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应用于异丙酚静脉麻醉胃肠镜检查的影响效果

2016-07-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静脉麻醉异丙酚护理干预

刘 洋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内窥镜室,辽宁 阜新 123000)



护理干预应用于异丙酚静脉麻醉胃肠镜检查的影响效果

刘 洋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内窥镜室,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异丙酚静脉麻醉胃肠镜检查的影响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7例。两组建立静脉通路后接受胃肠镜检查,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系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醉效果、苏醒时间与VAS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苏醒时间与VAS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检查中研究组的心率下降、呼吸抑制及血氧分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且检查后兴奋、眩晕等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静脉麻醉胃肠镜检查应用护理干预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患者疼痛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异丙酚;静脉麻醉;胃肠镜;影响

胃肠镜检查是诊断并治疗消化系统类疾病最常用于最直接的方式,因其具有快捷、简便的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本研究选取74例行胃肠道检查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其对胃肠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74例,排除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及麻醉药物过敏史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7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8,年龄为21~75岁,平均(42.70±8.39)岁,20例行肠镜检查,17例行胃镜检查;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7∶20,年龄为21~76岁,平均(42.85 ±8.70)岁,18例行肠镜检查,19例行胃镜检查。两组上述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均于建立静脉通路后接受胃肠镜检查,检查前均注射1~1.5 mg/kg异丙酚,直至意识与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检查。检查中根据患者体动追加0.5 mg/kg异丙酚,10~30毫克/次,当肠镜抵至回盲瓣时不进行药物追加。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护理干预,检查中予以患者吸氧(2~3 L/min),监测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等指标,检查结束后要求家属陪同患者离开,以避免跌倒或晕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检查前:因患者缺乏胃肠镜检查的知识与经验,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胃肠镜检查的作用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心理顾虑,促使其提高检查配合度;检查中:保证患者处于安全体位并保持其呼吸道的畅通,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配合医师进行有效处理,保证检查的顺利完成;检查后:检查结束且患者完全清醒后,护理人员应继续进行20~30 min的观察,保证无不良反应后由家属陪同离开。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麻醉苏醒时间及VAS疼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检查中的心率下降、呼吸抑制及血氧分压下降,检查后的兴奋、眩晕。

1.4 效果评价:麻醉效果依据以下标准评价,优:患者检查中安静合作,无体动与痛苦表情,检查后主诉未出现疼痛;良:检查中出现轻度疼痛,表情略显痛苦,出现轻微体动,基本可以配合检查的完成,无需再次追加药物;差:检查中疼痛强烈,剧烈体动且表情痛苦,不能配合至检查完成,需追加药物以完成检查。疼痛评分采用VAS量表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麻醉效果对比:研究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n(%)]

2.2 两组的苏醒时间与VAS评分:研究组的苏醒时间与VAS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苏醒时间与VAS评分(±s)

表2 两组的苏醒时间与VAS评分(±s)

组别  例数(n)  苏醒时间(min) VAS评分(分)对照组 37 3.28±1.25 4.17±1.80研究组 37 2.06±0.93 3.05±1.67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查中对照组报告3例心率下降、4例呼吸抑制,检查后报告2例眩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2%,研究组共报告心率下降、呼吸抑制与兴奋各1例,发生率为0.8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胃肠镜检查属于刺激源,其能够引起人体的明显应激反应,临床一直在寻求适当麻醉方式以减轻患者行胃肠镜检查的痛苦,从而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服务[2-3]。随着无痛肠胃镜检查的广泛应用,患者对胃肠镜检查的接受度逐渐提高,无痛胃肠镜是于检查前予以患者中枢神经的抑制类药物,以保证患者于适度镇静中接受检查,为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异丙酚静脉麻醉胃肠镜检查的影响效果,本研究选取74例患者分别予以不同干预方式并对比起临床效果。

异丙酚凭借其起效快、可控性强及抗呕吐的优点,在胃肠镜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检查前适当予以异丙酚静脉麻醉能减少患者胃肠镜检查中的痛苦,并减轻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异丙酚对患者的循环与呼吸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加胃肠道检查的风险[4-5]。同时,因患者对检查的不了解及检查的刺激,检查中患者多存在下意识的抗拒行为,从而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本研究针对这一情况予以两组行胃肠镜检查患者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及VA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同时研究组检查中及检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围检查期护理干预,于检查前针对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进行有效疏导,并介绍胃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与作用,加强患者的心理建设以减少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保证检查的平稳顺利开始;于检查中为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并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检查后对刚苏醒患者予以继续观察,确认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后且意识清醒方允许离开,并要求患者当时避免驾车或从事高空作业,从而避免眩晕、跌倒等不良反应,同时研究组经干预后检查配合度较好,因而异丙酚注射量较少,从而检查后清醒较快[6-8]。由此可知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麻醉效果并减轻不良反应,从而有效保证胃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关于异丙酚对患者心率、动脉压等的影响,还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补充。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异丙酚静脉麻醉胃肠镜检查能有效提升检查质量,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能为胃肠镜检查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袁配英.胃肠镜检查整体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8 (26):65-66.

[2] 万雪英,杨丽.1868例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术肠道准备健康教育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15(6):500-501.

[3] 潘小青,张永春.护理干预对异丙酚静脉麻醉胃肠镜检查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3,22(7):89-90.

[4] 刘烨,刘晓如,黄晖,等.异丙酚联合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5):42-43.

[5] 黄美清.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7(10):105-106.

[6] 吴旭.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2,11(7):57-59.

[7] 马久红,胡雪飞,刘林林,等.胃镜及肠镜预清洗的监测与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105-106.

[8] 高晶.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202-203.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80-02

猜你喜欢

静脉麻醉异丙酚护理干预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分析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喉部手术中应用观察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中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