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评价方式的改进策略
——以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为例

2016-03-05沈艳芳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音乐会应用型

沈艳芳

(黄淮学院 音乐表演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教育评价方式的改进策略
——以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为例

沈艳芳

(黄淮学院 音乐表演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安排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安排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目的是引导他们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综合加以运用,学校据此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多年来,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也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我国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专业特点,寻找更为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根据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举办毕业音乐会的形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毕业论文;教育评价方式;毕业音乐会

一、引言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依据,安排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项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研究工作的活动,安排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撰写毕业论文既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量。这项工作在高校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15%。这种变化从表面上看是一种“量”的变化,但实质上却是一种深刻的“质”的变化,即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也就是说,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高校的教育者要更加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在传授给学生各学科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入职提供便利。当今社会,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相对短缺,着力提升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的重要举措。

地方本科院校的前身一般为地方专科院校,过去人们一直不恰当地比照老牌本科院校来确定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就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而言,它的培养目标一度被确定为培养音乐家、研究型专家、教师等。笔者认为,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要将培养具有较高音乐表演技能及丰富音乐理论知识的、表演和教学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应用型音乐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由于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考核方式必须相应作出调整,毕业论文不应再被当作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唯一依据。

二、音乐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多年来,我国本科学校音乐专业一直以安排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对他们进行专业水平测试,毕业论文的撰写流程为“选题—开题—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然而,笔者在对音乐专业本科生的论文进行综合考察后发现,大部分论文的学术质量不尽如人意。相关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选题雷同,二是所论肤浅,三是重合率高,四是格式混乱。出现上述问题,主要与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其一,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研究能力不强。

撰写毕业论文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知识和语言表达、科学研究等能力,而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依靠的是长期的积累和反复的训练。艺术类考生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这些考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而在进入大学之后,按照专业学习的要求,他们基本上侧重的是专业能力方面的训练,文化基础薄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不会从事理论研究,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普遍缺乏提升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动力,研究能力不强成为这些学生的通病。

其二,学校在帮助学生提升论文写作能力方面做得不够。

就音乐专业而言,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能够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工作需要,具有较为全面的音乐文化知识,具有创新意识,掌握音乐表演行业相应岗位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较强音乐表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演唱或演奏能力,能够在专业团体和社会文化艺术机构、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培训机构工作,能够胜任音乐教学、市场文化管理、艺术活动组织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应当是同时具备音乐教学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是高级的研究人才和高级的演艺人才,而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音乐“通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各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方面做的工作相对不足。

三、改革音乐专业教育评价方式的必要性

(一)教育评价方式多样化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育专家陈玉琨指出,教育评价应当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1]。就一所高校来讲,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根据论文撰写情况进行评价只是众多评价方式中的一种,这种评价方式并非对每个专业的学生都适用。有研究者认为,教育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和学习效果作出评判,而衡量某些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采取直接观察其“表现”的方式。日本学者田中耕治指出,所谓“表现”,是指通过姿势动作和语言表露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观察学生的“表现”,就是通过让学生挑战“真实的课题”,来把握他们借助五官的“表现”所表露的种种学习状态。田中耕治认为,“表现”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语言表现、歌唱表现、绘画表现、造型表现、体态表现、动作表现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讨论、会话、演说、写作、歌唱、演奏、作曲、描绘、造型、烹饪、游戏、舞蹈等[2]。

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急需大量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两个文件先后出台,拉开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大幕。今后,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就业空间会更加广阔,培养出在能力和素质方面能够与社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的专业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也应当相应作出调整。

(二)改革音乐专业教育评价方式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就音乐专业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来看,不同岗位的职业要求是不一样的。歌唱演员或器乐演奏员应当具有良好的气质,掌握演出必备的技能,有较好的乐感,能运用精湛的技巧表演艺术作品。音乐教师应当掌握音乐教学的规律,具有较强的示范能力和讲解能力,具有音乐表演以及合唱、合奏的编排能力。群众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或社区文化辅导员应当具有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能力,具有在群众中进行音乐传播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音乐创编能力。从以上职业要求可以看出,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音乐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一定的舞台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学校对学生的训练应当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要将提升培养对象的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作为训练重点。因此,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时,以毕业音乐会专场表演的形式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最为恰当。

四、改革音乐专业教育评价方式的具体办法

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应当摒弃用专业论文来考查学生学业水平的方式,改用“毕业音乐会设计与实践”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评价。“毕业音乐会设计与实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音乐会的设计,这部分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另一部分是音乐会现场演出。

(一)“毕业音乐会设计与实践”的优点

1.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应当着力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一理念要贯穿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就一台毕业音乐会来讲,学生既是策划人,又是演员。学生要自己完成选曲工作,要对所选的乐曲进行分析,要练习与伴奏合作,要选择演出所需服装,要对舞台的灯光、音响、布景进行设计,要协调与节目主持人、助演人员、剧务的关系,要制作节目单,还要上台表演。毕业音乐会实际上包含了音乐会项目的所有环节,音乐会的举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毕业音乐会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使其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在举办毕业音乐会之前,学生的实践一般是在一些活动中担任演员,而在毕业音乐会上,学生要独立完成十几个作品,这对他们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亲自策划整台音乐会,他们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剧务、舞美,在音乐会的准备过程中,他们对该项工作的流程会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举办一场毕业音乐会,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这对他们参加工作后快速进入角色将大有裨益。

2.能够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对学生而言,毕业音乐会是对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进行的系统总结。他们如果从入校那天起就清楚地知道将来自己要独立完成一场音乐会,无疑就会产生强烈的目标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主动搜集音乐会的演出录像,自觉对音乐会的编导问题进行研究。对照这一目标,他们在学习的每个阶段都会自觉地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了解自己的水平同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音乐会的排练过程中,他们还会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无疑能促进他们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毕业音乐会设计与实践”的基本流程

应用型大学通常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利用三年时间在学校完成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最后一年参加实训。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在第六学期期末就要向院系提交举办毕业音乐会的书面申请,申请获得批准后,拟定初步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请指导教师帮助其设计音乐会主题、选定曲目。

“毕业音乐会设计与实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

1.进行音乐会毕业设计。论文部分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举办本场毕业音乐会的意义和音乐会的主要特点。所谓音乐会的特点,就是音乐会在曲目、演唱、伴奏等方面的一些创新点。如有些学生既能演唱美声风格的作品,又能很好地演唱中国民歌,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结合就是音乐会的特点。其二,音乐会的具体步骤和相应的计划。计划应当尽可能细致,要具有可操作性。其三,对音乐会上表演曲目的分析。这部分主要包括作者简介、作品风格介绍、表演设计等内容。其四,对音乐会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说明。这部分要求对音乐会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解决预案。

2.进行音乐会的排练和演出。如果是举办独唱(奏)音乐会,就应当完成十个以上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其中至少有一个作品要具有较高的难度,音乐会用时应当在一小时以上,整场音乐会要一气呵成。为了完成这样一场音乐会,学生应当在第七学期开学后就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针对选定的作品进行专门的训练。在基本能够完成曲目的演唱(奏)之后,还要与伴奏合作进行排练。待节目排练成熟后,便可以在学校规定的时间进行演出了。

五、结语

对音乐会进行策划及演出,可以训练学生对音乐会相关文案的编撰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可以训练其对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检验他们学习的成果并评定其学业成绩。改革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教育评价方式,是为了快速提升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更好地贯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2]钟启泉.教育评价改革:视点与方法:与日本学者田中耕治教授的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3-6.

【责任编辑王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6)02-0071-03

作者简介:沈艳芳(1965—), 女,河南驻马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

基金项目:黄淮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4XJGLX0102)

收稿日期:2015-11-02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音乐会应用型
搞砸的音乐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失败的音乐会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