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象如此美妙
——“展开与折叠”教学思考

2016-06-18◇张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个面正方体样子

◇张 堃

想象如此美妙
——“展开与折叠”教学思考

◇张 堃

缘起

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有这样一道题:判断这两幅图是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我发现,学生不能很好地想象,需要用纸折叠还原图形来进行判断。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在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怎样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积累的是空间想象的经验还是简单操作的经验?

带着这样的思考,研究最初的教学,针对发现的问题重新思考和设计,增加了不同内容的想象训练,带领学生经历“操作——想象——表达——再想象——操作验证——形成经验”的过程。

教学过程

借助操作活动,先让学生想象折叠而成的样子,再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想象结果,形成思维的记忆,发现展开图与长方体的联系,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师:把长方体拿在手中,把它展开,折叠,再展开,再折叠……在头脑中想象,展开后是什么样子,折叠后又是什么样子?

生:我发现长方体展开之后,是一个平面图形;但把它折叠之后,变成了一个立体图形。

师:凭着刚才“展开”和“折叠”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找一找长方体展开图中折叠后哪两个面是相对的?

生:我发现长方体展开图折叠后,相对的面积和形状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我的展开图完全相同的面一定是折叠后相对的面。

师:大家观察这个盒子的展开图(如下图),发现有什么特征?

生:有4个面的面积是完全相同的。

生:有2个正方形的面。

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样找相对的面呢?

生:在展开图中,我发现相对的面中间一定要隔着另外一个面。与“1”相对的面是“3”,中间隔着“2”。

师:刚才这位同学给大家提供的经验是什么?怎样在完全一样的这4个面中找出它的相对面呢?

生:相对的面不可能相邻,要间隔一个面。

师:大家再看5号和6号面,它们是间隔一个面吗?

生:间隔着一行也是相对的面。

师: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么找相对面的?

生:在脑子里想象了展开图折叠后的样子。

在第一次的想象活动中,学生凭借操作的印象想象出把展开图折叠后的样子,帮助学生建立想象的经验。

学生凭借长方体展开图的经验,想象正方体展开图的样子,我鼓励学生动手把想象的展开图剪出来,建立正方体上的面与展开图上的面的对应关系。

师:带着研究长方体展开图的经验,想象一下,正方体的展开图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生:我觉得它可能和长方体的展开图是相似的。

生:正方体的展开图一定是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我想到第一排有1个,第二排有4个,第三排还是1个这样连接在一起。

此时学生头脑中都有自己所想的正方体展开图的样子,在剪一剪的活动中,学生发现剪开的棱不同,展开图的样子也各不相同。

学生剪开的正方体展开图,样子各异,我鼓励学生将各种不同的展开图贴到黑板上(如下图)。

此时学生在认可自己展开图的同时,也需要认同他人的展开图。于是,我们进行了第三次的想象练习。

师:请两位同学为一组,选择黑板上的图形,说一说展开图中的每个面折叠后对应正方体的什么面。

教师请两名学生示范,其中一人指定展开图的1个面为前面,让另一人来想象一下其他5个面折叠后分别是哪些面。如果想不出来,同伴可以折叠图形帮助另一人去想象。此时全体同学一起判断。

生1:第1行的第1个面是前面(如下图)。

(生1说的同时,教师将标有“前”的卡片贴在图上)

生2:我觉得第1行的第2个面应该是右面;第1行的最后一个面是后面;第2行的最后一个面是下面,第2行的第2个面应该是左面,第2行的第1个面应该是上面。

在活动中,学生在相同的图指定不同的面为前面的情况下,都能清楚地说出另5个面的位置。大家高兴极了,直嚷嚷:“老师,我会想象了!”

前三次想象让学生经历展开与折叠的过程,巩固体与面的转换认知,加强感悟立体图中的面与展开图中的面的对应关系,了解寻找对应面的基本方法,进一步体会展开图的特点。

师:现在看这3幅图(如下图),它们也都是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连接在一起的。它们是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呢?

(学生先想象,再用学具操作验证)

师:先看第一幅图,它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

生:(齐)是。

师:判断一下,能不能在图形中找到与老师画对钩的面相对的面?

生:第3行的第2个。

师:找出和画圆圈的面相对的面。

生:第1行的第2个。

师:找出和画三角形的面相对的面。

生:第2行第2个。

师:怎么如此快地找到相对面的呢?

生:我先指定一个面为正面,然后在头脑里把剩下几个面分别折一折。

生:我是用间隔一个面的经验判断出哪个面是相对的。

师: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呢?

生:都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生:第二幅图折叠一下,它的下面没有了,上面会有两个,出现重叠面了。

生:第三幅图的中间是个田字格,没有办法折成正方体。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操作,你有什么收获?

生:不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就一定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需要想象折叠后的样子才能判断。

教学思考

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并不是老师给了学生想象的时间,学生就能想象出来的。需要老师将想象的过程进行分解,分层递进,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想象的经验,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操作展开图在立体与平面的转换过程中建立表象,从而实现在不操作的前提下去想象动态折叠的样子形成想象的经验,再通过表达来解释自己想象的结果,抽象出相邻面、相对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我想,在各种操作活动中学生不断地积累“做的经验”“想的经验”“归纳总结活动结论的经验”。所以说:基本活动经验既是数学活动的结果——得到了结论产生过程的经验,又是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从头至尾”思考问题的过程性经验。

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

猜你喜欢

个面正方体样子
给正方体涂色
正方体的展开图
多少个小正方体
正方体的展开图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正方体的N个展开图
美丽的魔方体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子呢!
最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