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机制构建探析

2016-02-26仇新明,刘志民

学术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构建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机制构建探析

仇新明,刘志民

[摘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资源配置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当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环节上未能有效衔接,优势互补效应未能充分挖掘。文章基于价值链理论,从产学研信息互动、理论与实践相互嵌入、课程设置深度融合、科研成果转化共享四个方面构建了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机制,并提出了实现路径,即建立资讯平台与信息披露制度、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产学研信息互动;人才培养计划中,嵌入行业实践模块,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嵌入;实施课程改革,促进课程融合;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契约,采取多元保障措施,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共享,推动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高效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机制;构建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是通过整合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将课堂教学、生产实践、科学研究有机融合,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一种模式。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策略。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大学、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资源有机整合,实现资源集聚效应。然而,当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实践中,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未能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合力与优势互补的张力[1],人才培养质量受到质疑。《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13年度)》指出:“工程教育学生培养质量不尽人意而常受诟病,比如动手能力不强、与行业发展脱节、创新不足等问题。”[2]实现人才培养资源合理配置,发挥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资源整合的合力与优势互补的张力,促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破解当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策略。笔者基于价值链理论,探析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资源的配置机制。

一、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的内容与方式

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主体依据创新能力培养不同环节对资源的不同需求,结合资源特征的差异,采用不同方式供给人才培养资源,满足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需求,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大学人才培养资源的配置内容与方式

在产学研合作中,大学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专博结合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专博结合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主要通过配置系统的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是“将专业中那些最基本、原理性并且不会随时间推移有太大变化的知识点整合为若干门优质的课程”[3];通识课程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全面了解”形成的综合知识体系,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出和解决基本问题的自然禀赋[4]。蔡斯(R.S. Chase)将课程配置分为学科中心、学习者中心和问题中心的三种模式,对应三种价值取向,即重知识、重动机与需要、重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关系[5]。产学研合作培养实践创新人才,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对话”,培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也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课程配置应采取“实践取向为主,兼顾学科与学习者”的方式。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培养,则通过配置知名的科研团队、严谨的科研环境及科研设施来实现。科研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项目/课题”模式与“基地模式”。“项目/课题模式”主要是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课题;“基地模式”则从专业课程学习开始,参与教学科研基地的科研工作。

(二)科研院所人才培养资源的配置内容与方式

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科学的质疑能力、批判精神与严谨求实的科研素养,资源配置有投入的人力、物力及科研实践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治学严谨的科研导师、工作人员与调研对象;物质资源指应用研究的设施、环境与相关文献;实践资源为科研所需的各种调研资源。科研导师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状况,指导科研需要的专业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学习、教授调研与样本采集的方法、检查实验步骤与实验报告。科研院所人才培养资源的配置主要采用“项目模式”,即根据科研项目中人才培养需求及时配置科研资源。项目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承担国家与地方科研规划的相关项目;二是独立申报的应用性科研项目;三是与企业共同申报的技术研发项目或课题,此类研发项目的资源供给由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同承担。此外,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的学生,主要由科研院承担人才培养的科研资源供给,高校承担课程资源供给,称为“联合培养”配置模式,如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在宁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学生在校1~1.5年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后进入农研院,参与科研项目研究。

(三)企业人才培养资源的配置内容与方式

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资源配置的目的是培养团队意识、实践技能与技术研发能力。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资源配置有两种类型:一是实践技能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二是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企业实践技能培养资源配置包括实践操作与技术开发人才、实践课程、生产的设施与环境等。技术研发能力培养资源配置为技术研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科研项目、科研导师、设施与环境。企业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类型分为两类:“计划配置模式”和“项目配置模式”。“计划配置模式”主要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资源配置方式,由产学双方依据行业需求,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设置实践课程,根据实践课程需求,配置学习资源,突出实践课程。“项目配置模式”主要培养技术研发类人才,以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或企业创新技术项目或产学合作联合申请的项目为依托,根据科研成果转化需求配置资源。

二、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当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实践中,人才培养资源的配置未能实现优势整合,资源配置环节缺乏有效衔接,优势互补效应未能充分挖掘,人才培养质量与预期相去甚远。

(一)选择机制不完善,未能充分实现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互补效应

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的形成涉及合作伙伴、合作模式的选择。合作伙伴、合作模式的选择与合作优势的发挥及合作的持续、稳定密切相关。合作伙伴的选择需要合作主体之间信息透明。当前产学研各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互动不通畅现象。企业对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不甚了解;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管理方略和资金实力也知之甚少;大学对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以及在实践生产与科学研究中的支配能力无法知晓[6];其次,由于产学研各方所拥有的知识与支配资源的有限性、产学研组织性质的差异性,使得实现信息对称的成本太高;最后,基于经济理性的角度,优势方会隐藏信息或向对方提供虚假信息[7]。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既有合作主体间目标达成的差异,也有合作主体资源禀赋的差异;既有主体之间信息的对称性的影响,也有合作风险的顾虑。此外,合作主体过去合作经历与情感偏好,对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产生影响。当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主要是生搬硬套国外成功模式,运行过程中合作主体间存在诸多矛盾,导致合作关系破裂。所以,因选择机制不完善,使合作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合作模式选择不当,合作伙伴之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未能有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二)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冲突,未能实现人才培养环节的有效衔接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行业、企业参与培养目标的制订与评价、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学习产出评价等诸多环节带有随意性、片断性和被动性”[8],造成大学实践教学进度安排与企业生产实践进度不吻合,使产学研在时间、空间、人员安排与设备等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冲突。时间安排的冲突,企业表现为生产作息时间与学校实践教学时间的冲突;学研方表现为,在企业实践教学时间与学校理论教学时间、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时间与自身科研活动时间的冲突。空间资源配置冲突,企业表现为生产车间与实践教学占用车间的冲突;学研方表现为教学活动、科研活动所需要的实验空间冲突。人力资源配置的冲突,企业表现为生产中技术工人的配置与实践教学导师配置的冲突;学研方表现为学术研究人员配置与技术研发人员配置的冲突。设备资源配置冲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学生实践学期,企业生产所需资源与实践教学所需资源的冲突,若让学生担负正常岗位工作,必须辅以专业技术工人指导,导致人力资源的低效使用;二是企业用于技术开发与转化学研方科研成果的资金、人员、设备等资源存在冲突。学研方则在企业技术开发与自身科学研究的资源配置上存在一定的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使产学研主体在人才培养环节上未能有效衔接。

(三)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缺乏有效融合,人才培养资源低效利用

当前多数院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表现为单纯的“理论教学+专业实习”,人才培养资源利用呈现出机械的“1+1”现象,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融合、互动。理论教学对实践问题缺乏针对性的回应,未能形成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集成效应,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一些高校,行业参与课程设置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工程综合能力训练比较薄弱”[9],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成为一种分段式过程,即“学校教育与企业实习被截然分成两个阶段,两者之间基本没有交集,甚至两者之间的接口都未被严格界定”[10],教学过程表现为僵化的“学校教学+企业/科研院所实习”,实践教学仅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两者之间缺乏互动,联系割裂;二是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不能对接,以致于“合作资源、合作功能等不能很好地产生集成效应”[11]。企业生产实践与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需求往往不是某一学科或专业所能涵盖的,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知识,但我国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划分太细,工程教育显著存在“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相互隔离,严重脱轨,学校课程教学体系中严重缺乏实践和跨学科类课程”[12]的现象,造成大学课程资源与企业、科研院所实践资源不相融合,资源低效利用。此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体系重构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培养与需求的契合度”[1],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未能很好地与职业标准、科研需求相衔接。

三、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机制构建探索

(一)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价值链理论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在整个价值链中,企业应放弃某些增值环节,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若干环节培养并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对于自身劣势环节,则利用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合作伙伴优势资源,弥补生产劣势;通过降低市场交易中多次谈判的成本,共享价值活动中的妥协成本,完成价值链全过程,实现价值链利益最大化。

“价值链”上合作的企业,在生产环节上具有优势互补的特征,能够促进产品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产学研组织拥有的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优势互补特征,统一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大学具备系统的理论课程与学科资源、知名的科研团队、高品质的学术平台及自由的科研环境,能够传授专博结合的理论知识与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科研院所拥有应用研究的专家、先进的实验设备、严谨的科研环境,通过科研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培养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与批判精神;企业具备实践技能培养的真实环境与资源、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能够有效地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提高实践技能与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基于价值链理论,构建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机制,能够实现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机制构建及实现路径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机制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同环节的需求,有效协调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供给,使理论教学、科研实践与生产实践在培养环节上有效衔接,实现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优势互补的机理与运行方式。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机制构建包括产学研信息互动、理论与实践相互嵌入、课程设置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共享四个方面,即从人才、科技需求信息的互动到人才输入,经人才加工到人才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输出,形成链式轮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1.产学研信息互动。选择人才培养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对象是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基础,实现这一基础的前提是借助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信息互动。信息互动的实现,首先由政府建立产学研资讯平台,产学研组织向资讯平台输出资源需求及优势信息,政府向产学研组织输入资源供需信息,实现产学研之间信息互动,推动资源优势互补的产学研组织合作,实现人才培养资源优势互补。实现产学研信息互动,需要从三个方面构建路径:

第一,政府建立产学研资讯平台,充实和完善各种产学研信息数据库,建立多维、开放的信息网络系统,面向全国开展信息收集、发布和共享,并宣传国内外合作成功的案例。政府牵头建立全国、省、市、县等不同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信息交流平台,借助互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几率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13]。

第二,建立产学研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布产学研合作相关信息,使相关行业、企业实现与相应专业科研优势的大学、科研院所信息对接,建立产学研信息沟通渠道,保证产学研各方之间信息沟通,最大限度实现拟合作方之间信息对等,增进各方互信度。

第三,举办产学研信息交流活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积极支持科研实力较强的大学、科研院所或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大企业主动发起产学研信息交流活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地方政府举办,实现产学研主体零距离接触,使产学研深入交流,增强彼此了解,增加信息透明度,为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与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合作平台。

2.理论与实践相互嵌入。产学研人才培养过程应为“专业理论学习—实践验证理论—实践质疑理论—理论回应实践质疑—实践中理论修正—理论应用能力提升”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在理论学习中嵌入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之间交替互动,实现理论与实践能力螺旋上升。这一能力提升过程应然逻辑的实现,需要产学研主体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理论学习与实践相互嵌入的人才培养计划,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实现路径:

第一,组织产学研专家,成立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机构,探讨理论教学中如何嵌入实践教学。大学邀请合作的科研院所与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计划,在专业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嵌入实践课程,反映行业、企业所需的技术、知识和能力,使现行学科知识重组。

第二,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嵌入行业实践模块课程,实施实践教学。实践课程模块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根据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实践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嵌入专业实践教学,适时利用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资源与环境优势,促进专业理论教学。

第三,协调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使嵌入机制有效运行。培养计划制定中,科研院所与企业需要充分考虑科研与生产工作的内容、进程与大学理论课程进度是否吻合,以便在实践教学嵌入前,能有效协调实践教学中的时间安排、场地使用、人员配备,实现人才培养资源的适时供给,保证教学、科研的有序开展,实现嵌入的实践教学的有效运行。

3.课程设置深度融合。大学实施课程改革,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融合、实践课程安排与企业实践活动相互融合。构建资源配置机制的目的是实现不同形式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的有机融合,实现理论课程资源与实践课程资源之间的“对话”,理论课程反映实践课程需求,实践课程加深理论理解,通过“有效交流”,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应用能力。课程设置深度融合的实现,需要从两个方面构建路径:

第一,改革课程内容,实现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融合。当前高校专业课程主要是按照教育部要求设置,知识陈旧且与实践脱节,需要根据科研院所科研与企业实践的要求改革课程内容,解决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重叠、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使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第二,改革课程设置,包括课程模块设置与课时安排,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融合。大学、行业组织与科研院所共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学习效果评价等人才培养环节,使校企深度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学结合企业岗位实践与科研院所项目研究需求,设置课程模块,模块内容由学科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适应实践需求。在课时安排上,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1+ 1”现象,实现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有效链接,形成真正的“学中做与做中学”交替,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呈现“双螺旋”状态同时上升。

4.科技成果转化共享机制。产学研合作既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研发创新的重要渠道。产学研主体根据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投入,共享科技成果转化收益。高校或科研院所获得学术成果收益,推动学科建设,促进高水平大学与科研院所建设;企业利用科研成果转化的新产品、新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获得主要的市场收益。而在技术创新、专业建设、市场竞争等方面共享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能够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共享机制的实现,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路径:

第一,建立收益分配契约。在产学研合作中,各主体基于经济理性,在收益分配时,会引致他人利益受损,特别是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归属这一核心利益问题时。因此,收益分配机制的正常运作,需要有事前的契约来保障。产学研三方在合作前,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及预期经济效益的分配与共享问题,签订责、权、利对等的契约。

第二,采用多元保障措施,平衡合作主体收益。首先,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合作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损失,增强风险抗击能力;其次,建设利益补偿机制,对利益损失主体形成利益救济;再次,通过法律、政策、制度等保障措施的建设,保障产学研收益平衡;此外,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平衡产学研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差异。

四、结 语

高考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但人才培养质量备受诟病。实现人才培养资源有效配置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这也是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构建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机制,无疑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价值链理论,笔者从“人才信息互动—人才输入—人才加工—人才输出”的角度,构建了“信息互动—理论与实践相互嵌入—课程设置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共享”的链式机制配置资源,并提出了实现路径,即建立产学研资讯平台与信息披露制度,举办信息交流,实现信息互动;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嵌入行业实践模块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嵌入;实施课程改革,促进课程融合;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的契约,采取利益平衡多元保障措施,实现成果转化共享,以保证产学研人才资源有效集聚与高效利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然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导师间的配合依然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以后的研究中需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林雪明.课程集群嵌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1).

[2]2014年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状况分析[EB/OL].http:// www.chinabgao.com/freereport,2016-03-10.

[3]汪明义.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4]A.S.Packard.The Substance of Two Reports of the Faculty of Amherst College to Board of Trustees with the Doings of the Board there on[J].North American Review,1989,(28).

[5]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徐志坚.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 努力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在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北京)高峰论坛暨2010年会上的致辞[J].中国科技产业,2011,(1).

[7]徐忆琳.析产学研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3).

[8]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第一次”全面接受检验——访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EB/OL].http://cn. chinagate.cn/economics/2014-11/15/content_34059795. htm,2014-11-15.

[9]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呈现: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第一份《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问世”[EB/OL].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 201411/178168.html,2014-11-01.

[10]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

[11]朱水根.产学研集成创新模式与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J大学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3,(3).

[12]刘敦虎,陶若铭,杨力.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背景[J].软科学,2013,(9).

[13]张道亮,王章豹.产学研战略联盟共赢机制探析[J].科技和产业,2012,(1).

[责任编辑:陈梅云]

[作者简介]仇新明,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志民,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 210095

[中图分类号]G64;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6)06-0166-05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GKA103004)子项目“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办学模式创新研究”(GKA10178)

猜你喜欢

产学研合作构建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瑞典“移动谷”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