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农业海外投资风险及应对

2016-03-14刘钰辰张延立罗敏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海外投资风险应对投资风险

刘钰辰 张延立 罗敏

摘要:农业投资是改善农户生机、减少农村贫困、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农业发展要有更宽的视野、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的后劲。本文以我国农业海外投资企业为研究对象,阐述农业海外投资的现状、存在的风险,并结合海外农业投资的风险特征,旨在提出实质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 海外投资 投资风险 风险应对

一、我国农业“走出去”的现状

农业对外投资快速扩张,但较其他行业存在差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农林牧渔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从2003年的0.81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2.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7.9%。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农业对外累积投资总额39.56亿美元,仅,但在全国对外投资总量中仅占1%左右,且较之制造业、服务业等仍有显著差距。

(一)投资区域趋向全球化,但分布较集中

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已经遍及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覆盖率提高到32.7%,但是,与中国76.8%的对外投资国别总覆盖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投资主体逐步走向多元化,但地域特点显著

目前,不仅有中粮集团 、中农发集团、北大荒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也有希望集团、张裕集团、东陵粮油等民营企业参与境外农业资源合作开发。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的投资机构主要集中于东部省市,这些省市在对外农业投资中各有侧重,发展较具特色。

(三)投资产业链布局正在形成,但需求偏向性显著

截至2013年年底,共有373家境内投资机构在境外设立了农业企业,设立企业数量共计443家,产业分布涉及农、林、牧、渔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等多个产业类别,行业投资日趋合理,但主要集中在水稻、玉米、大豆等国内需求旺盛而自我生产比较优势不强的产品或产业。

(四)全球及区域合作机制创新,机遇与挑战相结合

2014年底,党中央提出: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用于沿线国家的基建设施、产业发展和民生福祉;由我国牵头的亚投行明年年初也将正式成立并实际运行;此外,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于2014年10月批准通过了《农业和粮食系统负责任投资原则》,该原则的提出不但将影响我国海外投资方式,而且提高了农业海外投资准入门槛,增加了投资成本。

二、我国农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分析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特点。与其他行业海外投资相比,其对投资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有着绝对的依赖,也承担着更大的风险。我国农业海外投资前景广阔,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对农业海外投资进行深入的风险评价和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风险

农业生产具有其特殊性,农业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农业投资的土地属性, 东道国政府对土地的使用权或收获权的征用、

征收、没收等措施将直接影响投资项目的进行,使农业投资者利益遭受损害。其次,农产品的供求弹性小,生产周期长,一旦发生战争或者其他骚乱,海外农业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最后,由于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弱,东道国政府新建或者改变其基础设施也可能会对投资者产生严重影响。

(二)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融资风险、税收政策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产品价格变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回收期风险。

(三)环境风险

我国的海外农业投资主要集中于南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在海外的农业生产仍然是以对农药、化肥的大量投入和高度依赖为主要特征的“石油农业”或“工业式农业”,给投资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四)投资决策与管理风险

在农业海外投资决策过程中,我国企业普遍信息不对称,对国内外农业发展事态、农产品供需前景与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以及东道国政策法规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做到准确对接东道国农业发展战略,造成投资决策失利。此外,在投资环境和企业经营情况发生变化时,也不能及时做出风险预警行为,致使投资风险进一步扩大。

(五)市场风险

目前,我国农业企业在一些资源好、潜力大的地区存在扎堆投资现象,部分企业还存在互相拆台、过渡使用耕地、污染环境等恶性行为。随着农业“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一些完全没有专业背景的企业也跟风农业海外投资,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三、我国农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应对

我国农业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应对投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分为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保留。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几条建议:

(一)针对政治风险的应对

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农业投资前,应密切跟踪东道国财经、税收等相关政策和法律以及政局变化与政治走向等,对海外农业投资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估;投资企业还应当加强与中国驻使领馆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当地局势和动态,提前加以防范,采取应对措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应尽量减少购买土地等资源形式,以订单农业等形式参与农业对外投资,建议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并购、合资、参股等资本运作方式,向农产品收购、仓储、加工、物流等产前、产后环节转移,尽量降低对当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依赖。

(二)针对市场风险的应对

根据坎特威尔和托兰提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投资地域扩展一般遵循:周边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顺序,具体到我国农业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上应该是东南亚、南亚、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为重点,大力扩展非洲、拉美等地区,有针对性的投资发达国家。

(三)针对投资决策与管理风险的应对

为避免和减轻风险造成损失,海外农业投资者应在投资决策前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价,重大投资决策经过企业的董事会甚至是股东大会讨论通过,企业投资方案的评价一般经过提出投资方案、估算相关现金流量、计算各种价值指标、最后进行分析决策几个程序。

(四)针对环境风险的应对

海外农业投资者应当将建设现代、低碳、生态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提升到战略高度,贯穿于企业文化中,不断更新保护生态环境的设施、研究防治污染的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海外农业投资企业还应当建立生态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一旦跨国经营活动中与当地生态环境发生冲突,主动制定应急预案,避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及造成过多经济损失。此外,海外农业投资者还可以加入当地环保组织,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陈秧分等.农业和粮食系统负责任投资原则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08:38-41

[2]王延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及规避[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2:117

猜你喜欢

海外投资风险应对投资风险
电力物资供应链风险评估及应对研究
新战略下我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中国对缅甸投资风险中的非政府组织(NGO)因素分析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探讨
浅谈选择投资基金的方法策略和途径
期货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战略动因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