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有效咳痰、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教学设计为例

2016-03-14庄丽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缩唇腹式护理学

庄丽琴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微课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有效咳痰、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教学设计为例

庄丽琴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在信息时代,高科技与教育相结合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成为课堂教学新趋势。本文以“有效咳痰、缩唇腹式呼吸训练”为例,介绍如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微课。

微课;内科护理学;教学设计;翻转课堂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本文根据内科护理学教学特点,对“有效咳痰、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内容进行微课设计,具体如下。

1 课前学习设计

1.1 学情分析

“有效咳痰、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是《内科护理》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中的内容,既是本节的重要知识点,又是呼吸系统专科操作中的基本技能,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懂。尽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正确有效地进行咳嗽、排痰和呼吸训练仍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观察咳嗽、咳痰和呼吸的变化,明白如何正确有效咳痰和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

1.2 教学视频制作

根据“有效咳痰、缩唇腹式呼吸”教学内容,制作时长为6~8分钟的教学视频。内容包括3部分:相关知识介绍、操作演示和重点回顾。其中第一部分为语音配字幕介绍相关概念、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等理论重点;第二部分为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标准操作演示;第三部分为图片展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重点步骤和易出错环节。本次制作采用的训练用品有:有效咳痰——痰杯、漱口杯、纸巾、大毛巾等;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蜡烛、气球、窄口宽身的水瓶(盛1/3水,带吸管)。制作视频前,教师先指导一名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并准备好拍摄设计稿(包括讲到哪里、放哪张PPT、什么时间、拍摄全身还是半身、拍摄什么角度的示教动作、对机位的要求、视频剪辑要求等),以便在录制过程中一气呵成。

1.3 教学视频的翻转应用

教师先注册名为“内科护理学习”的微信公众号或建立QQ群作为师生交流的网络平台,然后把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和自学评估表(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传到微信或QQ群,并发布教学进度和要求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考。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填写自评表,并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发布到群里。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自评反馈进行二次备课,以期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

2 课堂学习设计

2.1 情景创设,问题导入

通过课前学习微视频,学生对所授知识点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这为课堂学习、演示交流提供了方便。教师只需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微情景,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张爷爷快要出院了,护士给张爷爷进行健康宣教时,如何教会他进行有效咳痰,并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呼吸功能呢?微情景创设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工作场景,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形成。

2.2 小组探究,合作交流

基于情景教学理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6~8人一组,每组根据情景问题进行知识查阅、讨论、练习和角色扮演。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再次观看课前下载的视频资料,教师在一旁进行适当指导。

2.3 角色扮演,成果展示

小组成员根据自行设计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和操作演示,实现小组间互动交流。通过展示,各组成员相互监督,发现操作中错误的方法和步骤,并观察和学习对方的优点及好的做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只在旁观察和记录,不打断学生的演示。

2.4 评价反馈,问题讨论,横向拓展

一是重视过程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他评(角色互评)有效检测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尤其是学生互相评价,既可以分享操作心得,又可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不断总结和思考更好的操作方法。二是教师点评。教师先就学生展示出来的优点、亮点加以点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对演示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学生学习能力进行知识横向拓展,如提出问题:在呼吸内科工作时,可能我们遇到的病人并不仅仅只表现出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或许还有胸痛甚至咯血,那我们该如何护理呢?如此,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 课后反思设计

3.1 微课效果反思

微课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有力工具,是促进传统教学方式变革和实现教育教学创新的尝试。学生利用微视频事先了解和学习课本知识,对原本抽象的知识点有了感性和直观认识。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微视频中的操作演示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自信。此外,学生还提到:“老师,我以后上班了如果一时没有教会病人,我也可以把这个小视频发给他,让他自己来学。”这就是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论课前、课中、课后,其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

3.2 微课制作反思

如果翻转课堂成为一种常态的教学行为,那么微课制作必将成为日后教师备课的新手段。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如何应用微课并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等亟待教师思考。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笔者选取的微课内容是一些临床常见的重要知识点、易学易掌握的专科操作及健康教育中的疾病防治。这些内容微课制作设计较简单,时间一般控制在6~8分钟,符合中职生学习特点。同时,教师需要对每一个微课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整合,并针对学生学习特点进行精心而巧妙的设计。因此,教师课前要进行两次备课,一是制作微课视频前的备课,二是使用微课视频后的备课。

总之,以微课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它能够让理论教学更形象和具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慎独思辨能力。

G421

B

1671-1246(2016)11-0079-02

猜你喜欢

缩唇腹式护理学
缩唇呼吸:肺气肿患者最好的呼吸方式
《护理学杂志》稿约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常做腹式呼吸和提肛助顺产
探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缩唇呼吸健肺顺气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
非脱垂子宫阴式与改良腹式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