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道练习题成就的一节模型思想建模课
——“解决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6-06-18执教指导评析陈俊荣
执教/吴 媚 指导、评析/陈俊荣
由一道练习题成就的一节模型思想建模课
——“解决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吴 媚 指导、评析/陈俊荣
【课前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中的一道习题(如下图),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了进一步的探究。
最初看到这道题的时候,我们认为只是一道简单的求比值的习题,得出“比值小的坡比较缓,比值大的坡比较陡”的结论。同时,我们又产生了质疑,陡不陡的结论在图上已经画得很明显了,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什么教材中还要追问“你有什么发现”呢?随着对模型思想学习研究的深入,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对这道题的疑问被逐渐解开了。
我们发现这道题绝不仅仅是浅层次的求比值练习,它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的生活原型。如何体现其价值呢?我们以此为契机,带领学生经历了“质疑——学习——寻路——发现”的过程,才有了这节解决问题的建模课。
【教学实录】
师:请大家观察这两个水滑梯(如下图),如果让你玩儿的话,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生:我会选择右边的滑梯,滑得快,刺激。
师:怎么设计滑梯才能滑得刺激呢?
生:陡的就刺激。
师:(板书:陡)看来,同学们对这种生活中的现象是有感受的,它可以用“陡”来描述。
(一)对生活中的“陡”进行科学的统一认识。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个“陡”的?
(学生边示范边解释怎么样会更陡)
师:可以用胳膊比画。如果这就是“滑梯”,(比画)你能比画一个比我这个陡的吗?
(学生开始比画)
师:看来通过比画、描述,大家对“陡”有了共同的认识。
(二)在生活情境中分辨,找出比“陡”的方法。
师:刚才大家选右边的滑梯,是因为它比较陡,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生:梯身短的滑梯陡。
生:我补充,同样高的时候,梯身短的陡。
师:看来只看一条边是不行的,要同时关注两条边。还有别的比较方法吗?
生:一样高时,水平距离越短的就越陡。
生:角度越大越陡。
师:你说的那个角在哪儿呢?
生:(指梯身与底面的夹角)这个角越大就会越陡。
(三)抽取模型。
师:在同学们的描述中有边又有角,有什么图形在你的脑中出现啦?
生:三角形。
师:你先想象一下这个三角形,然后动手画一画,再找一找这个图形和滑梯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动手画三角形,教师请学生汇报画的图形,并画出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师:在比较两个滑梯哪个更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三角形,并且在它和滑梯之间建立了联系。
(四)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
1.画不同倾斜度的滑梯,尝试发现规律。
师:你能不能再画几个滑梯,让它们比这两个滑梯更陡呢?一边画一边观察,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1)生独立动手画并观察。
(2)反馈汇报。 (如下图)
师:哪个滑梯比原来的陡?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整体观察了一下,滑梯倾斜度与角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与地面夹角越大,顶角就越小,梯身就越陡。
生:与边的变化也有联系,高不变时,斜边越短,底越短,滑梯就越陡。
师:我觉得大家很会思考问题,把滑梯的事儿变成了三角形的问题,不仅找到了方法,还有很多发现。
2.画出一样陡的滑梯,呈现关系。
师:老师也画了一个“滑梯”(如下图),你能画出跟我这个一样陡的“滑梯”吗?
师:你们怎么不画呀?
生:没有数据。
师:你想要什么数据?又怎么得到数据?
生:量角度。
生:我没有量角器,还是画不了,我要量边。
(学生各自测量所需数据,测得底与斜边夹角约37°,高3厘米,底4厘米)
师:请你先把这个三角形画出来,再画一个和它一样陡的。画好后一定要告诉大家数据分别是多少。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生:我们以前学习过把角的两条边延长,角的大小不会变。所以我把37°角的两条边延长以后就能找到和它一样陡的了。(如下图)
师:看来角的大小确定了,陡度就确定了。你得到一样陡的滑梯的数据分别是什么?
生:6、8、10与9、12、15。
师:把这几种情况(如下图)放在一起仔细观察,它们的边的长度、图形的大小都是变化的,那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生:它们的角度一样,边的比值也一样,都是。
生:可以画无数个。
师:在我们解决陡不陡的问题时,我们不仅用比角、比边的方法,还换了个新的角度,从比边的关系入手,更准确地做出判断。当高与底的比值一样时,这些滑梯就一样陡,角度也就一样大。
(五)生活中的应用。
师:仔细观察下图,我们今天的研究在生活中有没有用处呢?
师:你能看懂吗?哪辆车的爬坡能力强?
生:越野车的爬坡能力强,因为它的爬坡高度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大。
师:今天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发?
生:没想到小小滑梯中还藏着学问呢。
生:看似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却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么多问题。
师:(小结)回顾我们今天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把生活中的滑梯问题转化成了数学中三角形的问题,找到了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找关系的方法在生活中就有实际应用,你们的发现可真有价值。
【课后评析】
一道题一节课,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独具匠心。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及学生发展性目标,恰当改造教材资源,依据学生的学习路径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有条理地将新旧知识综合起来,使学生在自己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认知和感悟。
模型思想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教学环节清晰、完整、具体,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鼓励学生借助三角形来作为数学模型进行相关的研究,在收集、整理、筛选数据和确定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寻找方法间的联系,经历“生活情境——建立教学模型——解决问题——应用模型”的建模学习过程。
可以说,这是一节成功的建模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比的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应用比的重要性,而且为学生到中学深入学习三角形的知识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