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位的德育内化机制探索
2016-03-16李琴
李琴
(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以学生为本位的德育内化机制探索
李琴
(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学校德育的低效一直给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很深的困扰。只有转变“社会本位”的德育观,回归学生本位,立足于“为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把学生主体发展与人格完善的需要作为德育内化的动力,使学生感受到个人成长的内在需要和德性的力量,德育才会真正对学生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学生本位;德育;内化机制
一、德育的困境与现代德育的主体回归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低效一直给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尽管政府和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也投入相当大的人财物力,却发现德育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一部分学生对德育工作存有抵触情绪,在心理上疏离,行动上被动应付,道德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足,参与程度较低。追本溯源,也许我们应该在教育观念上寻找原因。我国是一个社会本位文化深厚的国家,传统德育十分强调它的社会性功能,其最高价值就在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在这种理念指导之下,大多数德育工作者习惯于以社会为本,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工具而不是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在这种“社会本位”德育观的指导下,在德育过程中的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方式、方法的使用上必然忽略个体的主体性特征和需求,远离了人性的丰富和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以社会为本位的、忽视人的主体价值的德育功能观,喜欢宏大叙事、脱离社会生活的德育内容,强制灌输、空洞说教的德育方法等,越来越与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悖,更与主体意识日益觉醒的新生代青年人的思想状况不相适应,这是造成学校德育长期缺乏实效的最主要原因。
著名学者杨叔子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了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如果德育让学生认为只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充当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工具,而不能对个人具有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作用,就会丧失其最深层、最可靠的人性根据。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和更好的生活。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完整、个性丰富、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社会适应良好的全面发展的人。德育要想有效,应该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把学生主体发展与人格完善的需要作为德育内化的动力,使学生感受到个人成长的内在需要和德性的力量,德育才会真正对学生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自此在国家意识层面响亮地提出并得到全社会所认可。教育理论界也由此出现了许多现代德育新理念和实践模式,如“主体性德育模式”“情感德育”“生活德育”模式等,都呈现出浓厚的人本情怀。立足于“为人”,关注人、发展人、成就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个人的权利、利益和尊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确认,个性和主体精神进一步释放,一种新的人文性、主体性、发展性、践行性的现代德育观念正在逐步形成。
二、构建以学生为本位的德育内化机制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探索并实践一条以学生为本位的德育内化机制,应该算是现代德育的有益尝试。这种德育机制改变以教师权威为中心的单向知识灌输模式,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话、分享,强调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整合,以道德体验和实践为基础,“让过去孤立封闭在学校和课堂的道德教育变成一个全息开放的道德教育”[2],让德育入耳、入脑、入心,内化为个人的思想、信念、人格、品德,外化为与此相应的道德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民主平等观念
在传统的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习惯于以权威自居,多采用强制、命令的方法对待学生,学生则处于消极、被动、服从的状态,这是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规定相悖的。现代德育肯定学生的道德学习和品德发展是一个主动自为的过程,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共同参与、互相影响、德性共进。以学生为本位的德育内化机制的理论起点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塑造具有主体意识,具备健全人格、民主精神、以及独立道德品质的现代公民。这一德育模式中的师生是完全平等的,彼此间建立民主、平等、友善、合作的关系。教师对学生不是权威命令和道德驯化,不是号召者、监督者和检查者,而是从理解、尊重和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身心感受和思想实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和个性追求,充当德育活动的协调者、引导者,提供“影响”“咨询”“引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之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进行道德的认知、体验、实践,从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完成道德的内化。同时,在这一德育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也是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教育者既要对学生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也要承认年轻人对时代发展和新事物所具有的敏感性和适应力,善于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真正的交流关系,即对话关系[3],德育才能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从而自觉、自主地参与德育过程。
(二)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激发道德自觉
人的行为总是受身心的各种需要所驱动,内在的情感和价值需要是道德行为发生的基础。当代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在价值观上更具功利性和实用化。简单乏力的政治说教和训责难以让人接受,而从对个人行为的肯定以及关心其个人发展的角度去做德育工作,则往往能使人心悦诚服。教师应寻找出德育目标与学生内在需求的结合点,从学生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出发,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出发,去理解、关心、教育和成就学生。德育应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让学生明白:接受德育的过程,不是被驯化和培养为阶级统治和社会发展的工具,去消极适应现实的社会,而是进行自我和社会认知,了解和掌握这个社会所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和运行规则,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使他们得以据此与自身、与社会和他人建立起全面、和谐的关系,为自己的生存、发展、生活的幸福、事业的成功等营造一种良好的内、外部条件。“在这里,一切规范体系的掌握与遵守不只为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准则,也是为了发展人自身。它对人来说,不只是约束,也是发展”[4]。让德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将德育的内容充分融入生活,用德育的理论去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困惑,而不是纯粹的抽象思辨,使德育更具有人情味和亲和力。只有把学生的兴趣、需要、追求作为德育内化的动力,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德性需要和道德自觉。
(三)创设多元、开放德育,引导学生自主判断选择
对于现代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一个科技高速发展、文化和价值多元的社会。现代传媒丰富便捷,海量的、芜杂纷乱的信息被3G、4G网络、Wifi等高速输送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里,即时地推送到他们面前,又借助各种网络交流平台实现与更多人的交互和共享。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对传统、权威、说教不再轻意附和、响应,而是以一种独立的、批判的眼光审视着各种社会思潮和现象。转型期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改革过程中的某些失误、社会道德风气的滑坡、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碰撞、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等,容易让学生思想上产生矛盾和质疑、迷茫与困惑。在这种状况下,正面的“灌输”和道德强制已显得落后和日益困难。以学生为本位的德育内化机制不偏执于权威教条和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知识灌输模式,而是面向复杂、多元的社会,创设一种开放、互动的德育环境,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过程,学会辨别、分析、比较、选择。同时,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网络社交平台和即时通讯工具,开展师生平等的讨论对话、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社会调研、辩论演讲等丰富多元的互动参与形式,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自主思考、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融通应用、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其学会在文化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实现终身可持续健康发展。这正是现代德育培养学生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四)丰富实践活动,培养道德践行能力
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单靠知识灌输形成不了良好的道德观念与个性品质,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发展道德意识和情感,养成道德行为和习惯。现代德育特别重视道德实践,也不再将德育囿于学校之内,而是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改变“教育的孤岛”[5]状况。以学生为本位的德育内化机制在人本化的学校教育之外,还积极构建以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为载体的德育平台,建立全方位、开放式、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德育模式,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门,融入丰富的社会生活,在实践中获得深刻体验和自我教育,将德育理论真正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认知和信念,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践行。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青年学生逐步走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积累了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逐步树立起了公民意识和责任、义务观念,明白自己是和别人联系着的个体,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关心所在地区的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完成社会角色转变,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协调发展。这种在具体实践中的学习和体验使得责任、使命、人生价值等抽象的道德概念变得真实可感,学生也就有了把道德认知和道德践行相结合的现实途径。
结语
理论的宣讲或文字的书写是容易的,真正困难的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入在实践之中。尽管当前我国已经出现若干先进的德育理念,国家也下发了若干教育改革文件,然而,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人为本”似乎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层面占据主流的仍是以人为工具、以社会为本的德育体系。正如鲁洁教授所指出的:“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6]。在学校之中,“以学生为本”虽然已提出很多年,在实践中却并未得到真正的施行。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功能观根深蒂固,出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考虑较多,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个人生活幸福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较少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模式尚未真正建立。脱离了人本目的,背离了人的主体性的德育过程,空洞的道德规范的灌输,与马克思的人学立场是相悖的,也必将造成德育实效的低下。学校德育要想培养出自立、自主、自强、自尊、自律,有责任、能担当的独立自由的现代公民,必须坚定地、真正地实行“以学生为本”的现代德育体系。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管理者与教育者一起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 2001(2):7-10.
[2]朱小蔓.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创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26-31.
[3][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88.
[4]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37-38.
[5][日]筑波大学教育研究会主编.现代教育学基础[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233.
[6]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3-10.
责任编校谢贤德
作者简介:李琴(1973-),女,山东泰安人,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省级振兴计划项目(2014zdjy061)
收稿日期:2014-12-1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1-0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