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过程干预的实证研究

2016-06-03汤红娟郭学文

外国语文 2016年2期

汤红娟 郭学文

(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过程干预的实证研究

汤红娟郭学文

(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乐山614000)

摘要:儿童写作认知过程的广度和深度决定其写作内容丰富性和主题思想性。本文尝试在网络新媒体条件下运用适合于成熟写作者Hayes的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训练儿童初学英语写作者,探讨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过程干预及多元表征量对写作质量和水平的影响,分析提高儿童英语写作的主题思想性和内容丰富性的认知建构过程。实验结果显示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过程兼具知识陈述和知识转换的多元表征特征。知识陈述表征量决定儿童写作的宽度,而知识转换表征量决定其写作的深度。

关键词: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过程;多元表征量;动允性;认知模型

自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聚焦个体对信息的表征、加工和转换的内在机制的研究,写作研究领域从对写作成果的研究转向对写作过程的研究,集中于探讨认知写作过程研究。国外认知写作研究主要从成熟写作者和初学写作者的儿童两个维度研究写作过程,其中Hayes、Flower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然而他们的写作认知模型是关于成熟写作者的模型(孙素英,2002)。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多集中于成熟写作者或成人写作者。笔者认为儿童英语写作研究重过程固然重要,重成果研究却可以反拨过程研究,过程与成果并重的研究更有助于找到过程研究的最佳解决方案。在语言文化生态观下,Hayes、Flower关于成熟写作者的写作认知模型能否作用于儿童初学写作者?本文拟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儿童英语写作成果中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要素的维度,找到儿童成熟写作者和儿童非成熟写作者写作认知过程建构和表征量的区别,探讨缩小差距的对策,帮助初学写作者或非成熟写作者建构有效的写作认知模型,提高儿童英语写作质量和水平。

1 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及其动允性

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历来受到学术界关注。Sapir早在1912年就指出可以从人们随意使用的语言中推导出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文化特点(江承凤等,2012:119)。自197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E. Haugen首先提出并使用“语言生态”概念后,学者们获取了审视语言与其所处环境关系的新视角。美国心理学家Urie Bronfenbrenner (1979,1989) 将语言生态环境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与宏观系统四个层次,提出心理和语言的发展是人的机制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系统进程。语言环境分为外生态环境系统和内生态环境系统(李国正,1987,1991:48)。孙玉梅(1993:111)认为语言生态环境是影响语言特性发展,制约语言功能效应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动态集合体。协调的语言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语言的生成与发展,而且有利于语言功能充分发挥。语言生态环境内部结构复杂交错,有语言生成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语言学习的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语言交流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本文中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是指和语言生成、语言教学及语言交流有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其中,自然环境要素是一切非人类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诸如水、大气、生物、阳光、土壤、岩石等物质成分;社会环境要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卫生和艺术等,由人文群体和物质群体组成,前者包括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工矿企业等,后者包括建筑物、铁路公路、通信、媒体技术等;文化环境要素包括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社会心理、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著名知觉心理学家 Gibson 于1966年提出动允性(affordance)这个知觉心理学和生态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动允性理论的基点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是环境属性使得生物体的某种行为得以实施的可能性(Gibson,1966,1979)。Stoffregen(2000)认为动允性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是生物体与环境系统的特性。动允性信息的提取受到意图的制约。Leo van Lier(2004:92)在研究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和巴赫金等人的生态语言符号的基础上,提出“输入”概念应被“动允性”所代替,突出环境因素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动允性指和语言生成、语言教学及语言交流有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要素对学习者的反作用力,使得语言生成、语言学习和语言交流成为可能的表征效能。

2 语言文化生态观下的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

语言文化生态观将语言现象置于生态文化背景中,并把语言现象,包括语言的生成和使用看成一个整体的开放性的生态系统。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是Hayes于1996年在他本人和Flower提出的认知写作模型的基础上修订后的模型,将写作文本的生成、作者的心理表征置于任务环境中。Flower和Hayes(1980,1981)提出的写作认知模型适用于成熟写作者,涵盖了写作所包含的成分和过程。该模型认为写作是包含任务环境(task environment)、作者的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和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详见图1:

图1 Flower和Hayes的认知写作模型(1980)

图2 Flower和Hayes的认知写作模型(1981)

图2比图1更强调双向交互性。两图中的任务环境都是个体进行写作活动的外部环境,它包括写作任务和外部贮存。写作任务包括主题、读者和动机线索。外部贮存是可供个体写作时利用的一些外部材料。长时记忆指个体头脑中与写作有关的三类知识:主题知识、读者知识、写作方法知识。工作记忆包括计划筹谋、述写转换、检查复查三个子过程。写作就是在一定任务情境中,个体对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在工作记忆整合下形成书面文字的过程。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强调任务环境和个体的相互作用,详见图3:

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的任务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具体环境,更多考虑了自然、社会、文化环境要素对写作认知过程的影响。尽管修订后模型中的任务环境要素未能详尽,社会环境仅仅包括可能的读者与合作者是不够的,还应涵盖促成作者文本生成和交流的所有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要素。具体环境只包括已生成文本和作文媒介也没能概括所有促成文本生成的语言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素。值得注意的是,修订后的模型蕴含语言文化生态观,强调了作者的心理表征与任务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各种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综合运用。

图3 Hayes的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1996)

3儿童写作认知过程及其表征

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工程(陈丽红,2011)。美国科学教育家布鲁纳(1956)认为个体经知觉而将其外在环境中的物体或事件转换为内在心理事件的过程称为认知表征。认知表征实指观念、事件和事物在个体心中被储存和被概念化的具体过程(魏屹东,2009)。人类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对事件进行认知表征的过程,以不同的表征方式呈现。布鲁纳认为个体的认知表征方式主要有三种:动作表征、形象表征和符号表征。并且人类的认知表征方式具有年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李梅,2008)。写作认知过程是写作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在写作认知过程中,通过对写作客体信息的编码,客体的特性可以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贮存在大脑中。这些具体形象、语义和命题就是外部写作客体的特性在写作者心理上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般情况下,儿童写作认知加工有别于成熟写作者,认知过程有其独特性。Scardamalia、Bereiter等(1982:173-210)认为儿童的写作认知过程是知识陈述过程,而成熟写作者的认知过程是知识转换过程。知识转换过程体现在Hayes的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中。儿童使用的是“提取-写作”线性程序,借助主题或相关线索在记忆中搜索,寻找出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内容,提取相关内容,使用陈述知识的加工方法,把出现在脑海里的内容表征出来。成熟写作者在计划阶段就提取潜在的内容,并评价其适当性,在把写作内容转换成文字之前就进行了有效的重新组织,他们使用“反思-评估-重组-写作”网络程序。对成熟写作者而言,写作不仅仅是句子生成过程,更是句子内部结构生成、语篇有机整合、观念表达的过程(孙素英,2002)。试想,儿童是否可以通过写作认知模型训练成为成熟写作者?他们的写作认知过程是否能兼具知识转换的特征呢?

4实验研究

4.1 实验假设

(1)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过程可能兼具知识陈述和知识转换的多元表征特征。

(2)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表征量不一定随着年龄增长与认知环境维度成正比,而与获取环境要素动允性成正比。

4.2 实验研究方法与对象

在实验中,笔者大胆实施外语教育社区化的构想(2012),根据建构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原理,突出环境对认知写作过程的积极作用,利用网络媒体组建了儿童英语学习社区QQ群。写作任务在群里发布,学生参与讨论相关知识,规定学生自愿在一周内通过QQ邮箱提交命题英语作文“我眼中的家乡”。实验对象是QQ群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的儿童。提交的作文字数、体裁不限,但要求填写姓名、年龄、学校等信息,详见表1。

表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

35名11—14岁的儿童在不知写作目的的情况下,在一周内通过参加QQ讨论主题知识、语言知识和风格知识等建构认知模型训练后,向笔者的QQ邮箱提交了命题作文,完成了写作任务。七年级的13岁儿童积极性最高,共有就读两所不同学校的22人参加实验,五年级的儿童只有1人,五年级以下没有儿童参加,估计与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相关。八年级的14岁儿童和六年级的12岁儿童分别有来自3所学校的7人和来自4所学校的5人参加实验。有些遗憾的是,受网络媒体条件限制35名实验对象均来自城区学校。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总的来说,12—14岁实验对象的语言输出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11岁的那位实验对象的语言输出量大于12岁儿童的平均输出量是个例外,鉴于样本过小,可以忽略不计。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的作文体裁以散文为主,多数有夹叙夹议的特点。只有13岁年龄组采用了3种体裁,其中2人写自由诗,1人写剧本,剩下的19人均用散文体裁完成了写作任务,详见表2。

表2 实验对象平均单词数和体裁数

尽管儿童的语言输出量和写作水平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和提高,然而仅用语言输出量来判断写作质量的好坏是站不住脚的。除语法性(准确性和语篇连贯性)外,英语写作主题思想性和内容丰富性应该是判断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而这一标准恰好和认知过程及表征内容、方式构成的表征量密切相关。就本命题作文来说,与母语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过程的表征内容和方式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决定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过程表征内容和方式的复杂性和多维性,最终影响儿童英语写作主题思想性和内容丰富性。主题句是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过程信息加工的开端,表3显示实验对象主题句概念表征关系。

表3 实验对象主题句概念表征关系

从表3不难看出,年龄大的儿童在表征主题句概念时,倾向于使用因果关系,增加写作认知过程表征内容和方式,即表征量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年龄组没有用因果关系表征主题句概念的。在14岁年龄组的7人中,3人使用因果关系表征并表达主题句概念。

转折关系常常能表达作者辩证思维或批判性思维,这是增加写作认知过程表征内容方式的复杂性和多维性的重要途径。非常有趣的是,实验对象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使用转折关系表征,12—14岁的儿童使用转折关系的百分率分别是60%、14%、 29%。虽然年龄有差异,表征量除受到环境不同维度的影响外并无太大差异。转折关系主题句表明儿童写作认知过程表征内容和方式的复杂性和多维性是可以通过训练超常快速发展的。

任何年龄组的同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均能用并列关系表征事物的双重性或多面性。

只有13—14岁的儿童能够用递进关系表征事物的多面性,这也是儿童写作认知过程表征内容和方式的复杂性和多维性的体现。

在对家乡的多面性认知表征过程中,儿童写作者的语言符号表征,特别是形容词措辞受到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要素的干扰和制约。nice、beautiful、quiet、wonderful、busy、charming、attractive、picturesque等词的选用更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ancient、well-known、famous、time-honored、cultural、historic、diversified等词的选用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儿童认知过程更具有知识陈述过程表征特征。warm、happy、loveable、lovely、lively、kind、innovative、brave等词的选用是儿童写作主题知识、读者知识、语言知识、风格知识与儿童心理、情感相互作用后,儿童通过认知反思、评估和重组的结果,具有知识转换过程表征特征。

图4 环境要素多元表征结构图

对儿童完成正文写作部分受到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因素的干扰情况,笔者仔细进行了量化比对,得到了环境要素多元表征结构,图4表明儿童认知写作表征过程兼具知识陈述和知识转换的多元表征特征。在发生知识陈述过程时,儿童更多受到自然环境要素(空气质量、气候条件、山川河流、花卉草木、地理位置)、社会环境要素(房屋建筑、交通条件、学校教育、购物消费、特色美食)和文化环境要素(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文化名人、休闲娱乐)的干扰;在发生知识转换过程时,环境要素的维度大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儿童获取环境要素的动允性成为决定性因素。分析“我眼中的家乡”这一命题,环境要素动允性作用于个人经历(成长故事、父母情亲、师生情谊、同学友情、生活方式)、个人情感(人物喜好、家乡喜好、活动喜好、生活态度、批判思维)和社会意识(社会变迁、社会问题、城市对比、城市印象、公民意识)等多元表征的结果,这一认知反思、评估和重组结果可深可浅,可大可小,而运用Hayes的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训练儿童写作者可以将获取环境要素动允性最大化,激活尽可能多的表征内容和方式,增强表征内容和方式的复杂性和多维性,达到最大值数的多元表征量。

表4和表5显示实验对象环境要素多元表征总量及人均量。知识陈述的表征方式更多的是受环境要素维度的影响,而知识转化的表征方式是在获取环境要素动允性后与个体相关知识、情感相互作用后的结果。从知识陈述表征人均量来看,13岁年龄组和11岁年龄组均高于14岁年龄组,但我们并不能说13岁年龄组和11岁年龄组的英语写作的水平高于14岁年龄组,只能说13岁年龄组和11岁年龄组的实验对象受到环境要素维度大小的干扰要大些,特别是结合13岁年龄组完成的体裁数和11岁年龄组完成的字数来看,13岁年龄组和11岁年龄组强于发散性思维。然而,14岁年龄组的知识转换表征人均量为4.29,远远高于13岁年龄组的2.18,这表明14岁年龄组所完成的作文主题思想性和内容丰富性要高于13岁年龄组。同理,我们不能说13岁年龄组完成的作文主题思想性和内容丰富性就一定高于12岁年龄组,尽管前者的知识陈述表征量3.5高于后者1.6,而恰好是后者的知识转换表征量略高于前者,使得12岁年龄组实验对象英语写作通过认知写作模型训练达到了基本相同的水平。

表4 实验对象环境要素多元表征总量

表5 实验对象环境要素多元表征人均量

4.4 讨论与启示

本实证研究通过运用适用于成熟写作者的Hayes的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对儿童初学写作者进行训练,探讨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过程干预后的多元表征量对写作质量和水平的影响,即对儿童认识事物的表征内容和方式进行考量,在不考虑语言准确性和语篇连贯性等语法性的前提下,分析提高儿童写作的主题思想性和内容丰富性的认知过程。实验结果显示受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影响,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过程是知识陈述和知识转换的多元表征过程。知识陈述表征量决定儿童写作的宽度,而知识转换表征量决定儿童写作的深度。前者更多受环境要素维度的干扰,儿童使用“提取-写作”线性程序,借助家乡主题或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大脑风暴,寻找出与家乡主题相关的读者知识、语言知识、风格知识等内容,把出现在脑海里的各类知识内容表征出来;后者受制于获取环境要素动允性的大小,侧重于“反思-评估-重组-写作”网络程序表征大脑风暴后的结果。前者仅和写作内容丰富性密切相关,后者除此之外,还决定写作主题思想性。此外,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表征量不一定随着年龄增长与认知环境维度成正比,而与获取环境要素动允性成正比。综上所述,在运用Hayes的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训练儿童英语写作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只要充分利用语言社会生态环境要素,帮助儿童发挥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要素动允性,适用于成熟写作者Hayes的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可以用于训练儿童初学写作者,帮助其提高写作主题思想性和内容丰富性。第二,训练儿童尽早使用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表达主题时,可以增加儿童写作认知过程中的反思、评估、重组等加工程序,有利于构建网络程序,提升儿童获取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要素的动允性,最大化多元表征量。第三,成熟写作者的“成熟度”是相对的,只有在写作认知过程中获取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要素动允性后,呈现知识转化的表征方式后才能升华主题思想性和提升内容丰富性,成为相对成熟的写作者。最后,成熟写作者与非成熟写作者的区别并非局限在前者的写作认知过程是知识转换表征方式,后者的写作认知过程是知识陈述表征方式,双方兼具二者特征,最大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比重,当写作者受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要素维度的干扰大于获取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要素动允性,知识陈述表征量上升,知识转化表征量可能下降,主题思想性难以升华。相反,获取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要素动允性影响大于受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要素维度的干扰或者二者基本平衡,写作的内容丰富性和主题思想性均得到关照,即便是儿童写作者也可以成为成熟写作者。

5结论

基于网络新媒体运用适用于成熟写作者的Hayes的个体-环境写作认知模型训练儿童英语写作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实验结果显示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过程兼具知识陈述和知识转换的多元表征特征。知识陈述表征量决定儿童写作的宽度,而知识转换表征量决定其写作的深度。前者受环境要素维度的干扰,后者受制于获取环境要素动允性的大小。此外,儿童英语写作认知表征量不一定随着年龄增长与认知环境维度成正比,而与获取环境要素动允性成正比。在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共享的前提下,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要素的维度干扰知识陈述认知过程,获取环境要素动允性影响知识转换认知过程。动允性的大小决定在知识转换过程中多元认知表征量,多元认知表征量决定写作主体思想性和内容丰富性,最终决定儿童英语写作内容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Bronfenbrenner, U.1979.TheEcologyofHumanDevelopment[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reiter, Carl & Scardamalia, Marlene.1987.ThePsychologyofWrittenComposition[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ibson, J.J. 1966.TheSensesConsideredasPerceptualSystems[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Gibson, J.J.1977. The Theory of Affordances[M]∥ R. Shaw & J. Bransford.Perceiving,ActingandKnowing.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ibson, J. J.1979.TheEcologicalApproachtoVisualPerception[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augen, A. 2001.Theecology of Language[M]∥ Fill, A. & P. Mühlhäusler.TheEcolinguistic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Hayes, John R. & Flower, Linda S. 1980. Identifying Theorganization of Writing Process[M]∥ Lee W. Gergg & R. Erwin Steinberg.CognitiveProcessinWriting:AnInterdisciplinaryApproach.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ayes, John & Flower, Linda. 1986. Writing Research and the Writer[J].AmericanPsychologist(41): 1106-1113.

Hayes, John, Flower, Linda, Schriver, Karen et al. 1987.Cognitiveprocesses in Revision[M]∥ Sheldon Rosenberg.AdvancesinAppliedPsycholinguistics:Vol. 2.Reading,WritingandLanguageProcess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yes, John R.1996. A New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ognition and Affect in Writing[M]∥ Levy C. M. et al.TheScienceofWriting:Theory,Method,IndividualDifferencesandApplication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ellogg, Ronald. 2001.Competition for Working Memory Among Writing Processes[J].AmericanJournalofPsychology, (114): 175-191.

Lier, Leo van. 2004.TheEcologyandSemioticsofLanguageLearning:ASocioculturalPerspective[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cardamalia, M., Bereiter, C. & H. Goelman. 1982. Therole of Production Factors in Writing Ability[M]∥ M. Nystrand.WhatWritersKnow:TheLanguage,Process,andStructureofWrittenDiscours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toffregen, T. A. 2000.Affordances and Events[J].EcolPsychol, 12(1): 1-28.

陈丽红.2011. 认知理论与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过程实践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李国正.1991.生态汉语学[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李梅.2008.国外多媒体教学中学习者认知表征方式的理论[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 62-65.

江承凤,朱晶晶,谢贵平. 2012.语言文化生态研究综述[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119-125 .

孙素英,肖丽萍.2002.认知心理学视域中的写作过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 134-140.

孙玉梅. 1993.语言生态环境论[J]. 理论探讨(6): 111-112.

魏屹东.2009. 认知表征的方法论:隐喻、假设与建模[J]. 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37-43.

郭学文,男,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校:冯革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tervention of Linguistic-Cultural Eco-environment on Children English Writing Cognition Process

TANGHongjuanGUOXuewen

Abstract:It is the width and depth of children English writing cognition process that determine richness of content and thoughtfulness of ideology in writing. Based on the new media, this empirical study attempts to train the children writers on the net community by applying Hayes’s writing model of cognition, called Individual-Environment Writing Cognition Process, which fits for mature writers. It aims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of linguistic-cultural eco-environment on children English writing cognition process, and the influence of volume of multi-representation on children writing quality and proficiency by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ng writing cognition process to improve richness of content and thoughtfulness of ideology in writ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ildren English writing cognition process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representation combined with both knowledge tell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volume of representation of telling decides writing width while that of transforming determines writing depth.

Key words:linguistic-cultural eco-environment; children English writing cognition process; volume of multi-representation; affordance; model of cognition

作者简介:汤红娟,女,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儿童外语能力战略发展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研究”(13BYY075)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6-01-27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6)02-01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