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2016-06-11周雅如

今日财富 2016年33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因素转变

周雅如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外经济关系中贸易摩擦日趋激烈,如何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加强对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的研究具有中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传统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以及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详细分析了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较为迅速,主要是充分发挥出了传统竞争优势,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的传统竞争优势处于弱势状态,不仅不能维护我国对外经济发展从大到强的转变,也无法为我国成为贸易大国打下基础。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对外经济关系中贸易摩擦的逐渐增多,如何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政府和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传统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常常通过贸易结构表现出来。合理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应当是数量与质量相结合,进口与出口相平衡,引进技术设备与消化创新相互促进。而我国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型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则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出口轻进口

根据“两缺口模型”,后发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外汇短缺,通常都会扩大出口以筹措资金。从国际贸易实践看,长时期单纯强调出口的作用,并推动出口过快发展,不仅会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而且也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重出口轻进口”的不平衡发展,突出体现在贸易顺差的增长上。

(二)重数量轻质量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建设资金短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各级政府主要采取了两种办法筹措资金:一是千方百计地引进外资,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引进外资的速度、规模一时难尽人意;二是想方设法增加出口创汇,“创汇”作为对外贸易活动的指导思想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创汇的手段是出口贸易,但我国当时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较弱,扩大出口很自然地采用了“三来一补”的方式,而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来料加工又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伴随着世界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梯次配备,发达国家逐步将包括重化工业在内的制造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另外,在我国对外贸易数量不断扩张的同时,出口商品的质量也在稳步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地区和企业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仍然存在,并已成为外贸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

(三)进口结构中重产品、设备的引进,轻技术消化、创新

在进出口贸易结构失衡的同时,我国的进口结构也存在着不对称现象,即重产品、设备的引进,轻技术消化、创新。我国进口的重点,一方面是以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等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大宗商品。这是因为,一旦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能源、原材料消费总量是十分巨大的。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速度超过了经济发展速度的30%~60%。

二、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 直接投资问题

我国吸引国外投资的优势就在于廉价的劳动生产力和土地,这种情况下引起的投资容易造成我国土里以及人力资源的逐渐流失,影响国内的经济发展。借助于廉价的劳动力来发展我国的制造行业,这种情况下的对外经济发展产生的利益较小,对于人民币升值产生了不小的压力。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一部分企业还借助于各种优惠措施,不仅造成了外商的高能源消耗,同时还为我国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 对外贸易问题

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结构目前正在从劳工密集型转型为资本密集型,同时资本密集型也积极主动的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但是不管是从国际的分工还是产业价值链来看,我国都是处于最底层位置。我国的对外出口主要是在外伤的控制下,在较高加之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进行一定的设计加工,收取一定的加工费,但是本分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意识都相对薄弱,这在一定情况下也制约了我国的对外经济发展。

(三) 对外金融问题

我国目前的竞争力在国际上还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金融往来中,国际金融机构人民币的位置也相对较低,容易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找到积极发展的合适状态也是影响我国对外金融的因素之一。我国的对外经济发展受到国内劳动力还有资源资源的因素影响,对外投资的需求以及出口需求都有很大的波动幅度,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也会容易出现比较大的动荡幅度,影响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一)服务业发展滞后。发展服务业具有战略意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主要依靠服务业带动,并且创造出比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高得多的国民收入,就是因为服务业特别是信息、研发、金融、物流、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发展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产業分工体系有重大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经济现代化水平。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尤其是同国内庞大的工业规模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这是制约我国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二) 对出口、外资和投资的过分依赖。全球经济衰退使我国出口受阻,经济增长和就业遭受重创,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些根本弱点显著化。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国外市场和国内投资品市场的拉动,这既决定了我国工业的结构特点,也是国内分配格局失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一增长格局,不仅影响宏观经济的短期表现,也是影响结构优化升级战略任务的系统性消极因素。

(三) 独特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这一阶段有两大鲜明特征:一为长期性。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中国现代化进程所涉及的人口规模、地域规模以及社会转型的深刻程度,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以往200年工業化的时代。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但它的人口才2000多万。按照世界银行划分的人均生活费低于一天1美元的贫困线,我们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相当于5个澳大利亚。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任务相当艰巨。另一个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的时候,才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2007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刚达到45%,还有25个百分点的差距;按每年平均提高1个百分点来估算,我们至少还有25年的城市化加速期。还要看到,目前我们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它的特点是资本、技术加速替代劳动,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时期,不宜盲目追求跨越式发展和超常规发展。同时也必须反思不计资源环境代价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这样的发展道路是高难度的。

(四)浪费型污染型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支撑粗放增长的生产模式的典型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产出”的资源能源消耗型,依靠的是高强度的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又高强度的破坏生态环境。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资料显示,工业污染是导致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在发达国家工业生产过程中有25%-35%的原材料和能源转化为最终产品,其余则转化成了废渣、废气、废水。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原因,这种转化效率更低,这实际上是资源的一种浪费。支撑传统粗放增长的消费模式的典型状态是奢侈浪费,不讲科学,不讲环保。在财富拜物教、商品拜物教的俘虏之下,把高消费当成幸福,把享乐无度当成时尚, 把消费纯粹看成个人的私事,讲排场,摆阔气,挥霍浪费,实际上消耗的是社会的资源,污染的是社会的风气。这种消费模式一旦形成,具有极强的运动惯性,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巨大阻力。

(五)生产要素与能源、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比价关系不合理。从生产要素看,我国商品市场已经很发达,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但生产要素市场还很不完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尤其突出的是,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过多地受到行政干预,价格杠杆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能源、资源看,我国是能源和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但由于资源能源价格改革不到位,导致电力、煤炭、成品油、水的价格普遍地低于发达国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约因素的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只有在中国的特有的经济环境下发展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样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海燕.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评价体系、关键因素与路径研究[D].江苏大学,2016.

[2]杨代婷.安徽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6.

[3]李福柱,赵长林.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动力及其作用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02:152-162.

[4]葛立志.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研究[D].外交学院,2016.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因素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提升基于文化引领的企业软实力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