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

2016-06-15顾永芳

当代医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规则性结石病肝胆

顾永芳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

顾永芳

目的 观察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上的应用。方法 将62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3例,实验组39例,分别行非规则性肝切除和精准肝切除,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指标。结果 术后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分别平均为(384.1±83.5)mL、(132.8±83.2)mL、(12.4±5.5)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33.9±119.4)mL、(223.7±98.3)mL、(18.1±8.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8例结石完全清除,有3例发生并发症,且后续治疗后情况好转;对照组15例结石完全清除,10例产生并发症的情况,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精准肝切除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手术对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精准肝切除;肝胆管结石病;临床应用

肝胆管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其患者病情复杂且复发率高,因此治疗方法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传统采用的规则性、非规则性的肝切除术已经逐渐向精准肝切除术方向发展[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62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其中非规则性肝切除23例,精准肝切除3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管结石病患者62例,其中男39例,女23例。按照不同的诊治方法将其分为非规则性肝切除组(对照组)和精准肝切除组(实验组)。实验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22~74岁,平均(42.5±6.4)岁,病程5~34年,平均病程(14.8±2.4)年。其中,单纯左侧结石患者19例,单纯右侧结石患者15例,双侧结石患者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23~75岁,平均(43.4±7.6)岁,病程6~36年,平均病程(15.2±2.1)年。其中,单纯左侧结石患者13例,单纯右侧结石患者8例,双侧结石患者2例。2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为上腹部压痛感、出现黄疸,恶心发热等,2组患者在年龄,病史,发病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评估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确诊为肝胆管结石疾病,患者心肺功能良好,无心脏、肾脏等病变,同时没有恶性肿瘤等疾病,符合手术的治疗要求,且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良好地配合治疗,无精神类疾病,且对手术具有知情权。术前对患者肝胆结石病变部位进行评估,确认患者能够切除肝脏的范围。

1.2.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非规则性肝切除。其不以肝叶、肝段为单位开展肝切除。术中,切断第一肝门,用大块钳夹取肝组织,然后缝扎创面肝组织;实验组实施精准肝切除。开展微创化肝切除术。采取横断式将病变处的肝段或者肝叶的Glisson鞘切断,解剖第二肝门位置的静脉,便于控制切肝时静脉的流血量。在切除病变肝脏过程中,针对肝内部分细小的血管,可以借助电刀或者超声刀操作止血,针对肝内较大的血管,通过结扎止血,确保预留肝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完整。还需要注意的是,对手术部位、切除范围等做了精细的评估,在术前规划、术中操作、术后管理等方面全过程准确掌控,尽量保证肝脏胆管结构功能良好,在手术中,结合造影、B超、胆管镜等设备确定肝胆管结石的具体范围,精细操作,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达到最少;术后通过通畅引流、避免术后炎症引发的多器官损伤情况的出现。非规则性肝切除则操作并不精细,只了解操作的大概部位,且切除的面积广,术后管理等方面不精致。

1.3 观察项目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比较结石的清除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的比较 术后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分别平均为(384.1±83.5)mL、(132.8±83.2)mL、(12.4±5.5)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33.9±119.4)mL、(223.7±98.3)mL、(18.1±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的比较(x±s)

2.2 2组患者结石清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38例结石完全清除,有3例发生并发症,且后续治疗后情况好转,对照组15例结石完全清除,10例产生并发症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结石清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因为其特殊、复杂的病理基础,完全治愈较棘手,并发症也较多[2-3]。常见的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手术、肝切除手术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完善,外科手术的方式和理念产生了巨大提升,现在手术追求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对疗效的追求以及医生对手术精准度的考量使得精肝切除法越发得到重视[4-6]。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经非规则性肝切除手术治疗,通过比较发现,虽然非规则性肝切除手术能够快速完成手术,但在术后恢复、出血量、引流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治疗带有盲目性,切除部位较宽泛且容易产生并发症[7]。本研究分别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和精准肝切除2组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结果显示:术后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结石完全清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精密仪器已成为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发展方向,精准肝切除成为首选。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如下问题:(1)手术时间较长,因此术前要详细评估患者耐受性,术中严密监视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一旦出现,给予准确及时救治;(2)术中最好对患者进行肝段门静脉插管或病变肝叶引导下的穿刺,其目的在于染色后肝叶部位可以有更为清晰的边界,利于手术操作;(3)术前进行全身检查及对病史的询问,如果有合并症,应及时制定专门的措施。

综上所述,采用精准肝切除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手术对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只要是条件符合的病例,应及时进行手术。

[1] 汪一彪,纪小兰.精准肝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1(21):130-131.

[2] Saito S,Yamanaka J,Miura K,et al.A novel 3D hepatecto my simulation based on liver circulation:application to liverresection and transplantation[J].Hepatology,2011,41(6):1297-1304.

[3] 贾世宾.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J].医学检验,2014,9:122-123.

[4] 韦杨年,黄海,莫世发,等.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18):67-72.

[5] 柴蝶美,朱勤.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研究,2013,9(51):43-45.

[6] 陈曦.精准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4,8(2):39-43.

[7] 王斌.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5):134-13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17

云南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顾永芳)

猜你喜欢

规则性结石病肝胆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聊一聊肝胆管结石病治疗中的难点、误区与对策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非熟练汉英双语者英语过去式的加工机制研究
探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方式选择
中医治疗结石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新时代下武学创新需重视其历史性、游戏性、规则性
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50例的临床分析
多处肝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手术临床分析
规则与非规则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