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机制下对外合作办学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4-11梁昆
梁 昆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佛山528300)
协同创新机制下对外合作办学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梁昆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佛山528300)
摘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已得到认可,协同创新机制的提出为现行的高职教育模式提供更广阔空间。基于此,本文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对外合作办学专业为例,探讨以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以服务地方为宗旨构建特色高职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探索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一线高技能及应用性专门人才。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着重培养实践能力[1]。目前,我国工学结合的模式很多,其中包括:校企合作,实训、工学结合教育[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第三项国家工程,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为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下一阶段发展方向[3]。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更需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需要深入分析与探讨如何根据区域特点,制定适合特殊专业的教育模式,培养符合当地行业企业要求的人才。本文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对外合作办学专业为例,分析该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协同创新机制下适合该专业发展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鉴于地方性高校的特性,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内容设计与安排上充分体现依托地方的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特点。笔者选取对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原因是该专业的性质与教学模式有别于其他专业。该专业办学目的是通过与国外优秀院校合作,为地方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后备人才。授课内容既包含中国企业特色又涵盖外国企业风格,授课方式是中英双语教学。为了深入探讨该专业教学模式的合理性,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对该专业二、三年级学生及部分专业教师开展调查。调查显示,该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1时间分配不合理
该专业的各类实训安排在二年级及三年级上学期,每学期各一次,每次实训时间为2~4周,其余为理论学习时间。学生反映,每学期2~4周的实训总时长合理,但是每学期只有一次实训的安排不合理,不利于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教师反映实训总时长符合教学内容安排,但是实训时间过于集中,导致教师工作量突然增加,学生上课时间骤然增长,学生容易产生倦怠心理,不利于保证教学质量。
1.2实训内容与理论学习内容相关度不高
为了让学生把理论学习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该专业现行安排是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都安排实训,实训形式是校内外实训相结合,以校外实训为主导,实训企业以中资企业为主。但是由于当地企业资源及企业实训岗位有限,难以同时满足该专业三个方向的学生的实训需要。以此前到麦德龙实训为例,实训内容是协助企业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客户,办理会员卡。对于市场营销方向的学生而言,实训能达到把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的目的。但是物流方向与工商管理方向的学生认为实训内容与其专业理论学习有一定差距。
1.3实训学习与理论学习相互促进程度不高
该专业的教学安排采取两种方式:先完成理论学习,然后进行实训;或者开学初进行实训,余下时间进行理论学习。这两种形式导致实训学习与理论学习的脱节,表现为实训中遇到的问题不能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来解决,理论学习也不能及时通过实践检验与深化。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缺勤状况。
1.4实训期与实习期监管不到位
该专业采取校企共管的形式,对在校外进行实训与实习的学生的表现实施监管。校内教师定期与学生联系,并亲自到企业巡查,确保对学生进行连续性指导。但由于企业人员变动大,对学生的监管流于形式,对学生专业业务知识的指导有限。
2 改进现有教学模式的策略
2.1校企协同,合理搭配“三明治”式时间模式
“三明治”模式起源于英国,其教学实质是让学生交替接受理论学习与实践操练[4]。该专业在满足总体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专业特色应用这种教学模式。由于现行模式是每学期一次实训,从而导致实训时间集中以及实训效果不理想的状况。该专业教师与校外实训企业负责人经过详细研讨,修改了二年级学生的教学计划。新教学计划实施分开时间段进行实训的方案,即在学期初或学期中安排一次实训,在学期末再安排一次实训;第一次实训时间为2~3周,第二次实训时间为1~2周。该方案的设计意图是在保证实训总时长的前提下,缩短每次实训时间,把实训教学嵌入理论教学当中,使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时间上、内容上结合得更紧密、更连贯。为此,在方案实施前该专业负责人及专任教师与校外实训基地相关人员通过会议就该措施的实施细节进行充分沟通。校外实训基地相关人员对该措施给予充分肯定,并承诺全力配合该专业的教学安排。
为了检验改革效果,采取问卷与面谈的形式对该专业实施实训时间改革现就读二年级的学生与没有实施改革的现就读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两个年级参与调查的学生人数分别是二年级200人,三年级190人。实训总时长相同,两个年级的实训总周数都是四周。两个年级对实训效果的满意度评价有差距,二年级对实训的满意度是81%,三年级对实训的满意度是75%。二年级学生认为:分开两次实训有助于减轻一次长时间的实训与实训内容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利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实训内容;实训后的理论学习有助于学生填补实训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缺口,为本学期下一次实训做好准备。三年级学生认为:实训时间集中,时间跨度大;实训内容多,不利于立即解决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改革后的实训方案对外合作办学专业在实训时间的设计上更切合学生学习实际,在实训内容的编排上更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实训学习与理论学习的要求。
2.2中外双管齐下更新专业理论教学资料
经管类课程与经济发展紧密度高,对教学资料更新要求高。为了满足课程发展需要,该专业根据学院的政策,在满足校内理论教学需求的前提下,每学年第二学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3~4个月的学习锻炼。教师下企业的目的是了解企业最新发展动向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最新标准,便于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调整实训计划。在教师“走出去”的同时,更注重把企业资深人士“请进来”,让学生近距离地亲身了解当今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该专业每学期开展一次行业人士讲坛,以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与一线的企业专业人士进行面对面沟通。学生反映通过参加行业人士讲坛,开拓了视野,有助于制定未来职业规划。另一方面,该专业聘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给学生授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定期召开兼职教师座谈会,收集教师对课程与学生的信息反馈。每学期末对优秀兼职教师进行表彰,肯定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该专业正与企业专业人士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安排学生到企业上课,真正亲身体验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除了积极引进中国专家,该专业也定期聘请外国专业人士到校授课。该专业充分利用合作方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国外优势,要求合作方每学期派一名外国专业人士到学校交流,并采用最新的国外教材与国外企业的最新资料为学生授课。为了保障授课的效率,专业教师定期与外教就授课内容与授课方式进行探讨,并加以改进。在教授某些难度大的科目时,中方教师会在课堂上辅助外教授课。除了使用国外教材,该专业中方教师与外教共同合作,以国外教材为蓝本,开发适合该专业学生的本土化教材,让没有国外工作和生活经历的学生更容易学习与接受。
2.3校企合作订制有地方特色的实训内容与模式
工学结合(Work 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WIL)要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5],因此,对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课程设计框架里已充分体现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多样化结合模式。为了避免之前出现所学专业与实训内容差异较大的情况,该专业在寻求合作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时更关注有外资背景或有跨国业务的企业。经过努力,该专业目前合作的企业包括国际知名企业如必胜客、麦当劳和沃尔玛等,以及有跨国跨境业务的民族企业如顺丰快递等。借助公共实训平台,校内实训中心负责人与专任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前邀请合作企业相关人员开会研讨实训内容。校内教师根据校内讲授的理论知识及企业的发展状况,向合作企业提出订单式实训[6]要求,同时争取企业配合校内教学进度并提供与教学匹配的实训岗位与技术支持。
该专业正计划与企业合作实施一种创新型的“实训+实习+就业”模式,操作模式是在已有实训合作企业中选取一部分企业既充当实训基地又作为实习企业,企业对学生进行考察,符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直接聘用为员工。这种模式,第一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身份的自然过渡,加快学生融入社会的步伐;第二,对学生实行连贯地监管与考核,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第三,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后备人才,节省企业招聘花费的人力物力。
2.4建立政校企创新型合作平台
政府可充分发挥政府决策职能,建立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目前,当地政府已设立政校企合作[7]办公室,定期召集校企代表座谈交流。该办公室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听取学校与企业的建议后,以出台相应的行政规章制度的方式,指引校企合作,保障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7]。学校作为合作三方的主要受益者,要积极利用自己的资源为政府与企业排忧解难。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信息合作平台了解到企业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信息,并利用自己的实验实训室为企业提供科研平台以及以订单方式协助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当地企业对学校的认同感不断提升,要求合作的企业呈逐年上升趋势。借此良机,学校应在更多当地企业设立实训实习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训、实习机会,满足学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实践要求,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企业通过此平台可向学校寻求支援,实现提高效益的目的。在满足本企业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企业应积极与学校开展合作:如派职场经验丰富的人士到学校讲学;与学校共建实训、实习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和就业机会。政校企三方应充分利用合作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促成有效联动,形成三方共赢格局[8],为提升当地实力做出贡献。
3 结束语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体系已通过实践证明其可行性,可大力推广。“2011”计划的提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地方性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以培育创新力为抓手,积极与当地政府、企业协同合作,以创新的理念开展专业建设,设计更符合教学规律与市场需求的教学新模式,有突破性地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不仅理论知识扎实,而且动手能力强,同时具备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后备人才,走出有地方特色的办学之路。
责任编辑:吴艳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何晓科,崔振才,于纪玉,等.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Specialty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unde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Based on Shunde Polytechnic
LIANG Kun
(Shunde Polytechnic The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Foshan 528300)
Abstract:The WIL (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education mode has been approved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offers a broader space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Based on the specialty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at Shunde Polytechnic,the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and possibility of building speci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 with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the objective of servinglocal economy.
Key word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ooperative education; exploration
作者简介:梁昆(1978-),男,广东省罗定市人,讲师,从事英语教学与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度佛山市顺德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ZZ25)
收稿日期:2015-09-21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