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数学模型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片段及思考
2016-06-18王泰臣
◇王泰臣
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数学模型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片段及思考
◇王泰臣
【片段一】提出问题,初步探索
1.复习铺垫。
师:(屏幕出示三角形)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几个是什么图形?
生:这些都是三角形。
师:三角形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老朋友,在这些三角形中都有什么?
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师:说得很好!三角形的3条边其实就是3条线段。
2.提出问题。
师:大家想想,如果让你围一个三角形,至少需要几条线段?
生:3条。
师:(屏幕出示问题一)是不是任意长度的3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生:是。
生:不是。
师:有的同学认为是,有的同学认为不是。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先怎样?
生:先试试。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下面我们就用小棒来代替线段围三角形。
3.初步探索。
师:(屏幕出示5根小棒图)老师给大家准备了5根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小棒,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白色小棒长 2厘米,黄色小棒长3厘米……
师:在同学们的信封里,也有这样的5根小棒。接下来,同桌合作,从这5根小棒里任意选3根小棒摆一摆,看看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不管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请大家都如实记录在记录单上。
(学生同桌合作围三角形,展示摆好的图形)
【思考】教师通过回顾,使学生明确三角形都有3条边,为学生进行猜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设问:“是不是任意长度的3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解决好这个问题是顺利引出课题、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关键。在产生能与不能的矛盾冲突之后,动手实验就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数学活动。在初步探索环节的设计上,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西南师大版),设计了从5根不同长度的小棒中任意选出3根,看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操作活动更加开放,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更大,学生的感知更加充分,再加上小棒的长度是明确标示的,学生通过记录任意3根小棒的长度与能不能围成三角形的结果,比较容易体会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片段二】展示交流,深入探索
1.展示交流2条线段的和小于第三条线段的情况。
师:这个图形(图略)是哪组同学摆的?
生:我们摆的。
师:告诉大家,你们选的这3根小棒有没有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这3根小棒没有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和他们选择一样的请举手。你们围成了吗?
生:没有。
师:其他同学认为像这样的3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不能。
生:没有围成。
师:你们不同意?说说理由。
生:围三角形应该首尾相连。
师:他的话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原来在围三角形的时候还要做到 3条线段首尾相连。(边说边移动)这3条线段是不是真的围不成,我们还应该往下压一压。(操作压)同学们注意看,缺口在慢慢变小,继续往下压,还是有缺口。看来,这3根小棒确实不能围成三角形。
图1
2.展示交流2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情况。
师:这个图形(图略)是哪个组摆的?你们有没有围成三角形?
生:没有围成三角形。
师:在摆的时候,你们是怎样发现这3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
生:我们把2根短的小棒连在一起,就和长的那根小棒相等了。如果把2根短的小棒中间往上抬一点就会断开,所以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请到前面把你们的想法演示一下。(生上台演示)你们看清楚了吗?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不能。
3.展示交流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同学们,我们再看看这个图形(图略),围成三角形了吗?
生:围成了。
师:你们是怎么确定这3根小棒围成了一个三角形的?
生:这 3根小棒首尾相连,有3个顶点、3个角、3条边。
【思考】对于3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如何安排展示的顺序?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不能围成的情况开展研究,在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中重点引导学生解决 “首尾相连”和“无论怎么压也不能相连”两个问题,学生对于这种情况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对于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结合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2根短的小棒连在一起,只要将较短的2根小棒的中间往上抬一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了”。有了对两种反例的体会,学生对能围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度关系自然就有了一定的感知。
【片段三】探索发现,建立模型
1.揭示课题,再次提问。
师:同学们,根据你们摆的图形来看,是不是任意长度的3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
生:不是,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看来要围成一个三角形,不仅需要3条线段,而且跟这3条线段的什么有关?
生:跟这3条线段的长度有关。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图形中的3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多少?(标出每个图形中每条线段的长度)在三角形里,这3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3条边,三角形的3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师:(课件出示问题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思考:怎样的3条线段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商量商量。
图2
图3
图4
2.交流分享,共建模型。
(1)观察围成的三角形,发现关系。
师:同学们,谁愿意把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生:我发现任意2条线段的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时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你的意思是什么?请到前面结合图说一说。
生:(指图4说明)这条2厘米的线段加上3厘米的线段大于这条4厘米的线段,3厘米与4厘米的和大于2厘米,2厘米与4厘米的和大于3厘米,这样的3条线段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这样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数学式子来表示。
(板书:2+3>4,3+4>2,2+4>3)
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同意。
师:(出示边长为3厘米、4厘米、5厘米的三角形)在这个三角形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
生:有,3+4>5,5+4>3,3+5>4。
(2)对比没有围成的图形,寻找没有围成三角形的原因。
师:在三角形里,同学们找到了3条边之间的关系。那在没有围成三角形的图形里,3条线段之间有着怎样不同的关系呢?(观察图2、图3)
生:有2条线段的和小于第三条线段。
(板书:2+3<6)
师:(指图3)这个图形呢?
生:2+3=5。
师:通过观察和比较,同学们发现了只要有2条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只有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看书巩固,理解模型。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本上例3的实验单填写完整。
(生填写)
师: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你们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
生:没有了。
师:老师有个问题考考你们。(在黑板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每条边的具体长度不知道,我们分别用a、b、c来表示。你能说一说这个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吗?
生:a+b>c,a+c>b,b+c>a。
(师小结关系,完成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思考】数学模型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怎样抽象和建构数学模型呢?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感悟和理性分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如何进一步抽象出三角形边的关系呢?这个环节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强化:一是提问准确,要求明确。学生对任意的3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已有比较深刻的体会,老师提问:“要围成一个三角形,不仅需要3条线段,而且跟这3条线段的什么有关?”(长度)紧接着问:“三角形的3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并引出课题,这样的设计很好地回答了能否围成三角形与3根小棒的长度有关系。接着,进一步追问“怎样的3条线段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且提出明确的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符合课标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二是通过计算验证规律的正确性。所有的操作实践都是通过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需要有具体的、准确的数据验证其正确性,教师在让学生感悟“能否围成三角形与3条边的长度有关”后,自然地给出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先让学生计算,用数学式子表示能围成三角形的3条边之间的关系,然后又通过计算,发现没有围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中有2+3<6或2+3=5,从正、反两方面验证了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三是引入字母表示,体现规律的简洁性。教师任意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用字母a、b、c表示3条边的长度,然后用字母式子表示三角形边的关系,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使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川眉山市东坡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