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数据下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思考

2016-07-13程勇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大数据时代问题

程勇



对大数据下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思考

程勇

摘要:会计信息是重要的经济管理资料,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新的要求。探讨大数据下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对于提高企业会计工作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会计信息是记录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各类数据资料,不仅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依据,也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行政管理部门掌握企业经营动态的主要渠道。会计信息表现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财务报表是会计信息最重要体现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信息的传播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手工填制、计算机打印到通过互联网传输,及时性、准确性不断提高。互联网、大数据下,借助云计算技术,会计核算手段更加先进,以往编报的财务报表,从事后编报转为实时编报成为可能。会计核算环境的变化,需要应对一些新问题,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在国际国内市场风云变化下,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企业经营风险飘摇不定。及时准确掌握会计信息,进行正确的预测决策,是企业管理层迫切需要的。各个会计主体会计信息质量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会计信息虚假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处处需要讲诚信。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一直以来,一些企业甚至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受到诟病。财务报表虚假,会计信息失真,是危害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的大问题。企业经营者为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常常借助期末会计核算中的配比转账机会,带有更多的主观性,收支确认、计量随意进行。财务报表的过度粉饰,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作出正确判断,影响宏观经济的预测和决策,减少国家税收,扰乱正常经济秩序。

(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财务报表是了解掌握企业情况的最主要信息来源渠道,只有充分全面的财务会计信息,才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尽管会计核算手段从手工到电脑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时代,但财务报表体系依然如故,没有什么变化。企业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直接影响经营业绩的反映和监督效果。财务报表信息还停留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阶段,缺少预测性、前瞻性信息,缺少风险披露和影响财务状况的非财务信息,缺少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低碳环保绿色会计信息等等。

(三)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单一

会计信息的披露一直依赖财务报表。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各个层次使用者的需求。一成不变的报表格式,固定的项目数据,无法满足千差万别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财务报表的最初设计,服务对象是企业投资者,忽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关心问题的披露。债权人、行政管理机关、上级部门,关心企业的角度各一,了解企业信息的内容不尽相同。解决会计信息使用上的差异,满足不同需求,是会计信息披露的新课题。

(四)会计信息缺乏时效性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时效性占有重要地位。会计工作特点是事后工作,会计信息的传递报送都是延后进行,导致会计信息缺乏时效性。传统会计信息填报是手工完成的,同时受股利分配工作按年度进行的影响,年度报表信息的完成周期均耗时较长。年度财务报表要在下一年度的第一季度后才能完成,中期报表也会延时两个月。市场经济瞬时万变,这么长的报送周期,财务状况会发生很多新变化,进行正确预测决策缺乏有力依据。同时,长时间的报送周期,为企业的幕后交易提供了时间条件,资金的时间价值也被忽视。

二、解决大数据下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对策

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间竞争激烈,经济信息瞬息万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有用性格外重要。随着会计核算手段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工作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创新发展,提高服务水平,满足需求。

(一)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才能让企业关联方和行政管理部门作出正确判断。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传输方式,也离不开人的操作。要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让会计人员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没有来自工作之外的干扰和压力。保证财会人员队伍稳定,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延续性。表彰工作兢兢业业,责任心强,制度、政策落实到位的会计人员。对那些弄虚作假,提供不真实财务会计报告的人员及时惩处。

(二)提高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完整的会计信息才能全面、准确反映企业发展情况,为投资者、债权人、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预测、决策提供依据。相关部门要结合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及时调整财务报表的内容构成和项目设置。遵循重要性原则,对可以合并的债权债务等项目进行调整,新增那些具有经济发展时代特征的项目。为适应不同会计主体的需要,应当增加一些空白项目,以备个别企业的特殊需求。对内容表达含糊的项目进行重新设置,避免填报或使用者的误读。

(三)建立多样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信息社会和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数据情况,能够有多种形式和手段。简单明了的会计信息,通过快捷的技术手段传播,可以减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阅读时间,更轻松、更快速做出评价和判断。传统的表格数据,可以在数据处理时自动生成示意图、曲线图等形式,使得提供的信息更加直观和形象。为适合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应披露不同风格、不同格式、不同数据角度的会计信息。当然,不同信息之间需要有内在的关联,避免造假情况的发生。

(四)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大数据时代,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成为可能。及时的会计信息才有价值,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发展,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决策。借助信息技术,应当采用定期披露和实时披露并存的形式。压缩一些财务报表尤其是年度财务报表的报送间隔,为使用者提供及时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数据,进行及时处理,自动生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财务报表,实时报送。需要进行数据深加工,借助人工分析的定性内容,可采用定期报送形式。

参考文献:

[1]马莉.大数据时代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5(16):108-109.

[2]齐萱,杨静.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2015(10):62-65.

[3]金香淑,俞英兰.大数据下促进会计信息化[J]科技经济市场,2014(9):138-139.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质量大数据时代问题
创新驱动发展下信息管税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应用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