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与能力发展思考
2016-03-14汪泽泓庄黎明
汪泽泓,陈 越,庄黎明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苏 常州 213164)
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与能力发展思考
汪泽泓,陈越,庄黎明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院校学科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进步,亟需图书馆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的泛在支持,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源自馆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与能力发展,应体现当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特点,以特色资源和个性化服务支持高职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建立专业馆员制度,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专业水平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综合素质;专业馆员制度
DOI10.3969/j.issn.1672-6375.2016.01.009
高职院校是普通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下简称高职图书馆)同样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术研究机构,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提供智力资源支持。社会网络化,信息、知识获取方式方法泛在化,给高职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带来了全新变化,馆员素质与能力状况是制约当前高职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问题。
1 制约高职图书馆馆员素质发展的深层原因
国内高校中,尽管图书馆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有着密切关联性,但高职图书馆馆员给读者的印象不深是较普遍现象。一般来讲,高职图书馆馆员缺乏选用力度、工作内容专业化不够、管理与服务缺少激励目标与量化标准、职能地位处于学校边缘地带等,导致高职图书馆实际作用与核心价值严重脱节。
1.1服务意识落后
当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上要整合新技术、建筑空间、部门人员、设施设备和信息资源,服务上能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服务。目前大多数高职图书馆的空间环境有了改观,优化了软硬件资源,调整了部门服务职能,使得服务效能有所提高,但服务意识仍难突破“守摊”概念,图书馆活动重形式轻内涵、资源建设重数据轻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结构同质化现象严重,馆员缺乏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1.2队伍结构脆弱
队伍结构脆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知识结构:大部分馆员的学历不够硬,第一学历为信息管理专业、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专业和外语专业的少,成人教育学历占了很大比例,最高学历(包括前、后学历)大多为本科学历,严重缺乏“复合型”和“学科专业型”人才;性别结构:性别中女性占70%以上;年龄结构:各年龄段缺乏有机衔接;人员结构:人员来源复杂,部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属于人脉原因或政策照顾性质;能力表现:大部分人员安于轻松的工作环境,缺乏事业进取心。
1.3专业素养不足
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学府,学校的图书馆馆员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应有严格、明确的录用标准,但许多高校单位招录图书管理人员随意性较大。应制定高校图书馆(包括高职图书馆)准入门槛,进一步严格馆员职称评审制度,并建立相应职业资格制度。在美国,馆员是“学术从业人员”,地位介于教授(工程师)与教辅人员之间,须有图书馆硕士学位。
高校性质决定了其图书馆馆员须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馆员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和政治品质良好,爱岗敬业为用户服务;实践经验丰富,知识与技能结合度高。要求有图书馆专业化训练背景,深谙图书情报信息管理知识,有较强的业务管理水平及业务技能;掌握数据库服务、网络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知识与技能,是某一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专家,能提供相关知识服务[1];有一定教学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胜任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能承担有关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任务;中外文化素养深厚,阅读能力强,能精通一、二门外语;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强。此外,能熟练应用多种公共技能,如:熟悉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常用工具软件应用技术,掌握图书馆设备使用技术(包括复印/扫描技术、缩微/刻录技术、录像/照相技术、视听设备/视听资料的使用与维护技术等)。另外,图书馆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易使馆员体质下降、身心欠佳而影响工作。馆员应积极锻炼身体,个人安排或参加学校组织皆可,增多与人交流机会,保持心态平和、乐观。
工作能力来源于良好的综合素质,当代高校图书馆馆员应有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能力、学科专业知识服务能力以及知识增值与服务创新能力。
对照以上当代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要求,清晰地反映出了现有高职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严重不足。
2 高职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提升策略
馆员素质提升工作是图书馆最复杂恒久的“软件创制工程”,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管理制度、工作内容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始终要靠全体馆员的掌握与实践,“不出事就行”的绥靖思维应该抛弃。
2.1继续教育是馆员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国际上,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补充、更新和提高的通行方法就是继续教育。美国、法国和北欧一些国家将继续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视为3大教育体系。微软公司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为本公司的决策、科研、产品开发和推广起到了强大的支持作用,系统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微软图书馆拥有一支优良人力资源队伍的重要途径[2]。
继续教育也是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发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图书馆队伍发展规划,让馆员接受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同时,应进一步提高各级图书馆学会和高校图工委的行业权威性,使馆员培训得到制度、系统和质量的保障。
除了集中上课,继续教育因子应渗透在图书馆工作的一切层面,使图书馆成为天然的学习型组织。图书馆馆员的职业价值观综合起来可分为三层,包含:基础层:业务基础课程培训(含礼仪、道德、业务基本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知识等)、同事间工作经验交流常态化等;提升层:馆际业务交流与学习、图书馆界必要学术研讨会议、参加图书馆学会征文活动,向图书馆核心期刊投稿,较快提高个人理论修养;拔高层:根据院校学科专业战略发展目标,引进、培养与鼓励自学成才相结合,使众多馆员成为信息咨询员或某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专家。
具体实施措施包括:(1)鼓励员工立足岗位自学,建立工作合作小组;(2)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诸如离岗学习进修、在岗培训、外出参观等;(3)提高同行工作交流的质量,如组织馆员参加各类图书馆技能竞赛等;(4)日常工作制度性督导,以灵活手段检查、督促和指导馆员的业务工作,促进馆员能力不断提高;(5)给予馆员民主议事、评议和决策的管理机会。如通过馆务扩大会议、举行重要馆务讨论和献计献策等活动,增强馆员的事业归属心;(6)创建公平公正、竞争上岗、消除是非、奖勤罚懒和积极进取的职场文化。
2.2提高高职图书馆馆员专业能力的重要举措
国际上一些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形成“一网式”体系,涵盖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学历层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目前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院校数量占了普通高校总数的一半以上。高职师资资源不断优化,教师中硕士、博士学历占比逐年攀升,教育架构上建立了与工矿企业合作办学机制,许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成为学校的校外兼职教师。高职图书馆在职馆员的素质与能力须亟待提高,要像重视师资一样关注馆员资质,改变图书馆囿于一般业务流程的服务模式,扭转少数“骨干”馆员撑场、其他馆员基本休眠的工作窘境。
2.2.1建立专业馆员制度
高职院校毕业生,将是中国“制造大国”和“制造王国”的实现主体,高职毕业生中涌现众多“技术能手”“发明家”和“创业家”成为最好注释。高职教育的优势在于:专业接地气,贴近社会需要;专业与职业重叠性强,且具一定的学科涵容性;教学过程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并重培养;就业能力强;具有技术创新潜质等。实践与理论密不可分,院校具备一定的定向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是培养合格与优秀毕业生的关键因素,建立专业馆员制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刚性需求。高职院校需要优质师资、技术力量、实习体系和教学研信息资源中心等发展要素,设立专业馆员制度,能启动高职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提高馆员的信息意识和专业服务能力,加大院校学科专业建设进展力度。
专业馆员制度内容包括:人员录用来源:社会、本院、本馆、其他,如本院内教师可兼职;人员使用流程:标准、程序、待遇、工作职责、考核、聘任与解聘等。专业馆员工资福利适当高于一般馆员,对口服务院系负责提供所需专业文献情报信息概要或详单,考核由院、系、馆管理层组织专家联考与评估,根据工作成绩予以相应奖励;聘期安排:一般三年为一期,期满续聘称职者,解聘平庸者;工作机制构建:(1)图书馆专业服务模式嵌入院系专业发展过程机制;(2)专业文献信息、专业数据库和最新工艺技术情报等资源的个性化服务机制及泛在化服务方式;(3)专业馆员与其他馆员之间工作协调机制等。
2.2.2构建智慧式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要求很高,需要专业馆员、高素质读者和高智能信息系统的共同支撑,才能变信息服务为知识服务,变通用化服务为个性化服务,提供感知服务、订制服务、聚合服务、推送服务和预约服务等服务产品[3]。高职图书馆馆员要创造性地从事业务流程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将读者服务工作做细、做活。通过积极参加职业培训、学术交流和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职业素养,开阔工作视野。在院、馆领导的组织与指导下,根据院校专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承担高校图书馆方向性服务建设任务,推动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图书馆建筑空间最大化利用工作可从馆内某空间功能升级做起,逐步创造多元化服务空间,最终形成智慧式服务环境。
3 高职图书馆馆员素质与能力的提升重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高职图书馆馆员须适应时代发展,融入新的服务环境。在院校图书馆发展规划和院馆领导的指引下,与专家、教师、读者密切交流、学习、协作与互动,积极进行图书馆新型服务的尝试与实践。
3.1图书馆多功能空间开发
高职图书馆自修室空间功能较单一,总体利用率不高。高职图书馆应对之进行功能升级工程,发挥信息职能与教育职能,整合自修室实体空间、新技术、网络设备、相关文献信息和必备辅助设备(多媒体计算机、扫描设备、打/复印机)等资源,依据馆舍情况构建成或联排或分布的有机组合空间,使“放羊”的所有自修室空间变为功能丰富的“信息/学习共享中心”,给助学馆员亦创造了职业发展新途径。不断夯实“信息共享空间”的基础资源建设,适时创建图书馆新功能空间,构建大小适用的“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共享空间,供读者、教师和研究人员之用。
3.2图书馆各功能组合服务
上海交大图书馆将“信息共享空间”和“创新社区”组合起来,整合资源和服务,以一站式服务和开放式学习的方式,将个人或团队吸纳进图书馆营造的学习和交流研讨的实体或虚拟服务基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4]。高职图书馆可将空间建设和某个目标任务组合起来,如组合“学习共享空间”与“创业社区”,整合馆内外相关资源,灵活组织馆内各部门人力,为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作基地支持服务,为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工作能力提高拓展更多新的实践途径。
3.3读者主体地位的凸现
高校图书馆已成为读者除家庭、工作(教室)之外的第三空间,师生员工的需求是学校图书馆发展的外在动力,也能促进馆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与提高。高职图书馆要增强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服务能力,通过升级服务技术和优化服务手段,增强与读者交流互动能力。如建立网上咨询台、QQ和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交流通道,方便读者咨询,及时将所需资源订制推送给有关用户。利用移动图书馆、移动阅读、即时通讯(IM)和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工具,以及图书漂流、书香班级评比、文化娱乐等具体互动活动,将图书馆信息、教育和文化休闲职能充分开发出来。师生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和建设应制度化和常态化,发挥读者协会和图情教师在其中的积极作用。高职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有了读者和用户的热心参与及精诚合作,其服务内容才有可能实现文献—信息—知识的升级过程。
4 结束语
高职图书馆馆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强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素养的同时,须立足工作岗位切实提高自身的信息与知识服务能力,通过学习、思
考和实践,培养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学军.大学图书馆研究与思考[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2]孟广均,等.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最新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23-324.
[3]张春红.新技术图书馆空间与服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116-119.
[4]司颖.图书馆服务案例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99-105.
作者简介:汪泽泓(1964-),男,汉族,浙江宁波人,大学本科,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
收稿日期:2015-10-28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