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易停顿误读的词语

2016-03-02汪礼炎

学语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误读词语

□汪礼炎



极易停顿误读的词语

□汪礼炎

摘要:汉语有些词语在朗读时要注意停顿,要做到准确地停顿,必须要准确理解这些词语。通过停顿的正确与错误,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语文学养的高低。

关键词:停顿;误读;词语

汉语中有不少成语、词语和常见语句,因为习用,人们在朗读时常按照某些习惯作停顿。这种停顿,有的对了,有的却不对。下面列举一些,标出应该停顿的位置并作简明的解释,以帮助语文学习者准确理解这些词语。

一、看句法结构

按语法单位、词间结构应“A/BCD”式停顿的成语有:

①死/而后已②自/以为是③过/犹不及

④死/得其所⑤一/衣带水⑥怒/发冲冠

⑦非/异人任⑧作/壁上观⑨莫/予毒也

①中“而后”是一个词,中间不能停。②是主谓宾结构,“以为”是谓语,中间不能停。③中“犹不及”是对“过”的述说,三字是个整体。④的“得其所”述说“死”。⑤是偏正结构,“衣带水”是个名词。⑥为动补结构。“怒”不修饰“发”;“发冲冠”是“怒”的补语。⑦中的“异人”指别人,“任”是承担。意即不是别人的责任,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⑧是动宾结构。“作”是谓语,“采取”的意思;“壁上观”是宾语,在壁垒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在旁不协助任何一方。含贬义。⑨莫:没有人(谁);予:我,是“毒”的前置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而前置;毒:危害,伤害。没有人能危害我了,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了,表示目空一切,或可以为所欲为。另有“冒/天下之大不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要注意停顿的位置。

二、特殊的“所”字结构

“所”和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所”与动词间还可有其他字词间隔),“所”后不能停,而应在其前停顿。例如:

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有/所耳闻为/所欲为畅/所欲言闻/所未闻众/所周知前/所未有力/所能及在/所难免

以上词语都不能作“AB/CD”式停顿。

三、看意义

按语意应“ABC/D”式停顿的词语:

①成吉思/汗②阿弥陀/佛③《定国是/诏》④形而上/学⑤李氏子/蟠

①中的“汗”乃可汗(kèhán)的简缩,是某些少数民族对“君主”“帝王”的敬称。“成吉思”是孛儿只斤·铁木真的尊号。②的“阿弥陀”是“佛”中的一位。③《定国是诏“定国是”是“诏”的内容。④是一种哲学观点。“学”是“学说”,“观点”;“形而上”是一种把“形”(物质)看得至高无上的哲学观点。⑤语意是“李家的孩子名叫蟠”,或“一个叫李蟠的孩子”。若按“李氏/子蟠”停顿,意思就成了姓李名子蟠的“李子蟠”,不是作者本意了。

此类还有如“哈雷/彗星”“人立/而啼”。“哈雷”是“彗星”中的一颗;“人立而啼”意思是“像人一样立着啼叫”,若顿为“人/立而啼”,意思成了“有一个人站着哭”,这也就不是蒲松龄《狼》中的狼了。

四、某些句子

①《为了忘却的/记念》

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①为鲁迅的文题,很多人误读为“为了/忘却的记念”,读成介宾结构,语意就不成立,什么叫“忘却的记念”?正确读法应是“为了忘却的/记念”,偏正结构。意指鲁迅指这篇文章,是记述怀念,这“记念”的目的是“为了忘却”,或“为了忘却”而“记念”。②“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若停顿为“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主语是“吾”,枇杷树是我栽的。“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主语是“吾妻”,树是“吾妻”栽的,人亡物在,人死树生,睹物思人,伤悼无限,何其痛哉!树在,犹其人在;我在,则思永在。

由此可见,朗读词句,诵读文章,要深究语言的结构与意义,才能做到准确停顿。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停顿准确与否反映了朗读者的语文知识基础的深浅与语文修养的高低。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

[责编达送]

猜你喜欢

误读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词语ABC
“误读”理论对解构主义的继承与利用
还原真实
影响的焦虑与“误读”
亲子阅读,别变成“误读”
被曲解与被损害的——评麦克白夫人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