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

2016-06-03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人性化护理围手术期

张 杰

河南濮阳市中医院  濮阳  457000



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

张杰

河南濮阳市中医院 濮阳 457000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4-01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152例,按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实施脑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术后生活质量评价、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10.38%)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颅内出血性疾病之一,开颅血管瘤夹闭术治疗该病因损伤小在临床广泛应用。同时术后实施良好护理措施对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人性化护理是指护士的职业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关爱生命、维护健康、救死扶伤等人性化因素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护理模式,是护理与责任、知识、技术有机结合的服务理念,使患者治疗预后的达到最佳效果[1]。笔者自2012-01—2014-01对本科76例颅内血管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01—2014-01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152例为观察对象,男87例,女65例,年龄48~76岁,平均(61.02±5.64)岁,患者经颅脑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其中交通动脉瘤82例,大脑中动脉瘤46例,基底动脉瘤24例。患者均意识清晰并签署知情治疗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肾、高血糖、高血压基础疾病和精神障碍等。按照时间顺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2010-01—2011-12收治的76例为对照组,2012-01—2014-01收治的76例为观察组,2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2组均给予颅内动脉瘤夹闭治疗,对照组实施包括术前探视、术前准备、术后监测、饮食干预等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前实施访视征询患者或家属意见,了解患者各项护理诉求,制定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计划并规范实施干预:(1)术前准备人性化护理措施:①人性化环境护理:在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整洁的前提下,保持病房室温22~24 ℃,湿度40%~60%,通风换气≥30 min/d,同时减少非必要探视人数和时间,保持患者治疗环境安静舒适。②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对病情及手术治疗缺乏相关了解,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沟通,有针对性详细讲解该病病因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并安排同病区恢复较好患者与之交流,消除患者术前恐惧、焦躁心理,提高手术治疗信心。(2) 术中人性化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调整好室内温度及湿度,并在不影响手术进行的前提下协助患者调整至舒适体位,术中以手相握和言语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并密切监测呼吸、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术后人性化护理:①心理安慰:术后第一时间告之患者手术成功,缓解患者紧张情绪。②疼痛干预:对术后疼痛患者除药物止疼外,可在不影响患者治疗基础上视其个人爱好,病房里给予播放轻音乐、电影等,同时给予患者推拿按摩,提高患者自身抗疼痛能力。③并发症护理:术后6 h抬高床头30°,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形态和瞳孔变化,有无偏瘫、失语及小便异常等临床症状,如患者术后出现剧烈头痛和意识不清,应考虑动脉瘤破裂。需及时告之医生并做好颅脑CT复查配合。

1.3观察指标(1)运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分值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2)运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值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85分为满意,≥70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2结果

2.12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38%)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并发症比较 [n(%)]

注:组间比较,χ2=9.587 9,P=0.002 0

2.22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生活质量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

2.3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注:组间满意率比较:χ2=10.058 8,P=0.001 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注重从围术期患者心理、治疗环境、疼痛干预、术后并发症观察护理等各个细节实施,我们对观察组通过术前倾听患者诉求,开展心理辅导消除患者心理负面影响,同时术中全程陪护,予以患者心理安慰支持;术后对患者实施疼痛的人性化干预护理,提高患者自身抗疼痛能力,并密切观察患者各项体征及病情变化,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服务,把人性化措施贯穿始终围手术期护理中,使患者在围手术期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3],临床应用效果肯定。

4参考文献

[1]汪维平.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6):215-216.

[2]刘伟玲.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导报,2013,19(12):1 873-1 875.

[3]庄文燕,赵燕,钟红娟,等.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 614-1 616.

(收稿 2015-04-13)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8-0139-02

猜你喜欢

颅内动脉瘤人性化护理围手术期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护理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探究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表现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评价
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