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瓷梅花》在德化窑陶瓷工艺美术中的地位

2016-07-27张丽芬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福建德化36250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张丽芬(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福建 德化 362500)



简析《瓷梅花》在德化窑陶瓷工艺美术中的地位

张丽芬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福建 德化 362500)

摘 要:德化窑瓷塑工艺美术品《瓷梅花》一改历史上以佛教文化为题材的瓷塑造型形象,而以自然界中梅花为题材进行主题创作,打破了以宗教人物为题材生产制作的传统,不仅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且,尤其是它以更加广泛的适应受众,提升了产品的文化经济价值。另外,在题材变化的过程中,《瓷梅花》也将制作技术的多样性变为相对单一性,即它以捏塑为主来进行造型,进而降低了成型的难度。《瓷梅花》也不同于人物形象的造型,它建构了更加广泛的视觉空间,给人的欣赏带来了更加充分的艺术想象力。

关键词:德化窑;陶瓷工艺美术;瓷梅花

民国四年(1915),德化民间艺人苏学金创意并制作完成的白瓷瓷塑作品《瓷梅花》在巴拿马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众所周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是近现代工业产品博览会,作为德化陶瓷工艺美术品,能在如此级别的工业博览会获得金奖,其个中的原由,是比较复杂的,这既与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宗旨紧密相关,又与德化陶瓷工艺美术发展状况紧密相关。

德化窑,据现代多方考证,在唐代开始生产青瓷,宋代发展了青白瓷生产,也出现了部分白瓷,历经元代至明代发展成熟,作为历史窑址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明代德化窑白瓷瓷塑发展成熟,它以雕塑技法为技术核心,以白瓷材料为物质媒介,以佛教、道教等宗教,以及神仙故事为题材,进行造型创作,从而形成德化窑特有的工艺美术品。民间艺人苏学金所创作的《瓷梅花》,就是德化窑陶瓷工艺美术的产品,属于中国陶瓷工艺美术范畴。

另一方面,尽管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但是,世界产业方向在第一次世界以前,仍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工艺美术的羁绊,依然处于半机器生产状态——这时,世界产业文化的发展状况仍然处于“机器美学”主导文化潮流的前夜。即便如此,苏学金所创意与制作的瓷塑作品之所以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必定有其存在与发挥作用的原由。

总而言之,《瓷梅花》打破了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尤其是在题材、主题,以及制作工艺技术的反映,尽管没有脱离德化窑传统工艺美术,但是,它以一种新型的适合受众心理的需求,开辟了德化窑瓷塑制作的新领域。——它拓展了生产与制作主体的思维,简约了技术构成的复杂性,为产品开辟了新市场。

图1.《瓷梅花》(苏学金)

一 德化陶瓷的质地和种类

明代以来,在德化窑白瓷生产工艺成熟之际,德化窑瓷器走上新台阶。一方面是白瓷材料及其工艺成熟。此时,德化窑白瓷的化学组成是高硅低铝的硅酸盐材料,其中,氧化钾含量高达6%,氧化铁含量最低可低至0.18%,另外,在烧成中它采用中性气氛烧成,故此,德化窑白瓷瓷塑,能够显示较为纯净的白色,并具有高玻璃相的瓷质特征。“瓷胎致密,透光度极其良好……就釉面来看,德化白釉为纯白釉,而北方唐宋时代的白瓷釉则泛淡黄色,元、明时代景德镇的白瓷却白里泛青,与德化白瓷有明显区别。”由此可见,在历史上,从材料及其烧成后的瓷质看,德化窑白瓷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另一方面,在德化窑,白瓷制作技术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个与众不同的工艺技术体系使德化窑瓷器与其他窑场瓷器相比,也有十分个别的工艺特征。明代以来,由于政治原因,民间艺人的劳动时间有所宽余,甚至,有些艺人已经完全处于自谋生计的游弋状态之中。在德化窑,具有民间手工艺技术的工艺美术艺人走街串巷,招揽生意,自谋出路,他们活跃在社会生产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何朝宗)少年时边读书边随父学艺,青年时代已对祖传泥塑佛像技艺有相当造诣,为寺院、宫庙泥塑各种神仙佛像,形态逼真……何朝宗从事瓷雕,正值德化陶瓷业兴盛时期,他吸收中国泥塑、木雕、石刻等佛像技艺风格,融汇于瓷雕。”就是这样,由于民间艺人参与德化窑陶瓷生产,并出现了最初的具有综合意义的技术发展的倾向,于是,德化窑陶瓷生产技术得到跨越式的提高。此时,德化窑白瓷瓷塑的技术构成包括了泥料炼制,与手捏、雕、塑、堆塑、粘接、贴接、镂空、修整,以及施釉和烧成等。不仅如此,瓷塑艺人还能够根据基础技术,并结合具体形象的制作,选取灵活多变的技术来进行制作。这样,更加促进了瓷塑产品多样化的形成,并直接影响到受众及消费市场。

此外,结合材料与制作技术塑造的白瓷瓷塑作品的题材,是以佛教、道教等宗教,以及神仙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人们根据这样的题材,并结合世俗文化创作了寓意幸福、安康等语义的瓷塑制品,诸如如意观音、吉祥观音、送子观音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正当德化窑白瓷材料及工艺与制作技术成熟的同时,佛教在德化地区广泛传播并兴起,即佛教世俗化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已经形成。于是,瓷工利用这个环境制作了以大量反映佛教内容为题材的佛教人物形象的瓷塑。这些瓷塑不仅适合生产,而且,更适合受众的消费需要。换言之,此时,德化窑瓷塑生产与消费紧密结合起来。

瓷工们的智慧不仅发挥在制作技术上,而且,也发挥在佛教文化内容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文化环境中,这边是适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宗教文化创造,例如,由于德化地处福建南部的内陆地区,自古就形成了具有海洋特征的民俗文化,正因为如此,在德化窑白瓷瓷塑文化中生成了“观音渡海”、“达摩渡海”等佛教故事。德化窑瓷塑艺人就是利用这些题材及文化内容创作了具有典型题材,又有突出主题内容的白瓷瓷塑。

总之,从明代开始,德化窑白瓷塑就是形成了以雕塑技术为核心,以佛教、道教及神仙人物及故事为内容、为题材,与相应主题的陶瓷工艺美术文化。

二 《瓷梅花》的艺术特色

在历史上,从唐代青瓷开始,历经宋元的发展,直到明代,德化窑白瓷瓷塑成熟,并一直延续下来,既在精神信仰方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又在经济上弥补了区域文化的欠缺。由于地区闭塞,德化地区的社会生产一直发展十分缓慢,这正如瓷塑发展的一样:明代以来,所形成的陶瓷工艺美术文化内容,不论是制作技术,还是材料及其工艺,乃至题材内容和主题等,均是在继承中缓慢发展的。

德化窑白瓷瓷塑之所以这样缓慢发展,一是由于地域文化发展缓慢,二是由于小农经济的影响,以及宗教文化普遍存在的影响。

然而,对于这一切的改变,是从《瓷梅花》开始的。尽管苏学金与何朝宗有着同样的身世,但是,不同时代富于这些人的使命是完全不同的。换言之,何朝宗生活的时代正是佛教世俗化的时代,而苏学金生活的时代早已经是受到西方近代工业化生产影响的时代。故此,他们的生产制作也有本质的区别。“(苏)学金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一个雕塑艺人家庭。父德铭,邑武生,善雕塑,系民间泥塑、木雕佛像巧匠,间亦瓷雕制作。(苏)学金自幼从父学艺,长获家传技艺,尤嗜瓷雕,对先辈各流派瓷雕艺术风格与工艺技法广采博取,潜心研究,深得何朝宗等大师之艺术技巧与优秀传统精华,故瓷雕技术全面,工艺精湛,所作仿明仿何作品惟妙惟肖,真伪难辨。”尽管苏学金与何朝宗一样,均属于民间工艺美术艺人阶层,可是,苏学金生活的时代已经处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时代,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审美意识的变化,早已不是明代工场手工业与商品经济时代的中国。总之,随着世界工业革命在全球的迅速发展,追求不断创造与革新的工艺美术时代取代了文化保守的工艺美术时代。

此时,不管是有意识的变革,还是自然主义的变化,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苏学金创作了属于自己时代的瓷塑作品——苏学金用自己富有创造的实践打破了一个时代的束缚,创作属于自己的工艺美术表现的方式。即便苏学金本人并没有将这扇大门推开得更加宽阔,可是,他所创作的《瓷梅花》足以在德化窑瓷塑的长廊里留下重重的痕迹,不仅如此,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后继者的开创性思考与学习,尤其是以《瓷梅花》为起点,德化瓷塑朝着瓷塑贴花的方向发展,并在现代出现了一个瓷塑花卉的生产领域。

首先,《瓷梅花》所选取的题材,突破了德化窑白瓷瓷塑传统取材的范畴,将以人物为主流的相对单一制的取材,扩展到可以用植物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取材范畴,并且,花卉成为独立的题材,乃至最终出现了一个属于花卉的工艺美术创意、生产及制作的陶瓷产品领域。

在中国陶瓷史的大家庭中,德化窑与其陶瓷窑场一样,主要以生产与制作适应小农经济文化生活的日用陶瓷器皿为主,即便生产其它产品,也不能取代这样的主流文化地位,甚至,在小农经济社会中将陶瓷制品看作商品并进行买卖,也绝然不能改变小农经济文化的主导地位。但是,瓷塑作为手工艺制品,却成了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并牢固地与市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文化产品,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德化窑这种新型的商品经济是明代以来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换言之,明代商品经济的大背景是德化窑陶瓷商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而德化窑陶瓷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经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体地,就是在明代商品经济成熟时期,德化窑所生产的陶瓷产品仍然以满足当地人或商品贸易所及地区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为主要目标。正值此时,随着佛教文化的发展与宗教信仰的需要,在德化窑出现了以反映佛教文化为特色的白瓷瓷塑制品。当然,这是佛教文化在“东渐”过程中世俗化的结果。“佛教在拥有更为广大的信徒的同时,其自身也被崇尚者依据自己的精神和现实利益需求,进行新的诠释和熔铸,进而导致了中国文化熔炉中生成一种奇妙的现象。”毋庸讳言,德化窑白瓷瓷塑,就是佛教如此“东渐”并世俗化的结果。

佛教在德化窑陶瓷生产及其运用中所显示出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德化窑瓷塑作品的文化主题与以反映佛教文化为主题相一致,其内容自然是佛教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内容。自然地,人们生产制作佛教人物形象,并以之为产品的主要样式,故此,可以说,佛教为德化窑白瓷瓷塑提供了样品模本。另一方面,在德化窑白瓷瓷塑造型技术的形成过程中,主要是从佛教造像技术中汲取了泥塑、木雕,以及石刻等技术,并与德化窑传统陶瓷生产工艺技术相结合,最终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白瓷瓷塑成型技术。正因为如此,德化窑白瓷瓷塑在摄取文化题材方面是较为广泛的,这也为日后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变革准备了条件。

总之,历史积淀为《瓷梅花》的创意与变大做了准备,而《瓷梅花》的问世,便是这种改变开始。

其次,塑造《瓷梅花》的技术是相对单一的,这种在造型技术的变化,使德化窑白瓷瓷塑制作技术从多样性的综合造型技术走向较为单一的造型技术。也可以说,这是在造型技术上的革新与创造。从人类造物的历史上看,很早以来,泥塑、堆塑、石刻、石雕、木雕等工艺美术技术就与陶瓷生产技术相结合,进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的发展格局,很难说,各种造型工艺美术都有自身相对独立的成型技术体系。然而,中国陶瓷史便延续了这种种工艺技术,使之成为全民族的文化传统,当然这种传统不是发生在中国的某一个地方。因为在德化,传统陶瓷生产技术一直延续下来,所以,它具有继承与发展,以及创新的显著特征,其中,德化窑的白瓷瓷塑成型技术,就是一个鲜明案例。

早在明代,何朝宗“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开创了精雕细镂、工巧逼真的艺术风格与捏、塑、雕、镂、贴、接、推(堆)、修的八字技法,为德化瓷塑技艺奠定了殷实的基础”。就是这样,这个成型技术一直延续下来,并经过历代瓷塑艺人的修缮最终成为一个传统技术体系。

然而,《瓷梅花》的创意与制作,完全打破了这个技术体系,它以手工捏制的技术为主,并兼以塑、雕、接等技术,塑造了一个新的瓷塑造型形象。与其说《瓷梅花》制作打破了这个技术体系,还不说它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灵活应用技术的新时代。

再次,《瓷梅花》的造型形象及其所包含的造型形态,完全不同于传统上白瓷瓷塑人物的造型形象,它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及表现,展示了适应时代发展及需要的植物造型形象及其造型形态。

在历史上,梅花作为文化创意与表现的题材,最流行的时代,是文人画盛行的时代,文人画家以拟人、类比、象征的手法将梅花与人文联系起来,使它在象征人格中与兰花、竹子、菊花成为一个“人文家族”,即“四君子”。而《瓷梅花》的文化创意,显然,与“四君子”不无关系。创意制作者在塑造《瓷梅花》的过程中,不仅塑造了一种精神品质,而且,也为德化窑瓷塑造型形象塑造了一个新造型样式,或者说,它开启了德化窑白瓷瓷塑新造型形象塑造的先河。

另外,从物质形态建构上看来,显然,《瓷梅花》的造型形态与佛教人物形象的造型形态,是不一样的。在意识主导文化创意的时代,宗教属于精神信仰的意识形态,并不是自然的审美形态,而《瓷梅花》从自然主义出发,属于人文与自然结合的,对人而言是崇尚自然的形态。最重要的,也是最鲜明的,《瓷梅花》的造型形象显示了一个多空间的组合,不仅使德化窑白瓷瓷塑造型形象更加富有多维变化,而且,瓷塑的造型形象更加富有“气韵生动”的审美特色。这是传统人物瓷塑所不能苟同的,故此,《瓷梅花》在造型形象及其审美上有全新的表现。

最后,《瓷梅花》的审美意识与佛教、道教,以及神仙人物的审美意识是完全不同的,它从对神的崇拜,将人精神引向对自然的崇拜,这不仅是审美对象的转化,而且是审美意识与理念的变化。

生活在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文化环境中的人,不论是文化创造者,还是文化受益者及欣赏者,均需要多向的、多元的审美意趣,这就如同人需要进食具有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一样。《瓷梅花》取材自然,促进文化创意者走进自然,认识自然、辨别自然,并从自然中摄取生活营养,为文化创造积累更加丰富的资源。这样,将文化创造与文化审美相结合,《瓷梅花》开启了德化窑白瓷瓷塑多元化发展的先河,这不仅是题材、主题、形式、内容,以及文化语义等的更新换代,而且,是审美意识和审美理念的更新换代。因此,从这种意义讲,《瓷梅花》的审美创意是将德化窑白瓷瓷塑的审美价值取向朝着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方向极大地推进了一步。

综上所述,德化窑白瓷瓷塑作品《瓷梅花》是适应时代变革需要的陶瓷工艺美术作品,它以题材及主题和文化内涵创造的高度、以造型技术变化的高度、以造型形象及形态变革的高度、以审美意识及其理念变化的高度,为德化窑陶瓷工艺美术制作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并在德化窑白瓷瓷塑历史上富有创造性的里程碑的人文主义意义。

结 语

通过分析德化窑瓷塑作品《瓷梅花》的工艺美术特征,并与历史上德化窑白瓷瓷塑的工艺美术做比较,可以清楚看到,《瓷梅花》突破了德化窑历史上以佛教文化为题材的瓷塑工艺美术制作的惯例,而是以自然界中梅花为题材进行主题创作,与此同时,《瓷梅花》也将传统瓷塑制作技术的多样性特征进行了有益的变革,即它以捏塑为主兼以其他必要的技术进行造型;《瓷梅花》以植物的形态为造型模式,建构了比传统人物造型空间更广泛的视觉空间,给人视觉刺激带来更加广阔的空间想象力,促进了审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苏学金创作的白瓷瓷塑《瓷梅花》在德化窑瓷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它既是德化窑白瓷瓷塑题材发生重大变革的开始,也是造型语言及其造型形态变革的开始,甚至,它开辟了德化窑白瓷瓷塑造型形态新的结构体系,不仅在审美上具有新创意,就是在创意上也具有开创精神。

参考文献:

[1]硅酸盐学会.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德化县志编纂委员会.德化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2.

[3]郭其南.瓷都群星:德化瓷坛古今百家[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

[4]阮荣春,黄宗贤.佛陀世界[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5]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6]冯先銘.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化陶瓷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8]张福康.中国古陶瓷的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9]德化县人民政府.德化陶瓷博物馆馆藏精品集萃[M].福州:海风出版社,2011.

(责任编校:张京华)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6-0182-03

收稿日期:2016-04-10

作者简介:张丽芬(1974-),女,福建德化人,硕士,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陶瓷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陶瓷雕塑创作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