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7-13刘宇兵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

刘宇兵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辽宁 朝阳 122000)



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宇兵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辽宁 朝阳 122000)

【摘要】目的 探究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探究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从本文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11%)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33%)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对患者颅内血肿进行清除,且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少,安全有效,其具有较高临床治疗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其发生率较高、病死率较高,还具有一定的致残率[1],因此,对其实施有效治疗已经迫在眉睫,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其进行治疗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主要对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探究治疗效果,详细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且知情同意作为研究对象,之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观察组(5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例数分别为32例、18例,年龄为45~77岁,平均年龄为(64.51±5.5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例数分别为33例、17例,年龄在48~78岁,平均年龄为(65.54±5.24)岁。

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等)进行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以及研究。

1.2 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头颅CT确定患者的血肿部位,之后再取颞部头皮4~6 cm的地方做切口,将颅骨钻孔进入患者颅内,并将其扩大到骨窗至3 cm的地方,再切开硬脑膜,对其进行血肿清除并止血。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即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之后使用枪式电钻驱动,根据CT片所显示的血肿中心部位,对其进行穿刺,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置换血肿,之后对其实施引流。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5的时候,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

2 结 果

经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脑梗死,1例患者出现肺炎,2例患者出现颅内出血症状,其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比 [n(%)]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其病死率以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研究中主要对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5/45),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15/4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主要是在CT扫描[2]的基础上选择最接近患者血肿部位的地方做切口,进行血肿清除,但其对患者的颅内压减压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尽管形成的创伤较小,但其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多,影响患者预后。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的特点是微创,且手术过程较为安全[3],血肿清除的效果较好,同时,其对患者颅内比较深部的出血范围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清除,从而有效解除患者颅内的压力[4],提高治愈效果,

相关资料表明[5],在对患者实施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时,其在对患者进行穿刺后,可以吸出50.00%以上的血肿,从而可以迅速的达到减压的目的,之后再对患者颅内实施引流,可以加速清除颅内剩余水肿,其手术操作比较简单、创伤较小,不需要暴露患者的脑组织[6],因此,对患者的脑组织以及血管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美清,李玉辉,李东升,等.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 99-100.

[2] 李军.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52例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19-1320.

[3] 黄斌,林云东,罗忠平,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37例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2,39(4):312-315.

[4] 麻玉国.高血压脑出血外科规范化治疗[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3):1769-1770.

[5] 吴长武.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8):44-45.

[6] 崔来贤.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34例临床多因素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055-02

猜你喜欢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小骨窗开颅和穿刺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疗效比较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