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2016-06-11丁玉霞
丁玉霞
摘 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是政府运行的机制和法规制度,因此,應该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系改革。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结合的方法,切实的分析我国政府的职能,并对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管理方式的创新和提升执行力进行探析。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政府机构改革;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推行其政务所建立的权责体系、组织机构体系、运行机制和法规制度的总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但也应看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客观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还存在不少问题。集中地表现在:一是政府组织机构及其权力、职责和配置还不尽科学,应该交给社会的还滞留在政府手中;_是政府职能转变并没有完全到位,政府管理缺位、越位和错位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行政透明度不高,形式主义和“文山会海夕现象还比较严重。十六大报告在论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近期目标时指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止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搭建指导政府体制改革理论来源的新桥梁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实践活动,必须以理论作指导,中国行政管理体制要创新,首先应该实现理论创新。根据唯物史观认识论的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其辩证认识过程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指导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主要应该从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中获取。只有弄清楚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才能想出“妙计”,开出“妙方”,从而“治病救国”,而国外的先进改革经验,只能供我国借鉴和参考,使之成为行政体制改革有益的理论补充。因此,应搭建理论创新的新桥梁:政府—学府。作为一名理想的理论研究者应该是身兼数职。他既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府学者,又应是一位政府机关的实十家。因此,国家应给高校的学者创造条件,把相关专业的优秀学者吸收到政府机关,让他们担任领导职务或从事调研性工作。这类学者在理论方而研究得较深,但对我国行政改革的现实操作性缺乏全而的理解,若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把他们的研究理论运用于行政管理的实践之中或把从实践中领会而来的精髓渗透到己得的理论中,这种从实践中升华的理论必定会更适合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二、切实转变我国政府职能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事实上形成了党政企一体化的国家治理模式,造成党政难分,政企难分,从而导致党政企职责分不清,关系理不顺,党的政治领导,大局统筹的功能难以很好地发挥,政府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功能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政府在具体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处处受制,而且要直接介入大量的非行政性的社会事务及微观性的企业管理事务,企业的自主性不具备,无法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企业的经济功能也難以充分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改革均没有将党政企之间的问题完全澄清。显然,根据加入WTO情势和十六大的会议要求,构建党政企相对独立,各司其职的治理模式是必须的选择,一方而要划清党组织和政府的职能,这是行政职能转变的前提条件,党要管党,要行使自己的份内职权,充分发挥其职能,同时要还政于政,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政企分开势在必然,政府应该掌舵,而不是划桨。
努力建立以市场、顾客为导向的政府服务模式,是促进职能转变的目标所在。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凡是市场能发挥优势或能做的事,都应当由市场来做,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强调政府要而向市场,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起好“掌舵”作用、催化剂作用、促进作用,而不是“划桨”作用、大包大揽作用:也有助于将政府发挥职能作用的主要方向,放在加强宏观调控上,放在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上,围绕市场行使好调节、培育、监管和服务职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或市场为导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提供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的服务质量的提高。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促进职能转变的“治本之策”。行政审批是政府的行政职能之一。“我国入世后,仍然需要利用行政审批制度,在经济开放中起到保护民族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随养国际跨国公司不断地涌入中国和国内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市场经济主体更加多元化,中国的微观经济基础将发生深刻而显著的变化,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随之变化,行政审批制度也要作相应的调整,需要依据法律和规则调整与行政审批制度有关的法律法规。行政审批要根据世贸的货物贸易协定、服务贸易协定、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定、投资协定等协议的规则,并修止涉及对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和投资的行政审批法律法规和政策。我国己经制定了《行政许可法》,今后要严格依照该法的实质精神进行审批,并且在现实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健全它。
三、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
(一)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止确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将地方和基层应有的自主权归还给地方和基层,充分调动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第一,全国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来提供;第二,地方性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来承担;第三,对具有跨地区“外部效应”的公共项目和工程,中央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第四,调节地区间和居民间的收入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政府的职责。
(二)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和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确保公共权力真正为人民、为社会谋福利,坚决克服和打击各种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进一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对权力的监督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健全各种群众监督机制,制定各种保障群众监督的措施是监督权力的重要内容;建立受理各民主党派提出的意见、建议,检举揭发行政权力运行中各种违法行为的制度是监督权力的重要措施;强化机关内部行政监督机制,完善纪检监察合署办公新体制是监督权力的新举措;为社会舆论监督提供法律保障是监督权力的重要手段。
(三)要切实实现党政分開,将政府应有的管理自主权归还给政府,充分尊重和发挥各级政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真止建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今后凡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都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讨论、决定和发布文件,不再由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发指示、作决定。政府工作当然是在黨的政治领导下进行的,政府工作加强了,党的领导也加强了。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将党委主要领导者过分集中的权力还给党的组织,坚决克服和纠正各种违反民主集中制的错误行为。
四、力求管理方式的创新,提升执政能力
(一)提倡以人为木的管理理念。人木管理的核心在于养眼于人的管理方式,尊重人所构成的特定系统内(不仅是企业)每个成员的理想、感情和人格。重视挖掘成员的潜力,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以每一个人的全而发展为前提的。所以,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木的管理思想,既是对人木管理思想的借鉴,又是对它的超越。以人为木的管理思想对人的积极性的认识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它不但可以加强个人与其所属的集体的密切程度,还能加强个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密切程度,以求人木原则在国家和社会的一切事务和活动中体现出来,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二)推行政府办公电子化。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我国而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即政府信息化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电子”与“政务”的关系。电子与政务的关系,说到底就是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技术与体制的关系问题。实现政府信息化,促进电子政务,决不是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对现行的传统政务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要对传统的政务流程、组织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合。
五、结语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至今仍有不足之处,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寻找对策,使其更加完整,更加人性化。因此,应该对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探析,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 宋雅琴; 王有强; 张楠、政府绩效视角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反思——基于地方政府公务员的感知调查[J].公共管理学报,2012(04).
[2] 李芸洁、基于服务型政府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
[3] 黄新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进程中的地方政府治理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政治学研究,2009(02).
[4] 陆明明、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