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探究

2016-02-19袁学琼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袁学琼

摘 要:研究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行为能够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行为、完善教学方法,以此打造更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也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行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59-01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开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方法进行探究,要立足于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通过更有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但从目前来看,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还无法有意识的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基于此,本文在此浅析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行为,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二、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造成极大的影响与束缚,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而是以灌输方法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实践表明,这是一种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学生由此获得的认知并不深刻,同时学生也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能力,无法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因此,教师需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以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为例,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全等三角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式,要在深度理解的情况下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要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自主探究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引导学生提出个人的疑问并通过小组讨论获得解答。通过反复的交流与研讨,学生逐步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正迁移。在小组交流学习中,有的小组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验证,通过假设两个不同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绘制全等三角形。集合了团队的智慧,小组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达到了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时,学生也在小组交流与探讨中相互借鉴,在实践中获得了认知,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是一种更有效的教学行为。

三、发挥学科的实践性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于实践。简言之,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科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进而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用于生活,使其能够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

首先,教师可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设计生活情境,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初中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其次,教师不但要让学生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去探究与分析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以二次函数的课堂教学为例。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函数是一个非常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多数学生反映自己并不能有效的学习函数,更无法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先讲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运用到二次函数的地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研究二次函数的图像时联想到在自己热爱的篮球运动中就运用了二次函数。经进一步分析后学生恍然大悟,篮球飞行的轨迹就是一个二次函数图像,自己可以通过分析高度、距离等元素判定篮球是否可以进入篮筐。

此外,还有学生提出校门口的喷泉也利用了二次函数。在建造喷泉池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喷泉喷出的最大高度以及喷头的位置与角度,需要利用二次函数分析喷泉落地的距离,以此为基础设计喷水池的半径。

基于此,学生认识到初中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原本看似无用的数学知识能够帮助人类更好的创造生活、改变生活。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让学生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养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这将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习数学问题的习惯,为实践教学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四、善用多媒体教学

最后,教师应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善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支撑自身的教学行为,依靠其强有力的表现力提高教学质量。

以图形旋转的教学为例。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通常使用尺子这种简单的教学工具进行展示,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轨迹与特点。这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教学方式,教师并不能演示出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运动轨迹,无法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获得深刻认知。

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的支撑下,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课件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的展示出来。具体地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计不同的图形,并通过简单的操作让图形“活”过来,同时利用线条等标示将其运动的轨迹标注出来。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具体的学习对象,让学生对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深刻的认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的来说,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育理念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主要方式。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交流,完善教学策略,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书增.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以上海市F中学数学教师为个案[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 柴改改.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 叶立军. 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