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生理论的丰图义仓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

2016-03-16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遗产保护再利用

叶 玲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99)

基于共生理论的丰图义仓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

叶玲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99)

摘要:丰图义仓具有特殊的建筑形式与精巧的结构,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丰图义仓进行遗产保护与开发,有助于促进当地文化资源的集约式发展,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层次。目前丰图义仓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迫切需要加大保护力度。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分析了陕西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共生利用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可行性策略,目的在于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共生理论;丰图义仓;遗产保护;再利用

陕西省大荔县素有“三秦通衢”之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与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图义仓坐落于大荔县朝邑镇,为清代军机大臣阎敬铭倡议修建。丰图义仓设计精巧,布局合理,为研究我国古代仓储建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是研究陕西地区军事防御、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料。丰图义仓作为蕴含丰富人文价值的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代表着一段历史,也代表着一种建筑特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要求我们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借助共生理论探究生态保护与文化遗产利用的关系,以促进丰图义仓的再利用与良性发展。

一、共生理论的内涵与相关研究概述

1.共生理论的定义

“共生”一词源于生物科学中,涉及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多个分支,具有丰富的内涵。所谓共生,核心内容就是共存与共赢,是抽象名词。1879年Anton deBary提出共生理论,阐述了不同生物群落相互适应,不断传递生命能量的“共生”现象。随着共生理论的不断完善发展,如今共生理论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成为一门具有独特逻辑思维的理论体系。共生理论指出无论是同类单元,还是异类单元之间的共生,都存在不可替代的关系,并且是相互促进与补充的。黑川纪章提出将共生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认为城市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是环境、资源、人口等多个共生元素构成的集合,体现了城市的多样性与开放性。[1]25共生理论为我们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途径,也为多个领域的共同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野。

2.共生理论在遗产保护中的相关研究

共生理论在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应用,体现了现代化发展与遗产保护之间的共生关系。我国学者在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方面均提出基于共生理论探讨资源开发的新模式。国外在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在全民意识、遗产保护规范、共生理论研究深度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我国对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起步较晚,对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2006年“世界遗产日”之后,国内学者重视起了遗产保护工作,也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并且由单一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变为基于共生理论向遗产保护的专业性方向发展,开展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案例也在增多。

二、丰图义仓的历史沿革

1.清代陕西粮仓的历史

清政府自建立以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仓储建设。清代沿用前朝与仓储有关的制度,以常平仓作为官仓,以社仓作为地方管理的粮仓,而将民间自行筹资兴建的仓储称作义仓。根据《陕西省志·粮食志》关于清代陕西粮仓的记载,清代的常平仓制度自康熙末年始建,到雍正十三年(1735)逐渐趋于完善。此后,由于陕西兴建义仓,常平仓便逐步被义仓所代替,到光绪年间逐渐消失。清代陕西社仓,绝大多数建立于雍正年间。雍正七年(1729)陕西总督岳钟琪根据户部所设社仓条例,颁行《陕西社仓条例》16条,号召各地兴建仓库,储粮备荒。咸丰八年(1859),陕西农业获得特大丰收,农民手里余粮很多。陕西巡抚曾望颜制定《义仓章程》12条,发出告示,倡议在全省范围内,乘粮食丰收的大好时机,劝捐积谷,创办义仓。此后,继任巡抚谭钟麟、冯誉骥积极响应并推行曾望颜的倡议,经过20多年努力,至光绪五年(1879),陕西各州县已建起义仓1600多处。[2]136由于清朝末年常平仓逐渐荒废,无法发挥储粮备荒作用,义仓的作用逐渐凸显。丰图义仓就是这一时期大办义仓的产物。

2.丰图义仓的政治经济背景

19世纪中期,清廷面对内部农民起义与外国列强的侵略,其政治统治遭受巨大打击。同治年间太平军两次进陕,掀起了关中地区农民起义运动的浪潮。陕西地区很多农民揭竿而起,加入反抗清廷暴政的斗争中。此后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对清政府造成极大的威胁。清廷为尽快筹集军费镇压太平军,加强了对包括陕西在内民众的搜刮,进一步激发了百姓的反清情绪。1962年陕西华州地区爆发回民起义,多地回民纷纷响应,掀起了回民反抗清政府的武装斗争,直接动摇了清政府在西北地区的统治。为镇压西北地区农民起义,清政府急命直隶提督成明率领精兵增援。此时起义军趁清廷东部兵力空虚,一并向合阳、澄城发动进攻,切断了清军的军用补给。虽然回民起义以失败告终,但也使得清廷损兵折将,严重打击了清廷在西北地区的统治。为供养军队和休养生息,储备粮草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国内严峻的形势,户部尚书阎敬铭提议建造丰图义仓,为西部军事防御提供支持,也给这座古建筑蒙上了独特的历史色彩。

在北方各省中,陕西省是我国古老的农业区之一。陕西尤以关中平原的自然条件优越,自周朝至隋唐一直都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明清时期,陕西的社会经济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加、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商品经济也得以进一步发展。清朝邑城位于崖坂之下,此地正为黄河西岸低地,地形卑湿,黄河大汛时,洪水可直抵城下,河宽达18千米。故城仓廒,谷多霉腐;加之坂下宽阔的黄河河谷,面积巨大,河西朝邑县河滩,今测算其为300平方千米,可得40万亩耕地,这一地区,旱则大丰,涝则大歉;丰则有余,粮价低贱,歉则成荒,粮价腾贵。丰图义仓正可以作为一个调节库,丰年入,歉年出,既可增加财政收入,又可防荒防灾。

3.丰图义仓的起源与发展

朝邑古仓可考证的历史,可追溯到隋代的永丰粮仓,589年建于朝邑沙苑。《续朝邑县志》载:“唐高祖自河东引兵济河至朝邑,设与长春宫,休假样式,仍资永丰仓为用,后尝命太宗镇此。”[3]776

清朝时期,由于原生宗族与基层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一直无法理清,导致血缘划分与基层组织管理之间的交叉重叠。在地域组织管理中,尽量将具有血缘关系的组织划分为一甲,以保障宗族与行政控制的一致性,这样就使社区赈济以甲为单位和以宗族为单位差异不大。丰图义仓就是地方乡绅民众共同出资,由户部尚书阎敬铭倡议修建,以甲为单位进行施赈救济的。自光绪八年(1882)动工,至光绪十一年(1885)竣工,历时四年,耗费白银三万多两。根据《朝邑丰图义仓记》记载,丰图义仓仿照苏州丰备义仓的规制设计,由“官督而绅办之”*参见张明善《朝邑丰图义仓记》(1920年)第43页。。丰图义仓建成后可存储粮食总量超过五百吨,在历次重大灾荒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陕西省志》记载:光绪二十六年大饥,大荔县开义仓放赈,按户散粮。民国八年(1919),陕西地区发生大面积旱灾,饥民遍野。大荔县及时开仓放粮,帮助百姓渡过灾荒。[2]156解放战争期间,丰图义仓在支援前线粮食供给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是解放西北的功臣之一。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丰图义仓一直由地方粮站进行管理,正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丰图义仓依然发挥着储粮备荒的作用,为保护一方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丰图义仓的规模与共生发展现状分析

1.丰图义仓的选址

一处大型仓储建筑的选址至关重要,必须考虑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丰图义仓地处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的关中盆地,有广袤的河滩和台塬,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独特。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经济发达地区,但也是旱涝灾害多发地带。选此造仓,正可以起到调节作用,丰年入,歉年出,赈灾备荒。

丰图义仓位于黄河西岸的老崖上,坐东面西,东、南、北三面系悬崖绝壁,高出地面25米,地势高险,土质坚硬,通风干燥,排水方便,无渗水塌陷之虞,适宜粮食储存。这一地带扼守古渡驿道,自古就是秦晋交通的要道。义仓北临临晋古道,东临黄河,无论陆路还是水路均十分方便,便于谷物的纳入和调出,有效地保证了粮食的补给。更为重要的是,因地势高显,进可攻,退可守,居高临下,占据了有利的制高点,也可作为一个军事堡垒,守卫着崖下的古朝邑这一历史军事重镇。

由此可知,丰图义仓的选址既考虑了仓储的性质,又兼顾到其军事意义,经过周密筹划设计而定,体现了粮仓建筑选址的传统理念,也展现了丰图义仓所处地带的自然地理概貌和经济发展状况。

2.丰图义仓的建筑

丰图义仓建筑格局总体酷似一座城池,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坐东朝西,依山就势,夯土筑城,东、西、南面筑墙,墙外有壕沟,北侧临绝壁,不设墙。外城墙东西长约277.33米,南北宽约192.81米,总长度约580 米。城门西开,门洞高大,门扇厚实,并有望孔和射击口。外城是义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内城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高8米,墙宽4米,周长430米。内城外壁全部用青砖砌筑,城墙南面洞开东西两门,城墙中部镶嵌“丰图义仓”四个石刻字。[4]为发挥丰图义仓的粮食储备作用,建造时充分考虑防虫、防潮、抗震等因素,在排水设计与建筑格局方面十分巧妙。从建筑格局方面看,不同的仓房以厚实的墙体相互分隔,墙体向上收分,以承载存粮时形成的巨大侧压力。而厚实坚固的墙体不仅具有防火、防潮的作用,也发挥着隔热、保温作用,可以防止外界温度对粮食的影响。仓城顶部设有12个排水区,仓顶积水可以通过排水槽进入内院,避免了对仓房墙体的侵蚀。城池中间为晒谷用的院落,内院地面向南面略微倾斜,方便雨水进入排水沟中。院落十分宽广,正中央为蓄水天井,可以作为救火的近水源,存储和调取粮食互不干扰。

总之,丰图义仓从选址、布局、构建等方面都展示了周密合理的技术,集成了军事防御、储粮备荒等功能,被称为“天下第一仓”。

3.丰图义仓的共生发展现状

丰图义仓坐落于大荔县朝邑镇寨子村,在建成的100多年中经历风雨沧桑。根据我国粮食储备局统计,丰图义仓是当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粮仓。我国文化部于1978年对丰图义仓进行了翻修加固,以保障其储粮质量。[5]如今丰图义仓作为大荔县粮站的粮食仓库,每年调运储存的粮食超过两千吨,也是陕西地区重要的粮食中转站。丰图义仓整体属于一个城池结构,占地面积20多亩,位于干燥通风的山坡上,十分适合存储米粮。院落西南有坡通往仓顶,仓房顶部平铺青砖,边缘堆砌栏墙,并设有排水沟道,方便翻晒和搬运粮食。丰图义仓内有58个小仓室,若全部储满粮食,可容纳粮食超过三万多石。但是目前丰图义仓经过风雨侵蚀,部分城墙表面已经出现裂缝,墙体与廊柱也有明显的腐蚀风化痕迹。由于仓储所在地经过多次山体滑坡,局部塌方土量逐渐增多,加上排水系统不通畅引发的积水,进一步加剧了对丰图义仓的损害,迫切需要关注与加强保护。

四、大荔县文化遗产保护与共生开发利用存在的制约因素

1.缺乏共生理念与意识

陕西省大荔县拥有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托市场化机制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保护与开发包括丰图义仓在内的文化资源,将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过程中,从中央还是地方都忽视了社会转型期存在的负面因素。面对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冲击,人们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逐渐变为追求物质与经济效益,传统的物质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导致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逐渐流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整个社会变得异常浮躁。大荔县在城市规划与现代化建设中,也忽视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共生理念与意识,导致大量宝贵文化遗产遭受严重破坏,也导致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政府部门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力度不够,对于包括丰图义仓在内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理性认知,无法提出成熟可行的共生保护方案,导致对于已有的损害无法有效遏制,自然无法保障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2.缺乏共生的动力机制

个人的需求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包括精神需求、生理需求、情感需求等。我们可以将人们的生活分为精神、物质与灵魂三个层次。之前大荔县在大力推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过于看重物质层面的建设,忽视了文化资源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缺乏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动力机制。当地领导无法正确认识以丰图义仓为代表的文化遗产的作用,自然缺乏基于共生理论的遗产保护行为。部分地区虽然倡导大力开发文化资源,但实际运营过程中,仅是对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等文化资源的静态展示,缺乏与市场机制的对接,也没有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使得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利用程度偏低。目前以丰图义仓为代表的古建筑,正面临着腐蚀风化、毁损的风险。由于这些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快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以市场化机制为文化遗产保护注入动力,平衡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而非单纯重视利用而忽视了文物保护。

3.缺乏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支撑设施

以往大荔县境内的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很难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有力支撑。由于交通相对不发达,加上政府对当地文化资源宣传力度不足,很多文化遗产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并不高,也阻碍了当地文化资源的再利用。例如,作为“天下第一仓”的丰图义仓,具有多方面的保护价值,也是大荔地区的历史见证,对于现代人汲取粮食存储与建筑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过去大荔县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缺少相应的防护设施,导致部分村民在丰图义仓所在地修建窑洞,致使丰图义仓周围崖壁坍塌严重。同时大荔县文化传媒产业起步较晚,加上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与影视传媒相关的通讯技术设施落后,缺乏对丰图义仓等遗产的宣传推广,使得外界对当地的文化资源知之甚少。加上当地政府缺乏文化资源宣传与保护意识,缺乏基于共生理念的文化资源传承精神,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方面,缺少对文化资源的正确效益评估,也忽视了文化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五、基于共生理论的丰图义仓的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

1.增强对文化资源的宣传开发力度

针对之前大荔县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借鉴共生理论,坚持先保护后利用的原则,加大对丰图义仓等古建筑的保护力度。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包括丰图义仓在内的物质遗产遭到严重破坏,也对古代文物保护带来了不良影响。对此,地方政府应该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各级管理机构加大对文化资源保护的力度,切实建立各类文化资源保护机制。依据共生理论与统筹兼顾原则,深入挖掘不同文化资源再利用的潜力,做好地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民俗特色开展区域性保护。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寻求企业赞助的方式,积极搜集与本地文化资源相关的素材,并且筹资拍摄影视文化作品,采用放映宣传片的方式,让当地民众深入了解文化资源的类别,明确保护文化资源的作用,并且参与到文化资源保护与宣传活动中。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新媒体工具开展文化资源宣传推广,采用旅游宣传手册、宣传网页的方式,将包括丰图义仓在内的文化资源展示给更多文化消费者,扩大大荔县文化资源的传播范围。

2.以旅游开发为主体的共生策略

大荔县拥有包括丰图义仓在内的丰富文化资源,它们是文化、历史与情感的象征。政府部门可以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基于共生理论促进旅游产业开发,进而提升当地的综合竞争实力。一方面,大荔县可以对丰图义仓等古建筑进行适当改造,保留其具备的基本功能,并且通过完善周边休闲娱乐设施,如建设酒店、纪念馆与美食街等,使其与住宿、餐饮、文化教育等相结合,构建具有人文情怀、安逸、舒适的旅游环境。另一方面,大荔县可以将本土风味小吃、特色物品、名胜古迹、民风民俗等进行整合,打造具有本土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合理的区域旅游产业规划,改变原来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促进多样化文化产品的协同整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链。同时以大荔县作为中心,采用多种途径、方式对周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融入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中,增强旅游产品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娱乐性,以满足信息时代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地方政府也可以采用互联网、乡镇会议等方式,加强宣传与丰图义仓等相关的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信息,增强当地民众的自豪感。采用网上投票或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到文化资源再利用活动中,要求民众为丰图义仓的开发保护献计献策,争取获得更多民众的帮助,体现政府决策的民主与公平性。

3.完善基础设施促进转型升级

大荔县应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尽快做好丰图义仓修复工作,制定丰图义仓边坡抢救加固方案,根据文物保护原则,保障古建筑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在城墙与仓城中设置长期监测点,保障建筑遗迹保护在可控范围内。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快建设与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配套设施,例如在丰图义仓周边修建文化广场、公园与商业中心等。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积极引入新技术与新设备,以良好的交通条件与移动通信设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效益。大荔县近年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精心制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地方政府组织倡导各乡镇、村庄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对乡村风貌的恢复和对古建筑遗存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4年大荔县至西安高铁的开通,加上乡村公交、大巴的增多,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如今坐高铁游大荔成为该县的宣传名片,解决了远途游客长途劳顿的问题。统计表明,2015年十一期间陕西大荔县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超过15万人。大荔县政府人员表明,目前大荔县依然将文化资源开发作为重点,加大对天下粮仓——丰图义仓的宣传力度,力争将其打造为国家级5A景区,且不断完善周边配套设施,以文化资源开发推动大荔县旅游产业升级。

4.建立公众参与的文化遗产自治保护体制

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乡土社区是丰图义仓等文化遗产的存在基础,凝聚了乡土民众的文化传统与习俗规范。可以说离开了这片土地,文化遗产保护就失去了意义。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土文化遗产的利用价值正被挖掘,对于这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影响到当地人的生存发展,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益。鉴于此,大荔县结合共生理论,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文化遗产自治保护机制,鼓励当地民众参与本土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提高对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视,全面呵护本土文化权益。这不仅是保护文化资源多样性的需求,也是现代化建设中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方法。对丰图义仓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要求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结合政府部门与基层社会力量,建立具有约束性的区域文化资源自治机构,对文化遗产组织与保护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提升文化资源的再利用价值。政府部门应该有效保障基层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基层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熟悉文化遗产保护运作规范,把握丰图义仓等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时代脉搏,促进市场经济下本土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有序运作。

丰图义仓是我国古代建筑遗存的特殊存在,是陕西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对象,也为研究我国古代仓储文化、政治经济提供了价值信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本文从共生理论层面提出设计策略,对丰图义仓的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逻辑思考,有助于地方政府转变传统遗产保护理念,明确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大荔县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建构合理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体系,从本质上分析丰图义仓等文化遗产保护的制约因素,加大对丰图义仓的保护与开发力度,保障当地民众与文化遗产的和谐关系,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乡镇活力,以发挥文化遗产再利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日]黑川纪章.共生思想[M].谭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 刘永端.陕西省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3] [明]王学谟.续朝邑县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 杨宇峤.百年仓廪,邑城屏藩——解读清代丰图义仓建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7-52.

[5] 杨政,秦建明,魏叔刚.丰图义仓调查记[J].考古与文物,1995,(6):6-9.

【责任编辑马俊】

The Design Strategy Research on the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cycling of Feng Tu Yi Cang Based on the Symbiosis Theory

YE L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Abstract:Feng Tu Yi Ca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with special architectural form and ingenious structure. In terms of its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Feng Tu Yi Cang can help to promote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Because of a certain degree of damage, Feng Tu Yi Cang demands to strengthen its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symbiosis theo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striction factor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ymbiosis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comes up with the feasible strategies of the region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cycling.

Key words:symbiosis theory; Feng Tu Yi Cang; heritage protection; recycling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11-0016-05

收稿日期:2016-03-15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清代丰图义仓与民间仓储研究(12JK018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陕西仓储与社会保障制度(2015H015)

作者简介:叶玲(1964—),女,陕西子洲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经济史、秦东历史文化研究。

【秦地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遗产保护再利用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老字号”川菜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方略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废旧物”再利用探究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若干问题分析
废旧材料在建筑创作中的再利用研究
废旧木质家具的改造和再利用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