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2016-10-14夏万生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8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改革

夏万生

摘 要:大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课程在高职学校开展。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内容,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让大学语文课程在提高人文素质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从中国课程在课堂教学方法、课程取向和其他方面,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改革取向。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改革

引言

大学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当前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的课程只是为了更好的专业就业,社会导致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比例更轻,而忽视对学生人文教育。大学语文是选修课,所以很多学生对语言学习不是主要科目,很容易导致语言文本研究只是走过场。和语言是一个重要的主题的文学素养训练实际,当前大学生实际上是缺乏文学素养的提升,因为有很多大学生不注意自己的文学成就,导致通信在未来的工作。此外,我们大多数人学习语言或以应试教育为主,因此不能反映了语言本身的艺术魅力,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一、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定位

(一)在内容上应体现高职教育的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反映在本文中的事件与实践相结合,这篇文章反映了领导的角色教育意义。同时设定的与就业相关的语文课程,让中国课程和实践,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选择的文章应该包括创建经验,艺术,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丰富学生的知识的艺术,让语言学习和实践,让语言学习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语文课程内容反映了当代教育的高职院校新面貌。

(二)在教育方法上适应高职院校教育的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安排完全满足要求的方向专业培训,教育方法也要体现学生就业的需要。“大学语文”“冯元客孟尝君”为例,在课堂上老师说的内容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相关工作步入社会,从写作技巧,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说话的艺术,融入中国课程专门化元素。教学通过冯元求职过程和工作场所的成功秘诀,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早知道人际交往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以及如何分析的职业取向。通过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分析,让学生在学校提前了解工作场所的文化,知识如何走出校门更快地转换角色,尽快融入社会。

二、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改革取向

(一)创新语文教育思想,明确语文课程目标

大学语文是一个反映学科的整体质量,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情绪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当前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开设条件恶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学习本文,结合专业本身的特点,结合实践,使学习和表达在实践中应用。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典文学作品无数。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凝聚中国文学的精神。然而,大学语文的时候被冷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改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想法,语文教学的新方法。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事情是密切相关的语言学习。同时在大学语文教育,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学习多种方式学习语言。作业的同时,可以改变传统的写论文的形式,可以通过阅读和讨论校园讲座、名人访谈、等学习模式。只有中国学生的心态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大学语文能力。

(二)增强互动开放教学

1、加强语文课堂开放式教学

通过不断加强开放大学语文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研究的语言。不能盲目学习跨学科界限,让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学习资源,学习能力和灵活的教学课堂的语言感兴趣。开放教学教学实现中,可以设置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小组讨论,辩论,问卷调查,和语文课程交互是通过角色扮演,等。中国课程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深入问题需要详细研究和搜索大量的资料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可以每个学科组之间的激烈辩论,积极个人意见,努力实现。当学生角色扮演需要表达自己独特的意见,让其他学生有很深的感觉,达到丰富经验的结果。

2、交叉式课程开放教学

交叉发展的语言课程和专业技能,结合课堂教师意识觉醒,避免使用一些有争议的教学方法,如在缺乏总体架构和关键结构只是主题或问题一起开始汉字教学活动;以及概念的教学,这样学生不能得到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导致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样怀疑项目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拼凑,成为某些技能课程学期一起语言课,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存在偏差,不能真正理解课程整合的内涵,让学生选择的设计内容。课程资源选择成为术语和文本的拼凑在一起;第二,解散,成为语言课程与其他课程杂烩,课程包括多个学科,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集合,不仅学生学习经历表面的分散,也感觉不到连接,有意义的学习,使得学生不能掌握课程的相关概念和内涵;三是不平衡,在中国的课程设计,过度倾向于一个特定的主题,它削弱了母语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本身的内涵,使它与其他子公司课程课程。教育问题的出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项目教学是不一定适合语文教学,是一种人群,是一种概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

结论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文化冲突和文化选择的痛苦。大学语文课程的不断改革,但实际结果往往是混合的。的失败的关键原因是保守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创新。作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的概念。开放应该反映在语言课程和学生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学习风格的多样性,内容设置利息,等。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一千年的文化积累丰富的营养,希望改革带来了不仅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学生从心底里热爱语文。

参考文献

[1]刘邦凡,张松竹.试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12:17-19.

[2]吴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2,16:30+33.

[3]于晓楠,杨冬,范晰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J].职教论坛,2013,32:82-84.

[4]许燕.浅谈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育定位[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1:108-109.

[5]林丽琼.让大学语文担负起“幸福教育”的使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探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5:142-143.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改革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