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十七年时期农业合作化小说概论

2016-03-05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杨 烜

(郑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郑州450044)



中国十七年时期农业合作化小说概论

杨烜

(郑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郑州450044)

摘要:文章细致梳理了我国十七年时期具有不同审美风格的合作化小说,认为中短篇作品在创作手法上更多地显示出对民族文学传统的继承,以民间视角关注新中国农民日常生活的变化,注重展示人物的多面性和现实的丰富性。多数长篇作品在叙事模式上较多受到外来文学的影响,以广阔的时代场景和尖锐的矛盾冲突表现社会变革的正确性和复杂性。正是在多种艺术资源的浸润下,我国十七年时期的合作化小说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十七年合作化小说;民族文化;外来影响;风格多样

我国于1951年年底开始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经过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阶段。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对这一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既有着配合运动的同步反映,又有着不同风格、不同角度的历史反观。“所谓合作化小说,就是指那些以农业合作化制度的创建和巩固为内容,以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的合理性、合法性为诉求重点的小说。”[1]6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中期,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反映农村现实的小说多以中短篇为主,“篇幅在四五万字以上的中篇和较大的长篇,我们有着将近二十部”[2]138。在长篇小说中,影响较大的是赵树理的《三里湾》和秦兆阳的《在田野上,前进!》。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后,出现了一些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的长篇巨制《山乡巨变》《创业史》《风雷》《艳阳天》《香飘四季》等,这些小说多以宏观的视角、史诗的气魄表现合作化运动的正确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描写农民各阶级在这一过程中的不同心态和表现,展现了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思想意识的艰难变革。这一时期的中短篇小说,仍是密切反映当时农村的主要工作,以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过程中农村的新人、新事、新风貌为主要内容,既不可避免地显示出时代的烙印,也有着作家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此外,浩然在“文革”时期还著有一部合作化的长篇《金光大道》,由于此书写作背景相对特殊,并且全书最终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在艺术上也并未超越《艳阳天》,因而在此不将其放入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的范围内。

从作品的叙述方法、艺术技巧、审美追求和风格特点来看,以赵树理、孙犁、李凖、康濯、沙汀、刘澎德、西戎、马烽等为代表的作家,自觉从民间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以普通农民为关注对象,以日常生活的细微改变反映社会运动的发展,于朴素、真诚的叙事中彰显人性、人情的美好,作品在时代特征之外有着来自民间的风俗俚趣和诗意情怀。

赵树理反映合作化运动的小说中最有影响的是《三里湾》(1955)和《锻炼锻炼》(1958)。作为一个特别重视民族传统和群众的阅读习惯的作家,他的小说总是有头有尾,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连贯性,以评书小说式的写法把情景描写融入故事叙述之中,单线推进情节结构;在语言上,汲取了群众口语和说唱文学语言的精华,自然、流畅、朴实、平易,“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的结合,口头语和书面语的统一,具有华北农村群众语言的特色而又为全国人民所喜闻和共赏”[3]267;善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其心理,独特、有趣的民俗描写使小说在幽默、乐观的基调中显露出土里土气、结实质朴的农村本色。在赵树理影响下,马烽的《三年早知道》(1957),西戎的《宋老大进城》(1955)、《赖大嫂》(1962)都以严谨活泼的结构、幽默明快的语言、丰满鲜明的形象讲述了农村生活中的新人、新事,在明朗流畅的叙述中展现了农民精神、物质生活的变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地方色彩,但也有着在单一的情节中过分表现美好的不足,“小真实,大虚假”的感觉总让人挥之不去。

孙犁关于合作化的书写呈现出别样的风貌。他于1949年发表的中篇《村歌》描写了互助组时期的农村面貌,讲述了泼辣热情、敢作敢当的农村姑娘双眉组织村里几位思想落后的女性成立互助组,并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小说的内容和多数同类作品并无太大差别,但作品清丽的语言和简洁的叙事使这一故事脱去了政治的沉重,将对主流话题的反映巧妙地消解于日常生活的人情风俗之中。并不紧凑的情节由人物精短的对话连接,散文化的语言如出水芙蓉般清澈,女性的美好在温和的矛盾中尽显。孙犁另一个短篇《秋千》(1950),以轻灵的文字关注了革命风暴中富农子女的命运。时代风云是故事展开的基础,但作家通过对女性美好情怀的表达,不仅弱化了政治运动的分量,而且似乎对于政治标准、条文规定进行了委婉的嘲讽。小说虽也是表现先进人物的正面力量和品质,但更注重发掘历史变动中个体生命超越阶级局限的美好和善良。因此,同样是积极进步的人物,在孙犁的小说中却显得如此朴素、真实、自然。合作化时期,孙犁一如既往地关注着冀中平原的农村生活,对家乡的深情厚爱,对农民的理解同情,使他的作品显示出疏离于政治运动之外的纯净和轻灵。中篇《铁木前传》(1956)是一篇别致的合作化小说。作家将运动本身作为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民心态变化的背景,以抒情的笔调,从人情变迁的角度展现了历史规律的无情。小说情节单纯明净,语言清新洗练、优美动人,时代风云的变幻莫测在日常琐事、儿女情感的细腻体察中淡化,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融于富有人情味的叙事之中。在作品中,老一辈人曾经具有的深厚友谊在阶级分化的过程中无可奈何地走向了破裂。“这里所提出的社会问题,正是作者对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和认真的科学分析所得出来的结论。作品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和严峻的现实主义精神也就正在于此。”[4]23在表现新生的社会力量时,小说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年轻一代的形象:热爱生活、追求进步、勤俭好强的九儿,灵巧能干、活力四射又散漫放荡的小满儿,好学上进、热爱劳动、恭谨孝顺的四儿,贪图安逸、纯真善良、与世无争的六儿。作家没有简单地将落后人物脸谱化,而是在客观展示其缺点的同时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多样,以温情、豁达的胸怀发现人物品性中的美好,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溢于言表。与《荷花淀》等小说一样,作家在反映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格外关注了农村女性的美丽生命和美好情感,不仅用充满诗意的文字描绘了她们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而且用细腻的情感体察了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小说中关于乡村风俗和人性、人情的描写,冲淡了社会变革带来的紧张、不适之感,作家在清新、柔婉的叙事中反映了时代的步伐,政治运动淡化为表现人物情感变化的后台布景。小说以明丽典雅的文字营造出古典文学的意境,以抒情化的笔调彰显出生活本身的意趣,复杂的历史内容在日常生活的诗意中消解、沉淀。孙犁以富有人情味的生活视角观照合作化运动,以普通农民命运和情感的变化烛照社会历史的变迁,叙事明快、隽永,韵味十足,在并不激烈的冲突中反映了时代的脉动。

康濯也是一位偏爱传统文学技法、善于吸取群众语言进行创作的作家。《春种秋收》收录了他从1953年到1954年写的十个短篇小说,描写了合作化初期的农村生活,着力表现了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小说语言单纯、朴素、明朗,较多地继承了传统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特色。尤其是在代表作品《春种秋收》中,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叙事描写,使用的都是从人民生活中提炼而来的生活化语言,简练准确,生动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善于抓住主要特征进行突出表现,人物性格鲜活明朗。在叙事过程中,名为“老康”的叙述者时常出现,使作家能够灵活地进行插叙、倒叙、抒情,以表达自己鲜明的倾向和强烈的感情。在艺术上,《春种秋收》显示出稳健、平实的风格,而小说集中其他作品大都显得粗糙、枯燥,缺乏表现力。康濯最显功力也最为人称道的合作化小说是《水滴石穿》(1957)。作家以积极干预现实生活的态度描写了年轻寡居的女劳模申玉枝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作上的困难和生活上的困惑。合作化运动是女主人公情感矛盾展开的时代背景,作家描写了她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出众能力和品德,关注她作为一个女性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尽管作品也表现了合作化的正确性和人们积极参与的高度热情,但作家着力描写的是申玉枝爱情生活的曲折、复杂经历和其丰富、细腻的心理世界。“小说以朴素而流畅的笔墨描述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的故事”,“可以说是在当代中国大陆的文学创作里面的唯一的一部悲剧作品”。作家以对一个女性命运的关注,表现了复杂莫测的社会生活和世态人心,反映了政治对爱情、对人性的摧残和对个人生活合理权利的损害。小说中的各类人物都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他们的矛盾和困惑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局限,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积淀和渊源,他们丰满各异的性格显示出作家塑造人物的精湛技巧。作品基调阴郁沉重,语言朴实凝重,民间风俗和乡野传说被恰到好处地融入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之中。在艺术技巧上,人物刻画与情节、命运、行动相结合,结构的紧凑、情节的张弛及前后的衔接则较多地借鉴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秦兆阳于1954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农村散记》,以亲切朴实的语言叙述了合作化时期农民生活的点滴小事,表现了新时期我国农民的精神世界。小说巧妙地截取生活中的一些片段,或表现肩负着沉重历史的老一代在新的形势下无可奈何的落寞,或表现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一代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生活情调,取材别致,布局精巧,手法多样,技巧圆熟。对于合作化运动,小说没有正面直接描写,但通过人物纯朴平实的对话、细微真诚的行动和毫不矫饰的心理活动,从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反映了时代的巨变,恬淡、平和的叙事使作品润泽、流畅、质朴可感。

李凖的第一个短篇《不能走那条路》(1953)最早表现了农业集体化对农村建设的意义,反映了农民放弃千百年来形成的买田置地发家的理想、走上集体化道路的复杂心路历程。小说明显配合了政治宣传,但也提出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尤其是作家对河南农村方言、俗语准确生动的使用,增添了作品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地方色彩。《李双双小传》(1960)以一位泼辣、爽快、倔强的农村女性为主角,通过她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命运变化,表现了农村普通女性精神世界的成长过程。小说带有“大跃进”时期的时代特征,但作品幽默风趣的语言、鲜明生动的人物、富有生活色彩的人情风俗冲淡了以文本图解政治的单调和刻板,喜剧的色彩使小说显示出欢快、明朗的格调。作家擅长以民间俗语、口语刻画人物、渲染氛围,通过对充满矛盾的家庭风波的描写,表露出富有民族特点的含蓄、委婉、细腻的夫妻情感。对于李双双的刻画,作家说:“李双双爽朗、泼辣、快乐……我觉得她好像是快嘴李翠莲和莺莺的笑的结合。”[5]从中可以看出作家塑造这一形象的历史文化渊源。随后不久,李凖又写了短篇《耕云记》,仍是从生活细节、普通人物、日常事件表现历史变革时期农村的新面貌,结构巧妙,语言朴实,虽也是反映新人新事,但作家对主要人物并没有溢美之词,而是通过其朴实无华的言语和踏实勤恳的行动塑造了这一平凡质朴、亲切可感的形象。李凖善于通过富有时代气息的生活变化和家庭矛盾反映时代特征,通过充满民间情趣和乡土气息的点滴细节表现时代主题,在关注现实生活主流倾向的同时兼顾了作品的艺术价值,显示出文学对于政治的自觉规避。

沙汀的《过渡集》收录了他从1950年至1964年创作的24个短篇,其中既有对农村生活中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又有对农村中“不愉快的生活片段”[6]123的直接描写。作为一位严谨的现实主义作家,沙汀在反映合作化运动的小说中对于农民的积极热情和落后自私、对于农村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都进行了反映。小说对于重大事件一般不做正面表现,而是通过对工作中确实存在的矛盾、困难,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摩擦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反映时代大环境中农民思想的复杂多样。作家没有回避农民精神世界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也没有过度拔高农民纯朴的热情,而是在生活的底色上进行了冷静、客观的表现。在人物塑造方面,作家善于抓住人物外貌、肖像和性格的主要特征,以极少的文字进行精彩、准确的刻画,并往往采用插叙的方式,见缝插针地交待清楚人物性格形成、生活现状的来龙去脉,在叙述中经常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强调人物特征,突出人物特点。小说选材严格,开掘深广,以小画面、小事情反映出时代的大特点。作品结构极为严谨,作家往往采用截取横断面的手法开始故事的叙述,并在情节的自然发展中进行转折、深入,然后适可而止地结束全篇,显示出深厚的功力和恰到好处的火候。小说语言含蓄谨严,人物描写细致自然,细节刻画精致深刻,叙事内敛,意味深长,在生活的丰富中表现了矛盾的无处不在。

以描写滇疆乡土见长的作家刘澎德,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创作中较多地涉及了合作化运动中农村生活的变化。中篇《桥》(1955)以富有地域色彩的笔调描写了云南农村收购余粮、建立合作社的过程。作家以家庭、亲情、爱情为叙事主线,从生活纠葛中展开主题、塑造人物,在幽默又耐人寻味的语言中表现了辛勤劳动、致力发家的老农在时代洪流中的艰难抉择,表现了集体化过程中一类农民的精神世界。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在充满民俗习惯和民间方言的日常生活描述中表现了集体思想同自发势力的斗争。虽也反映了政治事件对农村生活的影响,但作品中富有情趣的生活内容、细腻丰富的人物心理以及轻快之中隐含凝重的风格,都使小说具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特色。此后的三个短篇集也都描写了新中国农村的变化。《造春集》(1958)侧重于在欢快的基调中描写农村新事,《红云》(1960)主要通过新旧矛盾表现农村新人,《卖梨》(1963)则大胆地触及了农村工作中的问题。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时代变革虽然是作家坚持的主题,但农民精神、情感、观念的改变才更是作家实在的着力点,以农村的淳朴生活、农民的复杂心理侧面反映社会变化,是其合作化小说的显著特色。未完成的长篇《归家》(1962)对于合作化时期的农村进行了富有探索的表现。小说在选材上涉及了以先进科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的新内容,以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来结构故事,表现社会主义新人的内心世界。平和冲淡的叙述话语含蓄蕴藉,内涵丰富的细节情感韵味无穷。

此外,在反映合作化时期农村生活的中短篇小说中,古峪的《新事新办》《强扭的瓜不甜》以生动的故事描写了翻身农民在思想、道德观念上的变化。刘绍棠的《青枝绿叶》、王汶石的《风雪之夜》、王西彦的《新的土壤》《眷恋土地的人们》、吉学霈的《在前进的道路上》《一面小白旗的风波》、艾芜的《幸福》、骆宾基的《夜走黄泥岗》、方之的《在泉边》、浩然的《喜鹊登枝》、何永偕的《大风暴》、杨禾的《爱社的人》、杨云山的《石板沙沟一家人》等,都以较窄的视角、欢快的基调反映了农村的新生活,描写了合作化的具体工作,表现了农民新的道德风尚和精神面貌。

总之,十七年时期以合作化运动为主题的中短篇小说在艺术上各有千秋,或是注重语言的民间色彩,或是注重形式的活泼生动,或是注重技巧的打磨锤炼,或是在乐观明朗的基调之下隐现作家的深刻思想。在较为单一的主题中,作品力求从生活的复杂性、人物的多面性、现实的丰富性等方面表现农民的生活。它们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时代的烙印,但也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作家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作品在多种限制之下显露出的美学特点和艺术风格可以看做是文学对于政治的自觉反抗。和同时期介绍到我国的苏联同题材作品相比,我国的中短篇合作化小说对于光明的歌颂和对于矛盾的揭露都显得含蓄委婉,既没有苏联小说中对于胜利的不加掩饰的赞美和对于生活前景的过度自信的想象,也没有苏联小说中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错误的深刻反思,而是在一种有节制、有分寸的把握中,既表现了时代变革的正确性和生活变化的进步性,又适度地展露出社会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在创作手法上,作品更多地从传统文学中借鉴技巧和语言,在谋篇布局方面较多地从民间文学汲取营养,以生活细节侧面表现时代变化,以乡土人情、风俗俚趣淡化政治事件的严肃,不直接表现阶级斗争的血雨腥风,也不注重从宏观视角表现时代历程,而是通过新中国农民实在具体的生活细节和质朴细腻的心理情感表现社会变革对农村的巨大影响。

在我国合作化长篇小说中,陈残云的《香飘四季》与大多数长篇的叙事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别。这部描写广东农村从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的历史进程的小说,将时代主题作为故事展开的背景,在男女爱情的叙事主线中描绘了南方水乡秀美、热烈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岭南文化的世俗性、多元性和开放性,通过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表达了时代变革中朴素、率直的乡民情感。小说没有采用史诗结构,也没有以阶级斗争为叙事主线,而是在一个看似周密严整的政治框架中以对乡村生活的日常性、民间性书写,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意识和作家细腻温婉的审美品格,这样精巧的艺术构思和自觉的美学追求在我国十七年时期的长篇合作化小说中是并不多见的。

而以周立波、丁玲、柳青、浩然等为代表的作家,其艺术积累较多受到外来文学的影响,欧化倾向明显,常以容纳广阔社会现实的长篇展现农村波诡云谲的巨变,以宏观的视角和庞大的结构正面表现合作化运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表现农民在这一运动中情感、心理、精神的变化,叙事语言文雅优美,景色描写意境深远,抒情议论张弛有致,以阶级的眼光表现正反面力量的斗争,以党性原则为标准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注重群众场面描写,于富有诗意的刻画中展现出农村生活的多彩和人物情感的丰富。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中占有更多篇幅和分量,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在田野上,前进!》(1956)、《山乡巨变》(1958)、《创业史》(1961)、《汾水长流》(1962)、《我爱松花江》(1962)、《风雷》(1964)、《山村新人》(1965)、《艳阳天》(1966)等宏伟长篇,多在阶级斗争叙事的主线中,以广阔的生活场景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对时代运动进行气势磅礴的书写和激昂澎湃的表达,显示出与我国同时期的其他合作化小说以及其他时期的农村题材作品明显不同的话语方式和美学风格。这类作品,更鲜明地呈现出以文学创作反映政治变革、从阶级斗争表现农村生活的文本特点,在思想表达、审美追求和艺术技巧等方面,表现出与苏联同题材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的明显互文性。

参考文献:

[1]杜国景.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6.

[2]康濯.关于两年来反映当前农村生活的小说[C]//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扩大)报告、发言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138.

[3]冯健男.赵树理创作的民族风格:从《下乡集》说起[G]//黄修已.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267-268.

[4]黄秋耕.关于孙犁作品的片段感想[G]//古今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2:23.

[5]朱珩春.海滨的谈话[N].作家报,1993-05-22(5).

[6]冯健男.谈沙汀的短篇小说[J].人民文学,1959(8):120-128.

【责任编辑郭庆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6)02-0030-04

作者简介:杨烜(1980—),女,河南信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收稿日期:2015-12-16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昭通苗族花山节浅析
浅论民族文化对紫砂壶艺的发展与影响
从《大鱼海棠》看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回归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