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效果评析及对策研讨

2016-07-13邓加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效果评价对策研究

邓加玲



新时期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效果评析及对策研讨

邓加玲

摘要: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所处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新时期个人所得税改革效果进行剖析,通过回顾我国在探讨个人所得税改革过程中所引用的理论,并简要罗列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遭遇的困境,从而提出深化未来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改革;效果评价;对策研究

一、引言

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收入分配的研究呈高涨趋势,相对于国外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保障税负公平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我国的理论研究更侧重于怎样合理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来调节城乡居民收入,以促进社会公平。具体来看,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直接征收的税种,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直接关联,受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及人的行为复杂性,决定了不同国家制度在进行个人所得税调整方面采取不同的举措。收入分配政策是政府为实现特定时期财政收支平衡的一项举措,在具体实施中以追求公平为核心。追溯历史发展的轨迹,笔者发现,从古典经济学派崇尚自由经济,反对政府干预,到历史学派提出财务负担理论,之后亚恩斯主义从经济危机角度出发主张政府干预市场,当前经济政策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二、新时期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不足

1.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不符合量能课税原则

人们总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公平,然而所谓的公平却时常暗藏着不合理的机制。何为收入公平?收入公平政策的背后是对现实分配不公的预设。简言之,单纯地减少个人所得税不符合我国提高直接税比重的改革趋势。一方面,不同的税种对于调整个人收入分配具有不同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将个人所得税作为主体税种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平衡,而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在规模的占有率上都处于较低的阶段,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另一方面,任何税种都具有聚财效果,个人所得税也不例外,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企图提高起征点,减少所得税不符合量能课税原则,也不利于促进公平。

2.个人所得税制不能延续旧式道路

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收入普遍提升,但与此同时,个人收入渠道更加多元,实际收入更难把控。如果新时期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延续旧式道路,应交税款大多通过源泉扣缴的方式,将导致税收成本持续走低,这不仅造成了税负的不合理,而且加剧了人民的逃税意识。在新时期下,转变纳税人的观念是关键性的问题,如何让个体户缴纳个人所得税时由全面被动转为主动模式,是我们接下去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前景不是更迭速度的快慢,而应着重于人民意识的转变与提升,走出脱离原有路子的新途径。

三、个人所得税改革效果评析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终极目标。在收入分配政策上也应以此为基点,逐步平稳收入格局,充分运用好当前个人所得税的属性。简单而言,新时期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效果主要可以从公平性与制度性两方面来评析。

1.以公平思维评价个人所得税改革效果

在所有的税种之中,个人所得税为直接税,只有个人所得税是直接针对公民的所得征税,其税负负担无法转嫁,与公民的利益关系最为密切,能够对纳税主体的收入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在评析税务的优势与否首先从政府出台政策的缘由出发,简言之,以公平思维来审视个人所得税改革效果。但差强人意的是,新时期个人所得税改革与公平正义的预期目标仍存在差距,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弊端。其一,根据财政厅的统计,当起征点调为3500元之后,工薪阶层纳税人员减少几千万人,这也意味着个人所得税之于我国第二、三阶层人士的作用几乎为零,这种省略无论是对于未纳税人还是已纳税人都是一种潜在不公。其二,将目光聚焦于所谓“富人”群体,但实际上收入颇丰的群体的实际个人所得缴纳数量有限,收入分配依旧处于不公正的状态。

2.以制度保障评价个人所得税改革效果

当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衡量标准主要以结构性减税为主。站在居民角度,收入不高导致其缴纳个人所得税持抗拒态度。相较于我国经济增速,个人收入增速明显偏低,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更加加剧了居民的生存压力。在结构性减税模式下,当前个人所得税制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减轻居民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需要制度保障,规范体系,避免逃税漏税的同时也避免重复收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我们在个人所得税改革方面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制度结构也因时而异,做出相应的改变。

四、新时期深化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有效对策

深化我国新时期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有效对策关键在于扩大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中的比重,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提升居民收入,在居民自身收入有保障的前提下,改革现有体制,以促进收支平衡,实现全民富裕。具体来看,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健全纳税人编码制度

在信息化、符号化时代,数字爆炸使信息更迭更迅速。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所针对对象更趋多元化,完整的纳税人编码制度是必要的。一方面,一人一号,终生不变的新编码体系将加强对高收入群体和行业的管理,在部分合理化、制度化之后,推广至全体人员,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管理。另一方面,编码制度可有效避免逃税漏税情况,促进隐形收入浮出水面,有利于纳税机关及时掌握纳税人的真实情况,减轻征管压力。

2.合理征收、综合扣除

站在公平正义的角度来看,新时期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应建议统一的标准与体系。从本质上讲,每个人所必须缴纳的税务应合理征收、综合扣除。个人所得税可以刺激居民消费,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适度扩大税基,以提高个人所得税在全民税收中的比重,提升居民意识,促进收入公平。

3.分层次建立财产登记制度

财产性收入是当前高收入群体的主要来源。在政府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我国应进一步推进分层次的财产登记制度的建立。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建立健全相关法治体系,在法治公平中促进收入公平。另一方面,加快公务人员、高收入群体的资产透明化步伐,在创新个人资金管理的同时,也有利于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

五、结语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研究也步入新的阶段。实现税收公平始终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理论和新经济发展条件下,本文提出了多种途径以完善新时期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为了更好的促进全民公平,就要清楚地考虑到纳税人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从而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共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岳希明,徐静,刘谦.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12(09).

[2]张海霞.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与完善——基于居民收入公平分配视角[J].学术交流,2013(05).

[3]孙亦军,梁云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效果评析及对策建议[J].中央财经大学报,2013(01).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个人所得税效果评价对策研究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我国个人所得税问题研究
网络红包之个人所得税问题探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浅析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