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县域经济发展浅探

2016-07-13东主才让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县域

东主才让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县域经济发展浅探

东主才让

摘要: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兴海县县域经济发展有其独特性,本文在分析兴海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指出其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兴海县的特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西部多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县域;县域经济;兴海县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份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构造地带经济、经济区、省区、城市等区域经济的基础,同时,令世人关注的“三农”问题也集中于县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的重点和难点。实践也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紧紧立足本地、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特色经济之路,是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最重要途径。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西南部,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兴海县境内有耕地9.19万亩,草场1515.4亩,是一方优质的天然牧场,是绿色农牧资源宝库。境内河流纵横,黄河及黄河一级支流曲什安河和大河坝河流经境内,水能资源密集,理论蕴藏量达43万千瓦。兴海县境内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有铁、铜、铅、金、黄铁矿、锑、汞、煤等近20种矿产,是稀、特资源的富矿区,属全国22个重点找矿县之一,也是青海省10个重点资源开发县之一。境内林木广布,野生动物繁多,是中藏药特别是冬虫夏草重要的采集区。如何抓住国家支持青海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好当地特色的资源优势,在“经验缺、条件差”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兴海县域经济一直是各级领导认真思考和努力探寻的重要工作。

一、青海省兴海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县域经济已经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兴海县以自身富足的自然资源、与众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多元的民族文化特点作为切入点,通过不断地强化品牌意识,在积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的过程中努力面向市场大力推进特色新型工业、特色农牧业、特色加工业、特色文化产业和高原特色旅游业,尤其是高原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推进,取得了极大的成效。2013年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9584万元,同比增长8.2%。近年来,兴海县以实施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围绕特色搞调整,依靠调整促特色”,重点发展围栏、暖棚、定居、畜牧扶贫四大工程,在加大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作为优势、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之路。目前,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农牧产品已在区域集中发展壮大起来,水电及矿产企业区域布局的形成和发展带动了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县域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二)特色农牧业优势明显

青海省兴海县内平均海拔4300米,气温暖和、水源充足,年日照时数4431.8时,属典型的高原寒温性气候。兴海县平均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因此,可利用的光能资源优势潜力非常大。近年来,兴海县充分利用冷凉性气候特点,一方面利用农牧业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通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粮油作物、中藏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通过高原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积极开发,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农产品和名牌产品;另一方面,不断调整农牧业生产产业结构,以牛羊科学养殖为基础,积极发展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冷链储运、海内外市场的营销产业发展,最终形成优质畜牧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力一定的国家和地方的优惠政策,培育和扶持出一批优秀的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使得快速发展的农牧业产业化带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应运而生的大批农牧业产业化组织可以进一步带动特色农牧业的规模化种植、养殖。随着生态农业建设力度的加大,农业生产条件也在不断改善。

(三)发展新兴旅游业已形成共识

青海省兴海县总面积13158平方千米,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部地区河流纵横、林木广布、植被良好、四季松柏常青、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年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25℃,平均气温始终维持在宜于发展高原冷凉性特色种养殖业和特色旅游业。同时兴海县全县多为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手工业,基本无粉尘性工业和大的排污工业,空气、土壤、水无任何污染,天蓝、地净、水清、山秀。县域境内有着水草丰美的辽阔草原、风光旖旎的莽莽林海、风格各异的人文景观、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丰富的自然、民俗资源足以吸引周边县市以及省份的游客,对于推进高原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健康旅游的快速发展极为有利。因此,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进而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四)道路交通优势逐渐显现

近年来,青海省兴海县内公路交通建设发展较块,已形成以国道214线为依托,总长690公里的县乡8条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可连接果洛、同德、共和八乡一场,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为招商引资,扩大开放营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当地以旅游、文化、服务、信息、中介等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的逐步发展壮大打好了基础。

二、青海省兴海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兴海县县域经济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环境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兴海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一)思想保守、观念陈旧

发展县域经济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兴海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摈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干、创、闯”观念,并且树立“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变革早期的“资源驱动”的发展理念,通过增加科技投入拉长区域产业链条,实现由以往的依靠“挖矿石卖原料”到依靠“强产业做链条”转变,促进粗放低端生产方式向精细高端生产方式转变。只有遵行这样一种思路,才能实现兴海县经济的可持续的腾飞。但是,就目前而言,青海省兴海县存在部分基层干部的基本素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的问题,基层干部不能很好地领会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也没有能力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农牧民适应新形势,严重地阻碍了当地产业结构的区域化,使大部分乡镇农业结构调整速度缓慢。

(二)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力量薄弱

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青海省兴海县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素质较差、技能偏低的情形,绝大多数劳动者都不具备专业技能。广大农村劳动力大多只凭着传统经验经营土地,普遍学历较低的同时,大多数也没有一技之长,能满足现代的非农业部门更高要求的劳动者更是凤毛麟角。劳动力素质偏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以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的小工以及低层的服务业作为主要出路,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新知识新技能传播受阻,整体缺乏创新精神,严重影响了当地产业的升级换代,也严重阻碍了当地城镇化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基础差等制约因素的长期存在,导致兴海县一方面不能为现有的科技人员提供足够的研究条件,另一方面也难以吸引新兴的优秀人才扎根当地,为当地的科技创新贡献力量。科技条件和科研人员的乏力使得兴海县经济严重缺少科技依托。

(三)特色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市场占有率偏低

青海省兴海县特色产品主要以农牧产品和藏族特色产品为主,由于现有的这一类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偏低,普遍存在销售难、价格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与省外类似的成熟产品相比,在拓展市场、创立品牌、赢得市场广泛口碑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特色产品也仅在本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产品仅以本地消费者的偏好设计、加工和生产,但在省外大市场中就成了“盆中景”,甚至无人问津,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产品的附加值偏低、特色品牌尚未形成,得不到省外市场消费者的认同,所以很难开拓更大的市场。

(四)结构调整慢,发展水平较低

青海省兴海县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牧业、乡镇企业和县属国有及集体中小企业。从内总部看,兴海县的农牧业以初级产品的加工为主,没有形成精深加工的产业链,产品特色不明显;企业以中小企业主体,较难得到获得国家特色优势项目立项的直接支持,难以取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第三产业总体发展速度较慢,就业和经济的贡献优势尚未形成。这样一种经济结构使得兴海县县域经济在当前体制转轨和买方市场条件下陷入了困境。近年来,虽然全县在多级领导的号召和带领下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总体的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形势看来,兴海县域经济结构调整速度缓慢,导致其产业结构层次和水平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三、加快兴海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县域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强有力的各级政府的领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强有力的各级政府领导、督促、贯彻落实下,相关的工作才能层层推进,工作目标和战略对策才能一一实现。所以,兴海县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要加强政府统一领导,以解放思想为切入点,为各类经济体,尤其是民营经济体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帮助多种经济形式、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摈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干、创、闯”观念,并且树立“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变革早期的“资源驱动”的发展理念,通过增加科技投入拉长区域产业链条,实现由以往的依靠“挖矿石卖原料”到依靠“强产业做链条”转变,促进粗放低端生产方式向精细高端生产方式转变。政府在重视和抓好经济建设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建立适当的分层目标责任制,按照层层划分的规划目标对干部进行政绩考核,同时要加强领导、督促落实,保证相关政策的落实到位。

(二)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

受制于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兴海县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素质较差、技能偏低的情形,绝大多数劳动者都不具备专业技能,不能满足现代的非农业部门更高要求。因此,下大力气通过多渠道提高现有劳动力综合素质是发展兴海县县域经济的基本保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对劳动者实施当地短期专项技能培训、选派到省内外发达地区实习培训、邀请省内外专家挂职等方式,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同时引进、发掘优秀人才,为兴海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创造交通、信息通讯等基础条件,为科技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区域整体科技力量。

(三)提高特色产品的附加值

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就要在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在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时一定要注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用科技嫁接扶持特色农牧业,着力搞好特色农牧业的良种化,使其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形成产业化经营,进而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吸纳劳动力就业,进一步促进农牧民增收。同时,要围绕促进特色经济发展拟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鼓励农牧业的专业化地区集中,鼓励“一村一品”乃至“一乡一品”地发展专业化生产,鼓励农户专攻一业,鼓励科技创新和推广,依靠科技提高经济效益。

(四)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针对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现状及其引发的突出问题,青海省兴海县必须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区域性规划和建设布局的论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要从增加二、三产业比例入手,积极开拓适合当地的新型工业项目。充分发挥丰富的草原风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建设风力发电项目,还可利用太阳辐射开发建设太阳能工业项目。另外,加快建立绿色食品工业体系,通过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努力打造名牌、精品,推进兴海县县域工业化进程。同时努力响应国家产业升级号召,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并把服务业的发展培植成新的经济新增长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中,通过农、牧、林各行业的协调配合,提高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产能的同时,积极发展精深加工业的研发和生产和销售,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以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杨红.青海“沿湟水发展带”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海东四县为例[J].特区经济,2012(10).

[2]王志强.青海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N].青海日报,2014.8.11(07).

[3]应新杰、赵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主要模式[J].南京师大学报,2007(6).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县域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对县域卫生管理要特别关注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