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次序列化训练增强考场写作的增分因素

2016-07-07黄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审题立意序列化分层次

黄娟

[摘 要]在高考作文备考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非常重要的增分因素——审题立意和语言形式,通过分层次序列化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这两个增分因素极为重要。

[关键词]分层次 序列化 考场写作 审题立意 语言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17

在高三语文备考中,我们在作文备考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别的专题无法企及的。可是,作文备考始终是高三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一件事。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甚至非常惧怕写作,写作文成了“憋”作文,并且“难产”出来的习作往往存在偏离题意、立意平庸、材料枯旧、结构老套甚至混乱、语言干瘪死板等弊病。正如马正平在《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中所说,我们的学生写作既存在动力性困难又存在能力性困难。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两方面的困难,为考场作文有效增分?笔者的探索是:在高三开学伊始,将学生按语文综合素质大致分为中上层次和后进层次,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序列化训练指导的方式,重点突破考场写作审题立意和语言形式两大难关,进而提高学生的考场写作能力。

一、基于学情的分层次序列化训练

笔者面对的学生虽然大多数语文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也不好,在全市参照系中仅属中下层次,但学生还是存有很大的差异。就以笔者今年高三接手的两个班为例,在2015届惠州市第一次调研考试中,这两个班学生中语文总分最高分为110分,而最低分只有33分,及格率仅有20.8%,总分60分以下的学生就占到12%。由于100分以上人数不到10人,且最高分只有110分,所以其实并不存在所谓优秀生。基于此,笔者依据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把学生大致分为中上层次和学困层次。中上层次的提升目标是语文总分115分以上,达到优秀层次,是为优等提升层;学困层次的提升目标则是语文总分90分以上,将其称为后进层。优等提升层学生的作文目标是48分以上,后进生的作文目标是43分以上。

分层以后,笔者开始通过序列化训练指导这两个层次的学生,对于占大多数的后进生群体,主要是通过自编学案等辅助材料依次对他们进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方法指导,行文点题和扣题方法指导,记叙文、议论文文体规范,议论文分论点的确立方法指导,议论文的层递式、并列式、对照式结构方法指导,议论文例证法的运用等训练;对于中上层学生群体,则在后进生训练的基础上加上记叙文开头与结尾技法、构思技巧及曲笔技巧等的指导与训练。此不赘述。

二、分层次审题立意训练

开展分层次审题立意训练,后进层准确审题苦练扣题方法,优等提升层追求立意出新艺术扣题。

1.后进层学会准确审题,优等提升层追求新意深意

笔者首先从分析近三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尤其是广东高考作文题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近年来广东高考作文“材料引……”型新材料作文特点,了解新材料作文题的审题要领。通过对2013年、2014年广东及其他一些省市高考作文题的具体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新材料作文因材料的存在而形成的明确规定性和限制性;因其材料细节的复杂性、材料内涵的丰富性、材料思想的可辩性、材料倾向的模糊性等因素使作文立意角度具有多样性等特征,让学生明白准确审题的重要性。

当然,认识到了审题的重要性,要真正会做才不会恐慌。所以,笔者非常重视在训练中让学生一点一点地学会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开始,在长达三周的时间里,笔者每天给学生提供一个精选的新材料作文题,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不一定要求写成完整作文,只是要求学生思考材料主旨,写出审题角度并在全班交流,统一讲评,以打开学生思考材料的眼界与思路。在此过程中,力争做到让后进层次的学生能准确审题,找准自己的立意角度;引导优等提升层的学生在准确立意的基础上,能深入思考材料,打破常规,追求新鲜深刻的立意。在对每一个作文题审题立意的分析讲评中,笔者会在评语中或当众口头表扬那些能准确审题立意的后进学生,在评语或面批中指导那些优秀提升层的学生,对材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进而获得新鲜的作文立意。

2.后进层练熟扣题方法,优等提升层讲究扣题艺术

在学生基本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之后,后进生基本能围绕材料主题准确地审题立意,优等提升层学生在做到准确审题的基础上还能力求有新鲜、较为深刻的立意。笔者通过学生自己习作中的实例引导他们分析写作过程中扣题的重要性,继而印发《让你的作文亮起来系列学案之行文如何点题和扣题》,让各层次的学生学会点题扣题的基本方法。紧接着推出高密度的点题扣题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并在随后的作文教学中反复强化点题扣题的意识。

在此过程中,对后进生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在作文的标题、开头语段、论证段落的首句、尾段等处利用“字面重复点题”等方式高频点题,推荐这类学生采用“明点”的方式点题;要求优等提升层在这些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力争做到采用“字面重复点题”和“变奏点题”结合、“明点”和“暗点”结合的点题扣题方式,力求点题自然,讲究扣题的艺术性。

三、分层次语言形式训练

开展分层次语言形式训练,后进层练出结构美,优等提升层练出语言美。

在语言形式方面,基于学情,后进生适度放弃语言美,侧重追求结构形式美;而对于少数具有一定语文素养的优等学生,在语言形式上力求通过引导读与写的训练,练出作文的语言美。

在追求后进生的作文结构美方面,笔者主要通过编订印发并引导他们研习“让你的作文亮起来”系列学案之《行文如何点题和扣题》《议论文分论点的确立》《议论文的横列式结构》《层递式与对照式结构》等学案,让他们学会点题扣题、设置议论文分论点、掌握议论文的几种结构方式,进而使文章思路清晰,具有结构美。其中,对于读写能力特别差的学生,笔者特别强调点题扣题、层递式结构的训练。这不仅能强化他们的文章结构,主要还能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有效地解决“写不完”“写不下去”等问题。在语言方面,力求表述准确、流畅,适度放弃对优美的追求。

在日常的备考中,笔者非常注重打通高考其他考点与作文的关系,做到融会贯通。学生的审题能力反映的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和语言运用的备考过程中,注重引导他们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文意,启发他们进行深度思考。在与读和写都有关的一些题型题点(如压缩语段、语句补写、情景写作等)的训练与讲评中,有意识地打通语文备考各考点的关系,让复习效率最大化。

在优秀生的培养中,笔者结构美和语言美两手都抓,力求两手都要抓实。不过,除了强调点题扣题外,结构方面并不过多限制。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推荐这些学生阅读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主要是一些思辨性强、语言优美的散文,比如余秋雨、毕淑敏、刘亮程、刀尔登等人的散文集。另外,在开学之初笔者就倡议班上学生人手一份杂志,如《萌芽》《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等,鼓励他们对文本深入思考,同学间交流讨论,为写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在单独或分组的指导中,笔者精选了一批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很有模仿价值的好文章让优等提升层的学生进行仿写,定期进行仿写讲评。一般采用面批和小组交流评价的方式,对他们的文章进行反复的修改、优化。笔者还鼓励并指导这一层次的学生尝试书信、实验说明、商品说明书、调查报告等创新体裁的写作。有两个学生练得有模有样,在第三次调研考试中分别获得48分、52分的成绩,信心倍增。

四、分层次的作文评价

进行分层次的作文评价,对后进层作“低分高评价”,对优等提升层作“高分低评价”。

在分层次的作文教学中,一定要配合分层次的作文评价。高考评分是一把尺子,但教师平时的评价标准则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制定,平时作文评价的目的是促进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日常的作文评价中,我们总体应以肯定、鼓励为主,根据分层目标,还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分别选择最合适的策略和形式进行评价。如对优等提升层可采用“高分低评价”的方式,讲评时当众朗诵高分习作,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重点指出作文不足,对他们多提要求,使之不得沾沾自喜,鞭策继续提高;而对后进学生则采取“低分高评价”的方式,多肯定其进步与成功之处,使之看了评语不灰心丧气,而是受到鼓舞,继而能扬长避短。对后进学生的作文,亦可选取写得好的片段,在全班朗诵,大力表扬,肯定进步和优点,让他们自己跟自己比,增强自信心,尝到成功的甜头。这样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站在自己写作的“起跑线”上,各自向前发展,使全体学生都能处于“乐写”的情境之中,快乐地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在高考作文备考中,通过分层次序列化训练帮助学生打通考场写作审题立意和语言形式这两条“经脉”是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就以2015届笔者所带的两个班共118人为例,经过一轮作文分层次序列化训练,在惠州市调研三中已初见成效,作文平均分为417分, 43分以上人数比例占40.3%,48分以上人数比例占8.9%。对比调研一,进步是明显的。相信在二轮复习中再配合提升训练,学生个体作文成绩还能有所提升。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在机缘巧合之下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脉,练就了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从而成就一番英雄伟业。笔者的学生也许没有张无忌的天资,但笔者始终相信他们的可塑性极强,提升空间极大,只要备考得法,他们也能在作文上各有作为,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 参 考 文 献 ]

[1]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忠康.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3]沈世权.试论高中作文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J].现代语文,2006(5).

[4]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1(4).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审题立意序列化分层次
序列化,铸就主题班会的“底子”
“三步作文法”初探
浅谈初中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指导
研究高考作文 提升高中生审题拟题能力
初中生写作序列化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探讨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分层次教学法
对“失序”的习作教学之思考和把脉
坚持以读促写 注重思维训练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应把握好“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