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和规律探索
2016-05-14贾建梅李延华贾万森
贾建梅 李延华 贾万森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品质是科学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发展性;其实践价值有指引性、激励性和聚合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包括三个方面。从内在根据看:一是自觉追求科学和真理;二是渴望满足利益的需求;三是追求幸福的美好未来。从社会途径看:一是家庭熏陶习惯养成;二是实践比较选择养成;三是理论研究认同养成;四是社会教育灌输养成。从心理路径看:“知”是信仰的理论确证;“情”是信仰的情感体验;“意”是信仰的保持因素;“行”是信仰的目的归宿。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养成规律是:生活——习染律;学习——认同律;实践——验证律;个体——社会律;层次——发展律。遵循信仰养成规律实施信仰教育,是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选择。
[关键词]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养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6)05002507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经济发展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历史时期。受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影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主导信仰受到多方面的冲击,“信仰缺失”、“看客心态”、“社会焦虑”等问题突出,公共精神式微、家庭伦理关系淡漠、功利主义泛滥、价值失范等社会病态令人焦灼、迷惘”。“中国人的精神归宿路在何方?”[1]信仰建设迫在眉睫。
一、仰望人类社会信仰高端
信仰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觉意识,是基于人们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等根本问题和根本意义的思考而建立起来的观念体系。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给宇宙的存在以一定的解释,给社会发展提出一定的方向和目标,给人类以某种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为人们如何对待自然、社会、人生提供精神和行为上的指导。人类是唯一有信仰的高级生物,人的信仰在不断升华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高端的信仰。
(一)信仰内涵及其本质
“信仰”这个词有三层含义:一是相信、信奉;二是仰仗、依赖;三是仰慕、崇敬。《汉语大词典》解释: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2](P1405) 。《辞海》、《词源》的解释也类似。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界定是:信仰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对于信仰的含义,目前在中国学术界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信仰是关于生命和宇宙最高价值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其含义主要有三层:一是说信仰是人们对于宇宙、人生抱有总体上的信赖感;二是说信仰是人们经过知、情、意等复杂的心理过程所形成的最高精神追求与终极人生目标;三是说信仰是最高层次的情感,是占统摄地位的信念。陈志尚对信仰的内涵做了系统的概括:“信仰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复杂内容的系统概念。信仰是基于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产生的,对世界和人类的本质、前途以及个人命运的坚定的信念,是对科学、主义或宗教的极其信服、尊重和崇敬的态度,是对未来社会的执着追求。”[3](P346348)
信仰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人类的一种自我超越性,信仰活动就是人类自我超越的活动。所谓人的自我超越性,是指人对自身现实存在之超越的一种永恒的努力和冲动。这种自我超越源于人类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实践性等本质特征。信仰一旦形成就具有坚定性、专一性、超越性和传承性等基本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品质
谈到信仰,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宗教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宗教信仰是人类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内容和形态非常庞杂、信众人数最多的信仰形式。马克思主义信仰则是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与宗教信仰相比,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品质或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科学性。从信仰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性质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属于无神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宗教信仰则属于有神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宗教信仰是非科学的信仰。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和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4](P666667)。宗教信仰的对象往往是超自然的“神”,它带有虚幻性和神秘主义色彩,它给人类指出的未来是一种无法实现的虚幻期盼,只能存在于想象和幻想中,因此宗教信仰是一种非科学的盲目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则坚持用唯物辩证的观点看世界,是具有科学性和实践基础的理性信仰。
2.实践性。从信仰的产生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产生和形成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又直接指导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宗教信仰的产出和形成,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根源,但本质上是人类早期愚昧和无知的产物,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从信仰的作用来看,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指明了无产阶级翻身解放的道路、方法和途径,给了无产阶级伟大的认识工具和行动指南。宗教信仰则是以超自然、超人类的超验价值为寄托,把现实的需要用神圣的光环掩盖起来,并将之变成未来或来生追求的超验的宿命。
3.现实性。从信仰的价值目标看,马克思主义者信奉和追求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是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宏伟目标,这种理想目标的实现途径具有直接现实性,最终实现具有客观必然性;宗教信仰则是一种虚幻的精神寄托,其“来世”和“天堂”是没有直接现实性、科学必然性和实现路径的虚无缥缈的幻象。宗教信仰是一种神学唯心主义世界观,将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寄托在超自然、超人类的神秘力量上,祈求通过虔诚的信仰得到神的帮助和庇护,而忽视了人本身的主观努力和实践创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在于,它将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诉诸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它强调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鼓励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创造美好生活,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4.发展性。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信仰,宗教信仰是违背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宿命信仰。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创造过程中实现目标和理想。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宗教作为一种神学世界观,产生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愚昧无知和对自然社会强大力量的畏惧,将对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控制诉求赋予超现实的神秘力量并加以人格化,创造了上帝、神仙,并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而顶礼膜拜。由于神和上帝已经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化身,因而没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和必要。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无神论基础上的科学信仰。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出了人类通过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自由社会,最终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方向途径。马克思主义信仰区别于其他信仰的根本点就是它的实践性。
1.方向指引性。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信仰,它来自于社会实践,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对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指引作用。一是指引无产阶级政党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之路,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推动社会的进步、百姓的幸福安康。二是指引共产主义的信仰者们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做好本职工作,为共同理想而团结奋斗。
2.正向激励性。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信仰,为人类的未来描绘了灿烂的前景,指出了人类发展的未来是实现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消灭剥削和压迫,进入无阶级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美好的价值目标,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等,是可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正向激励全世界无产阶级把对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一步步变为现实,人类社会迅速改变面貌,进入“一球两制”时代。
3.理性聚合性。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信仰,具有真理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发展性,它因自己的理论品质而产生巨大的理论魅力,具有精神指引作用,又以它的实践性和现实性产出巨大的激励作用。这些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为了人类共同的解放事业而团结起来。当今世界,虽然经济多元,文化多样,社会制度各有不同,但是,追求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谐发展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也是符合人性的理想追求,这个目标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相契合。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最大的亲和力和黏合作用,具有强大的理性聚合性。
二、探索科学信仰养成机制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内在根据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既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选择、人性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的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及发展性,不仅必然成为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也必然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追求。
1.自觉追求科学和真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是在对科学与真理的不懈追求中不断改造自然也提升人本身。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千难万险、艰难险阻,因此人类需要信仰的支撑。宗教信仰曾经起过这种精神支撑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更需要科学信仰的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
科学信仰,为中国人所接受并实实在在地发挥强大的指导作用,成为千百万中国人民的最高信仰。“在人类历史上为穷人说话表示哀怜的思想家并不少,唯有马克思不是用怜悯,不是用眼泪,不是用同情的抚慰,而是真正用科学理论揭示他们的处境和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马克思是用真理征服世界,用真理改造世界的。这个真理就是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5]。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简单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被真理所征服而自觉形成和确立的。
2.渴望满足利益的需求。
渴望满足利益的需求,是人类需要信仰的强烈驱动。信仰的产生尤其是牢固确立并不是人们对某种抽象观念的追求,也不是对眼前暂时利益的追求,而是由关乎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方向的根本利益的渴望与追求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信仰与人的具体生活利益需要休戚相关,它必然为人们所关注;另一方面,信仰与人的未来美好生活相联系,是人生的理想归宿,因而,它必然对人的现实生活起一种强烈的行为驱动作用。对现实和未来利益的需求,是信仰得以产生乃至持久生存的重要原因。”[6]马克思主义信仰以科学性和实践性为本质特征,是唯一能够满足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现根本利益,指导人们获得根本解放的理论,它服务于人们追求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终极幸福,必将成为多数人的信仰指向,并日益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3.追求幸福的美好未来。
追求幸福的美好未来,是人类需要信仰的永恒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且每个人的信仰不尽相同,但一定时期一定社会必然也必须有主流信仰,它是建立在绝大多数人共同利益之上的信仰。信仰的生成必然与人类真善美的追求密切相关,与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谋求最大限度上的公正密切相连。“信仰归根结底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尊崇与信奉和对未来幸福与公正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正是基于此,人类克服了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无数障碍而一步步地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就在当今时代,绝大多数人也是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仰而生活于现世之中,幸福的生活、公正的社会、美好的未来,依然是人们立足于现实的不懈追求。”[6]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终极追求就是人类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彻底消灭人剥削人的不公正现象,引导人类走向幸福光明的未来。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社会途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本质存在不是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信仰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和过程,从心理路径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既依赖于人的精神活动,又依赖于社会环境。
1.家庭熏陶习惯养成。
任何人都是社会存在物,其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影响与制约,而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细胞,是每一个人成长的摇篮。一个人的信仰养成与家庭的熏陶、父母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的言谈话语、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对社会政策、社会事件及社会人物的褒贬评论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及信仰取向,这些都会成为一个人信仰最初形成的模式。出生在一个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家庭中的孩子,耳濡目染,长期的生活熏陶和有形无形的影响会培育出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如中国的红二代。同样,一个有着虔诚宗教信仰的家庭,可能且熏染出新的宗教信徒。
2.实践比较选择养成。
从中国社会看,早期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大多数是经过个人的社会实践,在反复比较中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所处的年代正是军阀混战、国家四分五裂、各种思想思潮裹挟在一起的时代,有追求、有思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自觉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在黑暗中寻找、求索解救国家的道路。正是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他们通过理论学习认知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实践中反复比较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3.理论研究认同养成。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通过理论学习和研究,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在同其他学说的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们当中有的是在理论学习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由认知到认同再到相信,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的是职业工作的需要,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如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理论宣传工作者,他们由于工作需要而深入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被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所折服,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宣传者。
4.社会教育灌输养成。
列宁曾经指出理论灌输的重要意义: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工人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因为,工人没有可靠的经济保障和时间去从事脑力劳动和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理论中发展起来的[7](P247)。同样的道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也不可能在普通人的意识中自发产生,必须从外面灌输。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才可能团结奋斗,凝聚力量,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许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等都是通过社会教育灌输,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检验,真正认识和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而成长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心理路径
信仰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其产生和形成必然是一个有规律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为一定的路径。所有信仰都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综合体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过程,是信仰主体以“信”为中心,从知、情、意、行等诸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感知、认同、尊崇与信奉的有机过程。
1.“知”是信仰的理论确证。
“知”包括认知和认同,是信仰者对其信仰对象的理论确证。从“知”的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马克思主义
作为指引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而构成的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认识体系,它
内含着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认识。这种认知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具有“真”的价值和意义,它支配和主宰着信仰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以及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取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是靠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认识的加深,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和理论辩驳过程中达到的。著名革命家拉法格精辟地指出,马克思虽然深切地同情工人阶级的痛苦,但引导他信仰共产主义观点的并不是任何感性的原因,而是研究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结果。正是在对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发展和演进的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从而使他的共产主义理想成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获得解放的精神力量。只有明确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才可能达到认同、认可、赞同,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相信、信奉。
2.“情”是信仰的情感体验。
“情”是信仰心态生成的动力样式,也是一种情感体验。“信仰主体以自身的情感模式为尺度去感受和体验信仰客体,最终的目的或效应就在于主体的情感得到宣泄和体现。人的信仰情感体验是一种‘令人解放的情感体验,它立足于一定的知识,高扬人的本质,力图摆脱主体的物欲支配,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在客体中对主体自身本质和力量的欣赏和展现。”[6]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体验,主要是在革命斗争过程中产生的阶级感情,一种乐观奋斗、坚定自信的精神状态。这种情感体验不是宗教信仰中的非理性的狂热,而是立足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对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正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基于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终极关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动力才源源不竭。以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实现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刻地内含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关注的情感因素,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得以确立并广为接受的内源力量所在。
3.“意”是信仰的保持因素。
“意”即意志,其作用过程是信仰主体为实现某种目的(包括要求、愿望、理想)而自觉地甚至强行地调节自身行为去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使人们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朝着信仰进行,意的因素是保持信仰心态稳定的自制力和排他力。因为有了信仰,才使人的行为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信仰蕴含着人的意志的力量,信仰也是需要人的意志力量作为支撑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从“意”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志力是其内含的一种特质。
人的意志作为人的一种主体性力量,主要表现在对正确信仰的坚定不移的奋斗上。
情感的精神动力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始终是人的精神的自觉的能动的作用。意志越明确,情感动力的作用也就越耐久。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意志动力直指共产主义社会,是崇高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4.“行”是信仰的目的归宿。
“行”是“知、情、意”形成和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从“行”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是一个“认知——认同——情感——意志——行为”的过程。当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深刻的理论认知,再经过实践的检验和确证,达到了认同,感悟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和现实性力量,就会产生热烈的情感体验,达到信奉和尊崇,形成基本的信仰。信仰一旦确立,就表现出巨大的坚定性和意志力,之后转化为持久的行动。在信仰的精神指引下,为了实现信仰目标而奋不顾身、舍生取义、无怨无悔。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表现在对共产主义理想追求的实践行动上,“导之以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机制的内在属性。
三、遵循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教育规律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也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合理的信仰。在当前价值多元的背景下,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和规律,进而遵循信仰养成规律实施信仰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养成规律是一个人内在心理机制与外在社会环境的有机统一,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统一,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社会灌输与个人认同的有机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规律
1.生活——习染律。
一是家庭熏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信仰的形成和确立,最初是在家庭中发生的。家庭成员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人生价值观都会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父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直接影响下一代的信仰,为他们日后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社会习染。生活在新中国的年轻一代,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共产党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长期的社会习染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三是人际影响。人的社会属性决定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社会人际圈子,彼此相互影响,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也有信仰的指向。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群体中,有许多人就是受朋友的影响和介绍而加入共产党的组织,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战争年代有,和平时期也有。
2.学习——认同律。
一是个人理论学习。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通过理论学习和研究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社会价值,从认知到认同再到信仰,从而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去从事社会工作和约束个人行为。这里既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有新一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师、宣传工作者等。
二是社会教育灌输。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在意识形态教育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整个社会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在强大的社会教育灌输下,大多数青年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合理性,逐渐养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3.实践——验证律。
一是社会生活实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过程,一方面是理论学习研究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在旧中国的时代条件下,面对各种思潮和主义,在实践中经过无数次的斗争,在反复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最高理想。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
发展和变化,认识到
马克思主义指出的人类发展的道路是通往美好的理想之路,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展现出它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价值。二是个人
生活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已经普遍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内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力量,这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追随者。正如邓小平所言:“我相信,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越来越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8](P382)
4.个体——社会律。
一是个体的精神需要。人的本质需求是超越有限,追求美好的未来,走向无限。也就是说,人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人需要信仰,需要精神寄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只是内容不同、程度不同而已。公民把自己的信仰建立在与社会主流信仰一致的基础上,既是个人的精神需求,也符合社会的共同要求。
二是社会的共同要求。“信仰既是人的个体性的精神需求,也是社会整体性的秩序需要,既是个人系统的文化生成,又是社会系统的普遍规则。信仰在实现统一思想、引领精神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着人的社会化教育,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认知和自我创造的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习染和社会熏陶的过程。”[9]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公民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个体的自我感知、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过程,关涉个体的安身立命;另一方面又是社会通过舆论、风俗、规范等将社会共识提升为社会核心价值、提炼为社会共同理想,在不断进行社会熏陶、实践验证和行为习染的过程中,促进和引导公民逐渐认同社会共同信仰,实现个体与社会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趋同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养成过程也是个人需求与社会要求有机统一的过程。
5.层次——发展律。
一是由低到高的层次性。信仰总是从较低层次发展至较高直至最高层次的,从单一、片面、感性的信仰发展至综合、全面、理性的信仰。不同年龄、职业、文化层次的人群,由于所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不同、社会经历迥异,世界观与价值观也必然不同,由此可能产生不同层次的信仰。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心理素质的变化和认识水平的差异,信仰会逐渐发展变化呈现由低到高的层次性。
二是不断变化的发展性。
社会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的信仰也必然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是如此。
一个人从小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由于年龄尚小、阅历简单,并不能真正理解信仰的内容,产生最初的盲目信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变迁,学会了独立思考,有的最终放弃,有的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验证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盲目信仰——提出质疑——自觉信仰的变化。同时,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信仰观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二)科学实施信仰养成教育
信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现象和特别的心理机制,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确立和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成机制和规律,我们应该遵循信仰养成规律,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一是遵循生活——习染律。信仰养成与家庭教育和人际关系有密切联系,因此要关注家庭教育,协调社会教育,充分重视家庭熏陶和人际关系对信仰养成的影响和作用。
二是遵循学习——认同律。既要倡导公民的主动学习,又要加强社会灌输,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扬主旋律,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公民的理论素养,使公民在真懂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达到真信、真用。三是遵循实践——验证律。提高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要大力推进社会进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人们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是遵循个体——社会律。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个人精神
需要和社会共同要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要充分重视自我教育,积极改善社会环境,使人们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是遵循层次——发展律。一方面要坚持信仰教育的层次性,将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信仰教育的创新发展。要研究信仰教育的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信仰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信仰教育的方法要不断创新,拓宽信仰教育的渠道,使信仰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增强信仰教育的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J].人民论坛,2014,(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陈先达.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N].光明日报,20030401.
[6]黄 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机制与本质特征[J].理论导刊,2011,(2).
[7]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李东坡.青年信仰的生成机制、发展规律与危机消解 [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
责任编辑: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