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6-05-04张兰
张兰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3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组, 5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对照组, 47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检测三组受试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但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均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对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082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分别是有神经变性和非神经变性(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疾病, 二者均可导致患者出现痴呆症状[1]。上述两种疾病在病因方面具有显著不同, 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某些物质水平进而对痴呆类型进行初步诊断及鉴别[2]。作者通过对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分析, 探讨其在两种疾病鉴别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本院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3例为研究组, 其中男13例, 女10例;年龄51~84岁, 平均年龄(67.3±5.6)岁;病程2~10年, 平均病程(4.7±2.4)年。同期于本院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53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28例, 女25例;年龄49~85岁, 平均年龄(68.2±5.4)岁;病程1~11年, 平均病程(4.4±2.6)年。经本院体检健康者47例为健康组, 其中男24例, 女23例;年龄46~81岁, 平均年龄(67.7±4.2)岁。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血管性痴呆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法-10 (ICD-10)规定的痴呆标准, Hachinski缺血评分(HIS)>7分。②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符合美国精神协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以及ICD-10中规定的痴呆标准[3], HIS<4分。
1. 3 排除标准 ①心、脑、肝等脏器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②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③颅脑其他疾病如精神疾病、脑积水以及颅内肿瘤等。
1. 4 方法 检测三组受试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检测方法: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5 ml, 离心, 分离血清。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 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具体操作严格依据说明书进行。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C反应蛋白 研究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5.3±2.5)mg/L, 对照组为(12.7±4.6)mg/L, 健康组为(4.7±1.4)mg/L。研究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但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同型半胱氨酸 研究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24.6± 4.5)μmol/L, 对照组为(25.2±5.1)μmol/L, 健康组为(8.4± 1.6)μmol/L。研究组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均高于健康组(P<0.05)。
3 讨论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起病隐匿且病情进行性发展, 患者多表现为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人格和行为改变等, 最终发展为全面性痴呆[3]。而血管性痴呆则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如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等疾病导致的患者记忆、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4]。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两种疾病病因不同, 但均表现为痴呆症状。前者发病与脑血管有关, 临床表现呈“阶梯”样进展, 患者由于认知和执行功能障碍, 可对活动能力造成影响。后者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导致, 患者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记忆障碍, 同时存在视空间能力以及言语障碍。C反应蛋白属于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标志物之一。血管性痴呆主要由卒中引起, 因而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而动脉粥样硬化属于一类炎症反应, 故血管性痴呆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5]。而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神经系统退变, 与炎症反应无直接相关, 因此在本研究中, 阿尔茨海默患者C反应蛋白未见明显升高, 其水平低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 其甲基化产物参与了神经递质以及DNA等物质的代谢过程。因而其水平变化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的原因之一[6]。此外,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血管性疾病的危险因子, 其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因而对脑血管病变具有促进作用。故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综上所述, 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属于两种不同病因导致的痴呆, 二者在临床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通过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鉴别诊断, 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分析可能对深入研究二者发病机制提供相关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卫华.阿尔茨海默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研究.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19):2451-2453.
[2] 王变荣, 时建铨, 顾小花, 等.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实用老年医学, 2015, 29(11):913-916.
[3] 王艳, 徐国锋, 黄晓松, 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 23(8):135-136.
[4] 李钦云, 陈峥, 张守字, 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变化.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1):9-11.
[5] 王楠, 何远宏, 潘双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铜、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tau和Aβ1-42蛋白的检测.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0(3):407-409.
[6] 于相芬, 孙振晓, 孙波, 等.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的研究.四川精神卫生, 2015, 28(3): 203-205.
[收稿日期:20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