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超越:中美道德教育的文化比较
2016-03-24朱海龙
朱海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广州 510420)
价值超越:中美道德教育的文化比较
朱海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广州 510420)
摘要:相比美国社会发达的文化生产力而言,我国传统德性文化的优势不在技术操作抑或是实践层面,而在于以儒家文化为主,融合佛家、道家学说,具有价值超越意义的文化理念,它蕴含着面对异质文化“和而不同”的宽容态度,“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人己理念,“见利思义”的价值判断以及“天人合一”的超越精神,足以令我国道德教育有着与众不同的“中国精气神”,与美国文化殖民的强势态度,个人至上的利己观念,功利为重的价值观和主客二分的自然观相比独具优势,美国道德教育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价值资源。
关键词:价值;超越;中美;道德教育;文化;比较
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融合道家、佛家,名家、杂家的动态德性文化,规范与德性兼有的道德属性独步世界文化之丛,其中不乏视“仁”为人的精神本质的超越价值理念,“仁者,人也”①引自《中庸》。,彰显道德价值的崇高性,又整合了仁、义、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内部逻辑延伸,表现出道德价值的完整性,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体系超越了麦金太尔的现代德性伦理学,以“礼”为载体的规范理论体系比罗尔斯的规范伦理学更加饱满而富有灵气,旨在协调天、地、人、物质与精神之间张力的传统道德文化延绵二千余载,是雅思贝尔斯言下“四大轴心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化体系,动态、开放、包容的文化品性使其在不同时代都能顺利完成文化适应与演进,保证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历久弥新的不竭生命力。相比美国道德教育,我国在技术操作和实践层面虽然尚有差距,但在文化资源领域却保持了独特的价值优势。
1“和而不同”的文化宽容与“文化殖民”的强势态度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在二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具有价值超越意义的“和而不同”式的文化宽容态度。正像儒家提倡对相异观点采用和而不同的宽容态度一样,对异质文化也应该宽容接纳,最大程度地尊重并发现它的优势所在。早在两千余年前的战国时期,齐国就建立了稷下学宫,儒、墨、道、法、阴阳家共聚一堂,相互辩驳,在文化比较中彰显自我优势,并未使用强制力量迫使任何一种文化退出历史舞台。魏晋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伊斯兰教从阿拉伯半岛传入,迅速本土化,儒、佛、道三家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共融态势,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即使到了明清时代,基督教的传入也没有被强加阻拦,“和而不同”的文化宽容态度未曾改变。只是到了鸦片战争,宗教成了西方列强文化殖民工具时,出现颠覆国家意志的苗头时清政府才被迫采取强制措施禁止传教士在内地传教。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无论是域外文化的传入,还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入主中原,不同的文化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和借鉴,为我国传统文化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现实生命力。时值当代,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主流文化生态的情势下,文化交流应该成为生活常态,多元文化的互利共赢理应是共同目标。汤一介先生就此认为:“‘和而不同’既可以保持和发扬自身文化的特性,又可以在相互交流与对话中得到发展,并促使不同文化的相互‘认可’。……这种‘认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传统文化中寻找并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1]所以,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我国道德教育应该顺延这一思路,一方面吸纳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作为德育资源;另一方面把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推向世界。就此而言,美国可以向中国学习借鉴,彻底放下意识形态区分敌友的冷战情怀。纵观近些年的美国道德教育,虽然稳中有进,但不加区分地抵制所谓“文化入侵”,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的作法未免风声鹤唳,把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道德文明拒之门外只能令其固步自封,形成文化极端主义,例如,美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时至今日依然婉拒中国孔子学院的进驻就不难理解了。更有甚者,2013年10月,美国广播公司(ABC)对3岁左右儿童的采访秀节目中,几个美国孩子“杀光所有中国人”[2]的言论令世界震惊,而作为成人的主持人却对此不以为然,甚至为其辩护的做法则书写了美国道德教育史上最难堪的一笔。与此同时,美国又借助文化载体向世界大肆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搞起了“文化殖民”主义,美其名曰可以增强青年的文化自豪感,实质却在误导民众,遭到了国内像萨义德这般社会学家的强烈不满,也引起他国的高度警惕。“站在21世纪门口的绝大多数民族,完全有理由担心,操纵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手中的全球化力量,终将并且已经成为他们推行新型殖民主义的新式武器……”[3]由此看来,“和而不同”的文化魅力远超美国的文化殖民主义,有能力赢得世界的尊敬。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个人主义(egoism)的兴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己关系一直是道德核心范畴,“人”与“己”二者保持合理张力是互利共赢的间接动力源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引自《论语·雍也》。是指导二者关系定位的黄金准则。它把个人的生存、发展与他人联为一体,互为因果,要求在帮助他人生存发展的基础上谋求个人的大好前程。如此道德原则最大程度上弥合了自我与他人因为竞争关系或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心理隔阂与交往危机,并且化危机为正能量,谋得互惠结果。这是堂堂华夏文明给世界的不朽贡献,更是对外域文化中人己关系的本质超越,为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元文化是文化频繁交往的生态体系,交往不免有冲突,而所有的冲突又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向受教育者传递“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黄金交往法则有利于融洽他们与同学、朋友及社会的交往关系,还可以从“立己达人”的超越行为中体验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无限美感,对促进他们的道德情感大有裨益,这对美国社会日渐兴盛的个人主义(egoism)无疑是具有行为校正意义的。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是美国的立国价值理念,其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经历宗教改革的洗礼,人作为社会乃至宇宙中的最高价值得到了确立。时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风起云涌的人权运动,提出了无论性别、肤色如何,抑或是否为外来移民,他们的人权都应该得到法律平等保护,此时的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登堂入室,红极一时。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价值相对主义成了无坚不摧的信念,个体主义超出了应有的权利范畴,蜕变为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egoism)。道德核心价值和人的主体价值都被逐一瓦解,美国青年学生由于活跃在文化价值思潮的最前沿,自然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而且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在美国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个人主义(egoism)的黑暗面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使得我们的生活既平庸又狭隘,使我们的生活更缺少意义,更缺少对他人及社会的关心。”[4]如若个人主义得不到有效的引导管控,为谋得一己私利尔虞我诈、损公肥私、相互猜疑、冷漠无情就会毫无悬念地成为生活常态,与人相处的基本秩序便会因此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欲望无限,自私自利的个人。在这般社会环境下非但不会保持纯真的自我,还会被迅速感染,抵消他们在学校里培养的脆弱的道德价值观,而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黄金法则可以弥补个人主义带来的缺憾,尽显超越的意义。
3“见利思义”与功利至上
义与利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另一对左右道德走向的重要范畴,对指导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有着特别的意义。仁义道德在二千余年的文化发展史中一直都是无可争议的主角,而功利观念也从来没有像在美国那样被奉为佳皋,人们相信,见利忘义是那些毫无德性的小人们的文化标签,只有见利思义才是德性高妙的君子所为。“义者,宜也”*引自《中庸》。意指适宜,要在道德价值判断面前作出准确无误的选择,是真伪君子的辨识标准之一。所以孔子才说:“君子义以为质,”*引自《论语·卫灵公》。要求但凡圣贤君子都应该“见利思义”,蔑视唯利是图的无德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引自《论语·宪问》。。荀子则把义利关系上升到国家治国安邦的政治高度,“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引自《论语·里仁》。,足见其利害关系。可以说,以义制利的道德价值观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鲜明特色,对扼制社会中的功利化倾向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价值引导作用。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中,“见利思义”的宝贵遗产也做了现代意义的积极转化,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义利观的必要组成部分,继续引领着多元文化视域下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此相反,功利至上的价值观念在美国200余年的文化发展进程中从来都是难以撼动的关键角色,功利至上源于实用主义哲学,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欧洲的移民潮让实用主义在美洲新大陆扎下了根。后经本土的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等人的深化发展,已经彻底渗透到了美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占据了美国公众价值观的主要位置。二战之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但让美国政府尝到了“科学就是生产力”甜头,也让民众坚定了功利带来幸福生活的信念。遗憾的是,功利至上的实用主义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功用并不意味着它在人文社科领域也能百试不爽。事实证明,它的催化作用事与愿违,按照功利原则协调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时举步维艰,功利原则可以让人们因功利而重新调整人际秩序,但无法保持长期和谐;可以战胜自然,却连遭海啸、地震、山洪、大火、极端天气的无情惩罚;可以得到远超前人的丰富物质,却难得片刻的精神安宁,人类社会再也难见共享的道德价值秩序,反被虚无主义压抑的头痛欲裂。同时,美国衷情于发展功利性学科,致使道德教育荒废一边,人文学科受尽冷落,学生的功利心态犹如脱缰的野马四处狂奔,只要有利可图便可放下一切顾虑,想尽一切手段达到目的,最终落得个“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结局,实难让人恭维。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见利思义虽非十全十美,但相对于弥漫在美国社会里的功利至上观念已是巨大的价值超越,无论是校正学生的功利情结还是指引全体社会走出物质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的泥潭都有现实指导意义。
4“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
“天人合一”的道德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不同于世界其它民族的独特生态和谐思想,这里的“天”并不尽指纯粹的大自然,更像是自然、规律、天气等不同元素的综合指称,它的意义超越纯粹的自然,有着某种神秘的气质,如若人的行为有违于道德原则,就会受到源自“天”的惩罚。这种古朴的生态和谐思想源于我国古老的农耕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亲密无间,它是生存的物质基础,先秦时期的儒家和道家都对以“天”为代表的自然赋予了诗意般的描写,将其幻化为人们诗意栖居的曼妙之地,此时的“天”开始从纯粹自然状态转化成了向人们提供精神寄托的审美对象。到了西汉董仲舒创设的“天人感应”之说则给“天”赋于了某种人格,令人们不仅衷情于它,还敬畏于它,此时的“天”有了超越一切的心理影响力,深深地扎根在了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之中。如果要生存,需仰仗于“天”,如果要审美,“天”是最佳对象,连国运兴衰都需向“天”占卜问询。显然,有了这种对“天”的无限尊重,无疑大大有利于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与此同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正在成为解决当前世界生态危机的理想药方。可以想象,国家以“天人合一”思想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必然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海啸、地震、洪水才可能渐渐离我们远去,民众以“天人合一”为生存理念便会改变生活中的浪费陋习,环境友好型社会就会呼之欲出。“1989年包括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一批西方学者曾郑重宣告: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慧。”[5]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天人合一”生态价值观的肯定,完全可以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美国的价值哲学源自于西方哲学流派,主客二分的观念由来已久,“征服自然,服务人类”一直都是其奋斗不息的终极目标。但是,征服自然的收获相比付出的代价是不足为道的,科学无法解决生态平衡的问题,而中国“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如果不能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参照内容,着实为一种教育短见和狭隘的文化保护主义。严厉的环境保护法,高额的罚金,漂亮的制度设计虽然在美国已是生活常态,但毕竟还是技术层面的优越,如若能令习得“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配之以法律约束,理想的社会预期才有实现的更大可能。
5结语:借鉴的文化勇气
多元、多样、多变的动态多元文化正在向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延展,从纵向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它是由原先的单一文化相互接触、冲突、融合发展而来,从横向维度而言,它早已超越了文化范畴,与政治、经济、社会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关联这一切的中间介质便是多元文化的典型行为特征——开放性的交往,它也是新世纪中美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但是,中美道德教育的“交往”目的不在于完成任务,而是通过交往途径去比较各自优劣,借鉴对方的文化优势为我所用,这种借鉴无疑需要文化勇气。中国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借鉴早已有之,从上世纪30年代对杜威“生活教育”论的引进到当代对美国德育体制和方法的学习,收获颇丰。
从美国的文化发展历程看,它也曾经向域外文化学习先进经验,比如,仿照宗主国英国的模式建立早期的大学,引入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20世纪50年代,受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刺激,美国迅速颁布《国防教育法》(NationalDefence Education Act),以教育改革弥布与苏联的科技实力差距;20世纪80年代,冷战中的苏联全面超越美国,后者随即发布《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教育报告,希冀用教育改革扭转国运不济的颓势,正在此时大学生道德教育受到举国上下的空前重视,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道德教育对自我纵向的继承颇多,横向借鉴学习他国,尤其是中国的则凤毛菱角。这些教育改革均是在立国危机、生存危机、优势危机的特别时刻才向他国借鉴学习,实属权宜之计,而且借鉴的国家多为西方强国,少有东方国家,本质上说还是自大心态作祟,缺乏宽容平和的文化胸怀,事关传承国家意志与文化安全的大学生道德改革更是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横亘于前的防范意识,缺乏宽容平和的文化胸怀,不免让人心生遗憾,在多元文化已成浩荡之势的当代,真诚借鉴他国道德教育的优势应该成为一种“新常态”,显然,美国需要拿出令人敬佩的文化勇气。
参考文献:
[1]汤一介.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J].中国哲学史,2000,(4):44~48.
[2]美白宫请愿要求删除“杀死中国人”儿童讨论节目[N].环球时报,2013-10-24(2).
[3]庞朴.文化一隅[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330.
[4]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的隐忧[M].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5.
[5]王殿卿.东方道德研究:第三辑[M].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171.
[6]王佳.论普遍伦理建立的可能性[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
[7]王敬华.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与和谐世界[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3-17.
[8]毕云芝.传统“中和”哲学与构建和谐社会[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3-58.
责任编辑:沈宏梅
Value Transcendence: Cultural Comparison on Moral Education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
ZHU Hailong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Abstract:Compared to the developed culture of American society, the advantage of China's traditional moral culture is neither in technology nor practice operation, which is based on Confucian culture as well as the fusion of Buddhism and Taoism, having the cultural concept of value transcendence. It contains harmoniously tolerant attitude when it faces the heterogeneous culture, the concept of oneself that makes others succeed if you want to succeed and makes others be sensible if you want to be sensible, and the value judgment of coming up with morality first when you see goods and the spirit of transcendence that is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ese are enough to make our moral education be out of the ordinary. Compared to the strong attitude of America cultural colonization,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supreme, values of stressing interest and view of nature that make subject and object separate, China's moral education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 America society can learn some useful value resources from it.
Keywords:value; transcendence; Sina-USA; moral education; culture; 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D6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1-0089-04
作者简介:朱海龙(1977-),男,新疆塔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道德心理与文化心理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项目(15JD710073);广东省2014年教育科研重大项目(2014JK2014)
收稿日期:201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