文化生活中渗透核心价值观,使得这些意识形态能更容易走入大学生的心灵,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又引领着大学生的生活风尚。一是要创造多种大学生喜爱的大众传媒传播社会时代精神。基于日常休闲的酒吧、卡拉OK和各类文化沙龙,以及基于网络、手机为媒介的博客、微博、短信、论坛、聊天、电子书籍、视频片段,以及传统的电视节目、文学作品、大学里常见的各种宣传板等大众文化形式,都可以注入意识形态的文化要素,捕捉大学生生活中与核心价值观有关的主题,把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些文化形式向日常生活推进,达到形式的活泼和意识形态的教育有机地结合。二是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众文化的渗透力度。积极寻求二者相结合的契合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文化商品转化,大学生在消费和享受这些文化商品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价值认同。如在学校经常免费地播放一些既受大学生喜欢的又能体现这种意识理念的影视作品。三是公众人物的文化自觉。公众人物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范型,有着开启广大学生生活视野的直接作用。高度自觉的公众人物,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是一个窗口,是广大人群众尤其是大学生的模仿榜样,其就会有一种责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引领广大学生在效仿的过程中逐步内化,最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William.E. Connolly, Identity/Difference: Democratic Negotiations ofPolitical Paradox, Ithaca, N. Y.: 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91:1.
[2]赵跃先.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137.
[3]邹小华,胡伯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日常生活世界[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41.
[4]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60.
[5][英]汤姆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15.
(责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