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习词典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发展趋势研究
——以《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1-9版)为例

2016-06-03杨海英

外国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

付 巧 杨海英

(陕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英语学习词典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发展趋势研究
——以《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1-9版)为例

付巧杨海英

(陕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

摘要:研究表明,动词用法被认为是英语语法最关键的部分之一。英语学习词典作为语法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应对动词句型信息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英语学习词典的开拓者,《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建立了英语学习词典的编纂范式,将动词句型标示作为其设计特征之一。本文采用历时研究的视角,纵向梳理《牛津高阶》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发展历程,对其阶段性特征加以总结,从而探究主流英语学习词典在动词句型标示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同类英汉学习词典的研编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牛津高阶》; 动词句型标示体系;历时研究;发展趋势

0引言

20世纪,英语逐渐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迅速发展。与母语习得不同的是,英语作为外语无法自然习得,越来越多的二语习得理论直接或间接地支持语法教学(Ellis,2006:84),因此母语非英语的学习者需要得到显性的英语语法知识。而英语学习词典采用代码体系呈现语法信息则能够帮助用户成为自主学习者(Jackson, 1985:59)。就英语语法内容而言,丁往道(1982:前言)认为,句子结构和动词用法是英语语法最关键的两个部分;Hornby(1975:v)也认为“掌握如何将词语以正确的顺序放在一起和掌握词语的意义同等重要。最重要的句型是动词句型,学习者不熟悉动词句型便无法使用词汇”。动词是指一类描述“动作”“行动”和“状态”的词,在许多语法理论中动词被视为句子结构的中心成分,因此,针对动词的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英语学习词典(Learner’s dictionaries)的开拓者,《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OxfordAdvancedLearner’sDictionary,通常简称《牛津高阶》)的特色之一,就是对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设计。《牛津高阶》至今出版发行了九版(1948,1963,1974,1989,1995,2000,2005,2010,2015),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非母语国家英语学习者的必备工具书。为了实现词典的编码/表达功能,《牛津高阶》的每个版本都试图编设动词句型标示体系,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动词句法信息呈现到词条的微观结构之中。本文拟采用历时研究的视角,纵向梳理《牛津高阶》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其阶段特征,探究主流英语学习词典在动词句型标示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同类英汉学习词典的研编提供有益的借鉴。

1《牛津高阶》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源起与发展

1.1源起:英语教学语法的研究

英语学习词典中对动词句型的标示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Harold E. Palmer和A. S. Hornby进行的英语教学语法研究。“教学语法”是专门为教学一种语言(外语)而编写的语法(Crystal,2008:217)。英语教学语法通常为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专门设计,旨在对英语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规律进行全方位的描写和解释,以满足学生解码和编码活动的需要。

根据Cowie(1999,2009)的研究,作为英语学习词典的先驱,在进行词汇控制(vocabulary control)研究的过程中,Palmer首先注意到虚词(function words)在英语非母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100个英语单词几乎都是虚词,虚词是英语句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后,Palmer将英语常用词根据词类(classes of words)进行了区分,分为语法词(grammatical [function] words)和实词(content words)两大类,并对实词中的名词和动词的句法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在对名词短语(noun phrase, 最初称为noun complex)的研究中,Palmer根据与名词共现的限定词(determinatives,今称determiners)不同,将名词分为可数名词(countable)和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并将其引入到随后出版的《英语词的语法》(AGrammarofEnglishWords,以下简称GEW)之中。

在对动词的研究中,Palmer首先对结构句型(construction-patterns)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于1932年发表了《结构句型注释》(SomeNotesonConstruction-Patterns),旨在为中级学生提供英语动词的句法信息。此结构句型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重视对动词补语句型(complementation patterns of the verbs)的描写,但只处理简单句型,不包括主从复合句型;第二,把动词句型划分为若干有编号的类型,并进行了标示实验。Palmer此阶段的研究为GEW全面采用动词句型体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Cowie,1999:27)。

在此基础上,Palmer于1938年发表了《英语词的语法》。该书重视对动词后成分(post-verbal elements)的处理,提供了一套含27种结构的动词句型体系(verb-pattern scheme),既包括作动词宾语或补语等的短语,也包括动词后的从句,很好地满足了高级学习者的需要(Cowie,2009:391)。此外,GEW的独创之处在于动词句型的呈现方式:Palmer 在附录中提供每个动词句型的标示编号,配以佐证用法的例句,并将其系统排列;在正文中,Palmer将这些编号插入词条的相应位置,标示动词的句法信息。具体的处理方式从摘自GEW附录和词条正文的两个例子可知:

(1)

句型7

VERB×DIRECT OBJECT×ADJECTIVE

I beat [bend, crush, keep, pack,etc.] it [them,etc.] flat,etc.

I break [burst, cut, push, pull] the door [window, box,etc.] open.(Cowie,1999:37)

(2)lead…

①=conduct, guide, go in front.SeeV.P.4.

lead a blind man.

lead a horse.

lead sy. away [back, in, off, on,etc.].

SeeV.P. 6

②= act as chief.SeeV.P. 1&4.

Who is going to lead (the army)?

The expedition was led by Mr X.(Cowie,2009:395)

例(1)为附录中动词句型标示代码的一部分。从此例可以看出,Palmer将标示代码的说明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每个动词句型说明的前两行分别标示句型编号,如句型7和句型的具体内容,如动词×直宾×形容词(VERB×DIRECT OBJECT×ADJECTIVE);第二,说明下配以示例佐证,每个动词句型的组成部分用粗体标示,在方括号内罗列可替换词语,方便用户的编码活动。在词条正文中,对于多义动词,如果每个义项都为同一种(或几种)句型,则在词目词后直接标示;如果每个义项的句型不同,则在每个义项的释义后分别标示(Cowie,2009:395)。短语动词(phrasal verb)直接插入相关义项之下,并标示动词句型[见例(2)]。这种动词句型的呈现方式影响了前四版《牛津高阶》对动词用法的标示和说明(Cowie,1999:37)。

综上所述,动词句型标示体系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准确认定动词后成分和系统呈现动词用法(Cowie,2009:389;Rundell,1998:316)。

1938年,Hornby为《英语成语与句法词典》(IdiomaticandSyntacticEnglishDictionary,1942,以下简称ISED)设计了一套动词句型体系。这套动词句型体系与Palmer的不同在于,Hornby从及物性(transitivity)角度认定动词后成分,将动词模式分成及物动词(transitive verb)模块和不及物动词(intransitive verb)模块,从而使整个动词句型的分类更为系统,从而为ISED中动词句型的标示编纂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英语学习词典的发轫期,Palmer和Hornby对英语教学语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极大地影响了英语学习词典的编纂。这种奠基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学习词典除了具有解码功能,还应兼顾编码功能。因此词典中应提供更多的词汇信息,使其成为一种辅助表达的工具;第二,学习词典编制标示体系,将词语的句法信息融汇到词条之中,做到了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1.2 发展历程:四个阶段

《牛津高阶》从初版至今已经历了70余年,动词句型标示体系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下面将从动词句型分类(verb-patterns)和内容呈现方式(presentation)两个维度对《牛津高阶》(第1-9版)中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揭示其阶段性特征,探究主流英语学习词典在动词句型标示方面的发展趋势。

1.2.1第一阶段:探索起步(第1-3版)

受GEW动词句型处理方式的影响,《牛津高阶》前三版的动词句型体系呈现出如下共性特征:三版均设置25个/组动词句型(前两版的句型为25个;第3版的句型为25组,算上变式和次类,子句型细化扩容为51个),体系内部采用相似句型并置的方法系统排列,每个句型用编号标示。在宏观结构中,句型体系在每版词典的前置页都配上了注释(notes),对每个句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配以例证。仍以句型7为例(见表1):

表1 句型7

注意表1中的被动结构:

句型5:The box was found empty.

句型6:The door was painted green.

句型7:The prisoners were set free.(Hornby,Gatenby & Wakefield,1948:XV)

上表为《牛津高阶》(第1版)对句型7的注释说明及例证。较之GEW相比,这种表格式垂直排列的说明方式更具优势:句子的每个成分分栏排列,下配例句,句型的构成成分一目了然。例如在句型7中,用户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名词和代词可以充当宾语。此外,注释中还举例说明及物动词被动语态的转换方式。这些注释方式有利于用户熟悉动词句型标示体系,从而掌握动词的用法。

在微观结构中,《牛津高阶》前三版的句型编号按其管辖范围标示,方法与GEW相同,但标示位置更为明晰,位于义项编号和释义之间。例证堆聚在一起。

除此之外,词典的各版还具有一些个性特点:《牛津高阶》前两版把动词分成及物动词模块和不及物动词模块,句型及标示符号基本相同。在词条内部,虽然句型编号按照数字顺序排列,但例证并未按编号顺序编排,且并非所有句型都配以例证。短语动词也直接插入相关义项之下,并标示动词句型,如例(3):

(3)1swingvi. &vt. (pret. & p p. swung) ①…swing for (a person), (colloq.) be hanged (for murdering someone) …② (P 1, 10, 21, 23) turn, or cause to turn, round sharply, as though having one point or part fixed; move in a curve.Thecarswungroundthecorner.Thesoldiersswungintoline. (Hornby,Gatenby & Wakefield,1948:1301)

第2版出版后的数年间,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在英国的职业化水平日益提升,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也迅速兴起,所有这些发展都与Palmer和Hornby的努力分不开。在这一时期,语法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R. Quirk主持伦敦大学的“英语用法调查”(TheSurveyofEnglishUsage, 1959),并编写了《当代英语语法》(GrammarofContemporaryEnglish,1972,以下简称GCE)。这些对不久将出版的词典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牛津高阶》第3版就是其中之一。第3版以GCE中的主要动词类型为框架,将动词句型重新归类和排列:此版动词分为系动词(copular)和不及物动词(VPs 1-4E)、单及物动词(monotransitive)(VPs 6A-10)、双及物动词(di-transitive)(VPs 11-21)和复合及物动词(complex-transitive)(VPs 22-25)(Cowie,1999:99);较前两版对比,第3版的动词分类更加详尽细致,在标示体系注释和词条内部,处理方式无任何变化。

在初创时期,《牛津高阶》前三版对动词句型的处理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句型编号法在语法上比较严谨(徐海,等,2012:118),标示位置明显,但主观性较强,既不利于辨识,又不利于记忆。尤其第3版的代码体系过于复杂,不利于词典用户的参考利用,使用价值大受影响;第二,佐证用法的例句堆聚在一起,未按句型编号顺序排列,且并非所有句型都配以例证,这种使编号和例证脱节的方式使词条微观结构的处理缺乏统一性;第三,前置页的动词句型注释中举例说明及物动词被动语态的转换方式,开始关注句型的转换信息。

1.2.2第二阶段:体系重构(第4版)

从《牛津高阶》第3版到第4版出版的15年间,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词典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习词典的编纂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第一,《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通常简称《朗文当代》)和《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CollinsCobuildEnglishLanguageDictionary, 通常简称《柯林斯》)的问世,打破了《牛津高阶》在学习词典领域的垄断局面。在动词语法信息处理方面,以GCE中的主要动词类型为框架,《朗文当代》(第1版,1978)对动词的句法特征进行了出色的描写,而《朗文当代》(第2版,1987)则采用一套更为简明易懂的符号标注动词后子句成分。与此同时,引发词典编纂技术革命的《柯林斯》(第1版,1987)也采用了独特的方式处理动词的句法信息*《朗文当代》(第1版)的标示体系旨在对主要(开放性)词类做全面描写,采用字母(词性分类)加数字(词后短语或从句)组合的方式标示主要词类(含动词)的句法属性;《朗文当代》(第2版)将动词分为三类: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和系动词(linking),采用语法术语的缩略形式标示动词后成分,如用adj表示形容词,obj标注宾语等。《朗文当代》前两版均采用四级标签标示被动语态:一般用于被动态、 常用于被动态、罕用于被动态(pass. rare)、无被动态。《柯林斯》(第1版)未将动词做进一步分类,使用缩略术语标示动词后成分。句型共分如下七种:V、V+O(宾语)、V+O+O、V+C(补语)、V+O+C、V+A(修饰语)、V+O+A。此外,《柯林斯》将词目词的语法信息统一放置在词条右侧,单独列栏,整齐清晰,并采用“整句释义”和从语料库中直接提取的例证多维度提供动词句法信息(Allen,1996:42)。;第二,随着词典编纂和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者对词典使用者及其使用研究的更加深入,词典编纂进入了一个用户驱动的发展阶段。一言以蔽之,20世纪80年代是学习词典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Cowie,1999:144)。

在这一转型期,A. P. Cowie 和R. Mackin编写了一部专门处理动词短语的英语学习词典——《牛津现代英语习语词典》(OxfordDictionaryofCurrentIdiomaticEnglish,Volume 1,1975,以下简称ODCIE1)。这部词典的动词句型体系有两个重要特征:首先,ODCIE1的动词句型代码在动词分类和句法结构两个层面描写其语法属性:用字母A和B分别代表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用数字1、2或3分别代表含有小品词(particle)、介词,或小品词和介词的动词句型,将字母和数字组合构成完整的句型代码(见表2)。与《牛津高阶》前三版句型代码相比,ODCIE1的代码更为直观;其次,ODCIE1是第一个用代码缩写将动词的句型转换信息引入到词条内的英语学习词典(Cowie,1999:68),如例(4)中,用户能够清楚地看到动词“swipe”能够进行被动语态转换。

表2 ODCIE1中的动词句型代码(Cowie,1975:XXiX)

(4) swipe (at) [A2 pass] (informal) aim a vigorous blow at sth. … □ ‘Everytimeyouswipeatthefilesyouknockoverthemarmalade.’□Hedoesn’tenjoybeingswipedat(=clumsilyattacked)inthelocalpaper. (Cowie,1975:319)

在ODCIE1对动词句型体系呈现方式的影响下,《牛津高阶》(第4版)更加重视对动词后成分的处理,根据句法功能的不同进行重新构建,力求设计一套直观易懂的标示代码,并在处理过程中确保标示体系的一致性(Cowie,1999:154)。此版将动词分为五类,即系动词(linking verb)、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复合及物动词和双及物动词(double-transitive verb),分别用L、I、 T、C和D标示。动词后成分采用语法术语代码的缩略形式,如用a表示形容词,那么句型1:主语+系动词+主语补语:形容词(短语)(subject + linking verb + subject complement: adjective (phrase))便缩写为La。依此方式,第4版设置32个句型,采用双字母标示句型。在宏观结构中,动词句型体系及其代码在词典的附录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配例;在微观结构中,第4版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将原来列在整个词目下的动词句型代码进一步分解,下放到各个义项(田兵,2007:66),并基本能按照句型代码的顺序配以例证。此版不仅在附录注释中举例说明及物动词被动语态的转换方式,还增设标签,分五级标注被动语态:只用于被动态(only passive)、尤用于被动态(esp passive)、一般用于被动态(usu passive)、 常用于被动态(often passive)和无被动态(no passive)。动词短语也列专栏处理,不再直接插入相关义项之下。

较之于前三版,第4版对动词句法信息的处理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此体系用符号在动词分类和句法结构两个层面描写其语法属性,更加系统直观;其次,动词代码与例证基本能够做到一一对应,微观结构的处理更具统一性、客观性;第三,增加专门标签标示被动语态,对其描写更加细致。然而,虽然双字母的标示方式做到了经济性和信息性的结合,但某些句型的代码略显复杂,不便于记忆,用户需要查阅词典附录中的动词句型体系才能弄懂代码的含义。因此,此版标示体系用户友好性欠佳。

1.2.3第三阶段:趋向明晰(第5—7版)

1995年,英语学习词典“四巨头(the big four)”首次聚首。这四部实践范式迥异的词典对动词的处理方式都各具特色。虽然《牛津高阶》(第5版)沿用第4版的处理方式,动词句型代码仍从动词分类和句法结构两个层面描写其语法属性,并将动词分为六类: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后接双宾语的及物动词(transitive verbs+ two objects)、系动词、后接从句的动词(verbs used with clauses)、后接直接引语的动词(verbs+ direct speech)。但与第4版在标示代码上有本质的不同:第5版不再试图使用主观性强的编号或字母缩写标示不同的动词分类,而是采用了一套明晰化的代码系统,将动词统一标注为V,动词后成分采用语法术语代码的缩略形式,如句型及物动词+介词短语(verb+ prepositional phrase)可标示为[Vpr]。句型数量也减少至28个。第5版将列在每个义项前的动词代码进一步分解,下放到各组例证前。微观结构的其他处理基本沿用第4版的方式,被动语态标签也继承了上一版的标示体系。

第6版和第7版的标示体系相同,动词分类和标示与第5版基本相同。句型和被动语态标签数量进一步减少:第6版句型数量减至22个,第7版的数量进一步减少至20个;被动语态标签简化为3个:一般用于被动态、 常用于被动态和无被动态。

这一时期的《牛津高阶》对动词句型体系的处理在直观性上进一步改善:在宏观结构中,这三版改变之前版本冗长的说明,新增研习专页(study pages),用简洁的语言和醒目的蓝边页面呈现动词句法及其代码体系。第6版和第7版还分别在后置页和前置页建立动词句型体系索引(key to verb patterns),方便用户快速理解和学习体系和代码;在微观结构中,这三版词典虽仍采用双字母的标示方式,但第一个字母统一标示为V,更加简明直观。

1.2.4 第四阶段:范式转向(第8—9版)

《牛津高阶》(第8—9版)不再强调将动词分类和句法结构两个层面的属性符号化,而是将动词分类最简化,取消句型分类,用动词框架(verb frames)明确地标示动词后成分。此版将动词分为三类: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系动词。在微观结构中,使用缩略术语代码标示动词框架,代码位于相应结构的例证前,并使用粗体以示醒目。被动语态的处理大致与第7版相同。

在实践范式上, 此版实现了由“动词模式”到“动词框架”的转向,其意义主要在于:用户在查阅词典的过程中,使用自己现有的短语/从句符号知识便可完成检索,而不需要事先学习词典专门设置的动词代码,减少了学习步骤,缩短了理解时间;此外,第8—9版对微观结构的处理更加精细:动词的框架结构均用粗体标示,位于相应的例证前,并从释义、例证等角度多维度描写动词用法。此处理方式有助于用户快速检索和理解目标信息,更好地实现学习词典的编码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友好度。

2《牛津高阶》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发展趋势

Herbst(2009:287-289)认为英语学习词典中动词句型标注可分为四种:1)非明晰、无助记忆的代码;2)非明晰、有助记忆的代码;3)明晰的代码;4)明确的句型指示。从上述分析可见,《牛津高阶》前三版的代码是“非明晰、无助记忆的代码”,第4版的代码为“非明晰、有助记忆的代码”,而第5版到第7版对动词句型的处理为“明晰的代码”,第8版的动词框架为“明确的句型指示”。句型标示代码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直观透明,“即力求做到见形知义”(鲍志坤,2013:58)。句型标示代码明晰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动词句型分类的简化,正如Cowie(1999:150)所言,(在英语学习词典中)设计语法体系解释动词句型,需要语言学的专门知识,但可能尤其需要呈现方法上的创造力以及愿意为了代码更加清晰和便于使用而修改甚至放弃过于复杂的语法描述和代码体系。

就句型标示与匹配的例证而言,随着句型标示系统性的不断加强,例证的匹配程度也在增强。句型标示后配一个或多个例证,并且例证从多个角度对动词用法进行示例,有助于词典使用者模仿类推,充分体现英语学习词典的编码功能。

就对动词句型转换信息的处理而言,英语学习词典在词条的微观结构中的处理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繁杂到简明的发展过程。《牛津高阶》从第6版开始,对动词被动语态的处理简洁明晰,且配以例证佐证被动语态的用法。

总之,通过《牛津高阶》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历时考察,可以看出:第一,动词句型分类和句型标示代码呈简化和透明的发展趋势;第二,句型标示和例证的匹配逐渐趋向系统化;第三,对动词句型转换信息的处理更加简洁明晰。

3我国英汉学习词典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相关借鉴思考

《牛津高阶》(第1—9版)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教学语法的研究、词典学研究视角的拓宽(如用户视角等)和语言教学方法探究等方面研究成果的积极影响。我国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起步较晚,使用者认同度不高,市场反响有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扩大影响,为更多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所认可,就需要借鉴《牛津高阶》的成功经验,从动词句型分类、设计标示代码、匹配相应例证和呈现动词句型转换信息等角度入手,增强学习词典编纂的理据性。

第一,在动词句型分类和句型标示代码方面,力求简洁明晰,尽量使用明确的句型指示以真正符合使用者的认知和查阅特点,从而提高用户学习和使用的效率,真正做到“用户友好”。

第二,在例证匹配方面,应该充分体现系统性、完整性和针对性。动词句型标示后应依实际情况配一个或多个例证,例证应能够完整地向词典使用者呈现动词用法。例句应使用“编辑例证(editorial example)”,即先从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中提取,再使用BNC、COCA等语料库进行修改,这样既能够针对中国学生语言表达出现的问题,也兼顾到了表达的准确性。

第三,在动词句型转换信息处理方面,标示也应简洁明晰,同时应在释义、例证中体现动词句型转换的用法,多维度描写动词的此类信息。

4 结语

从《牛津高阶》动词句型标示体系的历时变化可以窥见,主流英语学习词典一直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作为编纂理念。但是,《牛津高阶》并不是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专门编写的,在动词句型标示和配例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因此,国内的词典编纂者在英汉双语词典编写中应充分考虑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对动词句型标示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呈现。

*本文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田兵教授的悉心指导,谨致谢忱!错讹之处,概由本人负责。

参考文献:

Allen,R. 1996.The Year of the Dictionaries [J].EnglishToday(2):41-51.

Cowie,A. P. & R. Mackin. 1975.OxfordDictionaryofCurrentIdiomaticEnglish:Volume1:VerbswithPrepositionsandParticles[M]. London: OUP.

Cowie,A. P. 1999.EnglishDictionariesforForeignLearners:AHistory[M].Oxford: OUP.

Cowie,A. P. 2009.TheOxfordHistoryofEnglishLexicography:VolumeII:SpecializedDictionaries[M]. Oxford: OUP.

Crystal,D.2008.ADictionaryofLinguisticsandPhonetics(6thedition)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Ellis,R. 2006. Current Issues i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An SLA Perspective [J].TESOLQuarterly(1): 83-107.

HerbstT.2009. Item-specific syntagmatic relations in dictionaries [G]∥ S. Nielsen & S. Tarp.Lexicographyinthe21stCentury.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81-308.

Hornby A. S.,E. V. Gatenby & H. Wakefield.1942.IdiomaticandSyntacticEnglishDictionary[M]. Tokyo: Kaitakusha.

HornbyA. S. 1975.GuidetoPatternsandUsageinEnglish(2nded.)[M]. London: OUP.

Jackson,H. 1985.Grammar in the Dictionary [G]∥ R. Ilson.Dictionaries,LexicographyandLanguageLearning. London: Pergamon Press:53-64.

Rundell,M. 1998. Recent Trends in English Pedagogical lexicography [J].InternationalJournalofLexicography(4): 315-342.

鲍志坤.2013. 英语学习者词典中动词的句法信息描述[J]. 外语研究(6): 56-62.

丁往道.1982. 英语句子结构和动词用法详解[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田兵.2007 . 20世纪英语高阶学习词典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1): 62-68.

徐海,源可乐,何家宁. 2012.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杨海英,女,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词典学研究。

责任编校:朱晓云

A Diachronic Study of the Changing Trends of Verb-pattern Labeling Schemes in ALDs Based on OALDs (1st-9theditions)

FUQiaoYANGHaiying

Abstract:Some studies show that the verb-pattern has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in English grammar. As an essential tool of assisting in grammar teaching,English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ies (ALDs)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treatment of verb-pattern labeling. As a pioneer of ALDs,the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ies (OALDs),which have established the compilation paradigm of the ALDs,marked the verb-pattern labeling as one of their design features. Adopting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the paper firstly attempts to look in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verb-pattern labeling systems in different editions of OALDs, and then the stage-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trends of verb-pattern labeling schemes in the major ALDs could be depicted. Finally,it is hoped that the paper could provide some useful experience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study and compilation of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learner’s dictionari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OALDs; verb-pattern labeling schemes; a diachronic study; changing trends

作者简介:付巧,女,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词典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13

中图分类号:IH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6)02-0064-07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
湖北省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