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话语语用修辞策略探索

2016-03-24常凤岐杨劲松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师话语合作原则

常凤岐,杨劲松

(1.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外语系,广东 珠海 519041;

2.广东医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教师话语语用修辞策略探索

常凤岐1,杨劲松2

(1.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外语系,广东 珠海 519041;

2.广东医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摘要:文章以师生对话为语料,比较、分析后指出,打破常规地违反格赖斯(Grice)会话合作原则,在一定语境下能激发受话人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产生会话含义。在师生交流中,教师通过对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量的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的违反,使得辞里与辞面产生偏离,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在语境要素的作用下,挖掘出话语的辞里含义,从而艺术性地传达了修辞意图,创造出积极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教师话语;合作原则;会话含义;语用修辞

在日常语言使用中,语言表达可以是感性思维上的字面意义,也可以是发散性思维上的含蓄意义。在双方会话过程中,发话方的编码与受话方的解码总会存在一定的信息差,这就为言外之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格赖斯(Grice)认为,在正常的交流中,人们往往要遵守合作原则。即:质的准则,不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说没有根据的话;量的准则,所说的话要包含足够的信息,但也不要包含过量的信息,要符合交流的需要;相关准则,说话要与谈话主题相关;方式准则,所说的话要清晰明了,避免语言晦涩,避免模棱两可,言语简洁而有序[1]。但在一定的语境下,也可以通过违背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义,从而创造具有积极修辞效果的语言艺术。合作原则虽然解释了话语字面信息(message)和它的交际意图(speaker intention)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么样产生和理解的,但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原则以含蓄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本文认为,在一定的语境下,人们之所以可以通过违背合作原则来创造积极的修辞效果,是因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辞里和辞面之间存在偏离,人是喜欢通过否定来认知事物的,违背合作原则,则容易产生出奇的效果。违背合作原则作为一种心理活动的表达策略,借助受话人的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激发受话人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挖掘出意味深长的深层含义。

在课堂教学语境下,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诸多因素,往往决定了我们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一个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他和任课教师之间情感的亲疏。所以,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课讲得好,而且还应掌握言语技巧,以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的语言,使其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Grice的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义的理论,为言语技巧分析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为教师更好地把握言语技巧、提高会话艺术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收集了不少课堂用语方面的语料,这些课堂用语的使用明显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各项准则,通过间接、含蓄以及委婉的表达方式,使得本来生硬、尖刻的语言“变得”悦耳起来,保全了交际双方的面子,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策略与技巧以及修辞格的巨大作用。本文拟解读语料是如何通过违反合作原则来创造积极的修辞效果的,并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分析其中的理据。

1违反合作原则的语用修辞策略解读

在一定的语境下,有意地违反合作原则,不但没有造成交际障碍,反而促进了言语双方的理解与共识。现以违反4项合作准则为理论框架,对师生对话语用策略进行分析,以此说明教师话语艺术是如何创造积极的修辞效果的,进而成功地教化育人。

1.1语用修辞策略违反质的准则所产生的效应

违反质的准则是指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不真实,或者是故意说一些没有道理的、缺乏证据的话。有时,比喻、夸张、讽刺等修辞手法都可以包含违反质的准则的内容。

1.1.1反讽的语用修辞策略

【例1】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和学生之间会有这样的对话:

Teacher:Have all of you done your homework for last week?

Student: No, I haven’t because I went on a trip with my friends to another place.

Teacher: Well done!

在此例句中,老师问学生是否完成了上周的作业,一个学生答道,他没完成,因为他和朋友去外地玩了。然后老师说“干得好!”从字面上看,似乎老师是在表扬学生做得对,实际上老师是在说反话,故意违反会话原则中质的准则,说了一句听起来与自己意图相反的假话,实则讽刺学生贪玩而忘记做作业的行为。对这句话,大家都听得出老师的真正含义是批评学生,而不是表扬学生,其效果比直言更有讽刺效果,对学生起到了更好的批评作用。

1.1.2比喻的语用修辞策略

【例2】

Teacher(supervising an exam): Be seated in your own place.

Student: I am sitting in my own place.

Teacher: While taking an exam, your head should not bethrusted at an angle larger than obliquity of the ecliptic.

在地理课考试中,老师巧妙地使用了一个地理概念,提醒学生头的偏转角度不能过大,警告他不能看别人的试卷打小抄。在此会话中,老师故意违反会话原则中的质的准则,用夸张的比喻告诫学生不要把头的角度扭得过大。虽然老师的话语违反了质的准则,显得夸张而不真实,却激发了受众的发散性思维,使其联想到天文学概念“黄赤交角”,意识到自己头的偏离角度过大这一事实,从而收到对学生予以警示的交际效果。

1.1.3夸张的语用修辞策略

【例3】

Teacher: “The few students at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are becoming ghosts with their souls wandering outside their bodies again. What a fine role I play, being the guardian of your souls, helping to recall them for you at any moment!

在此例句中,老师发现后面的几个同学上课走神,于是说道:“坐最后排的几名同学又都真魂出窍了是吧?我都被你们变成法师了,既要为你们守魂,又要随时为你们收魂。”老师利用夸张的修辞手段,故意违反质的准则,宣布几个学生的灵魂已经游离到身体之外,亦即学生走神,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而不是真的在讲学生是真魂出窍了。通过故意违反会话原则中质的准则,老师幽默地使用语言,达到了良好的交际效果,远远胜于直言提醒学生不要走神,注意听讲。

1.1.4借喻的语用修辞策略

【例4】

Student:I’m bored stiff with compositions!

Teacher: The pen has more influence than the sword.

在此例句中,学生说:“我最讨厌写作文!”老师没有正面回应学生的话,而是用了一句“笔杆子比刀剑更有影响力”的借喻,貌似与学生的话题有冲突,其实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导,使学生领会到文字的力量,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教化效果。

1.2语用修辞策略违反量的准则所产生的效应

所谓违反量的准则,是指会话一方提供了不足信息或过量信息,从而显得说话人的意图表达不充分或过于夸张。

1.2.1比喻、夸张的语用修辞策略

【例5】

Student:Mary has taken four courses this semester and she can still manage to volunteer at the charity club!

Teacher:Mary is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the rest of the class. She is one in a million!

在这个例子中,一位同学称赞玛丽很能干,本学期修了4门课,还有时间去慈善俱乐部做义工。老师回答说,玛丽比班上的其他同学都出类拔萃,她真是万里挑一。在该例句中,老师使用夸张的语言,违反量的准则,夸奖玛丽出类拔萃,优于班上的其他同学。虽然老师的话从字面上看违反量的准则(玛丽身高可能不及其他同学,而且也并非百万人之中才有一个),但受众均能领会老师的真实意图,此话夸张而不过分,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1.2.2冗余的语用修辞策略

【例6】

Student:I’d like to see a movie today. Can I put off handing in the English homework to tomorrow?

Teacher: You can hand it in at 8 o’clock, 35 minutes, 5 seconds.

在此例句中,学生想去看电影,问老师是否可以推迟到明天再交英语作业,老师一字一句非常详细而具体地答道:“你可以明天早上8点35分05秒交。”时间精确到秒。一般情况下,除了上体育课或科学实验课等,老师不必把时间精确到秒,显然老师是故意违反量的准则,采用了冗余的修辞手段,给出了过于详细的时间,从而产生了不同寻常的交际效果,表达了教师的不满情绪。

1.3语用修辞策略违反相关准则所产生的效应

所谓违反相关准则,是指会话一方所说的话与听话人所需要的信息无关,显得话语不着边际。

1.3.1拟人的语用修辞策略

【例7】

Student: What is your new year’s resolution, Mr. Thompson?

Teacher: My only concern was that January would find you failing in the final exam again.

在此例句中,学生问老师新年的愿望是什么,老师没有正面回答,却说担心1月份学生会再次考试不及格。教师的话听起来与学生的提问没有关联,实际他是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段,故意违反关系准则,利用学生想和他聊天的机会善意地表达了对学生考试结果的担忧。

1.3.2夸张、比喻的语用修辞策略

【例8】

Student:“It is no use memorizing the text material. It will be soon forgotten!”

Teacher:“If a pig ear will grow on your head right after you have eaten one, no one will have the guts to eat a pig tail.”

有同学抱怨背过的书很快就忘, 没有用, 老师立即反应道:“要是你吃个猪耳朵就能马上长出个猪耳朵,猪尾巴就更没有人敢吃了。”老师故意用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回答,使用了超乎想象的夸张手段,反驳学生对背书的态度。听上去老师是在恶意调侃学生,说话不着边际,与学生的话题无关,但他实则使用了夸张的比喻,向学生强行灌输背书的重要性。

1.3.3引用的语用修辞策略

【例9】

Student:Sir,will tomorrow be OK?

Teacher: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在此例句中,学生问老师,“明天学可以吗?”老师引用一句谚语“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不我待”)回答学生。老师的回答表面上似乎与学生的问题不相关,稍一分析便发现,老师巧妙地违反关系准则,明确地否决了学生的问题,达到了期望的交际目的。

1.3.4类比的语用修辞策略

【例10】

At the 20thanniversary reunion of my class, I suddenly put a question to the former head teacher of my class: “Why did you seat me in the front row since I was not short?”

My former teacher smiled and said: “Such was the thing. I ever was a fruit seller, liking putting the big and choice (上等的) fruits in the front of the stall. ”

在这个故事中,老师有意或无意地违反关系准则,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段,把漂亮的学生比喻成好看的水果,解释说,自己把她安排在第一排座位上,是沿用卖水果的习惯,把好看的水果摆在最前面。这一貌似违背会话原则的比喻,能激发受众的想象力,使当事人听后心里窃喜,他人也会赞叹当年的老师语言之精妙,会对他佩服有加,收到幽默轻松的交际效果。

1.4语用修辞策略违反方式准则所产生的效应

前面所描述的3个语用准则均涉及会话人所提供信息的内容,而方式准则涉及到如何传递信息,即传递信息的方式。违反方式准则是指会话一方所说的话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或语言晦涩、语无伦次、条理混乱等等。

1.4.1重复的语用修辞策略

【例11】

Student: My mother is my grandmother’s eldest daughter. Tomorrow is my grandmother’s birthday. Can she be excused from the parents’ meeting tomorrow?

Teacher: Your mother may be absent from tomorrow’s meeting, but your grandmother’s eldest daughter’s husband’s wife must come.

在该例句中,学生向老师替妈妈请假并讲明原因。而老师故意仿照学生的说话方式,用“你的外婆的大女儿的老公的老婆”来代替“你的妈妈”,以重复的修辞手段表达了不准请假的意思。表面上语言显得啰嗦,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其实老师是故意使用重复的修辞策略,违反方式准则,彻底否决了学生替妈妈请假。

1.4.2冗余的语用修辞策略

【例12】

Teacher:My fellow students, don’t you think the revision is well done?

Students: well done

Teacher: I think it is not well done. It is more than well done!”

在该例句中,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说改得好不好?”同学们回答:“改得好。”接下来,老师本可以言简意赅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但她却故意多用一词,违反量的准则,使用了冗余的修辞方法,强调不是改得“好”,而是改得“很好”。

2违反合作原则的语用修辞理据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通过语言间接地反映外部世界。柏拉图认为,思想是自己对自己说的无声的话语[2];沃森(Watson)认为,言语是大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语言习惯[3]。没有语言,思想的内容难以传播,思维借助语言得以表征,但语言与思维之间不是一一映射的关系。

我们知道,思维主要包括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感性思维又包括直观思维和表象思维。直观思维如幼儿园的小朋友掰着手指数数;表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比如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幼儿园小朋友可以不掰着手指就能算出3+2=5。

理性思维则是指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运用分析、判断和推理等复杂的逻辑形式来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映射活动。在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总是因人而异,言语双方存在着很大的信息差。

发散性思维主要是指间接反映客观现实的综合的能动的认知活动。是感情、意志、美感和多种思维活动的统一。比如中国学生读英语中“Like begets like”这一习语,就会联想到“龙生龙、凤生凤”的中国文化习语,这是发散性思维的结果。

毫无疑问,理性思维活动离不开语言符号的帮助,比如我们表达某个概念时,就需要用某个或某些词语来表征,当我们对某事作判断,则需要借助句子才能层层推理,作出论证。比如我们作简单的数学运算,也是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乘号、平方根号等符号把表示数值关系的数字符号联系起来,通过逻辑推理和计算,得出结果,然后再借助语言表达结果。因此,理性思维作为一种内部语言必须借助语言符号才能进行思维活动。王培基认为,修辞是最有效地使用语言来更好地表达感情的手段[4]。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还是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抑或是文化意识的传达,主要依赖语言文字的运用来实现,或者说要在语言文字中得到反映。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发散性思维创造的积极效果,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情感交流。交流是一方对另一方表达自己意图的途径,交流的基础是双方的相互理解与配合,因此格赖斯提出了合作原则。但语言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语言符号具有多义性的特点,语言的意义是符号与语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意义,同一个语言符号在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比如:当老师对一个优秀的学生说“你太牛了”,在这里,“牛”是指优秀的意思;如果老师对一个差生说这句话,那么“牛”则是嘲讽的贬义词了。所以,语境对符号意义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在一定的语境下,依赖具体的语境要素,违背合作原则能够更好地突显说话人的修辞意图。我们以老师提醒学生“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为例, 可以有不同的语词来对其表征。

(1)Don’t waste your time.

(2)Time is money.

(3)Time stays not the fool's leisure.

(4)Tomorrow never comes.

句(1)是命令式语气的直接表达。而句(2)将时间与金钱联系起来,句(3)将浪费时间与傻瓜联系起来,句(4)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意思表达了出来,句(2)(3)(4)激发了受众者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根本特性就是以某一信息引出更多新信息,激发交际主体更丰富的情感联想。因此,句(2)比句(1)更能诱发“珍惜时间”的动机。

彼得斯(Peeters)认为,语用修辞是一种“心灵的自由活动”。“通过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含蓄的语言,往往表达了不便于直言的用意,化解了尴尬的气氛,是一种有效的语用策略,为双方成功交际架起了一道桥梁。”[5]作为教师,应灵活地运用语用修辞策略,实现与学生的心灵感应。上述12个例子,在一定的语境下,教师通过违反合作原则的语用修辞策略,打破了学生的惯性思维,收到了出奇制胜的修辞效果。

3结语

“言语则是个人言语行为的产物,不同的言语者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6]作为教师,更要掌握好语言这门艺术,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态度,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对学生批评过重,不留情面,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积极意义的批评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思维的多维性与无限性与语言表达的线性、有限性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7]由于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了间接含蓄的语言,从而表达了不便直言的意图,其作用可以打破尴尬的局面、消除嫌疑,堪称一种具有奇效的语用策略,为双方的顺利交际扫除障碍。违反语用会话合作原则的语用策略分析,为语言使用技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框架,也为教师提高课堂用语的使用技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也为教师提高会话艺术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何兆熊.现代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54.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54.

[3]王铁民. 语言运用与思维美学[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233.

[4]王培基. 修辞学专题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8.

[5]宁静,杨劲松.论语用偏离的修辞控效[J].长春大学学报,2011(3):48.

[6]杨劲松. 论语言博弈:零度偏离的转化[J]. 长春大学学报,2014(9):1226.

[7]杨劲松.语言的突围:论偏离的理据[J].中国外语,2012(1):31.

[8]唐清.英语委婉语认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4):154-156.

[9]周咏梅.英语语义修辞格辨析之我见[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6):220-223.

责任编辑:柳克

On Pragmatic Rhetoric of Teachers′ Speech

CHANG Fengqi1,YANG Jinsong2

(1.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Zhuhai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Zhuhai 519041, China;

2.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523808, China)

Abstract: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teacher-student conversatio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breach of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of Conversation in violation of routine practice may prompt divergent thinking of the hearer in certain contexts, hence resulting in unexpect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 In the teacher-student exchange, the teacher′s arts of pragmatic rhetorical strategies by violating the maxim of quality, the maxim of quantity, the maxim of relevance and the maxim of manner may produce positive rhetorical effects. Due to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deep meaning and surface meaning of the utterance, this violation not only takes the notice of students, but activates the implication from the deep meaning and thereby conveys the teacher′s rhetorical intention and makes a positive effect in the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Keywords:teacher speech; cooperative principl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 pragmatic rhetoric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1-0041-05

作者简介:常凤岐(1964-),男,吉林长春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用学研究。通信作者:杨劲松(1970-),女,江西上饶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修辞与写作、英语课程论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类项目(4CX14108G);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预立项目(2014GDB04);2015-2016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外语教育科学发展规划项目(GXSLXM-15-06)

收稿日期:2015-10-27

猜你喜欢

教师话语合作原则
高校外语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师话语权研究
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话语水平
英语网络流行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分析
会话含义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合作原则下的《老友记》语言幽默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现状探析及对策思考
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分析网红papi酱的语言风格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
论教师话语与儿童情绪情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