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2016-02-26陶蕾韬

学术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践观马克思主义

陶蕾韬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陶蕾韬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发展长期坚持和依靠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之一。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去理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我们才能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决心和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才能够正确解读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涵和要求。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概念、历史、现实三个维度去分析和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目的在于探寻总目标的理论坐标,审视总目标的现实支撑,讨论总目标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1]。深刻理解实践的时代定义、把握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规律,是理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与时俱进的实践方式与方法,既能解释与解决时代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也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基本动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最新表述,是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时代体现。只有坚持用实践的立场和观点去理解总目标,我们才能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才能保持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思想支撑,才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实践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对于实践的定义是人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决定认识的水平与尺度,是认识的动力与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而且我们必须说,现代自然科学为这种检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与日俱增的材料,并从而证明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2](P62)“实践标准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实践的内容、结构和形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由此规定了实践标准的内容、结构和形态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这个角度上看,实践标准既是一个抽象的哲学命题,又是一个在不同历史阶段上有着不同内容的历史范畴。”[3]当代中国无论是实践的内涵与外延都有了巨大的丰富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地把握时代特征,深入考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的实践标准。

(一)新的生产方式催生着新的实践方式和标准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4](P254)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为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人类作出极大贡献。同时,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新的生产方式催生了新的实践方式和标准,传统的实践方式和标准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实践方式趋向于有机整体性,人的交往信息化、高速化,主体更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5]。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哲学认识论思维模式的改革,形成了实践主题、方法、视野和目的上的新路径,加快了实践标准的自我丰富与发展的步伐,也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性提供着与时俱进的实践理论与现实支撑。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6](P562)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是承上启下的继承和发展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具有连续性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不会割断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言:“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7](P477-47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在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历史中不断推进的,“邓小平理论把中国从意识形态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发展;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强调先进文化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持续经济增长的同时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8]。任何实践的创新都必然带来理论的创新,而理论的创新则会给经济社会发展以方向的指引,通过理论的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创新。“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1],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国理政之道。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面对的发展问题的总的回应,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是对中华民族复兴实践大业的继承和发展。总目标的实现,从本质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建设实践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三)中国梦拓宽了实践的境界和指明了实践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实践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必然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地创新发展。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实践,使理论方法在具体的社会发展中得到验证和完善,最终,实践的境界和方向得到拓展和指正。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9](P680)。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10]。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有了全民族共同努力的方向,实践的境界得到提升,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从认识到实践,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习近平还用“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的复兴之路、追梦之旅”[11]。实践内涵的丰富与外延的扩展,是中国梦最终实现的路径保障。同时,中国梦也为实践确立了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二、从实践的角度看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1]实践源于现实,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选择。(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实践主线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35年来实践的逻辑主线是从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到打破桎梏、整合利益,从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到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实现以人为本。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把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进行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起基本框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新阶段。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十五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总体部署,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农村改革、城乡一体、金融改革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思想路线调整到制度变革,从生活习惯改变到生产方式革新,从科学发展到五位一体,从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到决定性,无不是立足中国的社会发展实际,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立足实际,看清问题,加快改革,科学发展,是35年来实践的演进路径。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必然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9](P243)3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主线就是立足于人民、立足于实际、主观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铺垫和准备,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12]这些矛盾和困难,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所以,从现实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建立解决的步骤和方案,是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改革实践必须作出的回应。

在对世界的客观认识过程中,实践的发展成为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人的认识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不断发展的。实践还不断地给人们提出新的课题,创造出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物质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使人们能在新的广度和深度上认识世界[13](P296-297)。从实践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面对历史的发展和实践的本质要求,我们不回避问题,直面困难和失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观点,在实践中加快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4](P3)。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回应历史对当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是解决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最终实现以人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也是实践的必然和历史的必然。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路线图

(一)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律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顶层设计相结合

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规律的把握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实践的过程。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既能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统一思想,也保障着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发展的正确方向。顶层设计是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上层建筑的角度,全面、宏观、系统地设计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路径、方向、方法,从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目标。把握规律是顶层设计的前提和基础,顶层设计是基本规律的要求和体现。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从历史发展的经验和现实世界的实践寻找并总结规律。另一方面则要科学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动力、原则、方向等,深入思考诸多要素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律和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的规律是一脉相承的,其核心都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路线,表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正确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变革性,全面深化改革中逐步形成的以人为核心的全面解放和发展的目标性。只有把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律辨析清楚,理解透彻,形成理念,结合实践贯彻到位,才能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深远意义,才能找准突破口,达到总目标。而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所涉及方方面面,改革的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至关重要。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取得决定性成果,这同整个社会的期盼是一致的,也与此前分三步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只有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律,才能使顶层设计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加有的放矢、理性科学,最终保障以人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顺利实现。正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规律指引下,我们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艰苦奋斗,依法治国,公平正义,以人为本,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五位一体”的整体推进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点突破相协调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是辩证的协调统一。整体推进是指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综合体系,最终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重点突破就是要避免平均用力、齐头并进,重点抓住核心领域和重点环节,以这些核心领域和重点环节为突破口推进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

中共十八大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改革是协同的、共振的改革,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不整体推进,很多单项改革难以完成,因此必须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坚持整体推进,要求我们在深化改革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树立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更加重视改革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突破,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1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体现了中央以更大决心和魄力推动政府向市场放权,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规范政府的职能,使政府和市场更好地分工和配合,这是经济社会发展效率不断提高、发展的代价不断减少,从而推动市场化改革的新突破。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调整政府和市场的既有关系,使政府回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14](P3-4)。同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14](P11-12)。最后,要在法制的约束和支撑下,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加快金融、科技、土地市场的整合与创新,形成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高度协作又分工明确的良好局面。

(三)“以人为本”深化为“以人为核心”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统一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实现需要人来完成。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了人的核心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和发挥人的核心及关键作用。人民群众既是改革的动力,也是改革的受益者,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和全面发展是改革的终极目的。而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能够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就必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方式和方向,就必须强化构建以人为主体和最终受益者的改革战略和策略,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是国家整体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包含政治、经济和制度建设,体现着公平、平等和民主,是对人的基本利益需求和全面自由发展的深化。从实质上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

坚持“以人为核心”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的深化,是从“以人为本”到“以人为核心”的主题转换,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要求。毛泽东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5](P1031)加强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人民是最根本的主体和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化以人为核心的执政理念,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基本依据,真正地使人民成为改革的主人和最根本的受益者。因此,“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16]。而建立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现代化治理能力是以人为核心的内在要求和基本体现,同时也是保障改革方向人民主导、改革程序人民决定、改革成果人民共享的理论与现实依托。从统治、管理、治理的理念演变,到国家、社会、公民的合作共治;从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革新,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和谐共赢,汇聚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人民是改革的主人,主导着改革的方向,同时也监督和完善着改革的步骤和方式。只有坚定信念,实现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同时,只有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人民的期待获得满足,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才有意义,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严高鸿.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实践标准与解放思想[J].湖北社会科学,2009,(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卢巧玲.现代化进程与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J].广西社会科学,2003,(1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罗伯特·库恩.试析中国梦的理论框架和内涵[EB/OL]. http://theory.gmw.cn/2013-12/13/content_9801066.htm,2013-12-13.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习近平.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上的重要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30/ c_124026690.htm,2012-11-30.

[1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1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11-16.

[1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204/c70731-2374 6175.html,2013-12-04.

[责任编辑:伍洲慧]

[作者简介]陶蕾韬,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北京100084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6)06-0006-05

[基金项目]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基层政协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2014ZDAXM003)

猜你喜欢

实践观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逻辑关联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科技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马克思对旧哲学基础的反思批判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