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2016-03-22梅建青潘铭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江苏常州213164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培智学校实施开发

梅建青 潘铭(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常州 213164)



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梅建青潘铭
(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开发了一至九年级共九册数学活动校本课程,并组织了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生对数学活动产生了兴趣,学生及课题组的老师都获得了发展。最后,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探讨和建议。

关键词: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开发;实施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国内一些培智学校根据本校培智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相继开发了培智学校数学校本课程,如,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开发的《实用数学教材》、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达敏特殊教育学校开发的培智学校支持性教育教材《快乐生活》等,这些教材均符合本地培智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培智学校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课程适应性不足,很难适应特殊儿童个体差异极大的特点[1],也不适应全国所有地区智障儿童数学学习的需要。

通过文献查阅,发现研究者较多是从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研究,缺乏对数学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系统研究。有研究者仅提到了活动课程,如,王伊友在2012年主编的《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与发展模式及建设标准》中提到:“一些特殊教育学校所探索的综合主题教学、单元教学、实践活动等教学实践已经在课程综合化上进行了一些尝试。”[1]因此,在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的开发与实施”这一课题是有价值的,也是有意义的。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培智学校学生”是指在本校就读的智力落后学生,本课题“培智学校学生”包括语言发展异常、广泛性发育障碍及脑瘫学生。

“数学活动课程”是指由学校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以实践性、自主性和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数学课程。

“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是指为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开发的,适宜于智障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课程,是以操作活动、实践活动、游戏活动、亲子活动及综合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课程,即学生在课堂中,是在活动中巩固知识,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在活动中进行康复训练。是现有培智学校数学常规课程的辅助和拓展。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和研究中外有关活动课程的理论及实践经验,进行整理,并在课题研究中供实验教师借鉴;开展课题研究理论培训、活动课的设计培训等。其次,采用了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本校智障学生的调查,研究智障学生心智发展的障碍及适合本校智障学生今后生活必须的数学知识,使研究更科学,设计的活动更适合本校智障学生的需要。本课题重点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反思——调整方案——再实施方案,并对研究进行反思和评价。再次,还采用了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者观察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亲子活动情况及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

四、研究内容

(一)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开发的目标。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发要考虑这样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其次要考虑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再次要考虑课程要具有为学生走上社会及康复的服务功能。在数学活动中,学生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过探索和合作,活动与思考,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收获,在能力上有提高。

基于这样的认识,制订了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的目标:

1.通过培智学校数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形成合作意识,获得探究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2.通过培智学校数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发展。

3.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二)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本课题按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序列,研究与常规数学课程相协调、与培智学校学生身心特点相匹配的,又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培智一年级至九年级的数学活动课程。同时考虑到“智障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能将学校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经验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去。”[1]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开发这样四类活动课程:

1.课堂操作活动。培智学校数学课程,不仅要为学生以后的生活需要考虑,也要为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空间观念发展考虑,而操作活动,既可训练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操作中发展,由此,开发了以操作活动为主的活动课程。

2.课外实践活动。培智学校数学课程强调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更强调学生学习的数学的有用性和必要性,强调学以致用。因此,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开发了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数学活动课,而实践活动可以是模拟实践活动课,也可以是真实的数学实践活动[2]。

3.亲子调查活动。亲子活动不仅可以亲子共同开展数学活动,发展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良好态度行为的形成。因此,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开发了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的亲子活动课程。

4.综合活动课程。本课题提出的综合活动是指本校的数学活动与康复训练整合的活动。具体是指在数学课堂中,学校教师和家长依据医学诊断结果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康复训练,即把康复训练贯穿于数学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既学到数学知识,又得到康复训练,同时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因此,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开发了数学活动和康复训练整合的综合课程。

表1 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内容

续表:

(三)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的实施。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课程目标的研究、课程内容的研究、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和课程实施评价的研究四个部分,也是研究的四个阶段,它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在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

1.操作活动课程实施中学具选择和使用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对操作活动课的学具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了专题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教师选择的学具既要能吸引学生,又要朴素、平淡,学具也尽量要统一且不要太鲜艳,以学生喜爱为标准[3]。在课程实施中选择的学具要新颖;选择的学具要实用;学具可就地取材,也可自制。使用学具时,学具要用在关键处;学具不等同于教具使用;应创造性地使用传统学具[4]。

2.数学活动课堂中教学情境的设计策略的研究。课题组得出的结论是: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创设情境,且多媒体情境是教学情境中最有效的情境。在课堂实施中要创设有趣味的情境;创设生活性的情境;创设形象性的情境;创设匹配的情境;创设具有问题性的情境[5]。

3.数学活动过程中同伴互助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课堂活动中同伴互助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提出“导师制”的尝试,即低年级学生由辅助教师作为导师,定点对A、B、C三类学生中的C类学生实施指导与帮助,中、高年级学生则改由组长负责制,即经过培训的组长作为导师,对C类学生实施帮助,且中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重点关注同伴互助的过程,对导师进行督促和指导[3]。

4.数学活动与康复训练有效整合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数学活动与康复训练有效整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进而提出有效整合的三个策略。第一,多感官参与促进整合目标的实现的策略。在数学教学中,常常需要视觉、听觉、触觉和本体觉等多感觉共同参与,并通过各种不同的感觉来学习符号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因此多感觉的参与既是数学学习的需要,也是康复训练的目标。多感官互动训练和数学学习活动进行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动手操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对声音及颜色的分辨力,提高学生本体觉水平,改善平衡能力,同时通过对多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实则对智障学生的大脑进行了有效刺激,也对学生大脑的分析、综合和调节活动进行了锻炼,促进了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且在多感官训练中整合数学学习活动,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有提高。第二,游戏贯穿整合活动的始终的策略。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有计划地嵌入康复活动,寓教于乐,乐中康复,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的某些机能得以康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充分融入大运动训练等康复活动。第三,器材协助整合活动的完成的策略。由于智障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整合教学中要充分使用器材将抽象、晦涩的数学知识用学生最易理解的方式展现出来,而器材的使用又恰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康复需求。因此在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借助蒙氏学具、传统活动器材进行操作活动。

(四)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的评价。活动课程是需要评价的,一方面要对每一节活动课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参与活动后的效果,同时,还要对活动课的实施老师进行评价,评价老师在活动课中的作用和地位,评价老师的组织活动的有效度;另一方面,必须通过专家、同行及课程实施者对这一课程进行评价。

课题组设计了学生活动评价表。评价表分别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及学生学习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评价”分为:积极、主动、一般、被动和有进步五级,“学生学习活动效果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有进步五级。常态课,上课结束后,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并进行汇总,然后自我反思评价。研究课,则在上课教师和主评教师一起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及学生“参与活动后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上课教师根据评价表进行自我反思。

课题组还组织对施教老师进行评价。课题研究课结束后,由课题组全体教师对学生及施教老师进行全面评价,然后由主评教师具体撰写评课意见。

课程实施阶段,课题组还定期请教科研专家对课程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五、研究成果和分析

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二年多来,课题组成员且行且思,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活动课中,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研究者观察到学生对数学活动课产生了兴趣。如一位老师在复习“6以内数的认识”时,创设了活动情境:小动物带礼物到小猪家作客……动物们回家时,小猪要给小动物回赠礼物。小猪回赠礼物时制订了规则——由小动物们掷骰子决定,每个小动物都可以掷一次骰子——骰子上有1日6个数,掷到几,并正确从布袋里摸出相应礼物的个数,就可以把礼物带回家。有礼物?礼物还由自己掷骰子决定?学生一下来了兴趣,这一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学生个个“玩”得开心:A类同学掷前就想好,想要拿最多的礼物,就要掷出6,他先找到6,轻轻掷一下,得到“6”,并顺利地拿走了礼物,更有同学把小聪明发挥到极致,还想好了要什么,掷后摸礼物时“挑”出自己喜欢的礼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玩”,在玩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进步。

(二)促进了学生多方位发展。通过数学活动课程的实施,学生渐渐有了些合作的意识,探究的意识。比如,在“跳格子”活动中,担任裁判的学生“公正执法”,其它组的同学还能监督裁判的工作,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也能按各自分工,完成任务,A类同学生通过探究,还有自己的思考。课通过对家长的访谈发现学生在家庭中有了较大的进步:有的学生学会了系鞋带;有的学生学会了“数苹果”;还有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学会了购物;还有学生学会了乘车;还有的学生愿意和其它孩子一起玩了,在亲戚聚会时也愿意“表演节目”了等等。

(三)增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课题组成员在行动研究中取得专业成长,对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的认识由模糊逐渐清晰,教师的实践由消极应付到积极参与。教师的数学活动方案设计能力、数学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得到增强。课题组成员在省特殊教育刊物上发表课题论文12篇,同时有2篇论文在省、区级论文大赛中获一、二等奖。其中课题组老师的课题专题论文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引得特殊教育同行的好评。课题组有三位成员分别被评为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和常州市教坛新秀,三位老师在市、区基本功竞赛中获一、二等奖。

(四)获得了丰富的课程建设资料。课题组创建了《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网站,网站设了四个栏目:计划总结、学习资料、活动信息和研究成果,方便大家进行交流、分享。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撰写了较高质量的案例,发布在课题网站上,以供交流和学习。

六、讨论

我们课题组成员在阶段总结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反思,我们认为,在下阶段的研究中,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优化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的专题内容。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的专题内容应按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序列,螺旋上升的原则,开发出与常规数学课程相协调、与培智学校学生身心特点相匹配,又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虽然九册数学校本活动课程已已编辑完成,但而还未达这一要求,很多还是零碎的,系列性不够,低年级和康复结合得也不够。之后应在实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使其更能满足智障学生的需要。

(二)规范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的评价。目前,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评价还停留在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评价中。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对数学活动课程本身作,以及对数学活动课程的实施采用科学的标准作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加强培智学校数学活动与康复的有效整合。“医教结合”已被教育部写入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课题研究中,虽然也在研究把数学活动与康复活动进行整合,但受传统教育观影响,导致培智学校数学活动与康复有效整合不够,研究得也不够深入,如何有效整合,如何评价整合的有效性,这都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与文献:

[1]王伊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与发展模式及建设标准[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2.5:40-40,42-42,44-44.

[2]梅建青,袁丽娟.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4(1):28-30.

[3]梅建青,谢芬.培智数学活动课几个问题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5(4):63-66.

[4]袁丽娟,梅建青.培智数学活动课学具选择和使用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5(1):84-86.

[5]梅建青,魏丹.培智学校数学课创设情境的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版),2015(5):40-42.

[责任编辑王占峰]

基金项目: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培智学校数学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梅建青(1962-),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收稿日期:2015-05-04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6)01-0085-04

猜你喜欢

培智学校实施开发
培智学校多元教育对象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探究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培智学校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