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5-30平水风
平水风
【摘 要】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是初中数学教师为之不懈努力的重要方向,笔者也为此坚持不懈,现将这几年的实践以及探索所得汇总成文,深以为数学教师将对数学的诚挚热爱大胆表达出来,在教学中施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技术性手段如创建可以“玩”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习数学有成就感、营造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以及认可不同的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等对学生学习数学有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培养
自初中开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明显呈两个极端,有的学生因为数学成绩差而对数学抱怨不已,有的学生仿佛找到窍门一般学起数学来游刃有余,很少有学科能像数学一样让学生对它的态度反差如此之大,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情也就成了很多数学老师在教学时的一个主要任务,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会学得又轻松又能考试拿高分,何乐而不为呢?
一、数学教师将对数学的诚挚热爱大胆表达出来
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感情甚至学习印象的主要来源跟任课老师不无关系,这一点无论在教育学还是心理学研究上都或多或多少得到了证实,这也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启发,数学教师可以把自己与数学结缘、学习数学以及将数学确定为自己终身投入的领域这一过程中印象最深的记忆说出来跟学生分享,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也是一门可以亲近的学科,它不是冰冷残酷的,温情的付出也会换来暖心的回报,我想,拿数学老师自身的学科经历比拿历史上的数学家故事更能打动人心。一位中考数学满分的优秀学生在学校交流会上谈到数学学习秘诀时曾这样说过:“数学老师对数学发自心底的爱对我触动很大,她说她念数学教材时就像在读诗,整理那些公式时就像如数家珍一样,每一个字眼都闪烁着前人智慧的光芒,前人筚路蓝缕,现在的我们只用涓滴入海好了。我看到了数学老师和数学学科之间惺惺相惜的完美共舞,让我觉得这样一门学科是有生命活力存在的,所以我对全身心投入之后所取得的成绩一点都不觉得太过惊奇。”我觉得这就是触动到心底之后产生的不可思量的巨大动力。
其实,对学科的感悟有各个角度,表达方式也有千千万万种不同,有的数学老师说不出文采飞扬的话语触动学生,但也有另一番对数学热爱的表现。在一堂数学公开课上,数学老师一段总结二次函数的幽默诙谐的话语也让人感觉到了满满的暖意:“在目前我们学过的所有函数中,只有二次函数可以纯洁地拥抱一二或三四象限”。引得学生会心一笑,类似的话语层出不穷。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技术性手段
“兴趣”的培养绝非易事,但也是有一些可操作性的策略加以利用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尝试:
(1)可以“玩”的数学课堂。简单来说,就是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可以动起来参与进来,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和双眼操作观察。如在讲到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3cm4cm5cm7cm9cm的小棒各两根带到教室,从中任意挑选三根木棒围三角形,并记录那些能围成三角形那些不能围成的,最后再对记录的数据进一步思考,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都有哪些特征?进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很容易就能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让学生学习数学有成就感。学生对数学学习情绪的变化很多时候都是学生在学习时得不到相应的感情呼应,即感受不到自己努力过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造成学习数学士气颓败,如果教师在此时多加留意一下,发现他们一点点的进步,在有学生问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必要自己一股脑全都讲出来,讲到一半的时候,留一半给学生自己思考,或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到下一步,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努力予以鼓励和赞美,让学生体会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3)营造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学生会受班级学习氛围的影响,初中生的从众心理尤其明显,他们自尊心强烈、不服输的劲头正猛,所以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班级学习氛围有时也是可以引导调节的,数学老师可以建议学生当天在学校期间就把数学作业做完,并鼓励数学课代表和学习委员等起带头作用,在做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逐渐形成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你追我赶良好氛围。
三、总结
总之,兴趣对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大文豪托尔斯泰也深有体会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一线教学上摸爬滚打多年,在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一目标上也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以上也是笔者的一些心得体会,总之,只要数学教师能将对数学的诚挚热爱大胆表达出来,在实际中采用一些技术性手段如创建可以“玩”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习数学有成就感、
营造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以及认可不同的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一定会受到效果的,还需说明一点的是,方式手段陈述如上,坚持落实才会有心满意足的可喜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阳.浅析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课程教育研究》,2015(21).
[2]张素彦.谈数学学习中兴趣的重要性.《散文百家旬刊》,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