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2017-05-27曾祥富曾祥毅刘朝晖付会恒田亚莉
曾祥富 曾祥毅 刘朝晖 付会恒 田亚莉 黄贵娥 黄薇
【摘要】 目的 研究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41例。A组进行单纯缩唇呼吸训练, B组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效果、训练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的差异。结果 B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总有效率为90.24%, 高于A组的73.17%(P<0.05)。训练后B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改善情况均较A组更显著(P<0.05)。结论 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 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值得推广。
【关键词】 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康复治疗;作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12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疾病, 其发生与有害颗粒或气体刺激、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 可累及肺脏和全身脏器。传统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多依靠药物治疗巩固疗效, 但效果欠佳[1]。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呼吸训练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2例进行分组研究。均经X线、体检和病史等检查确诊, 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标准, 肺功能Ⅲ~Ⅳ级, 处于稳定期。排除合并精神障碍、其他心肺疾病和胸廓畸形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41例。B组男27例, 女14例;51~78岁, 平均年龄(62.34±5.23)岁;病程1~15年, 平均病程(6.51±2.84)年。A组男28例, 女13例;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62.78±5.08)岁;病程1~15年, 平均病程(6.57±2.8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A組 进行单纯缩唇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闭嘴经鼻吸气, 缩口唇作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 s, 呼气缩唇程度可由患者自行进行调节, 以能将面前30 cm距离白纸轻轻吹动为宜。呼吸频率8~10次/min, 锻炼15~20 min/次, 2~3次/d, 连续训练6个月。
1. 2. 2 B组 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卧位或立位, 将双手分别置于患者前胸部和上腹部, 嘱患者采取深而慢的呼吸, 经鼻吸气, 并升高腹部达到最高隆起之后缩唇缓慢呼气, 并用手适当加压, 以协助收腹。呼吸频率8~10次/min, 锻炼15~20 min/次, 2~3次/d, 连续训练6个月[2, 3]。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效果、训练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6 min步行距离的差异。
1. 4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改善>8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改善50%~80%;无效:症状、肺功能、血气分析改善<50%或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疗效比较 B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总有效率为90.24%, 高于A组的73.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训练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训练前两组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B组改善较A组更显著(P<0.05)。见表2。
2. 3 两组训练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训练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B组改善较A组更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肺实质和呼吸道壁慢性结构和炎症改变为主要病理基础, 可导致呼吸道重塑和呼吸道管腔狭窄, 增加气流阻力, 导致呼吸变浅, 并出现呼吸疲劳, 加重胸腔吸气矛盾, 降低通气效率[5, 6]。
采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呼吸模式的改善和呼吸效率的提高。其中, 缩唇呼气有助于延长呼气时间, 促进气道外口阻力的增加, 可避免小气道过早闭合, 对肺残气量的排出具有重要作用, 有助于增加潮气量, 改善通气功能, 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减少功能残气量, 促进肺泡氧气压的增加, 对气体交换有益。腹式呼吸是通过协调腹肌和膈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而促进膈肌收缩效率的增加, 预防胸腹矛盾性吸气运动的发生。两种方式联合, 可发挥协同作用, 促进患者呼吸情况、肺功能的改善[7, 8]。
综上所述, 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 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晓敏, 郑红梅, 蒋飞, 等.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效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3):166-168.
[2] 李伟健. 呼吸康复训练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24):175.
[3] 曾斌, 张鸣生, 刘亚康, 等. 电刺激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态过度充气的影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30(7):699-703.
[4] 王小芳, 李惠萍, 何代兰, 等.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中的应用. 广东医学, 2016, 37(8):
1254-1256.
[5] 沈小钦, 田雨. 探讨呼吸训练与舒利迭联合在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25):16-17, 18.
[6] 汤慧, 席明霞, 卿利敏, 等. 循证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5):95-97.
[7] 王冠, 庞亮亮, 夏婷, 等. 呼吸训练器在COPD患者缩唇腹式呼吸训练中的应用. 现代临床护理, 2015, 14(11):22-25.
[8] 谭会领. 长期腹式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7):94-95.
[收稿日期: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