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是竞争力 幸福是生产力
——关于升级“实事工程”坐标的探索与实践
2016-03-15卢超英
卢超英
(宝钢股份公司冷轧薄板厂,上海 200941)
人文是竞争力 幸福是生产力
——关于升级“实事工程”坐标的探索与实践
卢超英
(宝钢股份公司冷轧薄板厂,上海 200941)
[摘 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引爆了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点,包括钢铁在内的多个相关产业也将因此获益。但由于钢铁产能过剩,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不会改变,在“买方市场”环境下,同质化竞争将更加激烈,包括员工在内的压力会更大。因此,推进“实事工程”,注重人文关怀,让员工幸福而快乐的工作,做到竞争“无情”,企业“有情”;产品“微利”,关怀“有力”,使“实事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温暖工程”“凝聚力工程”,在增强员工归属感保持业界最优的同时,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关键词]实事工程;人文关怀;幸福工作
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变革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由于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员工的压力感、紧张感和失衡感加剧,对人文关怀的需求与期盼也越来越迫切。本文以宝钢股份公司为例,在新背景下,适应形势发展,顺应员工需求,不断探索“实事工程”内涵与外延,是切实抓住和用好钢铁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钢铁报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宝钢“二次创业”和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员工活力,最大限度投入人文关怀,最大限度提高员工幸福指数,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工会实事工程“做什么、怎么做”的新课题、新挑战、新要求。
一、坚持理念创新,适应“实事工程”新变化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使劳动关系、队伍结构、员工思想、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多元化特点愈发明显。面对黄金发展期、诉求凸显期,公司工会“存活”最久的“实事工程”,面临着思想创新、制度创新、项目创新。在“一切为职工维权、一切为职工争利、一切为职工服务”的新理念下,努力拓宽“实事工程”的领域,较好地适应新变化、破解新问题、迎接新挑战。
(一)适应职工更加关注福利待遇的新变化
员工生活质量决定企业产品质量。以往员工对自己的福利待遇虽很关心,但大多则是“听天由命”,对企业给多给少感到很无奈。而现在由于房价和其他物价上涨较快,无论是已成家的老员工,还是刚进企业的新员工,都感到工作、生活、精神的压力在加大。因此,他们更加关注企业的“精神福利”,对福利待遇期望值明显升高。工会“实事工程”秉承“共建共赢,和谐共享”的新理念,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宗旨,注重对员工的福利凝聚,通过建立员工福利增长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力求做到在职员工有关怀,困难员工有保障,青年员工有憧憬,从而不断增强微利时代下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二)破解职工更加关注环境和谐的新问题
温馨和谐的环境是员工高效工作的前提。过去员工较多关注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人际状况如何,而现在不仅关注所处的小环境是否适应和有利于自己的生产、生活和进步,并且更加关注工作条件如温度、湿度、通风、光线、噪音、清洁状况以及企业内的大环境,甚至关注企业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是否温馨和谐、安全稳定和绿色环保。为适应员工的这种新需求,工会“实事工程”不仅以“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做员工所盼”为要求,更以“生态优先”为理念,从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去谋划和推进每一个项目,较好地实现了用人文关怀温暖员工,用“精神家园”引领员工,用优美环境凝聚员工。
二、坚持调研先行,确定“实事工程”新思路
“实事工程”要准确对接员工诉求与期盼,真正体现“照顾好我们的员工”,切实履行维护职能。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工会找准定位,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制、运行保障机制、动态评估机制。为使实事工程”各项工作要求及重要举措落地,确立了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制度化落实、流程化推进”工作的目标,并在方案设计时植入工程建设理念,牢牢把握“三个注重”,以此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依恋感、幸福感。
(一)注重“顶层设计”
在推进“实事工程”中,工会十分注意研究每年员工敬业度和满意度的问卷,从数据背后看问题找原因,从问卷中发掘员工内心的期盼与愿望。在项目的确定中,按照“重心在基层、重点在建设,以公司为主导、以职工为主体”的要求,设立了“实事工程”建设的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年度目标,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战略性举措与操作性举措相结合。同时,以底线思维来开展顶层设计,针对员工对公司“实事工程”要求多样性且都希望能符合自身需求的特性,广泛征求基层工会和现场员工的意见,并提供多项内容,供员工选择,在既集中又民主的方式下,使“实事工程”更趋完善,更贴近基层实际,更符合员工需求。
(二)注重“系统规划”
工会从“实事工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把握项目全局性、层次性、特殊性,注重系统思考,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位、不同岗位的员工需求,从物质、精神和人文层面,增强员工对“实事工程”的感知度,努力使“实事工程”成效最大化。同时,工会还把“实事工程”作为深化“幸福指数、快乐指数、满意指数”的重要抓手,着眼于在职工幸福度、满意度、敬业度中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在做强“实事工程”品牌中,促进温馨和谐。在充分总结和吸收各基层单位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规范、长效”的日常工作机制,制定了“合理、必须、可行”的工作原则,使设计的新载体、制定的新措施,达到了连续性、规范性、开创性的统一,让员工在感知、感受、感恩中,提升对企业的归属感。
三、坚持结合实际,探索“实事工程”新举措
“实事工程”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抓落实,以新的举措适应员工日益突出的新需要、心理状态的新变化、价值取向的新趋势。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服务领域的同时,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辟员工传递心声、表达诉求的开放便捷通道,通过建立和完善满足员工多元需求长效服务机制,使实事项目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明显、员工更加满意。
(一)着力加强人文关怀
员工的幸福,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员工的忠诚,是企业壮大的保证;员工的敬业,是企业效益的源泉。而“实事工程”是工会对以人为本的理性诠释和人文关怀的实践概括。因此,善于发现、发掘员工的价值,实现员工体面而有尊严的劳动,密切关注员工多方面的诉求,时刻为员工谋利,将人文关怀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实事工程”的全过程,就是对以人为本的目标化、制度化、措施化的具体体现。“实事工程”要突出“共建共赢、和谐共享”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以员工为主体,让员工在获得满意薪酬的同时,由衷产生对企业的依存心和归属感。
(二)着力营造和谐环境
幸福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生产力。拥有幸福感,员工就能抵御职场的“通货膨胀”,保证职业价值不贬值,就能在工作中显现出巨大的能量和张力。因此,“实事工程”要充分体现满足广大员工需求,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中,感受工作带来的快乐。也只有在这样氛围下工作的员工,才会“自动自发”“无怨无悔”为宝钢“二次创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坚持发挥优势,建立“实事工程”新机制
“实事工程”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上海市功能定位的确定,宝钢新一轮发展战略已明确。在转型、调整、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工会应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制度、机制、体系建设,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解决员工“三最”问题途径和方法,把员工的期望与目标融入企业整体期望与目标,以此提升企业的人气指数和员工的幸福指数。
(一)完善职工诉求机制
工会“实事工程”在决策过程中,坚持员工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员工的意愿,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通过建立员工诉求快速反应机制,开辟员工诉求“绿色通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让员工诉求插上信息化“翅膀”,较好地畅通了员工利益表达渠道,做到了既敢于听取员工的声音,又善于听取员工的声音,真正把员工呼声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把员工权益作为决策的最大追求,把员工满意作为决策的最高标准。形成围绕员工权益谋划工作,按照员工权益开展工作的良好机制,使科学决策成为满足员工需求的有力保障。
(二)建立科学筛选机制
人文关怀的根本指向是实现人本化生活,帮助每个人提高人生的幸福指数,人本化生活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追求幸福感。而“实事工程”项目事关员工切身利益,实施后对员工的生产、生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工会在确定“实事工程”项目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安排”的原则,对职工的诉求和反映,根据公司的实际财力,结合员工的迫切程度,因地制宜、认真筛选、科学安排,从全局性、直接性和实效性研究确定可操作、能实施、有效果的实事项目。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着眼长远利益,确保每年筛选的“实事工程”项目既是急需推进,又是公司力所能及的项目,保证了实事项目实施的延续、成效的拓展及后续的管理。
五、坚持善做善成,凸显“实事工程”新成效
“实事工程”建设是新形势下密切工会组织与员工血肉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它的价值在于,不仅使广大员工得益,使不同需求的员工享受“实事工程”带来的直接关怀,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企业一种人文关怀,营造了一种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这种价值,在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无疑是具有巨大精神力量和深远意义的。下面摘录了工会近年来“实事工程”中的5个案例与实践,作微型展示。
(一)福利制造及期望实现——提高点值扩大范围
这是指工会“实事工程”以精神激励为主,设置低标准、固定的员工福利活动项目,通过活动项目的不断拓展,制造员工对企业的期盼心理,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
从2006年公司以IC卡消费点数的方式率先推出《员工健康保障计划》以来,IC卡在员工心目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员工精神文化需求也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发展态势,员工既渴望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又希望享受大众体育、草根文化身心健康的快乐。因此,IC卡可使用范围总量较少,项目方式单一,覆盖面较窄的矛盾日益突出,其消费空间和消费方式的局限很难适应员工的这种需求。工会迎合了员工希望对IC卡充值、充量、充空间的呼唤,在集团范围内率先实施“弹性福利计划”,推出了《员工健康保障计划补充方案》,除体育健身外,增加了艺术欣赏、休假疗养和健康保健等内容,自2012年7月6日实施以来,深受员工欢迎,不同层面的员工都可以自由方便快捷地获得自己喜爱的大众文化项目,充分体现了员工自身个性化的需求,在喜与乐、紧张与刺激中感受着不同的文化产品,舒缓着员工的心理、甚至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了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IC卡现已成为引领员工家庭文体、休假疗养活动和健康保健的指南。
(二)热点制造及过程影响——青年职工租房补助
这是指工会“实事工程”针对青年员工因生活压力而产生的无望情绪,通过制造有影响力的热点项目,激发青年员工的兴奋度,使其因精神兴奋产生的激情落到工作中。
婚后无房的问题在上海广泛存在,很多青年正因为买不起房,导致择偶难、结婚难,因为并不是两人感情好就能结婚的,结婚还需要成本,有房才能有家。公司很多青年员工也遇到了这种难题,婚后无房的窘困不仅牵动了父母,还有工会。购房难、住房难已成为当前困扰宝钢青年员工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原因。年轻的80后、90后正是宝钢“二次创业”的中坚力量,工会是青年员工的“娘家”,当好这个“娘家”,就得从青年员工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出发,而房子则是青年员工考虑的头等大事。作为工会“实事工程”之一的《宝钢股份青年职工租房货币补助计划实施细则》也就应运而生,通过提供青年职工租房货币补助,缓解购房压力,帮助他们解决婚后无房的暂时困难,切实解决了这些青年员工的后顾之忧。“家”的温暖融化了青年员工原本焦虑的心情,在解决现实困难的同时,公司也形成了青年人才帮扶和激励的长效机制,营造了关爱员工、重视员工、留住员工的良好环境。
(三)角色转换及目标期盼——职工私家车位扩建
这是指工会“实事工程”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及时反映和解决员工最忧虑的现实问题,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
宝钢人不差钱,差的却是停车位。近年来,员工的汽车保有量迅速攀升,据统计,机动车保有量从2010年的几百辆增加到2013年的几千辆,导致厂区内外停车难度加大,车位的捉襟见肘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停车难还容易引发公共纠纷,挤占草坪等,甚至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员工要求改善停车难的呼声不断。如何解决“停车难”这一难题,已迫在眉睫。为此,工会将此列为实事工程项目之一,会同有关部门,一方面根据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改建、扩建、新建拓宽停车场,保证员工私家车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充分盘活现有资源,加强部门协调,对停车资源进行整合,提高现有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同时在厂房、车间附近寻找空地,提高道路利用率,扩大车位供给能力;在办公楼和厂区大道两旁提供限时停车位等,有效地解决了职工停车难问题。
民生问题关系到人心所向。以人文关怀和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引领“实事工程”建设,延伸和拓展了工会“实事工程”的外延和内涵,使“实事工程”成为工会组织建设中的新课题。站在新起点,立足于承接历史的传统,承载钢铁报国的使命,承续共建共赢共享的责任,在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推进中,工会“实事工程”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创新发展内容,在充分吸收基层单位经实践证明、被员工认可的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使公司工会“实事工程”始终具有股份特征和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组织认可员工满意,始终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灵燕,王岚.“幸福指数”编制及指标体系建构探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杂志,2010,(10).
[2] 杜正梅.如何做一名有幸福感的员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3] 邢平均.关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若干思考[J].科学与社会杂志,2007,(2).
[编辑:朱懂理]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53(2016)01-0032-04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卢超英(1958-),男,浙江东阳人,宝钢股份公司冷轧薄板厂纪委书记、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