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2016-11-05马雨薇
马雨薇
摘 要 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繁荣后产生的,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带有周期性波动的性质。日本的生产和流通产业在大战期间得到快速发展,然而产业结构并不完备,产业基础亦不牢靠,有必要在战后进行产业优化和调整。然而战后日本的产业投机却有增无减,这给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日本政府仅仅是救助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给20年代的日本经济留下隐患。
【关键词】日本;经济危机;产业
20世纪20年代在日本经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近代日本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整个2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并不平静,各种危机贯穿其中,可以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来形容,但总体特征为“慢性萧条”。1920年经济危机率先拉开20年代经济萧条的序幕,随后1923年关东大地震导致的“震灾危机”、1927年的金融危机、1929年世界范围的大萧条接踵而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迟迟未能摆脱萧条的局面,这和1920年危机有莫大的关系。本文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力图揭示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当局对策以及导致的结果,以加深对20年代日本经济特征的认识。
1 危机前的产业发展
1868年明治维新拉开了日本近代化的序幕。明治新政府决意摆脱落后局面,
与列强争雄。为此派出规模庞大的岩仓使节团,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出访欧美十三国。这次出访虽然没能完成修改条约的目标,却使新政府成员实地考察了欧美先进工业国家的产业状况,使日本的近代产业发展有了学习和赶超的目标。使节团的大久保利通归国后担任内务卿,掌握了实际权力,开始不遗余力地推行殖产兴业的政策。
日本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始于中日甲午战争后。依靠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日本得以建造八幡炼铁所等重工业产业。在此前后,日本政府通过低价出售官办企业给民间,从而扶植了一批政商,比如岩崎弥太郎领导的三菱公司,目的是增加本国产业的竞争力。这一时期的优势产业是以纺织业和制丝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重工业由于资金和技术瓶颈,导致成本过高,在国际上没有价格优势。
这一时期兴起了“企业热”。企业的数量大大增加,如表1所示,从1916年开始,每年新设立的企业增长速度加快了。一直到1920年经济危机之后才有一点数量的减少。值得关注的是,并非企业数量的简单累加,新设企业的资本金也在不断增加。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企业有过度扩张的趋势。
2 经济危机与日本产业
1918年11月,历时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世界迎来短暂的和平。然而这对于日本来说绝非利好消息,这意味着其大发战争财的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大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的旺盛需求不复存在,由此造成日本国内的各个产业产品积压,流通不畅,日本进入战后恐慌。
这次恐慌仅仅持续了半年之久就进入了新一轮的繁荣。这是因为欧洲列强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开始了产业复兴,经济的恢复产生了旺盛的需求,从原材料到成品涉及到完整的产业环节。这些需求使得日本在1919年上半年各个产业积压的库存几乎一扫而空。另一方面,战时繁荣使得日本各个产业已经扩大了设备和资本的投资,可以迅速迎合市场的需求。因此这次经济繁荣的势头比战时繁荣更加猛烈。然而欧洲列强的产业恢复仅需一段时间,待到百废俱兴时必然重新夺回国际市场,因此这次繁荣也好景不长。对于这段需求时间能持续多久,每个人的预期都不一样,然而商人趋利的天性使得各个产业不断追加投资。特别是流通产业,以铃木商店为代表的流通商社不断囤积商品,以期得到更大的利润。殊不知一旦市场供需出现变动,流通不畅将导致资金链断裂,这对于没有生产为根基的流通企业无异于断米之炊,必然会导致大量破产。
在对外贸易方面,日本在1920年产生了巨额入超,这表明其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开始处于不利的地位。日本的国内市场狭小,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很高。其棉纺织业的出口对象主要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然而英国本土以及英国的殖民地印度的棉纺织业重整锣鼓杀回东亚市场,这对日本来说是不小的竞争压力。另一个出口大户生丝产业也遭到严重的冲击。众所周知,日本的生丝以质量优良而享誉世界,自幕末其就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出现了通货膨胀,其国内的批发物价指数由1914年的98(以1911-1913年为基准),上升到1918年的197,到1920年再升到265,毫无疑问这直接削弱了日本的优势产业生丝业的价格优势。其他产业与棉纺织业和生丝业相比本来就发展薄弱,因此受到的冲击更加严重。如果说生产企业由于对外贸易受阻尚可在国内市场寻求一线生机,那么对于出口贸易直接相关的商社来说这无异于灭顶之灾。许多在大战期间设立的涉外商社纷纷倒闭。
3 经济危机的影响
这次经济危机对于急速推进的日本经济来说无异于一个急刹车,由于此前速度过快而引起了日本经济的震荡。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日本经济,使得日本政府在选择紧缩还是扩张政策的时候犹豫不决,经济政策随着内阁的更迭而来回变动,缺乏连贯性。在是否恢复金本位的问题上破费周章,以致于出现了1930年1月刚刚恢复金本位制,1931年12月即不得不废除的政策变动。
从企业数量变动表可以看出,1921年新设企业的数量明显减少,比1920年减少将近20%。再加上大量破产、合并或者停业整顿的企业,市场上实际存在的企业数量大大减少,这是产业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经济危机导致的市场自发整顿经济秩序的过程。然而政府为了短期利益,通过扩大融资来救市的办法,使许多濒临淘汰的投机企业生存了下来。正如守屋典郎所说的那样,战后有许多本来可以通过危机而消失的弱点,还是原封不动地保留到经济内部。
当然政府也开始了对企业质量的重视,开展了产业合理化运动。但是这一时期国家还未显示出引导产业布局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一时期仍然是私人垄断的高度发展时期,以三井和三菱为代表的财阀是国家扶植的对象。战后的各种危机虽然促进企业的集中,但是整理战争期中所形成的企业的过度膨胀的工作,却进行得很缓慢,结果把一切问题都留给了昭和年代来解决。
4 结语
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只不过是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小波动,然而其影响到随后整个20年代的经济走势。危机的产生早在此前的大战繁荣中便埋下祸根,正所谓“福兮祸所伏”。正是由于大战繁荣产生于非正常条件下,因此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中不合理的成分被保留下来。虽然1920年经济危机已经将此暴露出来,但日本政府却没有彻底革新的勇气,而仅仅是采取“输血”式的疗法,错过了产业调整的大好时机。正因为如此,日本产业的竞争力始终没有提高,整个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经济在“慢性萧条”中渡过。
1920年经济危机后日本政府的应对不力导致了产业问题被保留下来。1929年世界性的大萧条袭来,日本政府难以应对。与此同时,法西斯主义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抬头,企图用极短的手段解决一切问题。在宏观经济中日本开始了向战时统制经济的转变,产业沦为对外侵略的工具。
参考文献
[1]農商務省.会社統計表[M].1921.
[2]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第一版)[M].新知三联书店,1963 .
[3]大久保利通.大久保利通文书(第五版)[M].吉川弘文馆,1973.
[4]楫西光速,大岛清,加藤俊彦,大内力.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5]中村隆英,尾高煌之助.日本経済史6二重構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6]吴廷璆.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
长春财经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