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特点初探
2016-05-30郝静
摘 要:亲属称谓语泛化现象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心理的变化。本文主要选取在泛化过程中因其性别属性而独具特色的女性亲属称谓语作为研究对象,对女性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特点进行分析和论述,探索其所体现的时代发展特点及传统思想观念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变化。
关键词: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特点;语用原则
作者简介:郝静(1992-),女,汉族,籍贯:河北石家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词汇。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2
女性亲属称谓语能够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女性对象并作为社会称谓语逐渐定型下来,这一泛化过程在当今社会所表现出的特点都是建立在对某些语用原则的遵守之上的。
一.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所体现的语用原则
(一)模糊原则
中国人自古推崇“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传统道德观,这些观念维系着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即是传统汉文化在现时的语言表征。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独生子女增多,具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则越来越少,当亲属称谓语越来越多地在社交场合使用其作为社会称谓语的新增义项时,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之间的界限则逐渐模糊化,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更倾向于“使用亲近的称谓语而不去探究其真实性”[1]。
具体到女性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无论是直接泛化还是间接泛化,都是模糊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之间界限的表现。甚至在当代社会,泛化还时常会模糊称谓语自身的年龄界限。
(二)礼貌原则
使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对象虽然表面上违反了礼貌原则的“质”准则,人为地使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交际双方在一定情境下暂时建立了血亲或姻亲关系,但这种有意越出真实范畴的称谓方式实则是在向礼貌原则靠拢,多尊重他人,实现交际目标。
并且,利奇的礼貌原则是建立在交际双方利益失衡的基础上的,认为保障他人得到更多利益的同时是在损伤自己的利益,这便与汉文化中对礼貌的认知和阐释有所偏离。在汉文化中,礼貌是“道德修养问题而不是交际双方之间利害关系的调整”[2],所以表现在人际交往中时,中国人更注重自身道德的约束和内在真情的流露:问路时对陌生的中年妇女称一声“大姐”,既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体现了自身的文明素养,又迅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营造出亲切温馨的交际氛围,使对话在彼此都感到舒适的状态下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可见,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对西方礼貌原则权衡利弊模式的超越,而体现出独具汉文化烙印的对“礼貌”的遵从。
二.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特点
作为亲属称谓语的两大部分,女性亲属称谓语和男性亲属称谓语由于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以及自身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泛化的数量和语义运用上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
(一)在数量方面,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词群相对较多。
本文认为泛化的较为定型的女性亲属称谓语可划分为9个词群,即(~)奶奶、(~)娘、(~)婶(儿)、(~)嫂、(~)姨、(~)妈、(~)伯母、(~)姐、(~)妹。而根据潘攀在《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一文中对泛化表现的论述和总结,利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检索和考证之后,本文认为相对应的男性亲属称谓语为5个。由于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词群较之男性相对较多,现将具体词群以女性为基准列举如下:
在亲属称谓语系统中,表示男性和表示女性的词语都会依据血缘或姻亲关系而对应产生,但并不是所有成对分别指称男女的亲属称谓语也会相应地成对泛化,从上表可以看出,“爹”、“爸”、“姨夫”、“姐夫”、“妹夫”都没有像它们所对应的“娘”、“妈”、“姨”、“姐”、“妹”一样泛化成社会称谓语,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第一,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影响。男尊女卑意识自父系氏族社会产生,便作为封建时代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部分长久主导着人们的思想,虽然近代之后,这一思想禁锢已逐渐解除,但不得否认其对于当代社会观念的变化和發展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在父系社会中,父亲处于一个家族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是话语权的绝对掌控者;且父系不论在对亲属人员的命名中还是在实际的亲属关系中都要优先于母系、妻系和夫系。“爸”和“爹”都是对父亲的称呼,必然不可用于指称父亲以外的其他人,体现了“以父为尊”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而“姨夫”、“姐夫”、“妹夫”没有对应地泛化,则是由于其均指女性亲属的配偶,“姨夫”来自于母系亲属称谓,“姐夫”、“妹夫”虽来自于父系,但姐姐和妹妹终是要嫁入别家成为外人,且姨夫、姐夫、妹夫都属旁系亲属,关系较为疏远,远不如“叔叔”、“伯伯”常用,且具有由配偶关系所决定的专一性,在称呼社交对象时不易被考虑在内。
第二,通用的女性社会称谓语缺位。“先生”、“女士”、“小姐”等是现代汉语日常交际中较为常用的社会通称形式。其中,“先生”作为男性社会通称,其适用场合显然比“女士”、“小姐”更为广泛。“先生”既可用于面称的特指,也可用于泛指;既可指年轻男子,也可用于年长男性。虽具有些微正式色彩在非正式场合出现频率不高,但一般此情况会用口语色彩较浓的社会称谓“师傅”等替代。而“女士”在用于面称时则往往要在前面加上姓氏或指示代词,如“王女士、这位女士”,直接面称时一般只能在“女士们,先生们”这种泛指情形中使用,且“女士”一词本身带有强烈的书面语色彩,给人以郑重、疏远的感觉。而“小姐”作为对年轻女性的称呼虽然也经常使用,但由于其在流变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外延意义,容易引起歧义而触犯某些禁忌。由此看来,女性社会通称并不是在所有情境中都实际适用。而且,随着当代社会女性地位的提高,所涉及的身份、职业以及参加的社会活动逐渐增多,使得原有的女性社会通称已不足以辅助完成交际,产生缺位现象。为弥补这种缺位,借用已有的女性亲属称谓语来完成社会交际便成为极有必要且便利易行的方式。此外,亲属称谓语在泛化使用时具有亲切尊重的意味,符合女性的特殊心理需求。
此外,对于成对泛化的亲属称谓语来说,它们的泛化程度也并不是均等的,有些具有明显的高低差异。作为与“哥/兄”相对应、由姻亲关系来维系的旁系女性亲属,“嫂”这一称谓是由“哥/兄”而产生的,具有专一性,且泛化之后也只能指称已婚妇女,远不如以同胞关系相对应的直系亲属称谓“哥/兄”和“姐”的泛化程度高、应用范围广。而同样是以同胞关系相对应成对泛化的“(~)妹”和“(~)弟”,“(~)妹”组成新词泛化的能力却比“(~)弟”强,这是由于二者都带有一定的可爱色彩,而这可爱色彩恰恰是容易被女性所接受而为男性所不屑的,男性一般不会希望被称作“(~)弟”。
(二)语义运用方面,泛化的女性亲属称谓语极少逆性别使用。
汉语亲属称谓语是遵照中国传统纲常制度、以家庭为单位而产生的。囿于伦理的规约及亲缘关系的不可违逆性,亲属称谓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必须具有严格的一对一的对应性以及清晰分明的性别界限,男性亲属称谓语只能指称男性亲属,女性亲属称谓语只能指称女性亲属,不可交叉混乱使用。而当泛化为社会称谓语时,男性和女性呈现出不对称性: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后依然严格遵守其指称性别界限,基本不会指称男性对象,为大众所接受的用泛化的女性亲属称谓语指称男性的目前仅有一例(“著姐”),实在为极个别的特例;而在特殊情况下,泛化的男性亲属称谓语中的“(~)哥”词群却可以跨越性别界限,用于指称女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姓/名+哥”。用“姓/名+哥”称呼女性有时会使语义降格:李宇春和曾轶可分别被人们戏称为“春哥”和“曾哥”。这一类称呼是广大网友针对男生过于女性化和女生过于男性化的非正常现象的调侃和讽刺,此处的“哥”不再具有尊称意味,被降格使用,带有贬义。而有时也会使语义升格,作为一种爱称表示对个别女性豪爽性格的认可和称赞,“哥”的意义有所升华。然而反观用“名+姐”指称男性的特例“著姐”(指因参加“快乐男声”比赛时故意装扮成女性而走红的刘著),多数人对此种现象持否定态度,认为“姐”在这里是取其所代表的与男性阳刚强健的特质相对立的为大多数男性所不屑的女性阴柔孱弱的弱点之义,具有贬义色彩。
第二,“哥们儿”、“兄弟”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群女性或异性朋友之间互称“哥们儿”、“兄弟”等,“哥们儿”也逐渐泛化成无性别的“朋友”的代称,而“姐们儿”则无法脱去其自身的性别标记被用于对男性朋友的称呼。
综合上一种情况,用泛化的男性亲属称谓语“(~)哥”称呼女性常见于年轻群体中,表现了女性渴望获得与男性同等的体力、思维等;也由此说明,当代女性更加独立和自信,在各个方面都努力追求拥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价值。
如今,女性親属称谓语的泛化越来越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显露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仅就其中两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其中更为深入的方面还值得继续探索和研究。
注释:
[1]苏静、陆佳:“论称谓语的泛化”,《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2]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2]陈原:《社会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3]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5]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1期。
[6]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2期。
[7]苏静、陆佳:“论称谓语的泛化”,《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