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016-03-07邵云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协同创新高等院校

□何 伟 邵云飞 刘 磊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何 伟 邵云飞 刘 磊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摘 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协同创新活动能够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它也是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借鉴发达国家典型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协同创新体的案例,提出在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措施,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等院校;创新人才

引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而目前国内企业普遍面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当担负起责任,努力发展成为基础研究、高技术创新成果的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研究型大学的突出特征是创造知识的价值观与能力。在这类大学里,看重的是科研与教学的整体性,把研究与教学视为未来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以建立教育创新与研究创新的紧密联系。为此,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2年正式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意见》。实施该计划是希望能够促进我国高校的创新机制改革,以此来推进我国高校与高校外的其他各种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活动,更好地带动“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及发展。这份计划的推出标志着国家对于高等院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1]。

在此背景下,国内众多高校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以期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获得优势。具体包括组建跨学科的科研团队、建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建立基于科研活动的共享平台、同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共同合作攻克技术难题。这些活动的实施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丰富的创新人才。然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我国现阶段在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上,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创新人才,尤其是基础前沿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持续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高等院校作为传统的人才培养基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改变思路和机制,更好地培养出创新人才,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作者将通过总结借鉴国外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优秀做法的基础上,评述目前国内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协同创新体的案例,提出在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措施。

一、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30余年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99.83万人,比上年增加11.00万人,增长1.60%;在校生2468.07万人,比上年增加76.76万人,增长3.21%;毕业生638.72万人,比上年增加13.99万人,增长2.24%。

研究生招生61.14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增长3.68%,其中,博士生招生7.05万人,硕士生招生54.09万人。在学研究生17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41万人,增长4.31%,其中,在学博士生29.83万人,在学硕士生149.57万人。毕业研究生51.36万人,比上年增加2.72万人,增长5.59%,其中,毕业博士生5.31万人,毕业硕士生46.0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29.63万人,比上年增加4.19万人;专任教师149.69万人,比上年增加5.66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53:1[2]。

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质量得到了同步提升,尤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国内现有高校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灌输式教育。由于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对于教师的考核都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使得教师无法将时间、精力花在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方式的创新上[3],依然沿用多年前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教学当作基本任务来完成。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对于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更无任何益处。

其次,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较少。目前在国内高校比较普遍的培养方式有大学生研究训练、科技大赛这样少数几种途径。不仅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覆盖面不够宽;而且很多研究选题缺乏与实践的结合,最终流于形式,对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并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

第三,高校与其他单位的联合合作培养较少。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早些年,在相当部分的高校中,都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由于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主体没有被引入联合,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基本上全部落在高校的肩上,无法实现多渠道的合作联合培养。而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还需要在培养方式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经验分析

(一)斯坦福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

斯坦福大学是美国的知名高校,从建立至今,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它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特征是产、学、研三位一体。早在创立的初期,学校的管理者就深刻认识到,大学不应该成为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而对于学生的培养如果仅仅放置在课堂之上,是非常具有局限性和不足的。正基于此,斯坦福在不断地完善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多方面努力寻找与校园外的工业界企业合作的机会。通过这种合作,斯坦福大学建立了硅谷这一世界知名的大学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开放式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下对该种培养模式的特点做一简单介绍。

1.重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所有大学进行人才培养的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方法。斯坦福大学也不例外,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环节。知名的教授、学者都会走上讲台,亲自为学生授课。由于很多课程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因此学校还会成立多种教学小组,由来自不同专业的老师组成,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工作。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一直是斯坦福大学教学方面的一个特色。

2.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是无法分离的。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引导学生走上科研之路,斯坦福大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授们的科研项目中来。对于其中优秀的学生,学生还可以作为主持人,独立申请科研项目。与跨学科教学相似,斯坦福大学还专门设立了一些跨学科的科研项目,吸引、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对科学的探索,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精神以及合作的科研态度,并将课堂所学知识不断加以巩固。

3.强化工作实习。由于斯坦福大学与企业界具有广泛的合作关系,而且学校身处硅谷核心腹地,因此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能够获得众多的企业实习机会。学校成立专门的部门,一方面联系企业拓展实习机会,另一方面专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信息。通过为双方牵线搭桥,众多学生得以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将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企业实践中,检验自身能力,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以在今后的进一步学习中加以改进。

4.强调社会服务。除了对学生在科研以及实践能力方面加以培养以外,斯坦福大学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提供社会服务,培养高尚独立的人格。避免学生一味学习、钻研而对自身的社会属性认识不足的情形发生。

5.培养学生领导力。斯坦福大学对于所培养学生的定位是社会上各行业的领导者。因此学校为学生开设了一系列领导力与合作力的培养项目以供学生学习参加。同时,学校成立了多种学生组织、社团,每年通过由学生自行组织大量的活动,实际锻炼学生的领导力。这也是斯坦福大学精英教育的一个特色。

6.积极拓展各种课外活动。上述第5点已经说明斯坦福大学校内有众多学生组织与社团。据不完全统计,学生社团的数量大约有640个左右。这些社团囊括了学术、体育、文化等多种类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各异的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让不同的学生在同样的活动中实现自身培养锻炼的目的。成为学习、科研的有益补充。

斯坦福大学的前任校长卡斯帕尔(G.Casper)教授认为斯坦福大学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在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中鼓励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而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的基础和动力就是现实社会应用。斯坦福大学通过设立综合系统中心来明确大学和工业界之间的合作,正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企业发展统合起来,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把以传播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以直接获取实践能力为主的现实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泛的机会和无限的空间[4]。

(二)柏林工业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

与斯坦福大学相比,德国的柏林工业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首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德国是一个工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学校认为如果学校的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实际企业的需求,那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柏林工业大学为了设置更为合理的教学内容,曾经多次邀请企业的代表,与学校的教授共同探讨课程体系以及具体内容。使得教学内容能够符合企业实践的需要,同时学校的教授也能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的发展现状以及需求。按需施教是该校的一大特色。

而在学生的科研训练上,柏林工业大大学的做法与斯坦福大学有相似之处。一方面积极吸引学生参与到科研中来,培养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对跨学科知识的探索与研究。

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以人性化管理作为手段。在柏林工业大学,学生是最重要的群体,为了培养出最好的学生,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学生指导与服务机构。这些机构所承担的责任众多。除了对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事情提供咨询以及指导以外,还特别收集、整理学生对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等各方面意见。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反馈机制,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一些合理的诉求,不断提升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学生在校学习提供完善的条件,使得学校在学生和社会上都能形成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优质学生加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另外,在德国还存在数量众多的科研机构,这些独立存在的科研组织与高校、企业合作紧密,为德国的科技发展以及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德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三个最基础的保障条件,那就是法律保障高校自治与学术自由的权利,保障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政府适度参与,给予高额补贴与支持;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关系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这三个基础保障条件让德国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诸多资源以及优势,建立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德国走上创新之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我国高校研究型人才培养对策

通过上文对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国外代表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总结基础上,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国内高校如果希望培养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必须先要做到树立创新性、开放性的观念,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其次就是建立多层次的培养路径,努力实现学校内部跨领域、跨学科教育以及与高校外各类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创新和实践能力教育。而这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路径,我们总结为如下若干方式:

1.协调高校内部的创新活动,强化学校内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间的合作交流,建立各种类型的跨学科组织,例如跨学科研究团队、跨学院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小组等形式,为广大学生提供跨领域、跨学科的教育。这种模式对于高校来说,实施难度最小。而且能够强化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功能属性,通过高水平的研究带动教学工作,将教学很大程度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作为本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当打破常规,关注实效,强化所开设课程的交叉性,实用性以及综合性。通过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选择这些课程,并深度参与到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来,以培养他们的综合性知识结构的形成。

2.通过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校外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活动,为在校学生提供课外实践的机会,强化锻炼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国内的协同创新活动,大多数是由高校进行主导的。在这种情形下,高校可以借助其自身的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开拓与研究院所、相关企业、其他高校的合作关系,共建研究基地或者其他合作研究组织。这类组织既能成为学生中高层次研究人才,如博士、博士后的训练基地,又能够成为广大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梳理知识获得启发,在科研中提升技术,使协同创新在创造经济价值之外,也成为高校优秀人才的培育基地,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5]。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与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企业成立协同创新基地,通过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高校承担起培育创新人才的责任,培养大批具有先进性思维和广阔视野的创新人才。而培育出来的创新人才反哺地方产业或直接相关企业,促进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

3.加强与境外高水平、先进组织机构的合作联系,建立起基于协同创新的国际化培育平台。国外的高校,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校总体研究水平要高于我们国家,而国外的优秀企业也有着非常完善和丰富的资源。国内高校应该积极拓展与境外教学、研究机构的合作渠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搭建起创新人才培育的合作平台。利用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为在校学生提供各类长期、中期、短期的培养交流项目,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机会真正参与到前沿的研究工作中去。

为了从实践上验证上述培养措施的可行性,我们选取了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体进行研究考察。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电子、信息为优势学科的985高校。早在2000年,电子科技大学就开始关注,并且下大力气扶持和开展太赫兹领域的研究工作。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已经在国际太赫兹研究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国家实施“2011计划”后,电子科技大学抓住机遇,积极牵头,协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高校、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物理所等研究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国外大学,以及中国移动、TCL集团等组建了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体。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体以太赫兹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交叉学科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以具有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太赫兹辐射源、调控、检测及应用理论技术上的若干重大基础问题和关键科学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太赫兹科学技术相关研究。

太赫兹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是一个契机,不但能够对太赫兹的研究工作起到推动作用,而且能够承担起创新人才的培养重任。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太赫兹领域的创新人才,电子科技大学采取了多种途径,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条件,具有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实现路径。

1.依托单位出国交流支持计划指标直接下到中心,加强青年人才培养

牵头单位对中心在出国交流支持计划、与国外知名大学“3+2”交流培养等方面对中心实施指标单列,促进中心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国际视野和学术交流能力培养。目前,中心已向格拉斯哥、Queen Mary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了多位研究生和博士毕业生开展合作和学习交流,为中心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2.实行“本硕博全过程培养”的优秀人才选拔、培养制度

中心实行“本硕博全过程培养” 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中心优质资源对本科生开放。目前本硕博连读招生比例扩至70%以上。“本硕博全过程培养”即选拔优秀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直接加入到协同创新中心各个课题组,接触前沿理论和知识,由课题组的老师亲自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通过研究促进学生学习,逐步建立形成研究型教学培养模式。优秀的学生大四后直接进入到博士教育阶段,形成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无缝对接,以全过程培养实现本科、硕士、博士的自然过渡。全过程培养模式采用本科实行基础教学,时限3年;硕士实行基础研究能力培养,时限2年;博士采用源头问题牵引的独立创新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时限3年。

同时,中心在以“本硕博全过程培养”为主的招生模式下,对外博士生招生试行“推荐+审核”制。即本人申请、导师(组)推荐、培养单位考核、中心审定、不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入学考试而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制度。有资格参加“推荐+审核”制博士生招生的导师,须是经中心评定、确认且具有当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具有重要科研任务的教授;而考生必须具有充分的成果能够证明自己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3.实行“国内外多学科交叉导师制”

从THz科学交叉学科特点出发,打破学科间壁垒,在研究生培养上实现学科融合、优质资源共享。研究生指导老师不再局限为一人,采取了导师组的形式,实行研究问题导向,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由不同学科的指导老师共同组成导师组,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组的组成不仅仅局限在本校教师中,还会根据情况从国外高校引进国际导师加入。另外在导师组中设置主导师,全面负责学生的培养工作。研究生入学半年后,通过轮流考察,实行学生导师的互选。

“国内外多学科交叉导师制”使THz科学研究生教育更紧密地与学科交叉、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科研相联,既为研究生拓宽了思路,也为THz科学优秀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4.创新研究生招生、课程培养体系、研究生培养方案等,实施国内培养和国际化教育有机结合

在研究生招录方面,依托单位在多个一级学科下创设THz的招生方向,使THz科学技术进入研究生招生序列。目前在《电子科技大学2014硕士、博士招生简章》中设立了4个THz的招生方向,其中两个THz方向都是一级学科下的首个招录方向。

在学科课程体系方面,打破从前学科各自为政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学习。中心实施了以加强研究生个性化培养和团队指导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设计了专门的THz科学协同创新研究生课程体系。

在教学培养上,实行课程“教学培养国际化”。聘请国际咨询委员会专家开设全英文公共学科讲座,以推进和实现教学培养国际化目标。目前中心已聘请K.J.Button奖获得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N.C.Luhman教授开展了“微真空电子学”课程的讲授、台湾大学朱国瑞教授开展了“电子回旋脉塞理论与技术”课程的讲授,同时中心依托“THz研发网”建立全英文课程网络资源。

在研究生培养方案方面,为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本硕博全过程培养实施,中心定制了THz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源源不断地涌现适应THz科学研究的具有多学科交叉需求和国际化视野的拔尖创新型青年人才奠定基础。

为使中心研究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创新性科研工作中,中心依据研究任务的需求,设立了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鼓励支持优秀学生创新科研工作。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主要用于推广研究生创新理念,支持创新实践,拟分层次、针对不同类型课题设置金额不等的基金项目。已设置重点创新基金项目,优秀研究生创新发展基金项目和创新发展面上基金项目,以此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同时,中心以博士后国际化延续对优秀青年学者的培养,即到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优秀博士,在中心与其签订目标任务合同,可选派其到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

5.加强学术交流,培养和提升学术视野

中心实行与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合作,联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中心通过国际咨询委员会聘请国际学术大师到中心进行讲学、交流,在校园内增加国际交流的机会,创建国际交流的平台,更便捷地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流,培养国际化视野,形成“国际交流本土化”。此外,中心通过国际合作的形式,给予中心的国内青年学者更多出国深造的机会,并将中心一些优势、具有特色的科研理念、课程推向国际,让外国教师和学者了解中心的科研、教学实力,形成“双向化的国际学术交流”模式。

同时,中心针对国内、国际青年学者学术交流设立短期和长期合作交流基金,鼓励青年学者在国内、外研修项目,提高科研能力。目前合作交流基金共分为国际合作交流基金和国内合作交流基金。

为提高中心青年学者的科研水平和学术交流能力,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心将定期召开中心内部和全国性的“THz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和“THz科学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具体将通过邀请著名专家介绍THz学科前沿研究动态,拓展学术视野、启迪创新思想;通过对高水平研究生学术进展交流,促进中心研究生学术论文水平提高,加强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促进不同研究方向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相互借鉴、开阔思路。

对青年学者培养中,参加学术论坛交流将作为青年教师考核、博士生培养中的必要条件。

6.优秀人才内培外引

中心成立了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面向全国研究单位招收相关学生,中心国际咨询委员会及中心成员等相关知名教授以讲座形式授课,并面向同学开放实验室,以课堂与实验室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传授THz科学相关前沿知识。该学校已于2012年7月和2013年7月开设了两届课程,得到了相关单位一致好评。

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从本科生抓起,为了更好推行“本硕博士全过程培养”的同时,在协同创新模式下协同中心建立了“电子科技菁英班”,加强协同体内部科教合作,共同探索出一条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创新之路。目前该班级已经于2013年正式招生,第一个班级人数30人。

中心成立以来,打破了各高校间创新壁垒边界,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创新要素不断激活,创新能力极大加强,承担重大重点项目能力不断提升,在研项目课题156项,其中新立项目68项,千万级项目15项,超过亿元的项目2项。培养的2位博士的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1位博士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位博士生获得Globecom最佳论文奖,1位博士生获得“IEEE EDS Masters Student Fellowship”。

四、结束语

人才培养是协同创新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高校最重要的使命与任务。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必须依赖广泛且深厚的人才基础才能走向成功,从这点来说,国内高校任重道远。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协同创新中心为例,研究归纳的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为国内其他高校积极参与协同创新活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了经验。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将进一步跟踪,总结,不断完善,提出更有效、更具有推广性的策略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培举, 冯砚. 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N].光明日报, 2006-04-22(6).

[2]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5-02-28].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 iles/moe/moe_633/201407/171144.html.

[3] 胡建华. 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 2009(10): 1-5.

[4] 蔡亭亭. 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5] 徐晓媛, 史代敏.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04): 81-83.

Research on Methods of Creative Talent Development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HE Wei SHAO Yun-fei LIU Lei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Abstract Creative talent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t is also the basis of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mechanism to develop creative talent, and put up with some effective modes and ways according to our national situation for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o develop creative talent. These methods are proved to be effective by the case of THz scienc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ESTC.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llege; creative talent

编 辑 张 莉

[作者简介]何伟(1977- )男,博士,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邵云飞(1963- )女,博士,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磊(1965- )男,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209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0185110002);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XJYYL029).

[收稿日期]2015 - 03 - 0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71/j.1008-8105(2016)02-0086-06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协同创新高等院校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