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阶段如何进行品德教育

2016-05-30张晓倩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情操品德教育垃圾

张晓倩

人之初,性本善。我认为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小学阶段老师的工作很特殊,也很重要。小学作为孩子人生中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他们一生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品德教育工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书育人。我认为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对品德教育的认识

江泽民同志曾在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中提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教师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

教师要做小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小学生,模仿力都很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所以教师时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记得我自己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激励我们小学生争做好事,帮“五保户”老人挑水、捡柴,给我们记好事件数,谁的件数多,学业成绩好,谁就能评为三好学生。那时我们捡到一分钱、拾到一根针或一粒扣子,都寻找失主,或互帮着去找失主,或交给老师。就这样,老师以此来培养我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今天,多元文化的交融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使德育教育成为了世界性的共同难题。教师只有从自己的言行去与学生们交流沟通,引导他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教师的师德优良,和学生们一起生活,才能培养出学生优良的道德情操。多年来,我积极参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打扫教室,擦桌椅、摆座位、撮垃圾、倒垃圾、埋垃圾等;带头不乱扔垃圾,不乱丢纸张,发现哪儿有垃圾,有脏物,就领几个同学共同去清除,或是弯腰随手捡起放入垃圾桶里,现在我的学生只要看到垃圾就主动清理。只有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去引导学生道德实践,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多表扬少批评

教师要大胆对学生进行管理,严格按校规、校纪办事;但也要注意工作方法,应经常在班里讲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如果把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自习课,大部分同学在说话,没有认真学习,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如果找个在学习、没说话的同学,对其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树立良好的班风,班级是一个整体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的社会。每一个学生要在这个小社会里学习、生活、成长。要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力量和风貌。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可以改造人。因此这个小社会需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爱班好学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它来源于老师坚持不懈的品德教育工作。教师只有利用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老师除了要求班级在学校集体性活动中树立班级的形象外,还需经常对学生进行“班兴我荣、班落我耻;以班为家,荣辱与共”的教育。以此来增强班主任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同时进行爱党、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教师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作为众多教师中的一员,既感到荣幸又深感任务的艰巨。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总之,小学教师的师德行为就是给学生的示范,让小学生模仿着去做,也就容易接受。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培养良好品德,还要注重信息的沟通,通过课堂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逐步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素质,使学生最终树立良好的品德。教师的业务水平和道德情操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决定着未来的道德文化素养。教师只有热爱教育,热心道德实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作为当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情操品德教育垃圾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倒垃圾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倒垃圾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