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副词“催”的形成与发展
2016-03-30王毅力
王 毅 力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古汉语副词“催”的形成与发展
王毅力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本文考察了中古新生副词“催”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语法化过程。副词“催”产生于晋代,唐代以降逐渐消亡。其语法化机制是认知转喻,是在句法格式的诱导下重新分析为副词。
关键词:副词;催;语法化;转喻;重新分析
“催”是中古汉语时期新出现的副词。江蓝生(1989:32-33)、向熹(2010:509)等曾对它进行过研究,但主要是用例释的形式说明“催”是中古新产生的副词,义为“快速”。学界对副词“催”具体产生于什么时候,它们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情况怎样,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语法化的过程如何等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对汉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作穷尽性的考察,探讨副词“催”的产生及其发展轨迹、语法化的机制,有助于加深对汉语副词的发展演变规律的了解。
一、副词“催”的形成和发展
“催”最初义为“催促”。《说文·人部》:“催,相捣也。”徐锴系传:“捣,相迫蹙也。”《玉篇·人部》:“催,迫也。”表“催促”义的“催”先秦文献未见,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魏晋时期颇为常见。例如:
(1)如懈惰不时送者,司农辄上明堂大神,上白天君,出教下司农,令郡国催促,不失后书。(《太平经》卷137至153)
(2)昒昕将曙,鸡鸣相催。(《艺文类聚》卷35引蔡邕《青衣赋》)
(3)见遣先行催兵,而君道于后遇害,遂停广州。(《抱朴子外篇·自叙》)
(4)逊未答,方催人种葑豆,与诸将弈棋射戏如常。(《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该词义历代沿用不废,至今还活跃在口语中,为现代汉语常用词。
据查,“催”的副词用法最早见于晋代文献,义为“快速”。副词“催”是中古新出现的用法,故主要出现于口语性文献中。晋代中土文献中副词“催”的用例很少,在《搜神记》中只找到1例。例如:
(5)甘子正熟,三人共食,致饱,乃怀二枚,欲出示人。闻空中语云:“催放双甘,乃听汝去。”(《搜神记》卷17)
进一步调查了佛经文献,遍检《大正新修大藏经》,我们只找到5例“催”用作副词,都出现在东晋时期译经文献中,其中《增壹阿含经》4例,《大智度论》1例,其他时期的译经中未见。如下:
(6)尔时,王波斯匿告诸群臣曰:“汝等催严羽宝之车!吾欲往诣世尊所,礼拜问讯。”是时,左右受王教令,寻严驾羽宝之车,即白王曰:“严驾已办。”(《增壹阿含经》卷13)
(7)尔时,梵摩达王在高楼上,遥见有小儿耶维长寿王及夫人身。见已,勅左右曰:“此必是长寿王亲里,汝催收捉来。”(《增壹阿含经》卷16)
(8)阿阇世王言:“汝等催取杀之,不须见吾。”(《增壹阿含经》卷32)
(9)时波斯匿王告群臣曰:“汝等催驾宝羽之车,如前王法,欲出舍卫城,亲近如来。”(《增壹阿含经》卷51)
(10)诸出家仙人言:“汝重罪人!催去!不用见汝!”于是举身没地中。(《大智度论》卷3)
以上用作副词的“催”都是出现在对话当中,且位于祈使句的动词性成分前面,其所在语境都是在催促某种动作、行为迅速发生。
用作“快速”义的“催”南北朝时期还零星见到,但是至唐代以降则很少出现了,到了现代汉语完全消失。例如:
(11)郡无簿书,库吏姓夏,应死,明日见杀。今夜梦见一道人,直来其前,语夏:“催去!”因觉起,见所住槛北有四尺许开,又见所梦道人复语:“催去!”(《观世音应验记三种》)
(12)祖车骑尚未镇寿春,瞋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何敢不逊!催摄面去,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上!”(《世说新语·豪爽》)
(13)迎妇,夫家领百余人,或十数人,随其奢俭,挟车俱呼:“新妇子,催出来!”至新妇登车乃止。(《酉阳杂俎·礼异》)
为何“催”的副词用法最终没有扩散开而昙花一现?笔者认为可能有如下两点原因:1)副词“催”的使用范围受到制约。用作副词的“催”主要出现在对话当中,且多见于祈使句动词前,一般在催促行为动作快速进行的语句中使用。就笔者所检例句来看,“催”基本上没有突破这些使用范围。究其原因,应当和副词“催”的语义基础有关,动词“催”一个重要的语义要素是[+通过言语] ,在其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副词“催”也基本上是出现在对话中。副词“催”在先天上的不足,妨碍了其后来的发展壮大。2)与中古时期“快”的迅猛发展有关。据汪维辉(2000),魏晋南北朝时期“快”正处在上升扩展的时期,特别是东晋以后口语色彩较强的文献中“快”比较常见。中古及以后“快”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其他“快速”义词语的发展。
二、副词“催”的语法化过程
“催”的副词义“快速”是怎样发展出来的呢?一个实词语法化为副词,必须要有语义基础作为基本条件。“催”的副词用法的语义基础是动词义“催促”。从认知的角度看,从“催促”义发展出“快速”义,是转喻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以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性为基础进行投射,而转喻则是在同一认知域之内或相关认知域之间的过渡变化。转喻可以用具有某一突显特征的事物整体来代表这个特征。动词“催”是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其中包含了[通过言语] 、[致使] 、[快速] 、[行动] 等语义要素,“快速”是动词“催”的突显特征之一,表现在文献上“催”常与“急”“速”“驶”等“快速”义词共现。例如:
(14)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三国志·吴志·吴范传》)
(15)所在熇厉,策催诸将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搜神记》卷1)
(16)于是妻惧,催璞速发。(《搜神记》卷4)
(17)妇出嘱言:“待还乃食。”授钵催佛速受。(《经律异相》卷7引《出曜经》)
(18)若奴叛,有众多比丘语其道,催令驶去,随语比丘得重罪。(《善见律毘婆沙》卷9)
(19)若主人办食迟,应催令速,勿使失时。(《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27)
当“催”处在用来催促的对话框架之中,其[+快速] 语义要素得到突显。这种用具有“快速”特征的“催”来指代“快速”义是基于转喻机制的运转。转喻造成的语义演变有两种相反的方向:一种是由部分转指整体,另一种是由整体转喻部分。前者更加自然、常见,后者则一般需要借助语境的帮助结合诱使推理(inference)来完成。(董秀芳2005)“催”从“催促”义发展到“快速”义,是用整体来转指部分,自然需要通过句法格式来诱发。解惠全(1987)指出,一个实词转化为虚词,一般是由于它经常出现于一些适于表现某种语法关系的位置上,从而因此词义的逐渐虚化,并进而实现句法位置的固定,转化为虚词。我们发现,动词“催”经常出现的句法格式是“催+NP+VP”,形成兼语句。例如:
(20)郡县逼迫,催臣上道。(李密《陈情表》)
(21)逊未答,方催人种葑豆,与诸将弈棋射戏如常。(《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22)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宋书·袁淑传》)
以上兼语句中,在当“催”的宾语NP显然可知的情况下,可以被省略,如(20)-(21);当宾语是代词“之”,如例(22),则更容易被删除。这样句法格式变成了“催+VP”,类似于连动句式,为“催”的语法化提供了句法环境,为演变为副词准备了条件。例如:
(23)子皙创发,子产催令自裁。(《三国志·吴志·顾雍传》裴注引徐众《顾雍断吕壹狱》)
(24)桓车骑不好著新衣。浴后,妇故送新衣与。车骑大怒,催使持去。(《世说新语·贤媛》)
(25)狱卒复催入镬汤。(《分别功德论》卷3)
以上三例中的“催”是动词,“催促”义还比较明确。但有些句子中的“催VP”就可以有两种理解的可能,例如:
(26)时王瞋恚,勅左右人催收捕长寿王。(《增壹阿含经》卷16)
例(26)中的“催”一是可以看成是动词,义为“催促”,整句话的意思是“王敕令左右催促他人去拘捕长寿王”;另一种是可以理解为副词,在句中充当状语,即“王敕令左右快去拘捕长寿王”。如果理解为后者,在句法上便由动宾结构“重新分析”为状中结构。这种可能的句法诱使的推理义借助语境逐渐语义化(semanticization),临时的语境义变成了语言形式固有的含义。这样“催”的“快速”义就产生了。而且,表“快速”义的“催”在出现位置上和原动词“催”保持一致:一般只位于动词性成分前,未见出现在其他位置。
[参考文献]
[1] 董秀芳.语义演变的规律性及语义演变中保留义素的选择[J].汉语史学报,2005,(5).
[2] 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3] 解惠全.谈实词的虚化[J].语言研究论丛,1987,(4).
[4] 向熹.简明汉语史(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 汪维辉.关于基本词汇的稳固性及其演变原因的几点思考[C].汉语历史词汇与语义演变学术研讨会.浙江大学,2008.
[6]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左福生]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dverbCui
Wang Yili
(College of Humaniti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orm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adverb Cui. On the base of this, we analyze that the cognitive metonymy is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adverb Cui. Under the induction of sentence structure Cui is reanalyzed into adverb.
Keywords:adverb; Cui; grammaticalization; metonymy; reanalysis
收稿日期:2015-12-24
作者简介:王毅力(1980-),男,江西湖口人,文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史。
基金项目:2012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两晋汉语常用词研究”(GD12YZW04)。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29(2016)02—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