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港区统筹发展及其法律问题
——以福建为例

2016-03-07吴丹洁林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福州35008福建中海检测公司福建福州35005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统筹产业规制

吴丹洁林 青(.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35008;.福建中海检测公司,福建 福州35005)



自贸港区统筹发展及其法律问题
——以福建为例

吴丹洁1林 青2
(1.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2.福建中海检测公司,福建 福州350015)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建设自贸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福建自贸区将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在“贸易便利化、负面清单、商事制度改革以及金融改革等”成果,突出区域特色、科学空间规划海陆、港城、海峡西岸与东岸;以海洋统筹发展的理念加强管理规制、两岸法律共通;以司法之力保障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形成海陆共生、闽台共荣、世界共赢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生态优化和文化繁荣统筹发展,逐步实现文化、经济、社会的生态系统管理。

关键词:自贸港区;统筹;生态;产业;规制

一 研究概述及选题的意义

自贸港区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过程来看,世界上不乏将自由贸易园区设在有港口存在的区域的国家,从地域角度看即为自由贸易港区,它为一种特定的港口或港区概念,自贸区当中减免关税和自由出入等优惠待遇手段同样存在于自由贸易港区内。

国内外学者从自贸港区或自贸区的发展战略、管理规制、体制以及功能效应等不同层面的研究,多集中于的战略管理、区域经济领域,将经济学、生态学与法学等多学科融合进行自贸港区的研究较少,以科学空间规划理念统筹自贸港区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对自贸港区进行的研究相对较新。

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主流。中国应时而上,建立自贸区,深化改革开发。自贸港区是连接海洋和陆地的纽带,还承担着服务内陆省份和台湾海峡的双重重任。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建设思路。2013年全国海洋工作会议明确福建省将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并逐步形成“一带、双核、六湾、多岛”的海洋开发格局。福建应抓住新机遇,努力建设国际化、生态化、法治化的自贸港区,对带动腹地经济发展,推动福建全省经济新的发展,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提升国家经济地位和影响力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开放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特征,自贸区是我国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是福建自贸区的最大特色。建设自贸港区,在实现港区联动、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经济效益;自贸港区的发展以新的经济力量为地区的发展起着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使产业在特定区域的集聚而推动经济高效发展,同时辐射并带动周边地区乃至福建省经济发展;自贸区建设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推进临港工业绿色发展,以形成新一轮国际竞争新优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法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突出地位,具有巩固改革与发展成果的保障性作用。为自贸港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自贸港区统筹发展与法制建设对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具有现实意义。

二 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态势分析

(一)发展概述

2015年3月,福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闽台区位优势、闽台五缘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人文优势,成为国家第二批自由贸易区的试点省份之一。目前,福建自贸区面积为118.04平方公里,“一区三片”的格局,采用一区多园模式。

1.优势分析。世界上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地缘优势,闽台五缘文化优势是比较优势,港口是福建的天然地缘优势。

2.弱势分析。据海关统计,2015年前7个月,数据显示闽台贸易存在较大逆差,台湾在福建出口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还不突出。对台优势与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自贸港区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特别是在海洋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协调港区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福建建立生态省战略的重点和难点。

3.机遇分析。“一带一路”建设、闽台深度合作以及中央赋予福建优惠政策的机遇,《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赋予福建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国务院还专门出台了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叠加效应将在福建自贸试验区的产业合作中深化、在投资贸易中运用、在金融开放中创新、在对台交流中落实。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新契机,中国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两区叠加”使得更多的要素在区域内集聚,从而使得空间经济要素实现帕累托最优,这“二区叠加”的模式对于福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威胁与挑战分析

1.环境问题。自由贸易带来的环境问题是跨境或是全球性的,特别要防止产业转移带来的污染转移,如何制定严格的环境规制,目前尚未制定专门的环保负面清单。

2.空间跨度大。福建自贸区“一区三片”碎片化的格局,空间跨度大,在产业活动的分工和空间布局的组织管理上必然存在协同管理难题。

3.产业发展的挑战——以滨海旅游为例。滨海区域连接陆地和海洋,在发展滨海旅游过程中,加重敏感脆弱的滨海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如何平衡和调控,成为环境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三 战略选择与对策

(一)战略选择

通过发展态势的系统分析,可以采取机会和优势最理想的结合的增长型战略,依靠、发挥内部的优势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避免或减轻外来的威胁。

(二)对策建议

依据依靠、发挥内部的优势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避免或减轻外来的威胁的战略思想,采用突出区域特色、科学空间规划、环境法律规制的对策。

1.突出区域特色。福建自贸试验区最大特色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核心区,两岸海洋经济核心区,对台优势是福建的一大亮点。在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同时,应探索、挖掘自身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恰当定位,凸显其“绿色自贸港区”的设计理念,发挥区域海洋生态文化、五缘文化、闽文化的特色与优势,优化软环境,创造海洋资源保护的社会文化氛围,文化、自然资源、改革等形成自己的区域特色,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借鉴台湾成功经验,不可完全照搬复制上海自贸区试验成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不同功能的“一区三片”差异化对接台湾“六海一空一区”,产生“1+1 >2”的协同经贸效应。

增强民族品牌建设、自主研发能力与传统特色产业的技术含量,实施差异化化的产业布局规划布局,同时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关联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实现协同发展;加强民族创新能力技术攻关和突破发展效应高层次的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主动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体现特色的产业培育储备设计与技术开发人才,在产业转移与竞争的开放格局中不受冲击,积极选择、主动出击,让区域文化与教育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成为推动空间创利的原动力。

2.科学空间规划。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高效的港口经济依赖于自贸港区绿色经济的发展规划,福建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将科学规划国土开发空间。为增强海洋综合管理有效性,必须科学进行海洋空间规划;合理规划海洋空间,包括规划、监测和许可,规避不同公共部门间不同级政府间因职能重叠而造成的劳动重复问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不同的空间支撑产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人力资源等,为实现综合利益最优化,必须采用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利用管理。在港口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环境污染监控、环保管理体系等方面形成比较完备的管理体系。

大气循环、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例如滨海旅游和捕鱼等人类活动带来海洋酸化问题日益严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构成严重威胁,可能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层叠效应,影响海洋生态系统退化,也蕴含着对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威胁海洋生物生存,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影响福建自贸区重点发展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食品、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化妆品等产业。

应从系统统筹的视角加强顶层设计、宏观调控,引导激励经济活动;依法加强空间治理,约束和规范商业、经济主体及其行为,将评判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纳入到优化产业结构的评判体系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避免产业同质化发展和产能过剩,同时防止产业污染转移,保证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的法律地位,为区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刚性约束条件。

严禁随意调整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红树林景观,珍稀濒危物种、滨海湿地等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从实际出发,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出发,在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科学空间规划、加强生态的管控区,海洋生态敏感区、易受腐蚀海岸带、河口湿地、海洋保护区等管理规制。

充分发挥产业基础、港口资源、开放政策等优势,建设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统筹海洋事业全面发展,健全的法制和管理规制是绿色港口规划的保障。

3.环境法律规制。改革和环境保护的成果需要用法制巩固,以法治的能量,加强产业以及环境保护等空间布局管理规划,造自贸港区生态化、法治化环境。利用地理优势,善用负面清单管理,在ECFA(两岸服贸协议)的基础上,围绕船舶管理、资源共享等方面协商相关规定,在自律、服务、制订两岸产业共同标准等方面的后续协商,实现与台湾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对接,使两岸经贸携手并进,与台湾法规的共通衔接,实现两岸文化、经济、社会共荣发展;加强国际接轨,与“海丝”沿线国家合作共赢。

需要针对物种入侵问题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管理,防止在港口作业中引入有害物种,同时也要加强防范意识以及对外来物种的识别能力。

加强对赤潮的防治,控制污水的入海量,在入海前要对污水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以达到标准浓度;结合有关部门在港区建立赤潮预警系统,以及制定应急处理方案;统一监督港区海洋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在对外商包括台商提供优惠政策,不宜过度优惠。投资往往是“功利性”,有效的监管是统筹兼顾民生福利与生态环境等。建议在自贸港区航运、滨海旅游等行业,探讨制定海洋污染源追究、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相关补充条款,以及闽台海上自贸合作方面的相关立法。

促进技术革新、产业转型,制定产业投资或产业转移的生态准入门槛,避免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移,科学的选择主导产业的承接,有效避免产能过剩,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片区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海洋统筹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科学空间规划和统筹发展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宏观层面加强区域统筹规划,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空间、环境保护,整合、调整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系列要素,以海洋生态文化和系统统筹理念打造共生的自贸试验区生态圈;以无形的空间结构实现区域产业分工和港口定位,陆海统筹,港城互融,实现闽台产业深层次对接,构建共荣的闽台经贸圈;加强闽台及国际司法合作,内外产业协作,延伸发展,保障产业、港口资源等优势的发挥,拓展共赢的国际市场,形成海陆共生、闽台共荣、世界共赢的经济增长、生态优化和文化繁荣统筹发展,逐步实现文化、经济、社会的生态系统管理。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45-69.

[2]李友华.我国保税区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分析——兼及我国保税区与国外自由贸易区比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56-60.

[3]屈广清.海商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4]彭海阳,詹圣泽,郭英远.基于厦门前沿的福建自贸区对台合作新探索[J].中国软科学,2015,(8):72-88.

[5]吴丹洁.福建海洋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7-8.

(责任编校:周欣)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6-0114-03

收稿日期:2016-02-15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FJ2015 A04);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年度项目“福建自贸港区统筹发展及其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FJ2015B034)。

作者简介:吴丹洁(1968-),女,福建泉州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福建江夏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林青(1970-),男,福建平潭人,高级工程师,福建中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与海洋工程技术。

猜你喜欢

统筹产业规制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论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发展和完善——从抑制性规制到激励性规制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专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城乡居民大病医保统筹探究
浅议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方式
内容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