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6-11-30洪庆锋周智斌刘巍
洪庆锋+周智斌+刘巍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与延迟组, 每组30例。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 超早期组患者优良率为70.00%, 早期组患者为50.00%, 延迟组患者为40.00%。超早期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早期组与延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死亡率为6.67%, 早期组患者为20.00%, 延迟组患者为33.33%。超早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早期组与延迟组, 预后优于早期组与延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 在采用外科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 要对患者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组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进行手术。
【关键词】 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088
现阶段, 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 但是不同手术时机也会带来不同效果。研究显示, 早期手术能够将血肿周围濒临坏死的脑组织逆转, 将其预后有效改善。但是在脑出血6 h内血肿不稳定, 如果过早进行手术可能会将出血的几率增加, 如果过晚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能会错过最好的手术时机, 进而出现不可逆转的神经损伤现象。为了研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对本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获得了一些体会, 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90例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 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与延迟组, 每组30例。超早期组中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50.65±4.52)岁;早期组中男17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50.66±4.23)岁;延迟组中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51.02±4.32)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并发肾、肺、心以及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者;肿瘤或者外伤导致的动静脉畸形破裂、动脉瘤、脑干出血以及脑出血者。
1. 2 治疗方法 手术进行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CT血管造影(CTA)以及CT检查, 进行确诊后对其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以患者的CT测量出血量、患者意识情况、全身情况以及出血部位为依据, 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评估, 通常采用来穿刺血肿吸除术或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大, 并且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提示患者出现脑疝征象时, 要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或者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监测, 并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以及脱水等常规治疗, 并指导其常规复查CT, 手术完成后30 d要对患者进行CTA或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
1. 3 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以GOS评分为依据, 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 将其评为优、良、中、差四个标准。优:经过治疗后, GOS量表评分为5分, 良好恢复, 能够进行正常生活, 没有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良:经过治疗后, GOS量表评分为4分, 生活能够自理, 出现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中:经过治疗后, GOS量表评分为3分, 生活能够自理, 出现轻度神经功能障碍;差:经过治疗后, GOS量表评分<2分, 为植物人或者死亡。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评定标准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Ⅰ、Ⅱ、Ⅲ级为预后良好, Ⅳ级和Ⅴ级预后差。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疗效对比 超早期组患者中, 优15例, 所占比重为50.00%, 良6例, 所占比重为20.00%, 中5例, 所占比重为16.67%, 差4例, 所占比重为13.33%, 优良率为70.00%。早期组患者中, 优12例, 所占比重为40.00%, 良3例, 所占比重为10.00%, 中5例, 所占比重为16.67%, 差10例, 所占比重为33.33%, 优良率为50.00%。延迟组患者中, 优10例, 所占比重为33.33%, 良2例, 所占比重为6.67%, 中4例, 所占比重为13.33%, 差14例, 所占比重为46.67%, 优良率为40.00%。超早期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早期组与延迟组(P<0.05)。
2. 2 三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超早期组患者中, Ⅰ级7例, 所占比重为23.33%, Ⅱ级8例, 所占比重为26.67%, Ⅲ级9例, 所占比重为30.00%, Ⅳ级2例, 所占比重为6.67%, Ⅴ级2例, 所占比重为6.67%, 死亡2例, 死亡率为6.67%;早期组患者中, Ⅰ级4例, 所占比重为13.33%, Ⅱ级5例, 所占比重为17.14%, Ⅲ级8例, 所占比重为26.67%, Ⅳ级1例, 所占比重为3.33%, Ⅴ级6例, 所占比重为20.00%, 死亡6例, 死亡率为20.00%;延迟组患者中, Ⅰ级1例, 所占比重为3.33%, Ⅱ级2例, 所占比重为6.67%, Ⅲ级5例, 所占比重为16.67%, Ⅳ级5例, 所占比重为16.67%, Ⅴ级7例, 所占比重为23.33%, 死亡10例, 死亡率为33.33%。超早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早期组与延迟组, 预后优于早期组与延迟组(P<0.05)。
3 讨论
临床上,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 在长期脑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下, 患者的脑内毛细血管或者静脉因为病变而出现破裂出血现象[1, 2]。50~60岁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 并且该疾病起病快,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 这对人类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3]。因此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综合考虑其出血部位、患者自身情况、是否破入脑室以及血肿大小等在合适的手术时机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4]。部分学者认为在患者出血6 h准备便可以对其进行超早期手术治疗,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在这个时间段内, 患者的血肿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如果过早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再出血的几率。所以需要寻找一种手术方法, 既能够将脑细胞坏死有效减少, 又能够对再出血并发症进行有效及控制, 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改善其预后[5]。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90例高血压出血患者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可知, 超早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疗效显著优于早期组与延迟组。这就说明及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它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这可能是因为在患者发病的20~30 min内, 脑出血形成血肿, 6 h内血肿部位会出现水肿现象, 并且慢慢的对神经组织进行压迫, 24 h内多数患者的的血肿会增大33%以上。从病理学角度进行分析, 脑组织在出血后的30 min内会出现海绵样改变, 在3 h内范围会不断扩大, 6 h脑组织坏死, 20 h脑组织会不可逆的坏死。所以, 在患者出血后的6 h内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它能够有效防止患者的脑组织出现不可逆坏死现象。
综上所述, 超早期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 在采用外科手术对行综合考虑,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组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在急诊抢救过程中, 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分类以及评估, 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该及早采用手术进行治疗, 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君, 魏进旺, 梁启龙, 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综合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22(17):7969-7973.
[2] 孙耀辉, 黄麟, 黄建聪, 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相关性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15, 23(8):1412-1414.
[3] 王鹏, 张江峰, 许亮亮, 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临床分析(附124例临床报告).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5, 23(4):244-245.
[4] 麦晓, 欧海荣, 覃木秀, 等.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现代医药卫生, 2015, 19(1):14-15.
[5] 叶小签, 俞文华, 陈蕾, 等.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3, 18(28):158-160.
[收稿日期: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