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2016-11-28颜晶
颜晶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小骨窗开颅和常规骨瓣开颅用于不同出血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采用随机方法对其进行编号,其中1~38号为甲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39~76号为乙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比较两种方法对于不同出血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时间、术中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并对比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手术耗时及住院时间均较乙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中输血量也较乙组少,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出血量<60 ml时,甲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乙组为85.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出血量在60~80 ml时,甲组总有效率为55.56%,乙组为7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救治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针对出血量较小的患者可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而对于出血量较大者则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不同出血量; 小骨窗开颅; 常规骨瓣开颅;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8-0035-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8.019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目前用于本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率。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小骨窗开颅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均可有效清除血肿[1]。但有关两者用于本病治疗的临床效果,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深入探究小骨窗开颅手术和常规开颅手术用于不同出血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采用随机方法对其进行编号,其中1~38号为甲组,共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43~72岁,平均(63.27±5.25)岁,平均出血量(46.47±2.93)ml,GCSD评分(格拉斯哥评分)为(8.34±3.54)分。39~76号为乙组,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40~70岁,平均(64.47±5.94)岁,平均出血量(45.96±2.57)ml,GCSD评分为(8.74±3.37)分。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且均存在高血压病史;存在典型头痛、呕吐、偏瘫等症状;均实施常规颅脑CT扫描确诊;且排除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甲组 本组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具体:全麻后,根据术前CT检查结果明确血肿部位,将颅脑面积最大,并接近颅骨的距离最小CT层面作为本次手术切开点,做一长度约为5 cm手术切口,采用乳突牵开器撑开手术切口,钻孔,并将直径扩大至3 cm以上,但<4 cm。穿刺抽取部分血肿,减轻颅内压,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十字形手术切口切开硬脑膜后,沿脑沟切开非功能区的脑皮质,手术切口应保持在2~3 cm,然后缓慢延伸至血肿腔,低压吸出血肿,并冲洗,至清洗液变澄清,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并在创面贴上明胶海绵。
1.2.2 乙组 本组患者实施传统开颅手术,具体:全麻下扩大翼点开颅,自患者发际内中线旁3 cm处,从顶结节前转向颞部,并经耳前1 cm转至颧弓,将骨瓣向颞侧翻转,并将皮瓣向前下翻转,低压清除血肿,并常规留置引流管,在皮肤重新做开口引出引流液,针对脑疝时间较长,且出血部位较深、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可采用去除骨瓣的方式减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方法对于不同出血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造成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对比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经过各自手术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91%及以上,废残度0级;显效:经过手术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46%~90%,废残度1~3级;有效:经手术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45%;无效:经过各自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以下[2]。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对比
甲组患者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间均较乙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甲组手术输血量也较乙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同出血量临床疗效对比
出血量<60 ml时,甲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乙组为85.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出血量在60~80 ml时,甲组总有效率为55.56%,乙组为7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乙组同等出血量比较,P<0.05
2.3 两组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
甲组中仅发生1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为2.63%,乙组中发生4例,发生率为10.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临床常见疾病,目前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前通过CT扫描明确血肿情况,继而为开颅手术提供可靠参考,根据血肿的部位、出血量及出血的速度,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3]。
小骨窗开颅手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治疗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且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对脑组织造成牵拉,继而避免病变部位对周围正常脑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其能最大限度避免继发性脑损伤,或脑出血后即发生病理改变[4]。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手术切口较小,手术视野较小,所以在实施手术操作过程中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还需充足的照明,同时这种方法止血较难,术后的减压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一般对于脑水肿较明显的患者不建议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清除血肿[5-6]。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操作切口较大,手术视野较好,其对于血肿的清除以及术后止血的效果均较好,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减压效果显著。但其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并且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较大,同时在手术操作中电凝止血极有可能导致心脑损伤,继而延长术后恢复的时间[7]。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单纯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甲组均优于乙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甲组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发生率(2.63%)也明显低于乙组(10.53%)。但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出血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当出血量<60 ml时,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甲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较对照组好,且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也较乙组低,所以此时小骨窗开颅手术是最佳选择;而当出血量在60~80 ml时,乙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甲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何培武[1]的一项相关临床研究,其通过比较小骨窗开颅手术和常规开颅手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发现,当出血量在30~60 ml,两组疗效相当,当出血量在61~80 ml时,常规开颅手术效果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该研究者表示,当高血压脑出血量在<60 ml时,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而出血量在60~80 ml,采用常规开颅手术。
综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应早期明确患者血肿部位及出血量,对于出血量较小的患者,适宜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而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则适宜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手术,以此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何培武.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2):101-102.
[2]易明亮.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4):14-16.
[3]白亮,刘宝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8):37-40.
[4]王宁,黄书岚.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1):27-29.
[5]张显柏,袁知富,董明,等.小骨窗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28-30.
[6]郭奕浩,黄永谊,余永明,等.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980,982.
[7]陈小鑫,钱水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254-255.
(收稿日期: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