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心病患者采用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的效果

2016-02-05梁毅凡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梁毅凡 

先心病患者采用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的效果

梁毅凡

【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技术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关资料,采取外科矫治治疗联合介入治疗方法,大部分患儿在术前实施介入治疗,少部分患儿在术后择期实施。结果患儿的介入治疗效果良好,技术成功率100%,没有1例患儿产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技术联合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Methods From July 2012 to 2013 July period,chose 1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not only to take surgic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also take the methods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most of the children in the preoperativ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less part of the patients after undergoing.Results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was very obvious.The technical success rate was 100%.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were produced.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b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has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Congenital heart disease,Interventional therapy,Surgical treatment

介入技术在临床中不仅能够对肺动脉瓣狭窄、房室间隔缺损等简单心内畸形进行有效根治,还能与外科手术具有互补效果,采用这两种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联合治疗使手术风险减轻,死亡率有效降低,实现良好疗效[1]。收集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关资料,采用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方法,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收集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关资料,其中有7例男患儿,5例女患儿,患儿年龄在7 d~15岁,平均年龄(4.5±2.3)岁。术前患儿都采取心电、超声心动图及造影等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按照采取的介入治疗技术的种类进行分组:一是栓塞组。共有7例患儿实施体肺侧支栓塞术,其中4例男患儿,3例女患儿,患儿年龄在6个月~15岁,体重在3.8~48.0 kg。术前诊断有6例患儿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患儿为重型Fallot四联症,都形成比较广泛的体肺侧支。二是造口组。共有3例患儿实施房间隔造口术,都是男患儿,患儿年龄在7 d~1岁,体重在2.7~10.5 kg。诊断为大动脉完全性错位,出生后都存在缺氧症状。三是球囊扩张成形组。共有2例患儿实施瓣膜或血管成形术,其中男女患儿各有1例,患儿年龄在7 d~14岁,平均体重2.9~34.0 kg,Fallot三联症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及主动脉缩窄合并单心室症状患儿各1例。

1.2方法

栓塞组患儿采用普通不锈钢弹簧实施常规体肺侧支栓塞术,导管室在气管插管全麻状态下实施栓塞术,治疗后及时实施外科手术。造口组患儿采用造口球囊实施常规房间隔造口术,球囊直径扩张为5~15 mm。在气管插管全麻下,2例患儿实施造口术后及时进行外科手术;1例患儿实施造口术后择期在进行外科手术。球囊成形组患儿采用聚乙烯单球囊实施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Fallot三联症患儿术后择期进行外科手术,主动脉缩窄合并单心室症状患儿在术后择期实施外科手术。

2 结果

三组患儿的介入治疗效果良好,技术成功率100%,择期手术后没有1例患儿产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中操作便捷、创口小、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可以对某些单发畸形进行治疗,还可联合外科手术对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治疗[2-3]。联合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为:一是对不需要或缺损的血管采用栓塞术或封堵术进行堵闭,使外科手术过程简化,手术成功率提高,对预后进行有效改善[4]。二是采用人工造口或打孔术形成缺损和分流,使患儿局部血流动力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为实施外科手术争取有利时机。三是针对复杂先心病患儿存在的血管或瓣膜狭窄症状采用球囊扩张术或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为实施外科手术根治进行姑息治疗。四是对心外术后并发症患儿实施补救性治疗,以免手术危险再次产生。五是在外科手术中对患儿治疗进行暂时性配合,使手术效果提高[5-6]。

体肺栓塞术主要是针对如Fallot四联症等紫绀型复杂先心病患儿,由于肺动脉不良发育而通常伴随体肺侧支对肺部供血进行参与,外科手术治疗应结扎侧支,若处理不够妥善,可造成患儿在术中产生过多回血[7],不利于暴露手术视野,难以保持比较稳定的体外循环灌注压,甚至导致患儿在术后产生“灌注肺”,而体肺侧支走行通常比较异常,受手术视野所限,通常术中辨认及外科结扎完全彻底的难度都比较大。但血管栓塞术基于造影的指导可使外科手术缺陷得到有效弥补,在外科手术前实施栓塞可获得良好疗效,术中减少回血,手术过程得到简化,手术成功率提高[8]。

总之,介入技术在临床中可简化手术过程,使手术危险性有效降低,手术成功率提高。对于小儿先心病症状的缓解具有一定的效果,可赢得外科手术的治疗时间。因此,小儿先心病在临床中采用介入治疗技术联合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凯智,赵昕,李宇虹,等.先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对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8):591-593.

[2]徐仲英,胡海波,黄连军,等.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144-147.

[3]相开放,渠川铮,张瑞英.先心病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对比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8):761-763.

[4]丁凯,周华富,何巍.594例心脏病患者外科诊治分析[J].安徽医学,2010,31(10):1199-1200.

[5]蒋世良,徐仲英,赵世华,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11):976-980.

[6]张晓群,芦芳.先心病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前后心功能对照研究[J].中国医刊,2011,46(2):48-49.

[7]蒋海河,陈胜喜,罗万俊,等.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27(3):267-269.

[8]戴汝平.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发展趋势[J].中国循环杂志,2005,20(1):1-3.

【中图分类号】R7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11-0026-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1.016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The Effec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LIANG Yifan Cardiac Surgery Department,Children's Hospital of Harbin C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10,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早孕期软指标阳性筛查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研究进展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气道肿瘤所致气管狭窄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声带综合征患儿心脏矫治术后肺动脉压力及声带症状的变化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联合降主动脉逆行跟踪法产前诊断胎儿先心病的价值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