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2016-12-14王学军
王学军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多元化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各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模式越来越丰富化,既有国内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也有国际间的合作办学,办学形式从3+1到2+2再到1+3办学,办学的形式越来越丰富、灵活的同时,异地办学、跨层次、夸专业办学成为为趋势。我校抓住机遇,积极寻求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在学校及专业设置上不仅能通盘考虑、统一规划,使学校专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合作办学;专业设置;资源优化配置;培养模式创新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国际化趋势,国内外各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模式日趋多样化,既有国内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也有国际间的合作办学,办学形式从3+1到2+2再到1+3办学,办学的形式越来越丰富、灵活的同时,异地办学、跨层次、夸专业办学也越来越成为趋势。在院校及专业设置上不仅能通盘考虑、统一规划,而且结构布局日趋合理,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国内外高校合作办学形式,一般均包括诸如学生跨校选课、教师跨校联聘、新型交叉学科共建、图书情报资料联网、复合型人才跨校培养、实验条件设备共用等涉及到科研、教学、校办产业、人事甚至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若干项互利互助、平等协作等联合内容。[1]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文化更新。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在发生着变化,联合办学作为我国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最初尝试,是教育制度变革的产物。这种办学模式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打破了政府包揽局面,发展迅速,组织形式多样,成为教育界突起的一军。[2]
1997年国家提出“共建、调整、合作、合并”8字方针,要求到2002年左右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比例合适的新格局。从1999年我国大学扩展以来,国内高校之间开启高速联合办学模式,在当时联合办学的途径有五种:划转、合作办学、参与、共建、合并。目前我校主要采用了合作办学形式。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的日趋成熟和高校发展日趋成熟,高校调整、合并基本已经完成,近年来主要合作形式是合作与共建原则,2008年以来我校先后与东北大学实行2+2合作办学、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3+1合作办学、与日本城西大学3+1合作办学、与巴基斯坦语言大学合作办学,本文主要是针对我校和东北大学2+2联合培养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几点思考。
截止2015年我校和东北大学合作办学专业达到14个,涵盖了我校50%以上的专业,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5.2%局部学生,主要包括安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等,目前在东北大学交流学习人数达到400多名,根据我校每年选送东北大学2+2联合培养的选送办法,每年针对于以上14个专业选送部分满足选送条件的学生赴东北大学学习交流。学生在东北大学学习期间存在一些问题做一下思考:
两校交流合作办学的特点。
首先,合作办学不仅是两所学校简单独立学生交流的办学,而是两所学校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师资共享、图书设施资源共享、学生日常管理、提供就业就会方面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其次,高校联合办学是在平等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实施。特别是我校在办学定位和师资力量上,对于东北大学以产学研合作的高校来说,其凭借智力和学科优势,为我校在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培养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同时有利于教师学历的提升,目前我校每年选派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到东北大学挂职锻炼,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专业知识,每年考取东北大学硕、博人员10人以上。再次,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依据我校选拨赴东北大学2+2联合培养细则,结合德育考核与前两年综合成绩选拔符合条件的学生赴东北大学学习,激发学生在我校学习期间学习的动力,结合近3年来我校和东北大学2+2合作办学以来在校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分析看出,整体及格率逐年提高,学生的学风建设较好,参与2+2联合办学专业部分班级成绩突出,选送东北大学交流学习的学生在东北大学学习期间学习动力足,学习目标突出,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提升快,主要体现在知识更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改变了我校受过去封闭体制的制约,师资队伍发展制约,硬件条件建设的制约,学校规模偏小,学科专业受硬件条件限制,专业布局不尽合理,不能灵活的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调整,使得有限的资金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因此,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合作办学,就有可能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集中的效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结合8年来我校与合作高校间的合作办学的成果来看,学生就业情况良好,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激烈的竞争进入国企,大多数学生也能进入一些大中型企业工作,而且能够得到企业好评,如土木工程学生能够进入中铁集团公司工作,汽服专业能够进入上海汽车集团、北汽福田、东风集团有限公司等工作,而且对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东北大学学习的学生每年都有以良好成绩考入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深造的机会,而且有同学争取出国继续深造的机会。通过两年的交流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人沟通,大局意识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学校会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进程,进一步深化合作办学,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探索更加深入的合作办学模式,开拓更加灵活的办学形式。
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一、合作办学的机制、体制不完善。政府没有参与到其中,政府没有更好的发挥推进者,协调者的作用,目前的合作办学大多数都是以各高校之间相互认可合作办学,合作稳定性比较差,资源共享未能达到预期的最大化,我校目前合作办学的院校都是两校自愿合作,政府没有参与,从政策上未能给于鼓励,而且当地企业没有参与到合作办学中来,导致产学脱离,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企业产品,企业不能有效利用科研成果来提高生产水平。
二、没有效益最大化发挥合作办学的作用。校校之间的合作办学往往会受到地域限制,我校合作办学的院校都不在宁夏地区,校校合作最为成熟的东北大学也是在东北地区,在网络资源,师资资源、硬件条件合作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困难,8年来两校之间虽然创造很多条件深度合作,但是这样的合作除了教学和师资培养外,在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服务等方面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要求。
三、合作办学的长期化稳定性不够。合作办学的协议一般为期3年,三年以后会因为两校之间管理人员的调整而发生变化,往往有些内容不能很好的执行,导致合作办学的深度开展存在顾虑。
四、管理层面重视教学,大多时候淡化学生管理工作。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两校主要在教学管理层面而淡化学生管理工作,导致学生没有归宿感,学生学习压力大,思想工作教育缺乏,往往有部分学生长期压抑自己的思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严重的影响。
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度合作办学,重视各层次交流合作,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学校加强与政府沟通,发挥政府的管理功能,建立健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合作办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校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发挥对当地管理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当地校校、校企、科研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效的发挥政府对当地宏观调控功能,解决有限资源,充分利用,调动各高校之间积极性,促进高校发展的同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以高校为科研的基地,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发展提供巨大的人才支撑,为服务地方咨政服务提供智力支撑。发挥高校对当地发展的地位,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大力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爱萍,陆建洪.浅谈多校区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中国大学教育,2001.
[2]刘艳卓.高校联合办学的教学管理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3]文兴忠.论教育管理创新[1].教育探索,2001(3).
[4]许剑等主编.高等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5]孙昌立.构建共享、互补、合作和发展的实施平台.教育发展与研究,2007.2A
[6]宗莲松,潘 华,郭 丽,唐 丹.高校联合办学教学管理模式探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